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新生的心理特点

2020-03-03 19:08:5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新班主任培训(心理辅导讲座)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能够与各位老师一起探讨有关新生心理方面的问题。今天,我要讲的主要有“中职新生的心理现状、中职新生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以及班主任处理新生心理问题的建议”三方面内容,在此与各位老师做一个分享。

我们知道,刚入学的职校新生,他们的年龄大都在十四到十五周岁,从心理学上划分正处于青年初期。这既是他们人生的重大转折时期,也是心理发展最富特色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在心理发展上是动荡的,如果学生没有处理好内心的心理矛盾,则会严重影响他们今后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些西方心理学家也把青年期称作是“心理上的断乳期”。在人的一生中,有两个重要时期,一个是生理断乳期,发生在1岁左右;另一个就是“心理断乳期”。在这个时期,随着身体生理机制的成熟及独立意识的逐渐形成,孩子开始撕裂与父母在心理上的联系,正是这种急于独立的思想,使他们陷入矛盾的冲突之中。一方面他们急于自主、独立,总觉得对父母的依从是一种压力和束缚,因此常有反抗的表现;另一方面,他们仍有很大的依从性,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精神上,都不能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当遇到困难时,又非常期待父母的帮助和安慰。心理断乳对青少年心理的震撼是巨大的,如果学生不能顺利度过“心理断乳期”这一关键时期,就有可能造成他们的心理失衡,从而陷入抑郁,痛苦,难以自拔的境地。作为班主任,就要在

1平时的工作中积极把握中职新生的心理现状和走向,预测新生可能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当新生入学后感到困惑时给予学生一种特别的帮助,使他们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发展自己。

那么,在新生刚入学时都存在哪些心理现状呢?各位老师,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下新生的心理现状:

1、迷茫心理:我们都知道,初中阶段学生的奋斗目标非常明确与强烈,那就是一切围绕升学而拼搏。但当学生刚进入职校时,他们的奋斗目标就没那么明确了。一些职校新生在谈及入学后的心理感受时,“茫然”、“无聊”成了他们用得最多的词汇。他们在新的环境里显得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生活与发展的目标,不知道自己是谁,想做什么,找不到自己的定位。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像是“趴在玻璃上的苍蝇——前途光明却找不到出路,根本不知道通向光明的道路在哪里”。

2、独立与依赖心理:中职新生处于青春期阶段,强烈的成人感让他们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我们都知道90后学生个性鲜明张扬,在思想上自主独立而又叛逆。他们喜欢与众不同,崇尚标新立异,不循规蹈矩,不言听计从,并不会在意成年人的眼光和神情,依旧我行我素,我型我秀。但是,在生活和精神上,90后中职新生却并没有那么独立。他们并没有完全摆脱对成人,特别是对父母的依赖。“草莓一族”曾经是80后的专属代名词,现在也被频繁地用到了90后青少年的身上。“草莓很漂亮,但很娇贵,不能磕也不能碰。”由于现在大部分的90后中职新生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造成他们生活自

2 理能力差,承受挫折的能力弱,在他们遇到困难、挫折时,还是会寻求父母的帮助,表现出对父母的依赖。

3、自卑心理:心理学家认为,初中时期是学生通过各种评价体验学习过程的成功感,建立自尊、避免自卑的关键时期,而这种建立自尊,避免自卑的心理更是淋漓尽致地体现在90后学生的身上。有人曾形象地描述说,“70 后是做事做得很好却说一般、还没有做好,80 后是做得一般自己觉得很好,90 后是还没有去做就觉得自己是最好的。”可见,当今的90后学生自我中心意识很强,对自我的评价很乐观,自尊心强。而当他们中的部分由于中考失利,只能进入职校就读时,可想而知,他们的自尊心遭到了极大的打击。“学习基础差、智商低、低人一等”等自卑心理也随之侵袭着他们,进入中职学校就读仿佛成了这些学生失败的标签,使他们感到了失落与自卑。而一些家长对子女进入中职学校学习这一事实的不满、失望,也常常加重了中职新生的自卑心理。

中职新生作为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在入学初常具有以上这些心理现状,导致他们在进入新的学校成长中容易出现一些的心理问题。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新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1、环境适应问题:

中职新生入学年龄大都在十四五岁,正值青春期,心理年龄还不够成熟,家庭的呵护溺爱,使得他们缺乏必要的磨练,心理承受能力差,适应环境的能力也较差。当他们踏入新校园时,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有种陌生感,需要一段适应过程;新的老师和同学,需要一定时间

