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文化教育工作方案

2020-03-03 12:34:4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中华经典文化教育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主要以中华经典文化为载体,传承中华民族的崇高精神和优良美德。以丰富活泼的形式开展活动,使学生快乐学习、科学传承、健康成长。把中华传统文化落实到课堂教学和学校工作计划中,落实到师生的心中,落实到师生的日常实践中。挖掘传统文化精华,发挥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使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中得到熏陶和感染,茁壮成长为道德高尚、人格优雅的祖国未来接班人。

二、宗旨:

传承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以“敬、让、静、雅”为礼仪规范,潜移默化的进行思想道德熏陶。让全体师生在经典诵读中,攀登思想的高峰,在经典诵读中,攀登道德的高峰,在经典诵读中,攀登知识的高峰,在经典诵读中,攀登人生的高峰。

三、具体工作

(一)、创设氛围,是开展中华经典教育的前提

l、学校在教学楼上悬挂“诵读中华经典、写好中华汉字、弘扬民族精神”、“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等大型条幅和“敬、让、静、雅”的版块。

2、教学楼内里建有“经典长廊”,墙面上分别悬挂历代名人画像、警句等。

3、各班教室建立经典诵读评比展示栏,教师将学生诵读的情况及时进行总结、展示、评比。

-第1页(共5页)育,以经典文化为主题,开展书画、绘画、手工制作,筹建国学教室、经典书籍及影碟借阅室,每周三第8节组织教师观看经典教育讲座,为全校师生提供学习交流的空间。

3、坚持抓紧一切时间开展个人诵读、班组诵读的基础活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这些内涵深刻时间久远的著作,如果不经过反复诵读,是不可能理解其含义的。因此,在课前、课下、中午甚至回家时,教师都安排了定时定量的诵读内容,使学生可以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利用早上晨读时间、大课间时间由学生自觉的按要求诵读。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由小组长负责把考核记录填写清楚,组长检查,教师只起到辅助监督的作用。“三天不念口生,两天不写手生”,为此我们设计“学生阅读档案”吐明诵读篇名。页数、字数、检查人、时间等)、“经典诵读情况统计表”(每月统计一次,记录各班已诵读篇数和诵读最多的学生姓名以及篇数)、“经典诵读比赛统计表”等相关表格,老师定期进行以督促为目的的检查、评比及竞赛活动,调动学生互相竞争的积极性,使学生日有所读、日有所获。主管领导也定期对各班进行抽查,与负责教师及时沟通,了解诵读进展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4、将诵读活动与书法、绘画、表演融为一体。在坚持诵读的基础上,配以各班独特的文艺和竞赛活动,如吟唱活动组,表演活动组,相声诵读组,合唱活动组,使学生们把诵读同各项文艺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们在轻松娱乐的环境中受到教育,陶冶情操。为发挥学生特长,并使其特长不断发展,不断提高,开展展示活动,旨在展示学生在诵读方面、自身素质提高的成果。利用书画作品、摄影作品、学校陶艺小组的学生制作镌刻有《论语》名句的陶瓷作品等形式,让诵读活动与其它活动相结合,让学生永远保持高度的热情。

5、将经典教育与学生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紧密结合。

-第3页(共5页)之博大精深。经典教育是一项修复传统文化断层的工程,涉及到传统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的铸造、爱国情怀的培育等多方面的内涵, 在经典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引导,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摒弃传统经典文化中掺杂的封建色彩、糟粕之面,让学生在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中汲取传统经典文化的精华。让学生在先进文化的熏陶中接受思想洗礼,孕育理想种子,提升道德品位,真正让浩如烟海、名扬天下的中华传统经典文化绽放异彩。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汲取孔子的智慧”,我们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弘扬民族文化,用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鞍山市第 中学 2015年3月1日

-第5页(共5页) -

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方案 副本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总结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总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学校诚信文化教育工作方案

《中华经典文化教育工作方案.doc》
中华经典文化教育工作方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