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niixu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2020-03-01 23:18:1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情也成空,且作“挥手 袖底风”罢。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 古今,亦独有风韵也。乃书于纸上。毕而卧。凄然入梦。乙酉年七月初七。 -----啸之记。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等 腰 三 角 形镇海区炼化中学 :吴大庆课型: 新授课日期:5.12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是七年级下第九章《轴对称》中的重点部分,是等腰三角形的第一节课,由 于小学已经有等腰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故此节课应该是在加深对等腰三角形从轴对称 角度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着重探究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定理及其应用,如何从对称角 度理解等腰三角形是新教材和旧教材完全不同的出发点,应该重新认识,把好入门的 第一课。

2、等腰三角形是在第八章《多边形》中的三角形知识基础上的继续深入,如何利用学习三角形的过程中已经形成的思路和观点,也是对理解“等腰”这个条件造成的特殊结 果的重要之处。

3、等腰三角形是基本的几何图形之一,在今后的几何学习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构成复 杂图形的基本单位,等腰三角形的定理为今后有关几何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4、对称是几何图形观察和思维的重要思想,也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常用出发点之一, 学好本节知识对加深对称思想的理解有重要意义。

5、例题中的几何运算,是数形结合的思想的初步体验,如何在几何中结合代数的等量思 想是教学中应重点研究的问题。

6、新教材的合情推理是一个创新,如何把握合情推理的书写及重点问题,本课中的例题 也进一步做了示范,可以认真研究。

7、本课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对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提高学 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

8、本课内容安排上难度和强度不高,适合学生讨论,可以充分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 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竞争的意识。 学情分析:

1、授课班级为平行班,学生基础较差,教学中应给予充分思考的时间,谨防填塞式教学。

2、该班级学生在平时训练中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气氛,可以充分发挥合作 的优势,兼顾效率和平衡。

3、本班为自己任课的班级,平时对学生比较了解,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可以兼顾不同 能力的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概念,两个定理的理解及应用。 技能目标: 理解对称思想的使用,学会运用对称思想观察思考,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思想整体观察对象,总结一些

有益的结论。 情感目标: 体会数学的对称美,体验团队精神,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重点:

1、等腰三角形对称的概念。

2、“等边对等角”的理解和使用。

3、“三线合一”的理解和使用。 难点:

1、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具体应用。

2、等腰三角形图形组合的观察,总结和分析。 主要教学手段及相关准备: 教学手段:

1、使用导学法、讨论法。

2、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分组学习和讨论。

3、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4、调动学生动手操作,帮助理解。 准备工作:

1、多媒体课件片断,辅助难点突破。

2、学生课前分小组预习,上课时按小组落座。

3、学生自带剪刀,圆规,直尺等工具。

4、每人得到一张印有“长度为 a 的线段”的纸片。 教学设计策略: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依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在此课教学方 法和教学模式的设计中我主要体现了以下的设计思想和策略:

1、回归学生主体,一切围绕着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当堂的反馈程度安排教学过程。

2、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既要完成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又可以根据现实的情况, 安排问题的难度,体现一些灵活性。

3、教学的形式上注重个体化,充分给予学生讨论和发表意见的机会,注重学习的参与性, 努力避免以教师活动为主体的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及说明 学生活动 预习相关概念及 定理。 课题引入: 观察并回答。 让 学 生 观 察 两 把 三 角 从直观图形上,回忆 尺,从三角形分类思考 小学知识,体会等腰 “两把三角尺的形状除 三角形。 了角度不同外还有什么 区别” 在对学生思考结果的总 结基础上, 引入新课题。 在小学知识和第 八 章三角形知识的 基 础上, 学生比较容易 得到结论。 教师活动 教学目标 教学说明 培养学生良好的 学习习惯。学生同步回答新授:

1、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概 念,腰,底边,顶角, 底角。理解等腰三角形相关 概念。由于学生有相应 的 小学的知识和预习, 基本概念的理解 不成问题。 学生运用直尺或 圆规和剪刀进行 绘图和剪切。

2、指导学生做一做,要 求: 在事先准备的纸上, 画一个腰长为 a 的等腰 三角形, 并将它剪下来, 与组内其他成员的作品 放在一起,并观察和回 答问题。 学生观察并思考,

3、第一个问题:观察所 然后讨论, 然后积 剪得的三角形形状是否 极回答。 相同,在满足条件的情 况下,可以画几个不同 类的等腰三角形。 深入体会,等腰三角 形的构成和画三角形 的方法。 由于三角形的形 状 不限,方法不限,学 生绘制的结论也 有 所不同。

1、直 观体 会钝 角等 腰三

三角形, 锐角等 腰三角形, 直角等 腰 三角 形的 不同 特点。

2、体 会已 知两 边不 能确定三角形, 为 理 解全 等或 三角 形的构成作铺垫。此题学生较容易 总 结, 至于体会到什么 程度特别是目 标 2 不作具体要求, 体现 新教材的 “不同人在 数学上得到不同 的 发展”理念。学生以小组形式 进行操作和讨论 然后努力向结果 慢慢前进。

