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市地方税务局

2020-03-03 06:42:2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遵化市地方税务局 2006年工作总结

2006年,遵化市地税局在遵化市委、市政府和唐山市局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税收工作重心,大力推进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狠抓基层规范化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和优化纳税服务等重点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全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迎难而上,挖潜增收,全力组织税费收入

1-12月份,全局累计组织入库地方各税47500.11万元,占唐山市局核定任务的102.15%,同比增长14.72%。入库社保费7141.83万元,占计划的108.21%,同比增长18.85%。入库其他规费2911.96万元。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税收任务指标。

(一)向重点税源监控要收入。我们在扎实开展全市经济税源普查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对现有税源、潜在税源进行分析测算,确定了以强化重点税源监控作为保收入任务、保地方财政的支撑点,具体实施了五项制度:一是实施“纳税分级管理制度”。对年纳税在2万元以上的企业,由基层单位“一把手”控管;对年纳税在20万元以上的65家重点企业,由市局领导分别负责监控。二是实施“重点税源信息交流制度”。定期组织召开重点税源信息交流会,掌握税源变动情况,针对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及时制定征管措施。三是实施“重点税源一户式管理制度”。及时准确地将各种涉税信息录入税源管理系统,全面细致地掌握重点企业的纳税、

1 生产、经营等财务状况。四是实施“重点税源收入旬报制度”。各征收单位以旬为时限,将辖区内重点企业分税种收入预测、生产经营预测等情况反馈给相关科室,职能科室逐日汇总、审核重点企业的税费缴纳情况。五是实施“重点税源专项考核制度”。对重点企业的基础资料整理、涉税数据传递、日常辅导规范等内容进行专项考核,实行日报进度、按月考核、连带奖惩。

(二)向专项治理要收入。我局成立了由“一把手”负总责、各部门全员参与的专项治理领导小组,确定了矿山业、建筑业、房地产业、饮食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五大行业为治理的重点,从全市纳税户中筛选出各类业户4200个,并将检查任务分解到组、落实到人。一是狠抓钢铁行业税收专项治理。对钢铁生产企业和大中型采选矿等主体税源企业,增派骨干力量、延长检查时间、细化检查项目,从电力部门获取耗用电量的原始凭证,统一规范“以电核税”方法,确保了大宗税源底数清、税款清、无漏溢;对小规模采选矿户,逐村堪查铁矿采点、沙场、白云石、石灰石等生产情况,逐户检查营业执照、税务登记、储量、机型、销售量等信息,健全税务登记台帐,实施动态跟踪监控。先后检查各类采、选矿479户,查出无证经营33户,查补入库矿业税收3635万元。二是狠抓建筑市场税收专项治理。制定下发了《建筑业、房地产业税收征管暂行办法》,将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业列入同一专业化管理链条,建立完善的建筑市场税源管理信息库,切实加强与有关部门的信息传递,全面掌握房地产开发户数、项目楼盘数量、建筑面积、完工进度、开发成本、预售及销售等情况,严

2 格发票管理制度,把好工程项目的开工登记关、工期中间跟踪管理关、销售环节监控关。特别是严把外埠靠挂建筑队和房地产开发商“外出经营管理证明关”,坚持企业所得税申报地的回访调查核实,有效规范了遵化建筑市场的税收秩序。全年仅从建设、房管部门月均采集信息量就达450余条,对6家建筑公司和25家开发公司进行了重点检查,累计查补入库建筑业、房地产业税收595万元。三是狠抓交通运输业税收专项治理。针对交通运输业流动性强、税源分散、征管难度大的特点,摸清纳税人底数,逐一登记造册,严格执行“以票控税”制度。我们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与国税部门达成一致,对业户发生的货款与运费分别开票,单独计账,按照规定各自计算增值税和运输业营业税,要求必须使用运输业专用发票,减少了将运费混入货款现象的发生,增加了地方收入。全年共检查运输业纳税人142户,其中有问题的38户,查补入库相关税收192万元。四是狠抓饮食服务业税收专项治理。针对饮食服务业核算普遍不够规范、收入难以核实的情况,在全面推行定额加发票管理的基础上,对饮食业纳税人的所在地段、营业面积、从业人数、餐桌数量、雅间数量、厨师人数、经营特色和淡旺季以及客流量等综合信息进行调查摸底,依法重新核定纳税营业额。共调整纳税人营业额175户,增收饮食业税收135万元。

(三)向小税种挖潜要收入。重点加强非正常户、无证无照业户、非生产经营事业单位管理。对土地、厂房、设备、门市、柜台出租行业以及各类培训学校等监管难度大的零散税源逐街逐

