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论文 参观博物院有感

2020-03-02 06:54:0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河南博物院观后感

上周六,我和班级里边的同学一块参观了河南博物院,里面陈列着出土的古代的历史文物,上至秦汉,下至民国的东西,都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看过之后,我对我们的中华历史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也感受到了河南文化的厚重和灿烂!

河南地处华夏腹地,是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几千年来丰厚的文化积淀,不仅确立了河南作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地位,同时也造就了河南博物院这一引人注目的文物收藏大馆。

河南博物院所藏的玉器、骨器、金银器、石刻造像、钱币、书画等,均有值得称道的地方。所藏的玉器,上自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代,下迄明清,其中不泛精美绝伦、玲珑剔透之作。尤其是永城僖山汉墓出土的金镂玉衣,是目前时代最早的一件。馆藏的古代雕刻艺术品,诸如汉画、佛教造像、砖雕和其他浮雕、圆雕作品等,是古代工匠艺人智慧的结晶。其中著名的戏车画像砖、田延和造像碑、刘根造像碑、鲁道明造像碑、十一面六臂观音像、盘龙石砚等等,都是中国美术史上的精典之作。骨器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骨笛,有“中华第一笛”之美誉,是中国最早的乐器。与之同出的刻符龟甲、龟腹石子,与我国文字的起源、八卦的起源有着密切的联系。金银器中,河南登封出土的武则天除罪金简、邓州福圣寺塔地宫中出土的金棺银椁,堪称稀世珍宝,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贾湖骨笛不只是中国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更被专家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实验证明,贾湖骨笛不仅能够演奏传统的五声或七声调式的乐曲,而且能够演奏富含变化音的少数民族或外国乐曲。它的出土,改写了先秦音乐史乃至整部中国音乐史,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它的横空出世,无疑为我们研究中国音乐与乐器发展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更重要的是它作为罕见的史前神器、作为中华民族必须翻越的从蒙昧走向文明的第一高峰,其对此后闻名于世的中国礼乐制度,土生土长的中国道家教家道教,乃至整个中华文化、文明都有重大影响!

玉柄铁剑1990年出土于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虢季墓),身长20厘米,茎长13厘米,西周晚期器物。剑身为铁质,铁质剑身与铜芯相接,铜芯部嵌入玉茎内。剑首及茎身接合部均镶以绿松石片。出土时已折为两段,剑身外包一层丝织品,并被装在用皮革精心制作的剑鞘内。考古学将漫长的人类社会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三个时代,分别对应于历史学上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三种社会形态。玉柄铁剑玉柄、铜芯、铁身,它的发现,把中国冶铁史向前推进了200年,标志着作为社会生产力新代表的铁器已经萌芽,宣告封建社会即将来临。称的上是\"中华第一剑\"!

中原大地,群雄逐鹿,演绎了多少风云变化,河南这片土地上,承载着无数的英雄史诗!

河南博物院还收藏有二千多枚恐龙蛋化石,在世界各博物馆中首屈一指。另有部分珍贵的近现代文献、文物,其中如太平天国的布告、义和团的旗帜、吉鸿昌烈士就义时的血衣、彭雪枫烈士的遗物、《响导》周报、《红旗报》、《中州评论》《拂晓报》等,这些珍贵的革命文物与古代历史文物一样,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之,观光过河南博物院之后,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中华历史文化的灿烂和厚重,深刻的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时下,我们正在进行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际行动,此时,我们可以很骄傲的说我是一名中国人,我们可以很自豪的说我是已经中国人!

河南博物院主馆简介

馆区中心部位为主展馆,高45.5米,以元代登封的观星台为外观雏形,建筑平面以正方形为母体,主体建筑便自然演绎而形成了“金字塔”造型。冠部呈方斗状,恰似扬斗以承“甘露”,下接覆地斗以纳“地气”,其中心位置精细设计了一个透明的圆洞。主体建筑蕴含了中国古文化中地处“天中地心”和“天圆地方”的感念,也有“会宇宙之气,聚天地之灵”的内涵。冠部四周分别镶嵌四神图案,表示古天文学中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天象星座;大斜面从建筑构造的需要加上白色乳钉图案,形似青铜器上的乳钉纹样和传统建筑板门的门钉形状,又是茫茫宇宙满天星的反照,代表了宇宙中数以万计的星座;主体斜面的四周顶部浅蓝色的透明窗及顶部垂直而下的透明采光带,具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气势。主体建筑造型奇特,其实宏伟,独具现代艺术风格,充分体现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特征。

