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德

2020-03-03 10:50:5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爱护公物

遵守公德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长期积淀的传统美德形成了我们特有的道德观念。“爱护公物光荣,破坏公物可耻”的观念深入人心。目前正在学校学习的同学们,是未来的国之栋梁,更应遵守社会公德,发扬爱护公物的传统美德。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公民道德的好坏,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影响着一个民族事业的兴亡盛衰。公民是否爱护公共设施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素质,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对于一个学校来说,公共设施的爱护状况反映了一个学校校风的好坏,同样也反映了同学们的道德素质的高低。同学们都听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讲的就是要想成大事,必先做好小事,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我们莒南三中的所有设施,都是我们教育教学所必需,是我们大家共同拥有,共同享用,要靠我们大家共同维护,因此,我们必须做到:不要随意损坏门窗,砸碎玻璃;不要捣坏橱门,拆断床板;不要弄坏开关,扯掉窗帘;不要刻坏桌面,砸断凳腿,不要损坏体育设施,拧断篮球圈,要时刻牢记,公物不是你脚踹的靶子,也不是你练拳击的陪练。要管住我们的手,管住我们的脚,克服掉不良习惯。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播下一个动作,便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便收获一个品格,希望同学们人人都做爱护公物的有心人,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爱护公物的好习惯,用心去爱护公物,让爱护公物真正成为一种意识,一种美德!谢谢大家!

范文二: 社会公德是最起码、最简单的公共生活规则,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以及整个社会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广大公民的道德意识已有很大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破坏环境、破坏公物、破坏公共秩序等不良现象。

就拿中央电视台经常播放的一则公益广告来说吧,内容是这样的:在一辆公共汽车上,有一位男客漫不经心地将刚喝完的饮料瓶乱扔在车厢里,车上的一个乘务员看见了,赶忙走上前去,拿起饮料瓶对着男乘客怒气冲冲地说“这是公共场所,你怎么乱扔东西呀?”然后不加思索地把饮料瓶往车窗外一扔。每次看到这则滑稽的广告,我就忍不住要笑起来,难道车外的公路就不是公共场所吗?可见,还有许多人的环境保护意识是极其狭隘的。

各种破坏公共秩序、破坏公物等不良行为屡禁不绝,常有公共设施遭到破坏或被盗走,坐公车给老幼病残让座的人也并不多见;乱扔垃圾、吐痰的现象随处可见,人们已经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倡导和履行社会公德刻不容缓,只有通过加大社会公德的宣传力度和大力开展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人们的道德意识,让每一个社会公民都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这样才能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家园。

我们每个人都有要与公德打交道,直接的、间接的、密切的、一般的、长期的、短期的。我们每天说的话,做的事,都有可能对别人产生影响。大家都希望生活得更和谐,这就需要我们遵守公德,即社会上人人必须遵守的公共道德。它代表全社会的共同利益,代表全体社会成员对生活的共同要求。只要在有共同生活的地方,任何人都必须遵守社会所公认的公共生活秩序和准则;破坏社会公德就会受到广大群众的反对和社会舆论的谴责。我们是社会的一员,要想立足于社会,被群众接纳,就必须剔除心灵的杂质,遵守社会公德。 日常生活中,骑车的同学骑车时不应带人,不能单放手甚至是双放手,猛拐弯,闯红灯,并排骑车,占道行驶,横穿马路,与汽车抢道,从车头强行通过。步行的同学也要遵守交通规则,不勾肩搭背,过马路时走人行道,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遵守公共秩序,还应做到乘车主动购票,给老、幼、病、残、孕妇及师长让座。

爱护公物是每个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是公民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它要求公民关心,爱护公物和保护国家财产,同一切破坏公共财产、浪费公共财物的行为作斗争。爱护公物,首先要爱护国家财产,因为它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财富,是全国人民经过长期的辛勤劳动换来的果实,关心、爱护这些国家财产,不让他们流失,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学校是国家财产的一部分。学校的公物是我们正常学习的物质保障。作为学校的一员,爱护校园公物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全校师生都要树立起人人爱护公物的意识。 每位同学都要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坚决抵制破坏公物的陋习,形成以“爱护公物为荣,破坏公物为耻”的良好风尚。 发现身边的同学肆意破坏公物不能视而不见或扬长而去,应当及时提醒、劝阻并教育他们,提倡勇于抵制不良行为的新风尚。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破坏公物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把爱护公物的行为落实到生活中来.

