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面试指导:语文《口耳目》说课设计

2020-03-03 20:10:2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教师招聘考试面试指导:语文《口耳目》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本课是一年 级新教材第一册汉语拼音后的第一组课文的第二课,属于象形字归类识字。所要学习的12个字按人体器官、动物、天体和物象、植物分成四类。每个字用图文结合 的方法展示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以便让学生理解字义,认清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课后练习“我会连”又举了四个字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汉字义形结 合的特点。本课学会的三个生字中出现了“竖、撇、捺”三种新笔画。

二、说教学重点

因为本课中 的12个生字都是象形字,且结构都较简单,大部分生字学生在课前都已认识,有些学生甚至全部认识。所以,根据学生的学情,我把第一课时的重点放在鼓励孩子 运用各种方法认字,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根据象形字造字的规律学习认识象形字的学习方法上,并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及识字的 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此,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结合图片,并通过象形字的造字规律及数笔画等方法认识“口、耳、目、兔、羊、鸟、”6个字,掌握三种基本笔画,会正确书写“十”;

2、情感目标:通过象形字的学习,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象形字的特点,感受祖国文字的内在美;

3、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四、说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 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本课所要学习的生字是典型的构字率非 常高的象形字,因此我尝试运用字理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字理教学就是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理据进行识字和析词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让学生形成初步的字理 识字能力,为以后继续进行字理识字、自主识字打下基础。具体策略如下:

1、情境中识字

北京教师招聘网http://bj.offcn.com/html/jiaoshi/yueduziliao/

针对我班学生好动、爱玩、做事没耐心的特点,在本课中我以喜羊羊为线索,通过游象形字王国的形式使学生始终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使孩子能主动参与,大大地提高识字的效率。

2、游戏中记字

游戏是孩子 们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把游戏引入识字教学总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整个情境中,我又穿插了诸多游戏来调味课堂,例如,儿歌诵读、找朋友、归类游戏等,其本 质都是识字,复习生字,可是学生学得不累,总觉得老师还设置什么新花招在等他,寓教于乐,使枯燥的识字过程演变成活泼有趣的活动过程,这正是学生所期盼 的。

3、抓“典型字”教会学生学字方法,由扶到放让学生自主识字

在课始我便抓住“兔”字的教学,使学生通过象形字学法和熟字加笔画法来巩固此字,并通过“兔”字的学习,迁移学生用多种方法去记忆另外的4个字。

五、说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趣激情,图字对照,形成感知。

故事是学生 最感兴趣的,我首先出示一块写有口、耳、目、羊、鸟、兔六个字的龟甲,并讲述由6个象形字所编成的故事,让学生观察,知道象形字是我们的祖先在三千多年前 所使用的,它和事物的图形非常象。这种古老的文字我们叫它“甲骨文”。本环节初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象形字的表义功能,让学生初步感知汉字的演变过 程。此处将本课要求的6个生字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有效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和求知欲。

接着我让学生猜测甲骨文对应的现代字,进而演示这六个汉字的演变过程。之后,再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反复出示本课的生字,从而自然引出课题。 (二)自主学习,读准字音,识记字形、了解字义。

就识字而 言,当今社会多渠道的信息资源使我们的学生在入学前已不再是白纸一张,许多学生都能认一定数量的汉字了。因此,在学习生字之前我先让学生自己读给同桌听, 相互教教。在互相攀比中更是激发他们的成就感,促使其主动学习。同时又能帮助教师了解学情,更好地把握学习的起点,突出重点。并让学生交流一下“你是怎么 认识这些字的”,引领学生利用生活积累认字,有意识地到生活中去学语文。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北京分校

北京教师招聘网http://bj.offcn.com/html/jiaoshi/yueduziliao/

宁夏教师招聘考试语文说课设计:《口耳目》

四川教师考试:语文说课设计《口耳目》

教师招聘考试面试说课经验总结

教师招聘考试面试说课经验总结

教师招聘考试面试说课万能

教师招聘面试说课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面试集训:说课指导三

江苏教师招聘考试:特岗教师招聘考试面试集训说课指导

教师招聘面试指导:如何把握说课艺术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说课指导精编

《教师招聘考试面试指导:语文《口耳目》说课设计.doc》
教师招聘考试面试指导:语文《口耳目》说课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