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问题研究

2020-03-01 23:45:5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问题研究

一、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产生的历史脉络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实作为干部监督工作的一种手段由来已久,干部任免审批表、干部档案都是一种纪实监督,只是以前是单项的纪实,没有形成完整的链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干部监督工作不断向科学化、精细化发展,干部监督工作职能逐步向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全过程监督延伸,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作为监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方式,被赋予了重要意义。2005年,中组部下发《关于加强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若干意见》,首次提出要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实制度,十七大明确要求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在这一背景下,全国各地相继推行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但是概念一直不够明晰。我们查阅了相关资料,参照了《重庆市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办法》,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进行了界定: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是指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运用多种途径和手段,以写实的方法,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和选任工作过程中的一些重要情况进行详实记录,实行“账簿式”管理的统称。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产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随着干部监督工作职能转变和监督触角延伸发展而来。对改革开放

以来,干部监督工作的简单梳理,有助于深刻认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产生的历史轨迹。

(一)深化探索阶段——以审查干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工作要点,并逐步向监督干部的现实表现转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1994年以前,组织部门拨乱反正,做了大量的干部调查审理工作。其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党内逐渐出现了一些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如何增强抗腐防变、抵御风险能力成为摆在全党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要对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加强监督,要把管理和监督干部的经常工作好好地建立起来。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提出要建立和完善对干部的考试、考核、奖惩等一整套制度,以强化党对干部队伍的监督。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江泽民同志连续在中央纪委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在新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开展党内监督提出一系列重要思想。中央下发《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等重要文件,提出“建立健全党内监督、群众监督等多种监督法规”,“对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必须加强监督”等明确要求,干部监督的重心逐步转移到领导干部现实表现上来。

(二)良性发展阶段——从监督领导干部的现实表现为重点,并逐步向领导干部监督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并重转变

为适应干部监督工作的发展需要,中央陆续下发了《关于党

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文件。十四届四中全会也做出了《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明确“党内监督的重点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并提出“要制定和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使选拔任用干部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1995年,中央颁布实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标志着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成为干部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2000年,中组部颁发《关于加强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若干意见(试行)》,明确规定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的主要任务:“一是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重点是对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二是对各级党委(党组)和组织(人事)部门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的监督,重点是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

(三)巩固完善阶段——领导干部监督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重,并逐步由局部监督向全过程监督转变

2000年9月,中组部在郑州召开全国干部监督工作会议,对新形势下干部监督工作做出全面部署,标志着干部监督工作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2002年,在《干部选任暂行条例》的基础上,中央正式颁布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条例的实施极大地扩大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2003年中央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检查试行办法》。2005年,中组部

下发《关于加强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若干意见》,明确要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实制度,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实档案。2007年,党的十七大把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作为党的建设一项重大任务,明确要求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和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制度。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要认真执行和不断完善各项监督制度,积极探索加强监督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方法,加大监督制度创新力度。”经过多年的酝酿,中央办公厅和中组部在2010年上半年出台了针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四项监督制度。其中《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再次规定“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实制度。有关部门应当如实记录选拔任用干部过程中推荐提名、考察、酝酿、讨论决定等情况。”由此可以看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是干部监督工作不断发展探索的成果,其完善了事前防范、事中纠偏、事后究责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体系,初步构成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的制度体系框架,标志着干部监督工作走上成熟化、制度化轨道。

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的借鉴与探索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作为干部监督的有效举措,国内外都非常重视,并都进行了有益的发展探索。为进一步打开视野,我们对国内外部分地区官员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的典型做法进行了分析,并梳理了南川区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的具