3 户排查摸底,登记造册,纳入正常管理,让小税种做出大贡献。其次是从纳税辅导、日常检查、税务稽查等方面入手,特别是加强对账面亏损严重、实盈虚亏的民营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的监管,摸清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坚决堵塞税收漏洞,树立“小税种大管理”的观念,努力在小税种管理上实现新突破,在小税种上做出大文章。累计入库四大税种以外的其他税种5345.05万元,占税收总量的11.25%。

(四)向综合治税要收入。全力实施政府管税、部门协税、群众护税,搭建综合治税平台。一是把税收计划量化到乡镇,细化到街道,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对税收征管工作的大力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牵头成立税费综合治理小组,加大零散税收的整治力度。二是对管理松散、难度较大的税种,如车船税,房产交易印花税,土地转让、销售不动产、租赁行业营业税等,积极联系车管所、运管站、房管局、土地所等部门,强化代扣代缴、代征代缴。三是加大税法宣传力度,鼓励群众举报偷逃税行为。在全市范围内培养协税、护税联络员,形成庞大的群众协护税网络。

(五)向纳税评估要收入。一是对财务制度健全、核实征收的纳税人,将其各项经济指标与上月、上年同期进行分析对比,发现疑点,入户核查,做出正确的核查报告,及时纠正错误问题。二是对财务制度不健全、非核实征收的纳税人,根据其设备生产能力、原材料消耗、电量消耗、工时消耗、同行业生产规模等硬性指标,科学评估其营业额,依率计征。

(六)夯实基础费源,狠抓社保费扩征工作

4 一是夯实基础,实施社保费精细化管理。我局建立重点费源监控底册,按月进行登记、统计分析,随时掌握重点费源的变化情况,及时做好保费催报催缴工作,确保大宗收入不出闪失。同时建立健全各类档案资料,将辖区内所有参保单位分户建档,单独管理,一户一档,实时跟踪。二是宣传带动,扎实做好社保费扩面工作。我局按照征缴一体化工作要求,采取税法宣传月、电台电视台滚动播出政策信息等手段,有针对性地集中宣传纳入参保范围的经营者适用的税收政策和社会效益。在做好宣传引导的同时,结合经济税源普查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上门辅导,从而使私营以上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纳税人向缴费人转变,帮助他们办理相关手续,促使他们尽快参保。全年组织入库社保费7141.83万元,新扩面参保企业9户,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52户,新增社保费收入55万元。

二、改革带动,科技兴税,全面实施税收电子政务 我局坚持“科技兴税”的理念,在巩固完善原有的网络教育、税源监控、综合考核等八大应用程序的基础上,适应新的经济税收形势发展,认真落实上级软件推广工作,进一步提高了税收工作的科技含量。一是推进税收征管电子化。按照上级要求,全面推广了“网上申报、电子缴税”工作,已有323户实现电子缴税,4027户“双定户”的税费通过银行代收,使征纳双方互惠互利。二是推进专项治理电子化。在局域网上开辟了“税费专项治理”专区,对各单位的检查计划、进度、入库、审理、处罚和执行等环节进行全程网上督导,使重点税费专项治理各种情况做到“一网了然”。

5 同时依托稽查电子考核系统,利用“案件提交功能”将治理中的涉税案件直接提交给稽查局立案查处,确保了涉税案件处理的及时性。我局共通过该系统提交案件35件,查补入库税款及罚款270万元。三是推进政务管理电子化。将人员教育、日常管理、人财物管理、绩效考核等全部纳入电子政务管理,实现了机关内部行政管理手段的创新,加快了行政管理方式改革的步伐,促进了管理决策水平全面升级。四是推进综合信息处理电子化。自主开发“登记比对系统”,与工商、国税等部门进行信息传递,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征管方式,规范了税收执法,强化了执法监督,实现了税收征管的提速、提质。

三、规范管理,夯实基础,基层和机关工作更趋规范化 2006年,我局在抓深化、抓落实上下功夫,在夯实基础上求创新,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和机关的规范化水平。一是倡导解放思想,转变管理理念。结合学习《江泽民文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等活动,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分析当前经济和税收形势,认真查找日常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和疏漏,着力扭转了畏难情绪和只顾任务不求质量的单纯任务思想,促使全员形成了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思维方式,有力地推进了全局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健全管理制度,夯实管理基础。我们围绕基层和机关管理工作的重点部位、工作细节和薄弱环节,对地税组建以来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充实和完善。目前,我局已经建立起包括政务管理、事务管理、业务管理、队伍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87项。三是推崇能力建设,提高综合素质。我们按照新时期地税工作的总体