整个河南博物馆建筑群采用了传统建筑中轴对称、主从有序的布局手法,从总平面上看,四隅分布附属建筑,聚散有致,和谐统一,寓意“九鼎定中原”。建筑群呈四面辐射状,寓意中原文明向四周传播。假如我们从上鸟瞰整个建筑群,则宛若“大鹏展翅”向天飞,主体建筑如大鹏身躯,展馆大门就像大鹏的头部,两侧配楼恰似大鹏的翅膀,后边与文物库房相连的过廊,更是大鹏之尾。整个造型象征着古老中原再现历史的辉煌,经济文化的全面振兴和腾飞。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立体画面:两只大象的中间有一个人,它的寓意是河南的简称(豫)。然后我们进入了第一个展厅,里主要是旧石器面时期与新石器时期的东西。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裴李岗文化,他们都别具特色,仰韶文化的特点是,红陶上面有白底黑花的图案,仰韶文化中最具代表的器物是彩陶双连壶。龙山文化的特点是,一般是石或灰陶的用具,接着我们又来到了第二个展厅,里面是商代的青铜器,它的花纹刻得比较粗糙。第三个展厅是西周时候的青铜器,比商代的精美一些。到了第四个展厅,也就是春秋时期,这时候的青铜器已经制

作的相当精美了,尤其是“莲鹤方壶”壶口呈莲花形,周围有几个花瓣,每个花瓣都是双层的并且都有镂空的花纹,中间的盖儿上还有一个展翅欲飞的小仙鹤,壶身似葫芦形,周围还有四条龙,壶底有两个带鳞猛兽做支撑。这件青铜器本是用来成酒的,但是它更重要的功能是作为陈设器物来显示拥有者的地位。 我们又参观了二楼的展览,二楼主要是唐代、宋代、元代的一些器物,最后我们看了看明清珍宝馆,里面有漆器、珐琅器、象牙制品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一件用象牙雕刻的白菜,那白菜帮白白的,白菜叶微微发黄,叶面上的纹路都能看得很清楚,叶子上有一只蝈蝈,就连它肚子上的条文都清晰可见,蝈蝈的旁边还有一枝粉红色的小花,这颗白菜雕刻的真是栩栩如生

文明曙光—原始社会时期(约200万年前~公元前2070年)

[2009-12-08]

天地玄黄,鸿蒙顿开 ——我从哪里来?

在布满鸟踪兽迹的中原大地上。 骨笛唤醒的文明晨曦, 沐浴着裴李岗最初的农庄。 仰韶的彩陶描绘着, 心中的日月星辰、花开蛙唱。 蚌塑的龙虎之间,

是延续了五千年宇宙和生命的思量。 三皇五帝,从穴居走向城邦 中华民族从此崛起在东方

定鼎中原——夏商时期(公元前2070年~前1046年)

[2009-12-08]

殷因於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

可知也。

——孔子《论语·为政》

禹迹茫茫,九州之中, 二里头深埋着第一王朝的宫城 铸鼎象物,九牧贡金, 夏王朝启开了青铜时代的大门 商都翼翼,中原定鼎。 人牲之祭,神鬼知否苍生情。 安阳殷墟,考古人手下蓦然现身。 宫殿陵墓,三千年不泯历史烟尘。 甲骨惊世,维系中华文化的生命刻符, 妇好青铜,巾帼王者的创造颠峰。 文明洞达四域,邦畿千里同风。

制礼作乐——西周时期(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

[2009-12-08]

周监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论语·八佾》

周代商立,宅中土以封邦建国 天命唯新,建洛邑而制礼作乐 长子居河淮,古器存殷风。 康叔封卫淇,历世传尊彝, 申吕屏南国,身籍宝簋铭

虢公钟鸣鼎食,只留“唇亡齿寒”的遗训

应侯金瓯玉佩,仅存湮灭千年的尊荣 王臣济济,人文郁郁 礼乐之邦,薪火永续。

逐鹿与争鸣——东周时期(前770年~前221年)

[2009-12-08]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

王纲解纽,天下群雄并起 元典创制,诸子百家齐鸣

鹤鸣在野 鼎列于堂 郑卫占时代先机 盘匜交叠 俎豆馨香 群英拥南北要津 问鼎中原 绝彩惊艳 荆楚抚夷夏之融 刻镂华章 青铜绝唱 韩魏主三河之盟 老庄哲思如荒原清泉 孔孟文章似暗夜明烛 列国气象,异彩纷呈, 八方共逐鹿,风雨聚天中 吾中华,文明斯兴!