体探索,以直观的比对,全景展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

(一)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的域外视野

了解掌握国内外不同地区在官员选拔任用工作纪实的典型做法和优点,为我们对比完善纪实工作提供借鉴和帮助。

1.美国官员选任分类纪实。晋升程序, 按高级和中低级职位的官员晋升实施分类纪实。第一类,高级行政职位群( SES 系列) 的晋升程序: 各机关运用行政主管选任委员会对符合条件的申请者以口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审, 提出任用建议;人事管理局运用资格审查委员会对任用建议名单进行管理性资格审查,审查合格者发给合格证书;被初次选任为SES 职位的公务员需经一年的试用期, 但在SES 系列中晋升的公务员不需要试用;由所在机关给予正式任职。第二类, 中低级行政职位群的晋升程序:公布职位空缺;由人事部门代表和相应部门公务员代表组成评选委员会, 对候选人的资格和条件加以评审, 列出适当比例的候选对象;评选委员会对候选对象进行为期1-3日的集体测评。所用方法有工作模拟练习、管理游戏、问题测验、模拟面谈等, 对由非主管晋升主管职位的或跨职系晋升的, 可以同时使用笔试进行检测。根据各项测评的综合分数排列顺序, 按照1:3 或1:5 的比例列出最合适晋升的人选。分类纪实的优点在于程序明晰、公平公正、科学合理,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2.法国功绩值纪实。把工作成绩的大小、好坏作为公务员升降的主要依据,被称之为功绩值。按照功绩值原则晋升, 进行公

正恰当的鉴定评分是基本的环节。对公务员进行的鉴定一般每年进行一次, 具体的鉴定内容因职位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高级职位公务员鉴定的主要内容包括领导和组织能力、工作方法和水平、提高下属的积极性等; 低级别公务员的鉴定, 则主要依其工作态度和能力、履行职责的情况和遵守纪律的情况来作出。鉴定由其上一级领导作出,但每次鉴定前都要由政府部门主管人负责对公务员的工作评分。评分主要依据公务员在执行职务时遵守纪律情况、工作适应能力、服务精神等14个方面进行。具体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一般、不合格5个等次。评分结束以后, 评分结果采取半公开制。通过评分和鉴定,就为根据工作成绩确定公务员的晋升奠定了基础。功绩值纪实的优点体现在领导鉴定前先进行评分, 避免上级领导在对公务员鉴定上的独断专行。

3.香港年度考核纪实。香港在公务员晋升中,重视年度考核结果的运用,确保公务员自身发展的公平公正。公务员年度考核纪实的重点实际上就是公务员的工作业绩和核心能力,不像内地要考核“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内容。在年度考核纪实过程中被考核者有权知晓自己的考核过程与考核结果,并需要被考核者签署意见;而且在考核人签署考核意见后,尚须有加签人和复核人签署意见。其中,加签人通常比考核人高出一至两个级别,而复核人是考核委员会的委员。考核委员会,通常是一个三人小组,且不连任。年度考核纪实的优点体现在加签人制度和复核人制度,确保了公正公平。

4.天津网络系统纪实。天津市依托电子政务网,建立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实系统。纪实系统按照干部选拔任用的程序,共设臵了“任职资格、动议、初始提名、民主推荐、确定考察对象、组织考察、有关事项报告、酝酿、讨论决定、公示、任职”等11个功能模块、181个数据项,实现了纪实与程序对应,构成了每一个干部提拔任用过程“全景图”。系统下端联接用人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干部工作机构,上端联接市委组织部干部监督机构,设臵了党委(党组)讨论决定任用后5日内“初次提交”和正式任用后“二次提交”两个上报节点。同时,系统在各个关键环节明确了责任领导和具体责任人,并特别设计了“选任工作部门分管负责人签字”、“选任工作部门主要领导签字”、“选任责任单位领导签字”的三级签字模块,为选人用人出现问题时实施责任追究提供了“证据保全”。网络系统纪实的优点在于直观、快捷,上下联动、易于操作,能够随时跟踪情况、全程监控。

