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修辞赏析

2020-03-02 05:01:0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用美丽语言托起高贵的灵魂

——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修辞赏析

作者:李智

2012年2月3日晚,中央电视台播出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作为观众,我们又一次收获感动和泪水的同时,也为颁奖辞精美的修辞技法所打动。

“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是《左传》记载的孔子对于文章文采的观点,时至今日,这种观点仍在影响着人们的写作,备受瞩目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简洁精短,对于修辞手法的要求更高。

下面,我们对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修辞进行赏析,来欣赏这些美如珠玉的文字,仰望美丽语言托起的高贵灵魂。

一、比喻

朱光亚颁奖词:人生为一大事来,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

比喻就是打比方,将甲事物比作乙事物,从而达到生动、形象、浅显的目的。比喻是写文章时最常见的修辞手法,在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中也多次出现。

朱光亚颁奖辞中,“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将朱光亚比喻为“最亮的星”,表现朱光亚的丰功伟绩将与星月同辉,同时,也表现了对朱光亚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的巨大贡献的赞美。

胡忠,谢晓君颁奖词: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并蒂莲,在诗词意象中是爱情的象征;怒放,形容生命力的蓬勃。颁奖词中,将胡忠、谢晓君比作“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表现了组委会对他们为了教育、为了孩子们做出的努力和牺牲的敬佩,同时,这一美丽纯洁的喻体,也暗示了对于身在高原夫妻二人美好爱情的祝福。

二、对偶

刘金国颁奖词:贼有未曾经我缚,事无不可对人言。是盾,就矗立在危险的前沿,寸步不退;是剑,就向邪恶扬眉出鞘,绝不姑息。烈火锻造的铁血将帅,两袖清风的忠诚卫士。

对偶,是指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对偶根据上下句的形式可以分为严对和宽对。

其中“贼有未曾对我缚,事无不可对人言” 属严对,对仗工整,表现刘金国嫉恶如仇,光明磊落的高尚品格。而“是盾,就矗立在危险的前沿,寸步不退;是剑,就向邪恶扬眉出鞘,绝不姑息” 虽字数不等,属宽对,写作上亦称之为“对句”,表现了人们对于刘金国作为军人剑与盾的风格与作风的敬意与赞美。

杨善洲颁奖词: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60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绿了荒山,白了头发”属对偶,而“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属宽对,都起到了增加文采、结构对称、句式整齐、音韵和谐的作用。

三、双关

吴孟超颁奖词:六十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到今天也没有离开。手中一把手术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马,要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

1

双关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性和同音的条件,有意识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使其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方式。双关分为 “语意双关”和“谐音双关”。

“手中一把手术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中“游刃肝胆”中得“游刃”一词,一方面指吴孟超从事肝胆外科研究,另一方面,又是“游刃有余”的“游刃”,充分体现了吴孟超在肝胆外科方面游刃有余,表达了对他在医学研究领域做出巨大贡献的赞美。

四、化用

刘伟颁奖词:当命运的绳索无情的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化用,是写作中经常使用的艺术手法,通过化用,可以使原有的句子在新的表达载体上又一次焕发出夺目的光彩。刘伟的颁奖辞部分化用了食指《相信未来》中的句子:“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通过化用, “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等句子更具活力,梦想、翅膀、琴键,都体现了刘伟,这个瘦弱的年轻人面对挫折的勇敢、坚强。

五、移用

阿里木颁奖词:快乐的巴郎,在烟火缭绕的街市上,大声放歌。苦难绝没有冷了他的热心,声誉不能改变他的信念。一个人最朴素的恻隐,在人群中激荡起向善的涟漪。

“遇有甲乙两个印象连在一起时,作者就把原属于甲印象(印象亦即意象)的形状移属于乙印象的,名叫移就辞。”(陈望道)就是把人对甲事物的感受或词语用到乙事物上去。

其中,“苦难没有冷了他的热心”“一个人最朴素的恻隐,在人群中激荡起向善的涟漪”均属于此类。从语法上讲,苦难不会“冷”了“热心”,而“恻隐”也不能“激荡起”“涟漪”,但是,这种移用修辞的运用,将“冷”的意象与“热心” 意象相连。将“恻隐”意象与“激起涟漪”意象相连,使这种不可能成为可能,且更具修辞美感。

