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工会职能作用

2020-03-03 04:49:3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充分发挥工会职能作用

——关于工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问题的研究

白沙学区教育工会

林修情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全面部署,工会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和阶级基础,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小康社会的基本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它既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近目的和利益”,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未来”利益,也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劳动关系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中,工会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责任。那么,工会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工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中的具体任务是什么,我认为这是当前每一名工会成员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原因

劳动关系具有普遍性。劳动关系涉及社会的每一位劳动者和每一个用人单位。一个单位劳动关系是否和谐不仅直接影响员工本人的进步发展、收入高低及家庭生活,而且也影响单位的工作秩序、人际环境和事业发展。从整个社会看,劳动关系和谐与否将直接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

劳动关系具有权益性。所有劳动争议、劳动纠纷都是因为权益问题而产生的。由于权益问题涉及到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切身利益,极易引发各种不安定的事件发生,应引起我们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劳动关系具有复杂性。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没有劳动关系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和谐。

目前,我国劳动关系总体上是稳定的,但具体到单位,也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不和谐因素,有的问题甚至比较突出。一是劳动合同签订率低、期限短、内

容不规范;二是一些部门缺乏社会责任感,劳动条件和员工安全卫生状况十分恶劣,不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强迫超时加班,不能按规定支付报酬,有的甚至对员工实行野蛮的劳动管理;三是一些单位工资分配机制不完善,拖欠和克扣员工工资特别是农民工工资现象时有发生;四是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还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劳动争议调节和监督力度不够,群体性事件经常发生,直接影响了单位的正常生产秩序和社会的稳定。针对这些问题,完善劳动争议处理的仲裁机制,提高调处仲裁的及时性、有效性及创建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经济发展和繁荣的需要,是社会长治久安的需要,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需要,也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

二、扮演应有角色,让工会有效构建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具体体现。因此,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发展和谐劳动关系”。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工会组织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坚持把自己在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中的角色定位作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劳动关系的和谐,促进社会的稳定。这从理论上说起来简单,但具体到企事业工会工作的实践,却并不那么简单。

企事业工会在角色定位实践中,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前提下,在立足中国国情、加快自身改革中,至少要具体扮演好以下几种角色。

1、建设和谐劳动关系,要致力于做企事业发展的推动者。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同样,劳动关系要和谐,首先有赖于发展。工会组织只有坚持“促进企事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原则,这样才能找准位置,有所作为,在推进企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中推动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就业,平等协商,友好合作,促进发展,共享成果”,必须注意各个层面的有机统一,注重实效。要坚持维护职工权益与促进企事业发展相统一。一方面,通过职工各项合法权益的落实,调动和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企事业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企事业效益的不断提高,增强企事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更好地维护职工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生产力要素在企事业达到最佳组合,实现良性互动,从而形成共建和谐企事业、共谋企事 2

业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焕发企事业生机,增强企事业竞争力。要坚持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事业活动”,借助这一平台,解决当前部分企事业尤其是中小企事业劳动关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大力推广以和谐劳动关系促企事业和谐发展的先进经验。

同时,从企事业工会的环境特点来看,企事业工会所处的是特定企事业的具体环境。企事业工会要适应企事业特点,切实因企制宜地开展工会工作,并且要把企事业工会工作自觉融入企事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讲究策略,灵活运用。企事业生产经营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是充满风险的动态过程,而且劳动关系改善也是有成本的,这种成本往往更多更直接地由企事业来承担。作为企事业工会,要在为职工维权的同时,主动了解和深入生产经营过程,排忧解难,自觉增加企事业生存与发展的助力,共谋企事业健康发展。

2、建设和谐劳动关系,要致力于做企事业文化的建设者。

工会参与企事业文化建设,是由它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性组织,群众性是工会的属性和特征。因此,在企事业文化建设中,工会组织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工会组织积极参与企事业文化建设,可以最大限度地把职工动员和组织起来,同时也可以代表职工的利益,充分发挥职工在企事业文化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企事业文化建设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既涉及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又具体体现在企事业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体现在员工的一言一行。开展企事业文化建设不能单靠理论上的说教,应该通过灵活多样、群众乐于接受的形式,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这方面工会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工会具有健全的组织体系,从企事业、部门直到班组,按照法律规定都建立有工会组织,自上而下始终形成完整的工作网络。各级工会组织都有健全的工作制度和活动制度,经常组织职工开展各种活动,与职工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有利于动员和组织职工投入到企事业文化建设中去。其次,企事业文化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需要扎扎实实的工作,看得见摸得着的活动,无论是宣传发动、教育引导还是活动熏陶,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场所和必要的设施,而工会则拥有各种完善的文体活动设施。工会的这些设施,为动员引导职工投入企事业文化建设,为职工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为塑造健康文明、时代感强的企事业文化氛围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第三,建设企事业文化需要各种 3

载体,工会可以发动职工参加各种活动,如主题演讲比赛、文艺汇演、各种演唱会、体育运动会、美术、摄影、书法展览、知识竞赛、卡啦ok比赛、岗位练功、业务技能比赛等职工喜闻乐见的载体,充分运用好这些载体,开展符合企事业实际,贴近职工的寓教于乐的活动,对弘扬正气,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职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风尚,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和业务技术水平、科学文化素质,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职工队伍具有重要作用;第四,工会是职工自愿参加的群众性组织,工会开展的各种活动大多是群众性活动,能够广泛听取职工的意见,倾听职工的呼声,采取职工喜闻乐见的方式发动职工广泛参与,因而容易得到职工的理解和支持,对企事业文化建设产生认同感,发挥主人翁责任感。正是由于工会在企事业文化建设中负有重大的责任并拥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做好企事业文化建设者这一角色,工会任重而道远。

