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

2020-03-01 18:34:5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精神分析指导下的精神动力心理治疗侧重于既往经历的作用,通过对特殊过程(防御)和人际间相互作用(移情)的认识,使之形成健康的行为模式。

个人的既往经历通过记忆和生物原理作用于现金。期望(对现在和将来的预期)也是由于个人既往的经历以及生物原理所形成的。同样,病人在谈话中用隐喻的方式,可能反映了既往所形成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对现在知觉和行为的作用。通过探索事物的既往和现今的前后关系及其含意,精神分析治疗者就可以改变行为的“组织者”,重组信息和经验。

精神动力心理治疗

重点既往经历对目前行为的作用(认知、情感、幻想、活动)

目的理解防御机制以及病人的移情反应,特别是它们在医患关系上的表现

技术建立治疗联盟

自由联想——手段(理解潜意识的冲突—是个人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持续地存

在于成人的生活中。也就是由这些冲突,决定了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模式)

解释防御机制和移情

经常会晤

疗程数月至数年

神经症冲突会造成:焦虑、抑郁和躯体症状,工作、社交和性的抑制,以及人际关系的适应不良。这些潜意识里的神经症冲突会表现与思想,感情,幻想和活动之中,从儿童期的角度来看,这些行为表现与病人儿童期时对世界的看法是一致的,并且是生存所必须的,因而在当时来看是合适的。 精神分析治疗时,主要通过两个阶段使行为发生变化:A理解儿童期所形成的认知和情感活动模式(防御机制)B理解儿童期显示出来的冲突关系会在医患关系中再度体现(移情)

精神动力学评估

精神动力学评估是通过了解病人的生活经历而来的。通过病人发生问题的诱因,以及寻求帮助的原因,可以看到病人儿童时期尚未解决的、目前仍在活动的潜意识的冲突。详细探索起病的条件,对于理解病人的问题来说非常重要。

精神动力学评估

倾听并探索

发病及寻求帮助的原因——知道幼小时未解决的依然活跃的内心冲突

病例一个男性研究生害怕女主任

治疗师问:她会想你的生活中的什么人

生活史——按年龄收集知道防御形式

既往生活中的重要人物——了解患者与他们的关系以及他们自身体验理解移情

最初的记忆——往往可以揭示重复的发生在病人身上的事情

每个时期谁是重要人物

最早的记忆、最早的经历是现实生活的模板

经常的和进来的梦——了解现实冲突

对先前治疗及治疗者的体验——有助于和病人建立关系和做好准备

观察病人如何与治疗者建立关系——了解病人日常的人际关系

尝试性解释

要求病人共同理解

医患之间的互动形式能为了解病人的性格及冲突提供资料初学者可能会急于了解这些互动的本质而进行探索,这样做不合适,因为将病人的注意力引到这种治疗早期的关系上来往往会吓着病人,抑制了病人的好奇心,并出现移情。这时治疗者只需要倾听或婉转地提个问题。

病人的生活史为了解当前的医患关系以及病人的防御形式是如何形成的提供了线索。精神分析治疗者要倾听病人的生活史,以了解病人整个心理发展过程中所体验到的冲突,了解生活史中造成这些

冲突体验的重要人物。当过去发生的经历重现于现在时,这些冲突将在治疗进程中形成移情而显现出来。了解病人在每一时期的经历,在每一个时期里谁是重要人物,有什么重要事件造成早年的感情特点和人际关系模式,而这些又造成病人当前生活中的问题。

询问病人所能记起的最早的记忆,往往可以揭示重复发生于病人生活中的事情。它也可以用来评估病人的愿望和幻想。同样,请病人讲述进来所做的梦,可以知道冲突的形成,以了解病人的内心世界。治疗者也可以询问病人对某些困惑不解的行为是如何看的,试着做解释,这有助于建立关系,也有助于了解病人想知道自己问题的意愿有多强,以及运用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去改变自己行为的能力有多大。

