浅谈发射台的技术安全管理工作

2020-03-01 23:11:4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浅谈发射台的技术安全管理工作

【摘 要】在发射台的安全传输发射工作中,技术安全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从思想认识、事故管理、工作建设等方面介绍了技术安全管理工作。对同业者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技术安全;传输发射;事故;管理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无线电台管理局下辖四十个基层台站,分布于全国二十个省市。发射台站一般配有变配电设备、卫星接收及节目传输设备、大功率中短波发射机、天馈线设备等。承担着我国广播电视节目 “压下去、传下去、走出去” 的无线传输发射任务。“不间断、高质量、讲效益、重安全”是发射台的维护总方针。十二字维护方针中“不间断”放在首位,凸显出广播电视节目不能中断的重要性。但发射台站配备的一些设备和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特点决定了发射台的工作具有高空、高压、高频的“三高”特点。要做到“不间断”,必须是安全传输发射过程中的检修、测试、维护、运行、技术改造等各个环节都安全无误来保证。必须要重视安全。其中技术安全尤为重要。技术安全可分为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两大方面,存在于我们发射台的整个系统和各个环节。笔者从事发射台技术维护工作近二十年,从一名广电新兵成长为一名发射台总工程师,对如何搞好技术安全工作有一定认识,在此做一粗浅概括,希望能给各位同行起到借鉴作用。

一、思想重视、提高认识

安全是人们的基本需要和基本权利,各级领导思想上必须重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加强责任意识,增强安全意识。本着对人民群众生命负责、对党的广播事业负责、对国家财产负责的态度,认真履行技术安全制度。努力提高对技术安全工作的认识。对技术安全工作的认识越高,对做好技术安全工作的力度就越大。掌握事故的规律就有可能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要求我们每一个人在具体工作中严格执行技术安全制度,重视技术安全措施的落实,对同事负责,对同事的家人负责,对党的广播事业负责。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从全台发展稳定这个大局出发,抓安全、保稳定、促发展,真正把安全,这个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放在第一位。

二、健全组织机构

台技术安全组织机构分三级建立,

1、成立技术安全工作委员会,总工程师任主任,并为第一负责人,对全台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

2、各部门成立技术安全小组,有信息系统安全及保密小组、交通安全小组、防汛减灾安全小组、保卫防火小组、食品卫生安全小组等。部门主管任小组长。

3、班组设立安全员。各级明确相关职责,做到一级对一级负责。每年签订技术安全责任书。技术安全工作委员会职责:

⑴技术安全委员会负责人由总工程师或副总工程师担任,对本单位的技术安全工作实施领导。

⑵负责本单位的技术安全工作,对所属各部门有指导监督的职责。

⑶负责督促所属各部门拟定年度技术安全工作计划,做出当年的技术安全工作总结。根据所报情况,进行分析、提出问题、研究措施、汇总上报。

⑷参与本单位拟定和修改“技术安全工作制度”、“技术设备安全运行标准”、“安全操作规程”、“技术安全措施”等工作。

⑸负责对本单位职工进行技术安全教育。组织职工学习政府、上级机关、主管单位有关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的政策、法令和规定,并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提出贯彻意见并组织实施。

⑹每年组织一次学习“安全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本单位拟定的具体规定,并进行一次考试或考核,将考试或考核成绩纳入本单位评比内容。

⑺负责组织开展技术安全活动,每月进行一次技术安全检查,每季度召开一次技术安全会议,进行经验交流,每年组织不少于一次触电急救法和人工呼吸及胸外挤压法的演习。

⑻参与各部门每季度召开一次的技术安全工作会议,专门研究本单位在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并有权责令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限期解决。