对于我们学生来说,爱护公物要落实到生活中的小事上,例如,注意关水龙头和电灯,不在课桌上乱刻乱画,不践踏公共草坪,爱护学校的体育器材等,这些小事都体现了公德意识。

公德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公德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而公德的落后会阻碍社会进步。公德对所有社会成员都有约束力,它为社会全体成员所熟悉,为社会大多数人所遵守,在社会主义国家,加强公民自身的公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同学们,校园是我家,管理靠大家,告别不文明行为吧,共同爱护我们求知、进步的学习环境和设施。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我们美好的校园增光添彩!

遵守社会公德

共建和谐社会

社会公德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简单的、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它的使命是保护人们的公共生活,防止影响和威协人们公共生活的现象发生。遵守社会公德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应尽的义务。 社会公德是维持社会公共生活正常、有序、健康进行的最基本条件。因此,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也是作为公民应有的品德操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用“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二十个字,对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作了明确规范。

1、文明礼貌 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人们在日常人际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在人们的互相交往中,和悦的语气、亲切的称呼、诚挚的态度等等,是相互尊重、友好的表现。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因此,讲文明礼貌能促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道德桥梁。 讲文明礼貌是社会文明和个人道德修养的标志之一。人的行为举止最能反映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程度。每一个自尊自爱的人都应当把讲究个人礼仪当作获取成功的素质去培养。

2、助人为乐 当一个人身处困境时,大家乐于相助,把别人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给予热情和真诚的帮助与关怀,这就是助人为乐。 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在一定的人际交往中生活,每个社会成员都不能孤立地生存,而在生活中人人都会遇到一些困难、矛盾和问题,都需要别人的关心、爱护,更需要别人的支持、帮助。如果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能主动关心、帮助他人,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使助人为乐在社会上蔚然成风,那么,你就能随时随地得到他人的帮助,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从这个意义上讲,“助人”也就是“助己”。因此,人人都应该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积极主动地爱护他人,帮助他人。

3、爱护公物 公共财物包括一切公共场所的设施,它们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大家享有各种服务和便利的物质保证。对待公共财物是爱护、保护,还是浪费、破坏,是一个公民有没有社会主义道德的反映。每个公民都应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 公共场所的设施有很多,因此,如果每个人都爱护公物的话,那么国家在这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都会有所减少,这样还会有助于减轻政府的负担。因此,爱护公物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4、保护环境 环境问题,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黄河的长时间断流,沙尘暴的频频发生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所带来的危害,使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环境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能不能有效地保护环境,关系到每个公民的生活质量和切身利益,关系到人们的安居乐业,关系到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否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保护环境不仅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社会公德的一项基本要求。

5、遵纪守法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一个公民来说,是否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纪律观念、法制意识强不强,体现着他的精神道德风貌。遵纪守法同时也是保护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 遵纪守法,首先要知法。随着“三五”、“四五”普法活动的不断深入,公民的法制意识普遍提高。但是,普法工作还要进行。 在这些社会公德要求的背后,我们看到的,却是违反社会公德的,甚至是违反法律的现象,如一些人常常出言不逊、恶语伤人,失礼不道歉,无理凶三分,骑车撞倒人后扬长而去,乘车争先恐后,在公共汽车上见老人或抱小孩的妇女不让座„„这些是不文明,不礼貌的。而在别人身处困境,甚至是生命垂危时,有能力,却不出手相救,这便没有做到助人为乐。在公共设施上乱涂乱画,在公园里折花踏草,这就属于没有爱护公物。最普遍的还是乱丢垃圾,破坏环境和浪费的现象。最近出现的多起恶伤儿童事件,严重违反了遵纪守法这一规定,并严重违反了我国法律,给社会带来了严重危害。如此种种,都在告诉我们,我们做的还不够,还差很远。 当然,我们不能只看到这些阴暗面,在这方面,人性的善良在许多人的身上得以体现,我们的小学生在上课下课以及平时见到老师总是问声“老师好”;汶川地震,西南干旱,玉树灾难,我们的国人都伸出了援助之手,这些大家有目共睹;大学生志愿者在周末去公园等公共场所去擦健身器材,去海边或是旅游景点捡垃圾;而生活中违法乱纪的只是少数人,大部分的公民都是遵纪守法的„„ 社会公德不是一个人的力量所能维护的,它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时刻铭记在心,并付诸实践。在日常生活中,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为他人树立榜样,并鼓励他人去做,这样,一个人带动一个群体,一个群体带动一个社会,就这样发展下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生活在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社会中。

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调查表

大学生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演讲稿

社会公德品质

社会公德演讲稿

社会公德演讲稿

社会公德演讲稿

《社会公德.doc》
社会公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