(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的实践

1.加强学习宣传,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区委组织部及时组织部务会成员和干部科、干部监督科全体同志学习《纪实办法》内容,研究讨论《纪实表》填写方法及注意事项。将《纪实办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文件编印成册,分送给全体区级领导干部。通过各种信息简报等区内媒体,广泛宣传开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的重要意义、纪实方式和纪实内容,同时采取编发知识问答等方式,促使广大干部

职工积极支持和参与纪实工作。

2.严格有序操作,实现两个百分之百。区委组织部安排1名干部为记录人,同时明确分管副部长、干部科长、干部监督科长和记录人职责,确保干部选拔任用各个环节的运行情况和结果记录全面、真实、客观。在纪实过程中,针对干部选拔任用程序较多、内容复杂、时间较长等实际情况,记录人与分管干部工作的副部长、干部科长,及时沟通信息,保证记录及时准确。在记录人全部填写完毕后,安排科室其他成员按照有关原始依据材料对纪实表进行全面复核,有效避免了内容记录不准确等情形发生。每批干部调整完毕后,在信息核对准确无误的情况下,及时将纪实表送记录人、干部科科长、干部监督科科长、分管副部长依次签字确认,最后立卷归档保存。目前,对涉及提拔使用的171名干部,全部填写《纪实表》,填写率达100%;每份《纪实表》涉及相应内容全部填写完整,完整度达100%。

3.重视方法创新,解决关键环节难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的难点主要发生在提名推荐、考察、酝酿环节,我们从三个方面探索解决。一是实行区级领导署名推荐。在每次提名推荐环节,制作推荐表送区级领导干部,要求如实填写推荐人选、推荐理由、被推荐人主要特点和不足、是否亲属关系等内容并签字确认后反馈,规范领导干部提名方式。二是实行差额考察。对拟选拔职位按照2选1的比例确定差额考察对象。由考察组进行德的调查、业绩测评、民主评议、个别谈话,对任现职不满1年的 8

进行延伸考察,对同一职位的人选量化评分排名。三是实行差额酝酿。根据考察情况,分别征求纪委、检察院、综治办等单位意见,召开组织部部务会,依据干部简历和考察等情况,采取“晒履历、讲贡献、看态度、听呼声、比实绩”的方式,对人选品德修养、能力素质、工作实绩、民意基础、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提交“五人小组”充分酝酿,再提交常委会或全委会票决,实现能者上、平者让。

通过开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试点工作,让相关领导在提名推荐拟提拔、调整干部时更加慎重,让参与干部选拔的人员对工作更加负责。同时,有效防止和纠正了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选人用人公信度指标得分逐年提高,且高于全国平均满意度得分,取得了较好成绩。

三、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亟需解决的问题

近年,虽然我们在试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上做了一些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新时期干部监督工作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差距,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进行了深入分析,归纳出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良性环境尚未形成,群体认知参与度不高

在调查问卷中,有28.2%的人认为当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没有形成良性的运行环境”,有23.9%的人认为“大环境

较好,小环境一般”,有37.2%的人不了解“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这为工作开展制造了一座屏障。一是舆论氛围不够浓厚。据241份问卷调查统计,14.5%的人认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没有宣传,43.2%的人认为宣传较少,因为缺少宣传和引导,导致一部分群体对这项工作认知度低。二是民主意识较为淡薄。受传统特权思想和等级观念的影响,一部分领导干部认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是对其用权行为的限制,有不愿接受纪实的心理。对广大干部群众来说,存在与己无关,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三是公开程度普遍不够。由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具有一定的保密性,相关公开机制又不健全,因而造成干部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知情的渠道不畅,了解太少,无法监督。

(二)内容程序仍需完善,具体操作中存在漏洞

在调查问卷中,24.2%的人认为“关键环节较笼统”,53.9%的人认为“内容不完善”,35.3%的人认为“方式方法单一”。一是对象存在“一锅煮”。实践中,没有对初始提名主体、重点人群、关键岗位和重要岗位等纪实进行区分,存在“一锅煮”现象,致使纪实的针对性不强。二是关键环节欠规范。目前,选任程序的动议、提名推荐、组织考察、酝酿、讨论决定、任职等6大环节较为笼统,没有进行细化,造成一些人钻程序空子。三是内容重点不突出。在走访座谈中,参与过干部考察和记录人员反映,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等多种原因,导致事后纪实现象存