3 的熟悉与沟通才能和谐相处;新的学习内容,往往使新生感到一时的手足无措,学习方式方法的转变和更新需要有个过渡时期。在这样一种新环境中,新生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就会出现焦虑不安、精神抑郁,严重的还会失眠,甚至无法学习。

2、厌学问题:

经过初中3年超负荷的拼搏以及身心能量的过度透支,中职新生入学后几乎是身心俱惫的,相当部分同学滋生了对学习的厌倦情绪。而学生在入学后心理紧张系统的解除,学习上没有动力,行为上提不起劲,喘口气,歇歇脚的心理比较普遍。

曾经有篇报道这样描述职校学生上课的场景:男同学很多在睡觉;女同学在聊天,嗑瓜子;有的同学直接翘课。下课后,男同学找人去收保护费或者看哪个人不爽去揍他;女孩子边化妆边讨论哪个男生长得帅气,有没有女朋友;还有一些人继续在睡觉。

3、人际交往问题:

在初中阶段,学生一般是住家里,生活环境相对封闭和单纯,人际交往的范围较小,交际的方式也比较简单。在进入中职学校后,随着与同学交往的深入,同学之间最初的新鲜感过去了,彼此的话题也没太多新意,人际间的互动也就越来越少。而部分学生由于受到家庭、亲友的影响,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缺乏基本的交往知识和技巧,常常以自己的价值观和是非观要求别人,对他人的优点难以认同,对他人的缺点又难以容忍,往往会引发人际冲突。

那么,对于学生在刚入学可能出现的这些心理问题,作为我们班

4 主任,应当如何切实有效地帮助学生摆脱心理问题的困扰呢?下面,我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谈谈自己的几点建议:

1、帮助新生认清自我,尽快适应新环境

中职新生在心理上往往存在迷茫、自卑、失落的特点,他们在新的环境里常常无所适从,看不到新环境的优势,并没有真正接受新环境。那么,作为班主任,在新生入学后的首要工作,就是要帮助新生适应新环境,引导新生去发现新环境的优势。在新生刚入学时,可以带新生参观校园,让学生去感受优雅的校园环境;在班会课中,可以向学生介绍中职学校的教学模式、专业的发展前景等,让学生能够对自己有一个较明确的定位;在班级中,可以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并多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活动,促进学生彼此间的了解,让学生在活动当中渐渐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体会集体生活的快乐。只要学生看到了新环境的“美”,感受到了新环境里同学的热情和老师的关心,他们就不会再感到寂寞、孤独,从此愉快地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2、多鼓励、表扬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女孩很不爱干净,成天在泥地里摸爬滚打,一身脏兮兮的。家长用过许多的办法——打过、骂过、哄过,都无济于事。一位退休女教师知道这件事后,送给女孩一件非常美丽的连衣裙。穿上这条连衣裙后,女孩再也没有在泥地里玩过,因为她怕把这件美丽的连衣裙给弄脏了。

其实每位学生的内心里,都希望自己的成绩和优点得到教师的认可、尊重。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班主任就要多对学生作肯定性的评

5 价,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使学生认可自己,消除学生自卑、厌学的心理,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发展他们的潜能。

3、学会理解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

作为班主任,如果在平时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本着理解学生的态度与学生进行沟通,相信这样一定能拉近班主任与学生间的距离,增进与学生间的感情。此外,在与学生的交流中,班主任一定要设身处地地去倾听学生所说的内容,去体会他的内心感受,把自己的信念、价值观等搁置一边,从学生的角度去体察,达到“感同身受”的境地。这样,学生才会引你为知己,对老师有良好的接纳态度,愿意与老师分享自我。从而使班主任可以得到正确的信息,寻找问题的根源,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书育人工作是一项极为复杂、艰苦的系统工程。在我们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更应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中职新生,在他们的心理面临动荡的时期,只有班主任要深入细致地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使学生顺利度过这个暴风骤雨式的时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高一新生心理特点

中职生的心理特点

中职学生心理特点浅议

中职生心理特点与语文教学

中职新生发言稿

中职新生发言稿

中职新生入学欢迎词

中职新生班主任工作计划

中职新生班主任总结

农村职高新生的心理特点和入学教育

《中职新生的心理特点.doc》
中职新生的心理特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