有容乃大——两汉魏晋南北朝(公元前206年~公元589年)

[2009-12-08]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兰亭集序》

铜驼荆棘,兴衰只叹汉魏故城

膏腴蓬蒿,沉浮还现梁苑遗冢 楼头明月,欲揽广宇连栋, 墟间炊烟,遥唤阡陌桑农。 瓷里青白,俑之千态,不废陶土情, 胡汉交错.佛陀西来,千秋砖石证。 铁具耧耕,文典石经, 人物殷阜,礼仪繁盛, 以天下一家,大哉中华汉风。

盛世荣华——隋唐时期(公元581~907年)

[2009-12-08]

隋唐东都,盛世洛阳 运河帆楫充流, 丝路驼队络绎, 万国衣冠、八方咸集。 将军洞府,走来如云侍女, 则天金简,深藏武皇心迹。

当惊神工开物、火土历炼、三彩绚丽, 自有文人矜持、武士威猛、女性丰腴。 千岁之莲绽香,诸佛凝睇

先贤古圣、熠熠群星,光耀中原大地。

东京梦华——宋金元时期(公元960年~公元1368年)

[2009-12-08]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经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

东京梦华,一段清明上河的熙攘世景 北宋皇陵,一个中原王朝的寂寥背影, 石雕泥塑,凝结平民世情人生 文房清供,汇聚文人哲思雅意 瓦舍勾栏,杂剧百戏的成熟之地 官瓷民窑,再现中原制瓷的胜境风采, 惠泽世界的科技发明 野牧与农耕的文化汇融

东方帝国、仪态万方,集古代文化之大成。

中原楚系青铜艺术馆

以河南淅川县楚国贵族墓地出土的青铜器精品为展示主体。按照青铜器用途分类,集中表现中原楚系青铜艺术的精美绝伦。

王子午鼎的华美装饰和85字铭文,是研究楚国公卿的重要实物;云纹铜禁,作为我国迄今发现的用失蜡法铸造的年代最早的铸器,五层镂空透雕,二十四只龙形怪兽的攀缘伏撑,工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另有“王孙诰编钟”博大雄浑,青铜神兽诡丽奇巧,以及云纹方壶、克黄升鼎、卷云纹填漆鼎等一大批沉寂二千五百年的惊世之作,钟鸣鼎食,煌煌穆穆,都聚于这一方天地。

河南古代玉器

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抟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洁之方也。 --许慎《说文解字·释玉》

中华民族有着浓厚的爱玉、尚玉的文化传统,中国的琢玉艺术历经八千年的发展,绵延持续,日久而弥新。在中国古代,玉是通天地、祀鬼神的社稷重器;权势与地位物质表徵;追求不朽、保尸防腐的殓葬工具;洁身明志,标榜美好情操的人格象征。中原地区所出玉器,多属上古三代良工精琢之品,这种自然精华与人文之美的结合,构筑了我们先民人生的理想境界。

明清珍宝馆

巧工千代集粹 人间万象博览 锦心奇思珍宝间 阅尽沧桑无限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源远流长,风格独特,成就卓著,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明清时期的工艺美术进入了辉煌的发展阶段,制瓷、织绣、象牙雕刻、漆器、珐琅器和金银制作等工艺,门类齐全,制作精工,创意新奇,具有很高的审美情趣和美学鉴赏价值,显示了古代匠师非凡的智慧和惊世的技艺

汉代张衡地动仪

中原人类生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至少已有100多万年的历史,日升月落,星汉灿烂,一直伴随着人们。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先民们为了生存的需要,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开始对神秘的太空进行观察与探索。“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经过了叩问、求知、研究、发明的漫长历程,观象授时、观星纪事、天人合一,形成了中国古代天地观念独特的知识体系。灵台仪象,人才辈出,谱写了中国天文学的辉煌篇章。河南处“天心地胆”之地,中国古代天文学最早在这里发祥,许多震烁今古的奇迹都发生在这片文明厚土上。汉张衡地动仪和元登封郭守敬观星台,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

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验震器——地动仪,它的原形虽早已无存,但二千年的历史并未湮灭人们对它的记忆,凭着史书仅195字的记载,后代学者为复原它的真实面目而汲汲以求,这不仅是一个验测地震仪器的复原,而是追寻我们先民“求实疾虚”伟大科学精神的历程。

千古之谜——史书记载的地动仪

地动仪 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张衡发明,是世界上第一个验震器。张衡制成地动仪后,将其放置在洛阳城南的灵台上,进行观测。地动仪未能流传下来,可能是在永嘉之乱(公元307——312年)之后失落的,现在只能从《后汉记》、《后汉书》等文献中推测它的原貌。