在,使得一些应该重点纪实的内容不够突出。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记录人对干部选拔中动议、提名、酝酿等情况掌握不全面,容易造成记录不准。四是方式单一效率低。目前纪实中,主要采用文字表述纪实形式,有关情况需要报备时,还要将纸质原件报送到上级部门备案审批,使干部选拔任用的监督工作耗时长、成本高,也造成工作效率低等问题。

(三)基础保障不够健全,合力作用发挥不明显

在调查问卷中,有68.5%的人认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在防止用人不正之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上发挥了作用”,但仍有20.7%的人认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没有形成整体合力,作用发挥不明显”。一是督查合力未形成。组织、人事、纪检、人大等各部门之间虽然形成了一定的联动机制,但各监督职能部门大都自成一体,部门之间在工作联系和配合上还不够紧密,影响了整体合力的发挥。二是结果运用不明显。目前,纪实结果主要用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其他方面较少运用,而用人过程中出现问题,一般都有较长的潜伏期,这很容易给人造成纪实结果没有发挥作用的“假象”。三是队伍建设待加强。由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大多数记录人员都是兼职从事记录工作,一些单位也没有针对性建立相关制度,导致部分记录人员程序把握不准,记录不及时、不准确等问题时有发生。

四、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的经验借鉴和对策建议 健全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着眼全局、把握大局,从现实需要和时代要求出发,全方位、多角度地认真研究。我们借鉴吸收国内外部分地区的有效做法及调研座谈中的合理建议,针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坚持优化社会环境、延伸完善内容、夯实基础保障,切实增强全程纪实的可行性、操作性和有效性,不断提升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科学化水平。

(一)努力营造社会支持、群体参与的良好氛围,优化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环境

营造一个全民认知、民主公开的良好氛围,需要社会大力支持和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尤其是领导干部的高度重视,这是保证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健康运行的前提条件。

1.深入学习宣传,努力扩大知晓程度。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学习宣传,要使学习宣传的过程,成为领导干部熟知要求并带头遵守的过程,组工干部精通规定并严格执行的过程,干部群众了解精神并有序参与的过程。要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办法及时印发给每一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要求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各级党委(党组)及组织人事部门要把学习情况列为年度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内容列为党员干部主体培训班次的学习内容,有计划地组织 12

培训,并进行测试。要通过电视、网络、报纸、微博等各类媒体广泛宣传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的主要内容、取得的成效和创新做法,提升知晓度。

2.提升民主素养,营造良好民主氛围。要着眼构建民主素养的提升机制,培育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的民主土壤,营造各级领导干部高度重视、干部群众有序参与、组织部门积极推动、社会各个方面良性互动的民主氛围。一是强化领导干部的民主观念。在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中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遵守民主集中制原则,带头弘扬民主作风,以自身的良好民主素养和实际行动推动民主发展。二是提高干部群众的民主意识。强化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提高各级党员干部的民主法制意识,促进他们正确行使民主权利,认真负责地推荐干部人选、客观真实地表达自身意愿。在群众中广泛宣传党的干部工作群众路线、干部工作相关政策,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民主观念,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消除思想误区,激发参与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三是改进组工干部的民主作风。引导广大组工干部牢固树立法治观念、程序观念和群众观念,树立公道正派的形象,以民主的思维、民主的方式开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不断增强民意收集、分析和运用能力,负责地推荐干部、客观地评价干部、公正地使用干部。

3.畅通信息渠道,营造公开透明环境。要坚决破除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神秘感,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变“内部操作”为“阳 13