一、治疗的原理

从上面精神分析的病理学理论可知,精神分析把无意识的心理冲突看作神经症的根本原因。参与冲突的有四种力量:本我、超我、外界现实和自我。在这四种力量中,惟一行使认识功能的是自我。而神经症病人的自我都不够强健有力,它在协调解决冲突中不能正常有效地发挥作用,不得已而采用这样或那样的防御机制,从而形成了各种心理症状。又由于参与冲突的各方处于不同的意识层面,这种冲突本身又是无意识的,不能被病人所觉察,所以病人虽明白自己有这样或那样的症状,但却不知症状的意义以及造成症状的原因。因此,分析治疗的焦点不应放在消除外显症状上,而应放在向病人揭示内在冲突的原因和冲突过程上。即把这一系列的无意识过程和材料经过分析、解释,让病人在意识层面得以了解和领悟。一旦病人明了自己得病的原因和过程情形,症状便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自然就消失了。所以,分析治疗工作的要旨可以简明地归结为:促使无意识过程向意识转化。 然而,这一转化工作是异常艰难的。因为,第一,由于致病冲突的无意识心理内容不能通过有意回忆揭示出来,而分析者也不能知晓病人已经忘却的那些经验。第二,由于所谓的“两级获益”,病人对分析会产生抵抗。因为这两重原因,促使病人由无意识向意识转化就变成了一场艰苦的往往是马拉松式的“战斗”。关于上述第一种原因我们已经讨论过,现在对后一种原因再作一些说明。 所谓“两级获益”,是说病人借助生病从两方面获得了好处。第一级获益又叫内部获益,指的是症状满足了病人的无意识欲望,使无意识冲突得到变相的虚幻的解决这一事实。前面我们说过,受到压抑的里比多要求表现和渲泄,由于这种性欲望的满足对象和表现方式是为现实和超我不容许的,自我只好通过心理防御机制,把这些欲望化装为症状表现出来。欲望既得到表现,自然也是一种宣泄,一种满足。这是所谓一级获益的情形。二级获益是指病人借助生病,从家人、朋友和其他人那里获得支持、同情、安慰,从而减低应激压力。这种情况很容易理解,事实上无论什么病人都可能有这种获益。由于这种好处来自环境,所以也叫外部获益。 由于这两级获益,病人便有意无意地想“留在病中”,而对治疗表现出一种矛盾态度。他一方面由于现实症状的痛苦和环境压力,在总体上表现得积极求治,想要努力摆脱疾病的折磨;但另一方面,在实际治疗进程中,又时时显得消极、回避,例如不积极配合检查,不愿意采取实际行动练习新行为,纠正强迫动作,乃至借故误掉治疗时间或“忘了”治疗时间等等。弗洛伊德把这种现象叫做治疗的“阻抗”(resestance)。阻抗有有意识的,但大多数是无意识的。有意识的阻抗容易消除,无意识的阻抗则很难对付。在治疗中,出现明显、强烈的阻抗是分析接近问题症结的一个信号,它提示分析进入了一个实质性阶段,但也是最难的攻坚阶段。所以弗洛伊德说,分析工作中最艰苦的是克服阻抗,它是治疗的中心任务之一。 阻抗的力量与压抑的力量同源,都由于自我或自我与超自我的联合活动。弗洛伊德认为,同一种力量先是实行压抑,而后又抵抗分析以维护压抑。要克服压抑和抵抗,我们可以借助的是病人自己的两种积极力量,一是病人要求康复的动机,一是病人的理智。在帮助病人克服抵抗时,心里要明白此时病人内心正经历两种力量的“决斗”:一种是要援助抵抗力的动机,一种是要打消抵抗力的动机。医生的策略是:第一,向病人表明旧的解决(实行压抑,以症状为替代性满足)足以致病,新的解决(在意识水平认识、接受自己的里比多欲望)可以恢复健康;第二,告诉病人他的自我已不是幼年时的自我,现在的自我已足够强大,有能力在意识水平上清醒地认识、处理矛盾冲突。 与阻抗同样在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另一种现象是移情(transference)。在长时间的分析治疗过程中,病人会逐渐出现一种特殊的表现,他不再关注自己的疾病,而对分析者变得越来越有兴趣。他与分析者的关系似乎变得越来越亲密,对医生表现出好感、顺从、崇拜,变得极易相信分析者的话,人前人后称赞医生高

明。一段时间里,病情也急速改善。这便是病人对治疗者发生了移情。移情具有性爱的基本色彩。如果医生与病人的关系在年龄和性别上符合常态的恋爱条件,这种场合的移情具有典型的异性爱特点,如果是同一性别或年龄差距相当大,则以稍稍不同的形式出现。男病人和男性治疗者之间有时出现一种貌似相反的情况,病人不表现钦慕和依恋,而表现为敌视和贬低。前一种情况叫正向移情,后一种叫做负向移情。事实上,不管哪一种移情,病人对医生的这种强烈的感情并非由于治疗情境或治疗者的行为而发生,因此不能作正常发生的恋情来看待。弗洛伊德认为移情实际上是病人过去(多为幼年时期)对父母或他人的情感经历的重演,只不过用分析者替代了儿时的情感对象。换言之,病人把医生当作早年生活环境里和他有重要关系的人,把曾经给予这些人的感情置换给了医生。一旦移情发展到了相当强烈的程度,整个治疗工作的重心便发生转变。分析回忆过去退居次要地位,而对新出现的“移情神经症”的分析治疗占了主要地位。既然移情神经症是原来神经症的翻版,假如治愈了这个新得的神经症,就等于治好了原来的神经症。病人如果能重新与医生保持正常的关系,摆脱了被压抑的本能倾向的影响,则在离开医生之后,也仍然能够保持健康。 因此,移情的产生和处理,就是治疗过程中医生工作的重心所在。从后面对治疗过程的讨论可以看出,医生先是要发展与病人的关系,以利于移情的发生,然后努力解决移情问题。这好似把病人体内的各种毒气诱集于一个瘤疖,然后一刀切去这个瘤疖的做法。

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引论

精神分析类

精神分析疗法

精神分析经典语录

精神分析学说

《精神分析引论》读书笔记

《精神分析.doc》
精神分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