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海南地理试题答案

2020-03-02 14:49:4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金属非金属矿山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复习题

一、单选

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于(A)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A.1 B.3 C.5 D7 2.《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至少每(C)年修订一次,预案修订情况应有记录并归档。 A.1 B.2 C.3 D.4 3.《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规定露天矿山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不少于(B)人。 A.1 B.2 C.3 D.4 4.对小型金属非金属矿山,发生一次较大责任事故或一年内连续发生两起一般责任事故的主要负责人,暂扣其《安全资格证》,责令参加复训,复训不合格的吊销其《安全资格证》,(B)年内不得颁发。 A.1 B.3 C.5 D7 5.水平运输平巷作为安全出口时,必须保证人力运输的有效宽度不小于(A) m。

A.0.7 B.0.8 C.0.9 D.1.0 6.防止地表水灾基本的要求是,竖井、斜井、平硐等井口标高要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水位(C)米以上。 A.0.8 B.0.9 C1.0 D.1.2

7.露天矿爆破作业必须设立警戒线,爆破安全允许距离由设计确定,但最低不小于(D) m A.50 B.100 C.150 D.200 8.穿孔作业中,钻机移动时,机下应有工作人员引导和监护。钻机不宜在坡度超过(C)°的坡面上行走;如超过这个角度,必须放下钻架,并采取防倾覆措施。 A.5 B.10 C.15 D.20 9.(A)是最成功、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控制爆破方法。 A.减振爆破

B.预裂爆破 C.缓冲爆破 D.微差爆破 10.(B)是最简单的一种控制爆破方法。

A.减振爆破

B.预裂爆破 C.缓冲爆破 D.微差爆破

11.《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规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B)申报一次。

A每半年

B.每年

C.每两年

D.每三年

12.《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规定地下矿山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不少于(C)人。 A.1 B.2 C.3 D.4 13.每个矿井至少要有两个独立的直达地面的安全出口,安全出口间距不小于(C) m。 A.20 B.25 C.30 D.35 14.运输斜井作为安全出口时,必须保证人行道的有效净高不小于(B) m。

A.1.8 B.1.9 C.2.0 D.2.1

15.露天矿山企业必须遵循(B)开采顺序。 A.自下而上

B.自上而下

C.自内而外

D.自外而内

16.小型露天采石场不能采用分台阶开采的,应当自上而下分层开采,实施浅眼爆破时,分层高度不得超过(A)米。 A.6 B.8 C.15 D.20 17.采装工作中装车时不得将铲斗压碰汽车车帮,铲斗卸矿高度不得超过(B) m,以免振伤司机,砸坏车辆。 A.0.2 B.0.5 C.0.7 D.0.9 18.(C)的主要优点是施工比较迅速,安装简便,靠重力疏干,几乎不需要维护,布设灵活,能适应地质条件的变化。

A.地表排水

B.地下水疏干 C.水平疏干孔

D.垂直疏干井 19.关于金属非金属矿山事故处理,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将按规定进行处罚,其中发生重大事故的,将处以(C)的罚款。

A.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B.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C.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 D.2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

20.在处理瞎炮时,应在爆破(B) min后再进入现场处理。 A.15 B.20 C.25 D.30 21.《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规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B)

申报一次。

A每半年

B.每年

C.每两年

D.每三年

22.水平运输平巷作为安全出口时,必须保证人力运输的有效宽度不小于(A) m。

A.0.7 B.0.8 C.0.9 D.1.0

二、多选

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发生了事故,事故调查处理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四不放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 B.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 C.广大职工没有受过教育不放过 D.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2.《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按照针对情况的不同,分为(ABC) A综合应急预案 B.专项应急预案 C.现场处置方案 D.综合处置方案

3.锚杆(索)一般有(ABD)三部分组成。 A.锚头

B.拉伸段

C伸长段 D锚固段

4.关于电气工作安全措施中的安全组织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 A.工作票制度 B.工作监护制度 C.恢复送电制度 D.工作组织制度

5.露天矿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治理的一般措施有(ABCD)。 A.地表排水

B.水平疏干孔

C.垂直疏干井

D.地下疏干巷道 6.《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向有关部门报告用电话快报事故信息时,其内容包括(ACD) A.事故发生单位的名称、地址、性质; B.已经采取的措施 C.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D.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 7.加强作业现场劳动组织管理中要严肃查处“三违”行为,关于“三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

A.违章作业

B.违章建筑

C.违章指挥

D.违反劳动纪律 8.下列属于抗滑桩加固边坡优点的有(ABCD) A布置灵活

B.施工不影响滑体的稳定性 C.施工工艺简单 D速度快

9.关于造成坝基渗漏的设计方面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A.对坝址的地质勘探工作做得不够 B.天然铺盖被破坏