光作业”,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由相对封闭走向开放透明。一是拓展公开内容。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整个过程,包括干部实绩、干部提名、测评评议、考察情况、选任结果等,酌情在更大范围内公开。二是畅通公开渠道。建立会议、文件、媒体等多种形式的公开制度。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气会、报告会,适时发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改革的重大举措,运用现代新兴媒体,开设网络信息发布台、远程教育手机报、实名微博等,实时公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的动态信息。三是完善公开机制。建立空缺领导岗位公示制度,将空缺职位、岗位要求、任职条件等及时向社会公布。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特邀监督员、“两代表一委员”直接参与干部推荐、提名等环节的工作机制,以制度保障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

(二)着力突出程序方法、内容机制的不断完善,提升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水平

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必须在明确对象、关键环节、重要内容和方式手段等方面下功夫,充分发挥纪实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范、监督防范和责任追究的三大功能,实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1.明确对象,分类纪实,增强针对性。借鉴美国分类纪实的经验,探索对提名主体、调整对象、任职岗位实行分类纪实,提高针对性。一是提名主体分类纪实。在“谁提名”上,要综合运用个人提名、领导干部提名、单位党组织提名和组织提名等多种

方式并分类纪实,鉴于党政“一把手”提名的敏感性强,纪实有难度,提名责任大,建议将书记提名归入组织提名范畴。同时,制定首提责任人制度,个人署名推荐提名人选,推荐者个人为首提责任人;单位党委(党组)推荐提名人选,党委(党组)的主要领导为首提责任人;由组织部门集体研究首次推荐的提名人选,组织部主要领导为首提责任人。二是任职岗位分类纪实。要对承担重要职责任务、掌握重要工程、重点项目、大额资金,风险大、易发生腐败的重点岗位和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进行重点纪实,尤其要加强对“裸官”任用纪实。对一般岗位领导干部进行详细纪实,为以后核查提供依据。三是重点人群分类纪实。结合目前具体工作实际,不能搞大呼隆、一锅煮,要突出对提拔的后备干部进行专项纪实,后备干部作为干部队伍的中坚力量、领导班子的重要补充,通过专项纪实分析成长规律,对干部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选拔任用处级非领导职务干部和一般领导干部进行常规纪实,实现对领导干部和处级非领导职务干部全覆盖。

2.规范环节,突出重点,深化工作内涵。一是建构“1+8”模式流程。拓展“动议、提名推荐、组织考察、酝酿、讨论决定、任职”等常规6大环节,细化构建“1+8”流程模式,设臵9道关卡,具体包括1道任职资格关卡和“动议、提名推荐、组织考察、酝酿、征求意见、讨论决定、任职、试用期转正”8道任免流程步骤关卡。在具体纪实过程中,要严格依照规定的工作流程 15

顺序纪实,只有上一程序执行到位并完成纪实后,工作才能进入下一环节,确保履行程序不走样。二是突出重点内容,解决关键环节纪实难点。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中,存在着提名推荐、讨论决定等几个关键环节的纪实难点,破解这些难点要在突出重点内容上下功夫。提名推荐环节,探索实行干部大会公开推荐、区级领导署名推荐、全委会二次推荐等“三推荐”提名,突出记录推荐票数、岗位匹配条件、提名理由等,尤其要避免出现“工作需要”这种简单的提名内容。讨论决定环节,主要纪实组织部部务会讨论、常委会决定、全委会票决等内容,要突出流程性、描述性、依据性、评价性的事实记录,为使用干部提供准确参考。

3.创新方式,灵活运用,提高工作效率。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存在时效性,要多元运用方式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一是建立网络系统纪实。参照天津网络纪实系统,把现代信息技术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有机结合,依托组织系统专网,开发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网络纪实系统。通过网上填写和报送,把干部选拔任用的每个环节和步骤程序化,建立动态的电子档案,实现“痕迹管理”。二是探索年度考核纪实。参照法国功绩值纪实和香港年度考核纪实,推行领导干部年度履职考核纪实。通过制定体现不同行业、不同层级的领导干部考核纪实办法,对领导干部平时表现、履职情况、岗位变化等情况,采用纪实的手法形成年度履职考核相关纪实材料,为科学评价干部提供详实资料。三 16