6 要求,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千题税收知识竞赛”为契机,全方位、多角度抓好职工基础教育,全力促进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以电子考核为基础,辐射带动征管业务指标考核和奖惩,全力促进整体工作效能的提高;以夯实思想政治工作为切入点,着力解决班子队伍思想倾向和苗头,狠抓局所两级班子团结问题,全力促进系统内和谐气氛的形成。四是坚持真督实查,促进工作落实。我们把制度的落实作为基层建设的关键环节来抓,通过强化局、所、员三级税收执法责任区以用开展解剖式执法监察活动,全面提升了一线人员的执法水平。今年以来,在省局、市局、唐山市文明办以及遵化市纪委等部门组织的多次明查暗访中,我局均以文明、廉洁、高效的形象受到领导的一致好评。

四、以人为本,注重素质,全力抓好队伍建设

我局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按照新时期地税工作的总体要求,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坚持“六抓、六促”,全力抓好干部队伍建设。一是“抓素质促提高”。全方位抓教育,积极组织“千题税收知识竞赛”活动,促进干部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二是“抓制度促规范”。制定和完善各项制度规定,规范管理,实现地税各项工作的正规化。三是“抓考核促效能”。以电子考核为基础,辐射、带动和细化各项业务指标的考核与奖惩,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四是“抓团结促正气”。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干部善于观察、捕捉干部队伍的思想倾向和问题苗头,相互之间多交流、交心,全力营造融洽、和谐、和睦的工作氛围。五是“抓监督促落实”。下力抓好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监督,

7 使税收征、管、查和行政人、财、物的管理规范落到实处。六是“抓创建促发展”。以争先创优各项活动为载体,使地税事业沿着科学规范的,持续发展的,高效廉洁的“高速路”飞跃发展,使我们遵化地税干部队伍成为了“保地方财力、促经济发展”的“护卫舰队”。

五、内外兼治,纠建并举,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上台阶

一是开展学教活动,强化思想教育,促进干部廉洁从政。充分利用廉政网和局主网站的网络教育系统,按月公布廉政教育“三个一”学习计划,组织干部职工对《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等政治理论、廉政法规、正反典型视频资料教育片进行自学。4月份,我局召开法制教育大会,邀请遵化市检察院孙玉军检察长就当前的反腐形势、职务犯罪的特点、发生的原因、腐败的危害以及如何结合实际预防职务犯罪为地税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反腐倡廉法制教育课。11月份,我局又利用一周的时间,通过组织学习、观看教育专题片、局领导分别授课、干部自查自纠等形式,在全局集中开展了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二是推行政务公开,构建“阳光地税”。上半年我局积极响应市纪委号召,多次与各市直部门一起走上市中心街头和各乡镇集贸市场,开展了涉税、涉农 “阳光行动”宣传活动;按照遵化市纪委和唐山市局的安排,认真开展行政权利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将本局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纳税定额、处罚情况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本局领导分工、机关科室职责及办公地点方位、地税机关职权目录、权力运行程序图和税收法

8 律法规、优惠政策等内容,向社会公开,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将机关各科室和办税厅职责、工作流程等内容以图版形式,上墙公开,便于监督和各岗位人员自觉履行。三是以行风评议为载体,切实做好纠风工作。我局的民主评议行风工作,继2年免评结束后,今年又开始参评。为确保今年行风工作抓出新成效,我局于年初召开了全系统民主评议行风动员大会,传达了遵化市纪委和唐山市地税局民主评议行风动员会议精神,明确工作重点,部署工作任务,落实责任,公开承诺。以深化机关效能建设为契机,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达到高效、公开、透明地运行,实现了地税机关“提速、提质、为人民、促发展”的效能建设工作目标,提高了办税效率和服务水平。四是深入开展了清理纠正投资入股煤矿、铁矿活动。全体人员按照规定时间、项目自查自纠,并将结果写出报告、列表签字上报监察部门,按月向唐山市局汇总上报,全局无投资入股煤矿、铁矿问题发生。

2006年12月31日

遵化市地方税务局工作总结

地方税务局

地方税务局

宁波市地方税务局

地方税务局工作总结

地方税务局工作总结

地方税务局工作报告

地方税务局工作总结

宣城市地方税务局

地方税务局工作总结

《遵化市地方税务局.doc》
遵化市地方税务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