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弟子规》的感悟

2020-03-03 17:06:2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读《弟子规》的感悟

一直以为《弟子规》是一本小孩子的启蒙导师,作为成年人的我们都深知其中的道理。在医院诵读《弟子规》的活动中,我读到这本书,发现其实截然相反,我欠缺的很多。《弟子规》就像是生活中的一面镜子,使得你的个人行为、道德品质、综合素质有了参照标准。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结晶的她绝对是你生活、工作乃至人生中的良师益友。《弟子规》教导我们首先要端正品德,包括孝、悌、礼、仁、忠等。并为我们罗列出很多为人处世的小细节,我阅读后颇有感触。医德是医之根本,在传统思维方式中,医生的职责是看“病”,医生更多的关注患者生的什么病、用什么药、如何治疗等生理需求,至于患者的心理需求则是其次于“病”的问题。医术固然重要,然而古往今来,大家都知道真正的大医如果缺乏医德的支持是难以成就的。也就是说医术到达一定程度,唯有医德才能使其继续得以提升。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的医学道德理念,都把救死扶伤视为医生的修身之术。翻开中华民族的医学史,“医本仁术”的理念世代相传。从古至今,医学对所有从医者都有着严格的医德要求,“医非仁爱不可托,非廉洁不可信也”。医学需要医德,有如人需要空气和鱼需要水一样。

医德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的优劣。首先医德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必备条件,医务人员要实现自己的神圣责任,必须深知自己对患者、对社会担负的责任;必须在工作中对病人亲切、同情、耐心、和蔼,不论职务高低、贫富、美丑、男女老幼一律同等对待。其次,医

德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动力。医生在工作中如主动与病人接触,服务及时,亲切温暖都会增加病人的信心和力量,使病人减少顾虑,减轻烦恼,这对病人的治疗和康复会起到医疗技术和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由此可见,医生的医德是与医疗技术,与医疗质量密切相关的,是医之根本。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强调要以病家之苦为己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为患者设想,对患者要有浓厚的同情及亲情,要挚爱职业,要有敬业精神,以医为荣。

《弟子规》对于我的启迪远未止于此,在感悟古圣先贤的为人处世的智慧之余,我的生活和工作也有了一个新的标榜,我将循序渐进的努力下去!担负起一名医务工作者应有的责任。

读弟子规感悟

读弟子规感悟

读《弟子规》感悟

读《弟子规》感悟人生

弟子规感悟

弟子规感悟

感悟《弟子规》

弟子规感悟

弟子规感悟

《弟子规》感悟

《读《弟子规》的感悟.doc》
读《弟子规》的感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