简帛文字 《后汉书·张衡列传》《后汉纪、卷十九》

“(顺帝)阳嘉元年(即公元132年),复造侯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乌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震,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甩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当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译文:《后汉书·张衡列传》

说明:这一百九十六个字的大概意思是: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张衡又造候风地动仪。地动仪用铜铸成,外形似酒樽,上有隆起的盖。内部有都柱,都柱傍有八道,并有精巧的传动机构。地动仪外部有八条口内含铜丸的龙,下有八个张嘴的蟾蜍,遇有地震,内部的机关会被触动,使龙口之丸吐出,掉入下面的蟾蜍口中,发出激扬的振声。由于只有一个龙吐丸,而其它的龙头不动,观测者根据龙珠掉落的方向,可知地震的方位。有一次,一个龙吐丸但是人们没有感觉地动,洛阳的学者都认为候风地动仪不能验震,但是过几天,报来陇西地震的消息,于是人们都叹服地动仪的精妙。从此以后史官开始依此记录地震的方位。

地动仪复原研究过程

张衡地动仪制成后,沦落乱世而不知所终,逐成千古之谜。北齐时的《器准》和隋代初年《地动铜仪经》中还有地动仪的图式和制法,而这两本书都已亡佚。自宋代开始,中外学人凭借不足二百字的记载,苦苦寻觅地动仪的原貌,留下了不可泯灭的足迹。

登封观星台

登封乃至河洛地区是中国古人所认为的天中地心,中国古代的许多帝王在此建都立国。相传周公姬旦营都洛阳时,曾在此用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这里迄今还留有唐代立的周公测景台。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为改定历法观测星象,选择此处修建了观星台。这一古天文台集圭表测影、观象授时于一体,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史上的不朽丰碑。

中国古代为观测天象建造了许多天文台,元代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由郭守敬为修改历法观测天象、测量日影在登封督工建造的观星台,打破了以往天文台建筑的模式,将台体建成圭表式,使观测的精度大为提高。这座宏伟的建筑也成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天文台建

筑。

天心卓绝——郭守敬的贡献

郭守敬,字若思,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中国元代的大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家。生前创制了多种天文仪器,编制了《授时历》颁行天下,进行了大规模的大地与天体测量,推算出精确的一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天,与当今世界的公历分秒不差。

郭守敬的主要贡献

书影:“唐开元年间,令南宫说天下测影,书中见者有十三处,今疆域比唐代大,若不远方测验,日月交食分数,时刻不同,昼夜长短不同,日月星辰去天高下不同,即日测验人少可先南北立表取直测影”。——《元史·郭守敬传》

公元1279年郭守敬在给元世祖忽必烈的上书中提到“实际观测是制定历法的根本,唐代编制《大衍历》尚在全国设十三个观测点,今天的疆域要比唐代大很多,只有到更远处观测才能得到准确的数据,制定出通行全国的历法。”元世祖同意了郭守敬的建议在全国设二十七个观测点。其范围包括现在的西伯利亚、朝鲜、河西走廊、南海。这就是天文史上的“四海测验”壮举。郭守敬曾涉千山过万水,来往于不同的观测点实施观测。

登封观星台

位于登封市城东南15公里的告成镇。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天文台,具有测影、观星和记时等功能,是一座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的古代科学遗产。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台为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郭守敬、王恂等人奉敕所建,是当时全国建的27个天文观测站之一。台为砖石混合结构,由台身和石圭(俗称量天尺)两部分组成。台的平面呈方形,上小下大,通高

12、62米。台北设有两个对称的踏道口可以登台眺望。北壁中间砌成一个上下直通的凹形直槽,凹槽直壁之上的高表与台下石圭形成一组测量日影长度的圭表装置。槽底石圭自南向北由36方青石连接而成,长31 2米,宽0 53米,上刻两条平行双股水道,水道南端有注水池,北端有泄水池,池中有刻度,用以测量水准。

今告成(古阳城),纬度在北纬元代属河南府(即洛阳)管辖,观星台的兴建和观测日影就在这里。当时,这里观测的结果是:河南府——阳城(即今告成)北极出地三十四度太弱(《元史·天文志》)。距现在测定的纬度仅差0.23度。

参观河南省博物院有感

参观南京博物院有感

参观南京博物院有感

参观河南博物院有感

参观安徽省博物院有感

参观河南省博物院有感范强

参观博物院心得体会

无锡博物院参观观后感

参观四川博物院感悟

南京博物院参观感想

《历史论文 参观博物院有感.doc》
历史论文 参观博物院有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