C.在坝后任意取土,影响地基的渗透稳定 D.铺盖在渗水压力作用下破坏

10.下列关于危险源的控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 A技术控制 B人行为控制 C组织控制 D管理控制。

11.关于造成坝基渗漏的设计方面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A.对坝址的地质勘探工作做得不够 B.天然铺盖被破坏

C.在坝后任意取土,影响地基的渗透稳定 D.铺盖在渗水压力作用下破坏

12.露天矿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治理的一般措施有(ABCD)。 A.地表排水

B.水平疏干孔

C.垂直疏干井

D.地下疏干巷道

三、判断题

1.金属非金属矿山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预防重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

案演练,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3.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4.《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规定作业场所职业申报收取基本费用。(×)

5.《矿山资源法》是保障矿山生产安全、防止矿山事故、保护矿山职工人身安全、促进采矿业发展的重要专业安全生产法律。(√) 6.《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规定矿山每班必须确保都有专职安全检查人员。(√)

7.竖井、斜井、平硐等井口标高要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水位1米以上,特殊情况下达不到要求的,要以历史最高洪水位为标准修筑防洪堤,在井口必须筑人工岛,使井口高于最高洪水位1 m以上。(√) 8.爆破作业必须设立警戒线,爆破安全允许距离由设计确定,但最低不小于150 m。(×)

9.尾矿库必须设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兼职有无均可。(√) 10.尾矿坝堆积到设计最终坝高的1/2~2/3高度时,应对坝体进行一次全面的勘察,并进行坝体稳定性专项评价,否则不能进行生产。(×) 11.相邻采石场之间应当设置大于30 m的隔离带。(√)

12.竖井、斜井、平硐等井口标高要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水位1米以上,特殊情况下达不到要求的,要以历史最高洪水位为标准修筑防洪堤,在井口必须筑人工岛,使井口高于最高洪水位1 m以上。(√) 13.水平疏干孔的位置和间距,取决于边坡的几何形状和岩体中结构

面的分布。(√)

14.爆破作业必须设立警戒线,爆破安全允许距离由设计确定,但最低不小于150 m。(×)

15.在处理瞎炮时,应在爆破15 min后再进入现场处理。(×) 16.尾矿库必须设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兼职有无均可。(×) 17.采矿作业的技术安全要求:每个采场都要有两个出口,并上下相连通。(√)

18.尾矿坝堆积到设计最终坝高的1/2~2/3高度时,应对坝体进行一次全面的勘察,并进行坝体稳定性专项评价,否则不能进行生产。(√) 19.采石场上部需要剥离的,剥离工作面应当超前于开采工作面10m以上。(×)

20.相邻采石场之间应当设置大于30 m的隔离带。(√)

21.矿山生产过程中,每天都要接触到有毒物质,排除有毒物质的最好办法是通风排毒,特别是爆破以后要加强通风,15 min以后才能进入爆破现场。(√)

22.铲装工作时禁止用挖掘机铲斗处理粘帮车辆。(√) 23.地下矿井通风系统的有效风量率,不得低于40%。(×) 24.在处理瞎炮时,应在爆破15 min后再进入现场处理。(×) 25.对于部分停电的作业,安全距离小于0.7 m的未停电设备,应装设临时遮拦、并悬挂“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等。(√) 26.采矿作业的技术安全要求:每个采场都要有两个出口,并上下相连通。(√)

27.人力推车时应注意:推车人员应在巷道侧帮行走。(×)

四、简答题

1.《矿山安全法》规定矿山设计哪些项目必须符合矿山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

答:① 矿井的通风系统和供风量、风质、风速; ② 露天矿的边坡角和台阶的宽度、高度; ③ 供电系统; ④ 提升、运输系统;

⑤ 防水、排水系统和防火、灭火系统; ⑥ 防瓦斯系统和防尘系统; ⑦ 有关矿山安全的其他项目。

2.露天矿有几种排水系统?分别适用于什么类型的矿山? 答:(1)自流排水系统,主要是山坡露天矿采用;

(2)采场底部集中排水系统,适用于汇水面积和涌水量小的中小矿山; (3)采场分段截流排水系统,适用于汇水面积大,开采较深的矿山; (4)地下井巷排水系统,多用于涌水量大的露天矿。这种排水系统多与矿床疏干工程统筹考虑。

3.矿山电气火灾的预防措施主要有哪些?

答:(1)应选用合格的矿用不易燃橡套电缆。电缆的悬挂应符合矿山安全规程的要求。

(2)避免外力打击电缆,开关在跳闸后,不查明原因不得反复强行送电。

(3)电缆不准成堆堆放或压埋,电缆接线盒附近不得存放易燃物。 (4)要正确使用电缆的连接方法,不能用捆接法和压接法。 (5)矿用变压器使用的绝缘油应定期化验,不合格的应及时更换。 (6)井下不准用灯泡、电炉取暖。

(7)机电硐室应采用不燃物支护,不得存放易燃物料,并设防火门。 (8)进行电焊作业应办理动火证,并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4.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应明确哪些内容?

