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具匠心,厚积薄发

2020-03-03 05:05:0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读”具匠心,厚积薄发

——《爱的教育》班级读书交流会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要学好语文就要广泛读书,只读几本薄薄的语文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开阔他们的视野,活跃他们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为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应遵循儿童发展的心理和读书规律,注重读书方法的指导,“达到”课内悟方法,课外求发展的效果。

2、“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使学生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同时在对话的过程中,师生的精神获得共同的成长。

3、以课堂为展示平台,以学生的读书活动为载体,师生共同创设“书中有乐,读中有乐”的氛围,在阅读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

1、了解《爱的教育》的作者、内容。

2、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精彩片段的能力。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启迪学生拥有爱心,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在学习时引导学生学会读书方法——了解主要内容;走进人物角色;交流精彩片段;写出读书体会。 教学难点:个性欣赏精彩片段 教学背景:

读书,可以拓宽我们的眼界,获得丰富的知识;读书,能引导我们明理,学会如何做个有修养的人;读书,还能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品位高雅的班级文化,提升我班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大家多读书、读好书、勤交流的良好习惯,我充分利用学校电子阅览室这一平台资源,带领、鼓励学生抽时间读书。

《爱的教育》是由意大利作者艾得蒙多•德•亚米契斯于1886年写的一部儿童小说。作品中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感人肺腑。从而,可以使孩子了解到如何为人处事,如何成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一个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人――不仅是对家庭,还包括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对各种爱的感悟比较缺乏,觉得很多爱都是理所当然的。通过阅读此书,孩子们会受到人类全部美好品德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

教学准备:学生10人一小组,分成4组 多媒体课件 组牌 小苹果 小蝴蝶 教学方法:谈论法,演示法,读书指导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略)

二、明确规则(略)

三、知识抢答

第一关——知识抢答赛(略)

(设计意图:第一关知识抢答赛,从作者、主要内容入手,一来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二来是为了以比赛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关——品头论足谈人物

在《爱的教育》中,作者描写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在他们中,你最喜欢谁?请你结合相应的故事,谈谈你为什么喜欢他?其他同学可就同一角色不同故事进行补充。

小结:从刚才同学们的交流中,老师发现,你们并不只是关注好看的情节,还走进了人物角色,感悟人物形象,这是很好的读书方法。(板书:走进人物角色)

师:比赛太激烈了!咱们都放松放松!各组喊喊自己宣言。看看各组得分。得分高的不要骄傲,暂时落后的不要气馁。好,希望大家在第三关有更好的表现!

(设计意图:第二关品头论足谈人物,主要是为了培养孩子的个性阅读,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这个环节我就让他们自己说自己喜欢的人物,并要说出理由。)

第三关——精彩片段我推荐(略)

(设计意图:第三关是精彩片段我推荐,在这环节中,主要是培养孩子们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如何去合作?从哪些方面去入手?小组讨论时该怎么做?当然还培养孩子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毕竟要说服其他成员喜欢自己的所喜欢的东西,还是得拿出充分的理由的,而且得有说服力,这就得去发现,去思考,去组织语言!)

三、回归整体

1.博文欣赏(略)

2、特色展示(略)

总结:通过这堂课的比赛、交流,我们知道读一本书不仅要了解书的主要内容,还要走进人物角色,感悟人物形象,去欣赏精彩片段,最主要的是要在读完书后想想自己有什么收获,这就是读书体会(板书:写出读书体会)。只要我们别具匠心地读每一本好书,你将会成为最富有的人之一。

四、推荐书目

1.美国作家E.B.White(怀特)的《夏洛的网》。

2.《窗边的小豆豆》《中国孩子情感日记》《影响孩子的101个感恩故事》„„

板书设计:

“读”具匠心,厚积薄发

——《爱的教育》读书交流会 了解主要内容 走进人物角色 交流精彩片段 写出读书体会

教学总结:

“读”具匠心,厚积薄发

——《爱的教育》读书交流会教学反思

根据“语文新课标”精神编写(或修订)的小语教材,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征,那就是按“主题”组织教学内容,俗称为“主题单元式编写法”。 这种设计理念突破了传统的“文选式体例”对语文教学的束缚,有利于组织学生开展集中性、拓展性、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和保持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全面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克服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少、慢、差、费”弊端。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长期教小学高年级语文的笔者,针对新课标的教材,觉得语文的教学至少要以精读课文作为“举一”的示范,从而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面。选入教材的文章是有限的,学生只有加强课外阅读,重视积累,才能举一反三,提高语文能力。作为语文教师,要加强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连接,而且要文道结合。更要结合学生普遍反映强烈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向名著靠拢,让学生知道读书是生活的

需要。语文讲究“厚积薄发”,凡是按要求坚持每天进行课外阅读的孩子已经尝到了甜头,语文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小菜一碟”了。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主题是“他们让我感动”,我利用学校网络资源,花了四个星期,和学生们利用学校指定的课外阅读时间和一些课余时间,一起在学校的电子书资料库中阅读了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并进行了名为“‘读’具匠心”的读书交流会。上完课后,我感触很深:

一、促生乐读,需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有兴趣才有动力。学生一旦对读书产生兴趣,就会焕发出读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喜欢读书,欲罢不能。

这次交流会,我采用竞赛方式,既激发了学生力争上游的欲望,还让他们明白团结就是力量。因为很多环节都需要全组一起努力才能完成。学生们不但在阅读时互相督促,而且在品头论足谈人物、精彩片段我推荐、博文欣赏、特色展示等活动中互相帮助,协作,力求每个同学都言之有物。

二、提高效益,应加强指导

阅读课的指导包括内容和方法技巧的指导。学生受年龄和阅历的限制,难分良莠,这就需要加强课外书籍的导读,包括对一些有代表性的坏书做批判性的阅读指导。让经典名著、\"同龄鸟\"丛书成为他们学习之友、成功的阶梯。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我们务必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快速阅读、精读、泛读,包括如何做读书摘录和写读书心得,既要让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又要精读书、善读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我整个流程都贯穿了阅读方法的指导——了解书的主要内容;走进人物角色,感悟人物形象;欣赏精彩片段;写出读书体会。只有这样,学生们才会在每次读书时有章可循。

三、促其泛读,要开拓源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实践告诉我,凡是语言知识丰富,表达能力强,作文写得好的学生,多是因为书读得多的缘故,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就想方设法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开展不同范围、多种形式的阅读评书活动,以此调动同学们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具体方式有:

1、“以一带一”读:有些课文某一方面的特点特别引人注目,那就可以推荐学生选取相类似的篇目来看,起到“读一篇,带一篇”的作用。如学习了《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一课后,学生对大海十分着迷,我就趁机介绍《海底漫游记》,让学生们尽情遨游其中,体验海底的奇妙乐趣。

2、“以点带面”读:学了课文《景阳冈》后,同学们意犹未尽,被名著的魅力深深吸引。我就指导学生阅读《水浒传》。他们津津有味地阅读了《醉打蒋门神》《智取生

辰冈》等作品后,深受感动。名著在他们的心灵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学生虽然从教材中只学了一篇,然而由这一篇引发的阅读名著热,使他们学到了很多的知识。

3、内容扩展读:学生理解接受能力普遍较强,在阅读教学中,并不需要老师作过多过细的分析,而应留出一些时间,放手让学生去接触课本以外的东西。如学完古诗后,就让学生打开《古诗文诵读》,找到作者的其他作品,读一读,背一背。

4、主题系列读:上完《灰椋鸟》以后,学生对鸟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就趁机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去寻找鸟。同学们带来了很多有关鸟的儿歌、古诗、童话进行阅读。他们从作家们对鸟儿的描绘中深深感受到动物和人类的亲密关系,激发了对鸟儿的喜爱。许多同学拿起笔,动情地写下了对鸟的赞美。

我越来越感到:语文教育离不开大量的课外阅读,而且在提高语文学习成绩的同时,课外阅读还是在为孩子的人生着底色,是在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奠定厚实的基础。因此,作为学校,尤其是一名语文老师,一定要重视课外阅读,通过我们的引导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成为其学习生活的一部分,直至让阅读融入学生的血液之中。

厚积薄发

厚积薄发

厚积薄发

厚积薄发

匠心

厚积薄发例文

志存高远 厚积薄发

厚积薄发作文

谈“厚积薄发”

匠心传承

《“读”具匠心,厚积薄发.doc》
“读”具匠心,厚积薄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