是实行分层次纪实。为解决事后纪实的滞后性,可适时建立分层纪实制度。如,考察环节阶段,纪实人应为考察组成员;讨论决定阶段,部务会、书记办公会及常委会的纪实人应分别为干部科科长、组织部部长和组织部分管干部工作的副部长等。同时,要加强纪实人员之间的沟通衔接,确保记录及时准确。四是实行“三位一体”纪实。根据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的不同环节,综合运用文字表述、专项表格、音像记录等不同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如,任职资格、任前公示、任职等环节多为陈述性事实,纪实形式可采取文字表述纪实;提名推荐、组织考察环节程序较复杂,纪实形式可采取设计相关表册及文字表述并用;讨论决定环节较为敏感,纪实形式可采取文字表述及音像纪实并用。通过运用多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纪实效率,而且几种方式相互印证,为责任追究提供了证据保全。

(三)致力构建配套衔接、有效运行的保障格局,夯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基础

发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的作用,必须强化监督检查,充分运用纪实结果。同时,建立一支稳定可靠的纪实队伍。

1.构建联动督查网络,形成整体合力。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督查网络体系,力求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一是建立干部选拔任用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联席会议的职能作用,赋予联席会议一定的权力,在调整任用干部时,组织部门要及时地向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征求意见,并将各单位反

馈的有关情况作为是否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二是建立整体联动的统筹机制。明确责任主体,细化责任分工,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搞好协调配合,及时通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出解决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拟提拔任用人选提出具体意见。三是建立查改并重的督查机制。各成员单位要综合运用集中检查、重点抽查、专项巡查、现场督查、年度自查等方式,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拓展到所有有用人权的单位。在检查结果运用上,各级组织人事部门采取会议通报、文件通报、谈话提醒等方式,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咬住不放,认真督查整改,不仅纠正具体问题,还要问责相关责任人员,促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的制度化、规范化。

2.注重转化运用结果,树立正确导向。要认真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结果的转化运用。一是纪实结果作为选人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的依据。对造成选人用人失察失误的,提供虚假情况或作虚假记录的,以及失密、泄密者,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等有关规定,实施责任追究。二是纪实结果作为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依据。通过纪实结果的分析,找出干部知识、经验、能力、修养等方面的优势和存在的共性问题,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效果。三是纪实结果作为后备干部选拔的依据。通过纪实结果,发现和识别优秀干部,对那 18

些实绩突出、组织满意、干部认可、群众公认的干部及时充实到领导班子后备队伍,并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锻炼。

3.锻造素质过硬队伍,提升工作效能。打造一支“党性强、讲原则、业务精、作风实”的记录人员队伍,是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的基础。一是严格准入标准。建立资格准入制度,高标准设定记录人员入口条件,保证记录人员既要政治素质高,监督意识强,又要业务精,熟悉党的干部政策; 既要坚持党性原则,敢于直言,大胆揭发有关事实,又要公道正派,作风严谨,不挟私报复同志;既要具备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又要热心于干部工作,适应工作需要等。二是突出教育培训。定期组织记录人员开展调训、业务培训,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突出《四项监督制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干部考察等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促其及时了解熟练业务。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建立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晋级激励与荣誉激励相统一的激励机制。真正做到把干部工作实绩与其收入挂起钩来,对工作实绩好的干部给予相应的物质激励;及时发现和培养先进典型,大张旗鼓地宣传、表彰他们的先进事迹,激发他们的事业心、责任心和荣誉感。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记实办法

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问题研究

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问题研究

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问题研究

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问题研究

蚌埠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记实试行办法

蚌埠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记实试行办法

干部选拔任用

干部选拔任用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整改措施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问题研究.doc》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问题研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