答 (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设置、组成人员和职责划分。

(2)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应明确预案的资源配备情况,包括应急救援保障、救援需要的技术资料、应急设备和物资等,并确保其有效使用。

(3)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应确定应急培训计划,演练计划,教育、训练、演练的实施与效果评估等内容。

(4)互助协议。当有关的应急力量与资源相对薄弱时,应事先寻求与外部救援力量建立正式互助关系,做好相应安排,签订互助协议,做出互救的规定。

5.爆破工作的安全管理有哪些内容?

(1)露天矿爆破作业中存在较多不安全因素,因此从事爆破作业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爆破技术训练和专业安全教育,掌握安全操作方法和了解爆破安全规程,持证上岗。

(2)爆破作业的爆破准备、炮位验收、药包加工、装药、堵孔、起爆和爆破检查等环节都必须保证安全生产。

(3)爆破准备工作应事先了解天气情况,禁止黄昏、夜间、雷雨、大雾进行大爆破作业。爆破前做好炮孔检查:有无乱孔、堵拢、卡孔、积水,及时调整设计装药量。

(4)起爆药包的加工需在独立的房间内进行,禁止烟火。装药车或装药器装药时要有可靠的防静电措施。起爆前,所有人员应撤离到安全地点,防止早爆事故造成伤亡。爆破后,应严格按规定的等待时间进入爆破地点检查。检查中发现拒爆药包或对全爆有怀疑时,应设置警戒线并立即处理。

(5)为保证人员、设备和建筑物安全,必须正确确定各项安全距离。 (6)严格按照盲炮处理的各项规定处理盲炮。 6.探水作业施工中应严格遵循哪些有关事项? 答:a加强顶板支护。

b加强探水迎头的通风和有害气体的检查。 c安排避灾路线

d设立警铃信号及其他通讯联络设备。 e安装安全套管

7.尾矿库的闭库设计方案中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1)根据现行设计规范规定的洪水设防标准,对洪水重新核定,并尽可能减少暴雨洪水的入库流量,可采取分流、截流等措施将洪流排至库外。

(2)对现存的排洪系统及其构筑物的泄流能力和强度进行复核。 (3)对现存坝体的稳定性(静力、动力及渗流)做出评价。

(4)对库区及其周围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并记录(重点是水及尾尘污 染),制定确保闭库后安全的治理方案。 8.编制救援预案中应急演练的工作要求有哪些?

答:(1)应急演练工作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有关规定;

(2)应急演练应纳入本单位应急管理工作的整体规划,按照规划组织实施;

(3)应急演练应结合本单位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易发事故的特点,根据应急预案或特定应急程序组织实施; (4)根据需要合理确定应急演练类型和规模; (5)制定应急演练过程中的安全保障方案和措施;

(6)应急演练应周密安排、结合实际、从难从严、注重过程、实事求是、科学评估;

(7)不得影响和妨碍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转及安全。 9.尾矿库的闭库设计方案中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1)根据现行设计规范规定的洪水设防标准,对洪水重新核定,并尽可能减少暴雨洪水的入库流量,可采取分流、截流等措施将洪流排至库外。

(2)对现存的排洪系统及其构筑物的泄流能力和强度进行复核。 (3)对现存坝体的稳定性(静力、动力及渗流)做出评价。 (4)对库区及其周围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并记录 10.矿山电气火灾的预防措施主要有哪些?

答:(1)应选用合格的矿用不易燃橡套电缆。电缆的悬挂应符合矿山安全规程的要求。

(2)避免外力打击电缆,开关在跳闸后,不查明原因不得反复强行送电。

(3)电缆不准成堆堆放或压埋,电缆接线盒附近不得存放易燃物。 (4)要正确使用电缆的连接方法,不能用捆接法和压接法。 (5)矿用变压器使用的绝缘油应定期化验,不合格的应及时更换。 (6)井下不准用灯泡、电炉取暖。

(7)机电硐室应采用不燃物支护,不得存放易燃物料,并设防火门。 (8)进行电焊作业应办理动火证,并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点是水及尾尘污染),制定确保闭库后安全的治理方案。

海南地理

全国高考江苏英语试题答案

全国高考重庆卷(数理)试题答案

全国高考辽宁省试题答案(文数)

全国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ⅲ)

高考海南文综卷地理部分

高一地理试题答案

全国高考宁夏区试题答案(文综)

全国高考天津数学试题答案(文数)

全国高考宁夏区试题答案(理综)

《全国高考海南地理试题答案.doc》
全国高考海南地理试题答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