六、粘连

张平宜颁奖词:蜀道难,蜀道难,台湾娘子上凉山。跨越海峡,跨越偏见,他抱起麻风村孤单的孩子,把无助的眼神柔化成对世界的希望。她开起来无比坚强,其实她的内心比谁都柔软。

粘连指利用上下文联系,把运用到甲物的词语巧妙地运用到乙物中,它与移用修辞很难区分。有专家强调粘连修辞区别于移用修辞主要在于上下文的联系,同时还有粘连的表达主要体现在动词上。

“跨越海峡,跨越偏见”一句中,“跨越海峡”的后面跟上一个“跨越偏见”,就是利用上下文的联系,将用在“海峡”上的“跨越”巧妙地用在了“偏见”上,体现出对于张平宜热心海峡对岸教育的行动的赞美。

七、对比

孟佩杰颁奖辞: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辛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着每个细节。虽然艰辛填满了四千多个日子,可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

“对比”,是指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并列在一起,以共同表现某种意境或情感。“虽然艰辛填满了四千多个日子,可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一句,运用对比,把孟佩杰的艰辛生活和灿烂的笑容对比,体现了她的孝心,体现了她的坚强,体现了她的乐观,更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在青年一代身上的传承。

吴菊萍颁奖词:危险裹挟生命呼啸而来,母性的天平容不得刹那摇摆。他挺身而出,接

2

住生命,托住了幼吾幼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她并不比我们高大,但那一刻,已经让我们仰望。

吴菊萍在灾难发生的一瞬间,没有思考,凭着一个母亲的本能,冲上前去,伸出双臂。“她并不比我们高大,但那一刻,已经让我们仰望”一句,运用对比,表现了我们对这位并不高大的母亲的崇高敬意。

八、引用

致敬白方礼:蹬三轮赚的35万元捐给贫困孩子上学。已逝。捐最后一笔钱时说过:“这是我捐的最后一笔钱,以后可能再也捐不了了。”

写文章时,有意引用现成语 (成语、诗句、语句等) 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说明自己对新问题、新道理的见解,这种修辞法叫引用,引用分为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 感谢感动中国组委会,让我们再次记起这个名字,也感谢组委会,引用了这句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句子:“这是我捐的最后一笔钱,以后可能再也捐不了了。”那一瞬间,我不禁为这句平凡而光辉的句子,为我这位身在天堂的沧县老乡,为这位可爱、可敬的伟大的老人泪流满面。

2011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修辞手法

(整理人:李智)

1.(2011·四川省广安市)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判定有误的一项是( ) A.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拟人、比喻) B.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反语) C.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反复、排比) D.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引用) 【答案】A

2.(2011·广东省)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春天景象的话。(80字之内)(4分)

张望 点缀 不知不觉 莺歌燕舞 万紫千红 眼花缭乱 心旷神怡

【答案】示例:不知不觉,春天来了,好一派莺歌燕舞的景象:青蛙呼朋引伴,在池塘中放声欢唱;燕子拍着翅膀,在屋檐下探头张望;各种花儿争奇斗艳,万紫千红,叫人眼花缭乱。(每个词语1分,共2分;修辞手法、描写、语意连贯2分)

3.(2011·北京市)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春天来了!

春天,从解冻的冰河中涌来,从大雁的叫声中飞来,从小草的萌发中醒来。 春天来了!

在这播种的季节里,快播吧!播下一颗颗绿色的心,播下一个个金色的希望。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我们像春笋一样冒尖,像山花一样烂漫。我们,从这里出发,走向夏的繁茂,秋得成熟…… A.选段中用“醒来”一词赋予小草以人德行为,生动地描写出春天草木萌发、万象更新的景象。

B.选段中运用“从„„来”的排比句式,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来临时大地上五彩缤纷的景象。

C.选段中把“我们”比喻成“春笋”“山花”,集中地表达了“我们”对美好春天的期盼之情。

3

D.选段中反复运用感叹句“春天来了”,强烈地抒发了当春天到来时人们按捺不住的欣喜之情。

【答案】D

4.(2011·山东省泰安市)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

B.徜徉在古诗的海洋里,陶渊明的悠然遐思,李太白的潇洒飘逸,杜子美的济世情怀,岑嘉州的边塞放歌,无不让人荡气回肠。(排比)

C.大家都很喜欢她,因为她长得好像是明星刘亦菲。(比喻)

D.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反问)【答案】C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赏析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赏析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赏析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

感动中国人物 颁奖辞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 #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修辞赏析.doc》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修辞赏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