⑼参加本单位技术安全事故和未遂事故的调查了解,有权提出处理意见。

⑽督促并协助所属各部门及时抓好安全事故苗头和技术设备隐患的解决处理工作,做到对事故防患于未然。

⑾每年“安全月”主持召开一次“技术安全工作评比会议”,评选先进,巩固成绩。

⑿负责督促安全用具、安全设备的定期检查和试验工作,并确保用具和设备完善合格好用。

⒀负责本单位重要技术设备安全档案的建立,以备核查、试验、事故分析使用。

三、抓好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总结三个环节。

1、事前预防。一代又一代广电人用血的教训换来我们技术安全制度的不断完善。作为总工程师,在提高自身对技安工作的认识的同时,必须要抓好技术安全制度的逐条落实,不断完善各项技术安全预案。切实按照无线局“安全传输发射技术安全评估办法”,在具体工作中逐条落实。通过自查、互查等手段发现技术安全工作出现的新问题,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利用安全播出例会、重要保证期动员、安全月活动等载体。强调重视技术安全工作,开展安全制度、典型技术安全事故等学习,确保警钟长鸣。建立技术安全台账。做好“技术安全设备”和“安全用具”的定期检查试验工作,对机器设备的保安系统,如通地钩、验电器、门开关、机保开关、风水接点等定期检查、测试,确保绝对可靠;安全工具柜内“安全用具”齐全,按规定定期做耐压、拉力试验,对脚扣、安全带、安全帽等自台无检测能力的安全用具要专门送到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使其时刻处于完好状态。“安全用具”要专人管理、专柜保管和专门记录。制定检修卡片,在检修卡片上注明需要的安全措施。每年安全月张贴安全画报,利用通勤班车播放安全教育DVD片。聘请医生讲解急救知识,学会心肺复苏、伤口包扎等基本技能,丰富急救知识。

2、事中控制。每次进行检修时要召开班前会,明确检修任务,指定专人做好安全措施,悬挂安全铭牌。发现班员有精神不佳者不要安排有风险的工作。值班中加强巡视,对不明原因的水位过低等现象要彻查原因,及时补水,防止损坏大型真空器件设备。组织技改、大修、抢修等工作时,要制定施工方案,采取详实可靠的技术安全措施。尽量让业务熟悉的同志参加。施工前召开专门会议,对参与人员做好明确分工。对电子管吊车、吊篮等负重设备每次使用前都要做负重试验;对试电笔、验电器的验电设备每次使用前要做测试试验,确保显示正常。

3、事后总结。在每次技改、大修、抢修工作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对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措施,对技术安全险情和技术安全差错进行批评,并在绩效考核中进行处罚。对挽救技术安全风险等好人好事提出表扬,给予奖励。在安全播出例会等会议上对加强对安全工作的宣传和教育。尤其要抓典型事例进行正、反两方面的宣传教育,提高每个职工的自我保护、自我防范意识。事后总结还应牢记历史教训,每年组织典型事例教育,对典型的先进事迹和先进经验进行学习、借鉴,发挥榜样的作用,对局发事故通报及历年技术安全事故进行认真学习、研究,举一反三的对照检查自身的不足,警醒广大职工引以为戒。利用黑板报、宣传栏选登有关事故通报、电气事故预防、急救知识等。这样起到宏观控制、交流经验、增长知识、取长补短的作用。无线局历史上曾发生多起技术安全事故,教训惨痛:如1998年2月18日,华东某台在检修试机过程中,由于发射机灯丝保护线路电解电容失效,加上操作人员失误,造成大型电子管灯丝一档上致使四只FU-106电子管烧毁的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达64万人民币。又如2001年,海南某台在西新工程建设过程中,65岁的教授级工程师某某在3米高卫星基础平台上,调试卫星接收天线时,不慎踩空后仰,致使后脑着地,经抢救无效死亡。无线局因此失去一名优秀的老专家。再如2006年,内蒙某台一名副总工程师某某,处理发射机故障过程中,在未采取有效安全措施的情况下,进入带电的PSM机箱,被10KV高压电击中,当场昏迷,所幸抢救及时,挽回了生命,但也给身体造成了很大伤害。一次一次的事故无一不是由于严重违规造成的。我们必须时刻绷紧技术安全这根铉,始终要有如履薄冰的敬畏心,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四、稳固技术安全地位

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没有了技术安全,其他工作做得再好也是白搭。技术安全事故严重威胁着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有着“一失万无”的特征。在技术安全上实行一票否决制,在评先、评优、晋升等工作中,只要当年发生技术安全事故,就实行一票否决。要善于抓住“事故苗头”不放,切莫认为是“小题大做”“无事生非”,应毫不留情对待技术安全事故和险情。形成全台职工重视技术安全工作,全台职工参与技术安全工作“齐抓共管”的新局面。只有做好技术安全工作,才能实现安全传输发射中心工作的低成本、高效益运行。

五、结束语

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他指出,安全生产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是不能踩的“红线”。安全生产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要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创新安全管理模式,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提升监管执法和应急处置能力。他强调,要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经常性开展安全检查,搞好预案演练,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千方百计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安全传输发射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技术安全管理工作是确保安全播出的重要环节,对新设备、新技术必须要创新管理技术安全工作,研究和解决技术安全管理中的矛盾,推动技术安全工作的进步。更好地为安全传输发射工作提供保障。

广播电视发射台技术考核试题

发射台安全双月总结报告

技术管理工作

技术管理工作

建筑施工技术及安全管理工作

广播电视发射台安全播出管理制度(优秀)

技术管理工作要点

发射台工作职责

郑州站安全管理、技术管理工作自查报告

安全管理工作

《浅谈发射台的技术安全管理工作.doc》
浅谈发射台的技术安全管理工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