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

2020-03-01 17:40:0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关爱留守儿童共享一米阳光

——朝阳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

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挣钱,但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成为儿童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这便是“留守儿童”。而照料这些留守儿童的大多数是留守在家的老、弱、病、残、文盲或半文盲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他们对留守儿童缺乏科学的教育与管理,致使在留守儿童中出现“学业失教、生活失助、感情失托、心理失衡”的现象,这也是摆在我们学校面前的一大难题。我校按照上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要求,从学校实际出发,做了一些探索,现将此项工作开展情况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摸清情况,加强领导。

朝阳镇共有人口19000多人,我校目前从学前班至六年级有学生近738名,本期有住读生100余人。通过开学各班对留守儿童的摸底,有215名“留守儿童”享受不到父母的呵护,只能得到隔辈或亲戚有心无力的关爱,这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为此,我校全面实施了“关爱留守儿童,共享一米阳光”的“关爱工程”, 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中层干部和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办公室,具体由大队辅导员办公,制订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讨论我校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现状,制定相关的措施,安排相应的管理人员,为“留守儿童”营造一种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快乐 1

而有尊严地健康成长,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作为“关爱留守儿童”工程的工作宗旨,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的教育与管理作用,确保留守儿童留得下、学得好、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健全制度,落实责任。

1、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与成长记录袋制度。

各班通过调查摸底,弄清留守儿童的具体人数和基本情况,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对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补充、变更相关内容,每学年末做好留守儿童管理的交接工作。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学习、活动、日常行为表现、情感表现等材料,记录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有关评价,班主任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给家长。

2、建立“代理家长”队伍,推行“代理家长”制度。

建立起由班主任、科任教师和生活指导教师组成的代理家长队伍,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包括生理、心理教育的管理和引导。学校通过大队部,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到代理家长队伍中去,并举行“代理家长”关爱留守儿童的认领仪式,让“代理家长”承担留守儿童的监护职责,做留守儿童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学校要求“代理家长”做到“四管”(管思想、管学习、管生活、管身体)和“四掌握”(掌握家庭情况、掌握思想表现、掌握学业成绩、掌握日常行为),当好“五员”(思想品德辅导员、情感交流沟通员、日常行为监护员、生活起居管理员、健康成长指导员),让留守儿童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

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掌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做到“三个一”,每月进行一次家访或与其临时监护人电话联系,每月与家长通一次话,每学期要求留守儿童给家长写一封信;二是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儿童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儿童亲情的缺失;三是提供必要的帮助,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处理突发情况等;四是开展“结对子”帮扶,安排班队干部、优秀学生以及“留守儿童”邻居与其“结对子”,在生活、学习上给予帮助;五是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学生”;六是将关爱留守儿童的情况纳入工作考核。

3、建立“家校”联系制度。

为及时了解掌握各方面情况,有针对性的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和管理,建立“家校”定期联系制度,鼓励教师多走访“留守儿童”家庭,指导家长或亲属如何关心孩子。对“留守儿童”家庭做到“五必访”或电话联系,即留守儿童情绪不好必访,身体不佳必访,成绩下降必访,迟到早退必访,与同学争吵必访,通过家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知识引导孩子,用爱心温暖孩子。

三、争取外援,建设“留守儿童之家”。

2009年由上海真爱梦想基金会和腾讯公益基金会共同投资10万元,援建了我校的梦想空间(图书超市、网络及多媒体教室), 2010年争取镇政府和县烟草公司投入资金近3万元,与梦想空间资源进行整合,配备了一台55寸液晶电视、15台电脑(烟草公司捐9台换代

电脑)、图书4000册、大条桌6张,折叠凳72个等,建起了“留守儿童之家”,为留守儿童提供了交流活动的场所。同时,学校为“留守儿童”架设亲情热线,设立了“亲情电话室”、“亲情聊天室”、“心理咨询室”,让“留守儿童”定期与父母通电话、聊天,加强对特殊“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让“留守儿童”沟通有“热线”,活动有“场所”,使学生感到了“家”的温馨与和谐。

四、强化落实,真心实意地关注留守儿童。

认真落实“三优先”,让“留守儿童”困难有帮扶,学业活动有指导,生活有着落。

1、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采取“一帮一”或“多帮一”的形式,为留守儿童选配了在职教师与他们结成对子,要求“代理家长”每周过问一次留守儿童,了解学习和生活情况,并给予适当地指导地帮助,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排解烦恼,恢复自信,保持良好的心态,实行全程跟踪教育。同时选配优秀学生和班队干部与留守儿童开展生活学习互帮互助活动,让他们成为知心朋友,在学习生活上互相帮助,在品德行为上互相促进,在心灵思想上互相交流,许多学生邀请留守儿童到家里做客或共度周末,感受家庭的温馨。如我校六1班为留守儿童过集体生日,三2班还建立了留守儿童留影墙,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留守儿童,更多地去关注并帮助同伴的学习与生活。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举办“关爱留守儿童见真情”主题班会,开展“为留守儿童献爱心”募捐活动,举行“我是家里的小主人”演讲比赛等。每学期召集全校的留守儿童开展一至二次安全与法制教

育讲座,增强他们安全意识与法制观念。放学后,由生活管理老师带着住校的留守儿童或开展文体活动,或到“留守儿童之家”练习上网打字,或与父母聊天,或看网络电影,听音乐,看图书,看画报等。

3、在生活上,学校把学生餐问题提到议事日程,将学生食堂由个人承包转为学校集体经营,学生餐实行三菜(一荤两素)一汤,对住读生每周两次荤菜进行加量,注重营养搭配。学校还建起了浴室,购买了太阳能热水器,保证学生的洗澡和热水问题,同时学生也喝上了纯净开水,让留守儿童有种比家还好的感觉。

五、内外结合,构建教育网络体系。

我们认为,教育工作绝对不仅是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的工作,它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协调配合。为了优化“留守儿童”教育环境,我校坚持以社会教育活动为支撑点,学校、家庭、社会三者联成一网络,形成教育合力,从而实现教育的最优化。为此,我校首先做好家长的教育帮扶工作,经常利用家长会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技巧,真正有效地履行家长的监护义务。

总之,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我校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我们也感到举步维艰,单靠学校的努力,缺少大环境的支持,“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将愈来愈难,现就我们感受较深的几个问题提出与各位教育同仁商讨:

1、由于“留守儿童”人数越来越多,学校和教师对他们的教育帮助、关爱显得力不从心,学校和教师无法替代也替代不了家长和社会去履行本应由家长和社会承担的教育责任。

2、家庭教育观念错误,有的甚至与学校教育相悖,家长素质亟待提高,有的家长对子女要么溺爱,要么高压,要么放任,要么简单粗暴,给学校教育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3、社会不良环境对他们的影响使学校教育大打折扣,赌博风气的漫延,单亲家庭的增多,拜金主义的盛行,校园周边环境的游戏、网吧等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极坏的影响,使学校教育显得苍白无力。

4、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学校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是所需要的开支,因学校经费不足,大大制约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进度和质量;二是缺乏心理教育的老师也是制约“关爱工程”的问题之一。

以上是我校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是的一些摸索,还有待于进一步创新。留守儿童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来关爱他们,学校就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的高度,真心实意地关注留守儿童,对他们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让每个“留守儿童”都能共享一米阳光,快乐、健康、有尊严地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材料

黄梅县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

小山坡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材料

常山县新昌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

关爱留守儿童

关爱留守儿童

关爱留守儿童

关爱留守儿童

《朝阳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doc》
朝阳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