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研究性学习工作自我评价

2020-03-03 04:29:0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教师研究性学习工作自我评价

潘秀萍

一、实践回顾

本学期,高一(10)班,很好的组织学生认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通过开展这样的研究活动,不但可以发挥学生创造性,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素质。学期初,我和学生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l.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研究思路及任务。

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明确职责,具体分工,并明确了研究思路,统一管理。有严密的实施计划,严格的管理条例,确定研究方案,制订工作计划。我负责具体指导,小组组长负责全面的指导和协调工作。

2.确定研究方式,指导学生选题。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选择以课题研究为主要类型,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研究主题下选择小课题为组织方式开展研究活动。三班的温秋旋等六位同学确定研究课题“家长与子女的沟通”;四班的王晓梅等九位同学确定研究课题“校服之我见”。

3、培养学生科研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实践。

课题确定后,我们组织学生进行科研方法的培训,给他们讲如何设计调查问卷和活动方案,如何开展社会调查,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与交流,在研究中注重亲身参与,体验过程,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之后,组织学生进行了开题论证会,交流选题的经验。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印发了“活动记录表”,学生记录每次活动的情况,便于课题分析和总结评价。

二、经验和体会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与研究,我们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1.我们对研究性学习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探索出了“以课题研究为主要类型。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研究主题下选择小课题的组织方式”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方式。

2.我的教育观念有了很大转变,摒弃了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改变了课堂教学“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逐渐成为了教师主动的教学行为。

3.开展研究性学习,既提高了学生思想素质,锻炼了学生意志,又增添了他们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培养了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班的蔡紫云同学,原来是个内向腼腆的小女生,但自从参加了“家长与子女的沟通”课题小组后,积极与同学沟通,胆子大了,与同学的交往多了,学习劲头和学习信心也更足了。

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我也深深地体会到: 1.开展研究性学习,要站在课程的高度来认识。

实施素质教育,其核心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开展研究性学习,便是我们实现培养人才目标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研究性学习,不仅只是开展一些学习活动、更主要的是要把它上升到课程的高度来认识,只有这样,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才能落到实处。

2.开展研究性学习,要有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涉及到的问题很多,特别是课时的统筹,学生外出的安全,教师的课时量,以及课题研究费用,都必须得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否则,就会寸步难行。比如,“校服之我见”课题小组的同学在采访学校魏副校长时得到魏副校长大力支持,这对学生确实是中鼓励。

3.开展研究性学习,要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我们的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已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和教学方式,但又蕴藏着迫切改革教学现状的积极性。研究性学习给了我们一个教改的机遇和挑战,但是我们的教师仍然存在着认识不足或有后顾之忧。我们只有转变教师陈旧的观念,引导教师参与教改实践,正确对待教师的劳动,才能把研究性学习搞好。

4.开展研究性学习,要处理好师生的关系。

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等特点,学生只有积极参与、亲身体验,主动求索,才能达到课程的目标。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的指导作用也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在低年级或刚开始此项活动研究的时候,学生了解甚少,一片茫然,对如何选题,如何收集资料,如何设计和开展活动及怎样总结都不知所措,无从下手。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处理好与学生平等、和谐关系的同时,也要发挥指导作用,引导学生正确实施。

5.开展研究性学习,要引导学生正确选题。

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都比较乐意和兴奋,但学生在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却存在不少问题。有的学生定的题目过大,难以操作,有的选题又太偏,自身力量难以完成,有的选题又太俗,缺乏一定的意义和价值,还有的选题比较离奇,没有研究实际意义。为此,我们教师要正确指导学生选题,因地制宜,联系生活经验,发挥优势,选择自已熟悉和喜欢的,有研究意义的课题。

经过这次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和探索,我们也认识到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上升到课程观念上,我们仍有一定的差距,尽管我们都付出艰苦努力,但有的研究小组的学习活动却是应负式。再者,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我们的评价机制还没有跟上,特别是过程评价。学生在每个研究阶段都还没有作出自我相应的评价,致使部分成果没有及时得到总结,挫伤了部分学生的研究热情。但总体上我们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随着校级各部门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重视,我们有信心在校级总课题组的指导下,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加富有成效地把这个课题研究工作搞好。

个人小结(从事教学实践的情况、收获和体会等)

科研和教学活动是研究生阶段的必修课。因此,在积极参与课题项目科研工作的同时,我还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复合材料飞机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该课程共32学时,安排答疑两次,批改课堂作业8次。

教学活动不同于平时的科研,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除了充分了解所教课程的课程结构、内容、难度之外,还必须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开阔的思路。小时候老师就教育我们,要想给别人一碗水,自己就先得有一桶水。要想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没有宽广的知识面是不行的,因此,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做了大量复合材料和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积累,这些知识在为学生解答和辅导时起了关键的作用。尽管如此,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仍然遇到了学生提出疑问但是自己拿不准的情况,这还是前期的积累工作没有做好。可见,要想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从而,我也看到了老师的辛苦,理解教师这个职业的高尚。

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我也有了不少心得体会,概括起来共三个方面:

一、讲课自然,调动学生积极性。现在学生上课总是嫌老师讲的枯燥,没意思,听不了一会就走神、瞌睡。这跟老师讲课的方法和讲课的语气有很大关系。作为老师,应该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在讲授课程内容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二、要能调整课堂气氛。当讲课内容枯燥、课堂气氛沉闷时,作为老师,应该具有及时调解课堂气氛的能力,具体办法可以通过暂时叉开话题,讲点同学们感兴趣的内容。在讲的同时,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讨论,自己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理解学生们的真实想法。

三、在课堂中善于埋下伏笔。老师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更多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了知识要学以致用,在课堂上埋下伏笔或者故意设下陷阱,可以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当然,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我还发现了不少问题,例如,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靠,同学之间存在互相抄袭的现象等。这些问题都有待我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去解决。在此次教学中我也锻炼了自己,培养了自己应对突发状况时的临时应变能力,这让我在以后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中都受益匪浅。

教师研究性学习工作自我评价(材料)

研究性学习自我评价

研究性学习自我评价

研究性学习自我评价

研究性学习自我评价

研究性学习的自我评价

研究性学习自我评价(共)

研究性学习的自我评价

研究性学习的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自我评价

《教师研究性学习工作自我评价.doc》
教师研究性学习工作自我评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