4、第二个问题:将这些 三角形放在一起,并且 使顶点重合,观察另外 的一些顶点,看看有什 么特点和发现。

1、培养学生的观察, 猜 测, 总结 的能 力。

2、体 验等 腰三 角形 在圆中的存在

3、体会合作的乐趣。

4、体 会从 特殊 到一 般的过程, 为今后 的 轨迹 思想 做一 些准备。此题教难, 关键在于 引导和启发, 给予学 生充分的时间, 必要 时候使用事先准 备 的多媒体辅助教学, 从实际结果看, 学生 在多媒体的启发 作 用下, 应该会有一个 思维上的突破。学生对自己剪得 的等腰三角形作 操作, 体会对称的 思想。 在讨论的基础上, 回答更高层次的 问题。

5、问题:等腰三角形是 否为轴对称图形,如何 通过具体的操作体现他 是轴对称,并指出对称 轴。 问题: 等边三角形是 否为轴对称图形,对称 轴有几条。 等腰三角形的对称 轴有几条。

6、通过刚才的折叠结合

1、从 轴对 称角 度理 解等腰三角形, 为 后 面的 等量 关系 的得出做铺垫。

2、体验学习过程。

3、加 深对 一般 情况 和 特殊 情况 的理 解, 提高学生对两 解问题的敏感度。体现新教材的操 作 理念, 回归学习的本 质,体验学习的 过 程。 对问题的一般到 特 殊做一些体会。学生观察, 并且以

1、体会轴对称图形中学生由于竞争的 关小组竞赛的方式 进行大范围的搜 索和体验。屏幕上图形的字母,说 明轴对称图形的等量关 系和位置关系。的等量关系和由此得 到的特殊位置关系。 为下面定理的引出得 出有用的结论。

2、感受组间竞争。

1、体验从特殊到一般 的过程。

2、体验合作和竞争的 关系。

3、体验原定理和逆定 理的关系。 (不作任何 表述,只做理解)系, 往往能够得到许 多有益的结论。 建议 采用“开火车”的办 法。学生观察,体验,

7、在总结刚才观察结论 领会新概念。 的基础上,引出两条重 要的定理。 集体讨论并互相 帮助记忆重要的 结论。 每个小组抽查记 忆。 通过小组竞争的方式要 求每个同学清晰记忆和 理解定理 2 中的具体条 件。在概念 1 中强调: 在 一个三角形中。 在概念 2 中强调: 三 条线的具体描述。 定理 2 可以视情况 使用多媒体辅助 理 解。 特别是对相关逆

定理的理解, 但不作 表述。学生思考, 看书理 解, 然后讨论每一 步的理由。

8、完成例题: 已知: 在 △ABC 中, AB=AC, ∠ B=80°.求∠C 和∠A 的度数.

1、完成对定理 1 的应 用。体会定理在几何 计算中的运用。

2、体会合作精神。理由的叙述是数 学 能力培养的重要 一 环,认真完成每 一 步。同时,鼓励学生 讨论,共同提高。小组讨论, 并且竞 争回答。

9、完成例题:如果等腰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 140°, 那么等腰三角形 三个内角等于多少度?

1、体 会两 解可 能性 注意两解的情况。 的运用, 培养思维 注意两解分类的 表 达。 的严密性。

2、注 意分 类表 达的 合理性和清晰性。学生讨论, 并且试 图写出过程。

10、完成例题: 在△ABC 中,AB=AC,D 是 BC 边上的中点,∠B= 30°,求∠1 和∠ADC 的度数A 1 2

1、对 三线 合一 的使 用

2、结 合学 生的 过程 书写, 体会合情推 理。此题书写角度有 很 多选择, 对每种书写 只要合理就给予 鼓 励。BDC学生讨论, 通过讨 论, 体会数学定理 的使用和数学语

11、完成例题:建筑工 人在盖房子的时候,要 看房梁是否水平,可以

1、体 会三 线合 一在 生活中的使用。

2、体 验数 学语 言的体现: 新课标的学会 数学应用的理念言的组织。用一块等腰三角形放在 梁上, 从顶点系一重物, 如果系重物的绳子正好 经过三角板的底边中 点,那么房梁就是水平的,为什么?A精练和准确BEC学生在自己剪得 的等腰三角形上 画上已知条件, 并 且观察是否相等, 然后进行相应证 明的思考, 并积极 讨论。

12、完成例题:等腰△ ABC 中,AB=AC,D、E 是 BC 上的两点,若 BD =CE,那么 AD 和 AE 相 等吗?为什么A

1、直 观体 验轴 对称 的概念, 以及应用 对 称思 想实 现辅 助线的寻找

2、继 续体 验合 情推 理的使用。在没有全等三角 形 的情况下, 此题选择 合理方法的思考 就 变得比较重要。BDEC学生小组讨论后 发言。

13、课堂小结:通过今 天的学习,你体会到什 么?

14、有益的思考:通过 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 方法判断剪得的三角形 是等腰三角形。回顾知识。注意教师的总结 和 理论化。开放性问题, 自由 发言。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 的运用注意教师的合理 总 结。课后小结:由于运用了新课程教学方法和理念,知识从不同的方向得到了渗透。基本完成 了课前制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为进一步的深入理解打下了基础。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Awniixu初中数学教学设计.doc》
Awniixu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