3、建设和谐劳动关系,要致力于作劳动关系矛盾的协调者

从工会产生的历史我们已经知道,工会是劳动关系的产物,工会是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劳资矛盾、劳资斗争的过程中产生的。工会始终是在劳资关系中运行和发展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我国劳动关系的市场化特征也越来越明显,在劳动关系领域,企事业的权利不断扩大,政府则由直接的参与者转变为立法和宏观调控者。

劳动关系的这种转折性变化,要求我国工会重新进行角色定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不再仅仅是协助党政各项工作的一个助手,而首先是劳动关系两方主体中劳动者一方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众所周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双方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利益追求是存在差异甚至是矛盾的。企事业一方在生产活动中居于指挥、管理的主导地位,效率、利润是企事业追求的最重要的目标;而处于被管理、被指挥位置的职工,希望的是良好的劳动条件、工资报酬和福利水平。显然,企事业一方与职工一方的利益需求是不同的,如果关系处理不好,还会产生矛盾和冲突。当企事业方以损害和牺牲劳动者权益来达到追求企事业利润最大化目标时,劳动者个人很难与强大的企事业抗争,特别是在劳动力市场严重供大于求的环境下,劳动者一方的弱势地位就更加明显。在此情况下,劳动者只有依靠自己的组织---工会,代表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合理权益,工会实际上成为平衡劳动关系双方实力,保持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重 4

要力量。如果没有工会组织,劳动者就只能依靠个人的力量、采取自发的非正常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其结果要么是无功而返,要么是引发更尖锐的冲突,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因此,我们说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其他任何组织无法替代的作用。在微观层面上,工会组织健全并有效运作,通过劳动合同制度、集体协商制度、集体合同制度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从而保护和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使企事业劳动关系和谐有序,存在的矛盾得以及时通过法制化的渠道化解和处理;同时,在宏观层面上,借助三方协商机制,从源头上表达劳动者的愿望和要求、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促使整个劳动关系协调发展。

4、建设和谐劳动关系,要致力于做职工群众的教育者

改革的过程是利益关系不断调整的过程,广大职工是改革的直接体验者,大部分职工得到了改革带来的实惠,但也有部分职工在改革过程中付出了代价。面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产生的新的劳动关系,工会要发挥自身的优势作用,充分履行教育职能。

广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做好职工的教育引导工作,避免出现对改革的逆反心理、仇视心理和消极情绪等不稳定因素,教育职工站在长远的、全局的和发展的角度看待改革过程中的利益调整问题,引导职工树立科学发展观,帮助他们树立市场意识、创业意识。

广泛宣传企事业劳动关系和谐的重要意义,加强利益共同体教育,充分认识企事业与职工的利益关系,引导职工热爱企事业,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劳动法律法规教育,依法订立集体合同对企事业和企事业全体职工具有法律约束力,引导职工严格遵守,依法维护和保障自身权益;加强安全生产教育,遵守操作规程,严格劳动保护措施, 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与健康;加强职工素质教育,以职工的全面发展,促进企事业的持续发展,引导职工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使其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企事业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三、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要加大帮扶力度

做好困难员工的帮扶工作既是工会的一项基本职能,也是工会参与和谐劳动 5

关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工会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关系员工利益的各项工作,既要把关心困难员工,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作为工会的要务来抓,还要把增强员工竞争上岗的能力,理顺员工思想情绪作为帮困扶贫“送温暖工程”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来抓,真正急员工所忧、想员工所虑、解员工所难、谋员工所求,切实尽到帮困扶贫的责任。对困难员工的帮扶要从以往的生活救助向政策帮扶、助学帮扶等综合帮扶拓展。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切实维护员工的劳动权益和经济利益。解决好困难员工的就业权。通过技能培训、组织学习最大限度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二是维护好困难员工的生存权。健全困难员工档案,组织开展员工互助互济活动,开展多种帮扶活动。三是保障困难员工子女教育权。要建立完善困难员工子女就学基金,形成帮扶困难员工的长效机制,让更多的困难员工子女在工会的帮助下受到良好的教育,使困难员工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

四、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提高综合素质

“打铁先要自身硬”。工会要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作用,就必须先要强化自身的维权能力。要做好这项工作,一是要提高工会干部的素质,加强对工会干部的教育,增强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通过建立工会干部学习考核机制和学习培训制度,促进工会干部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努力造就一批熟悉劳动关系、经济管理、劳动保障、劳动保护和劳动纪律等方面知识的复合型工会干部,提高为员工说话办事的本领,树立工会在单位中的地位和权威。二是要不断提升工会的工作水平。工会要确立正确的维权观,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前提下,更加注重维护好员工的具体利益;在活动方式上要在搞活基层、服务员工上下功夫,坚持深入基层组织员工、广泛动员员工、真心依靠员工、热情服务员工,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吸引凝聚各层次员工;在工作方法上要在转变工作方式、调整工作体制上下功夫,要从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高度,培养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真正深入基层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感知、了解、掌握员工的具体需求,并把这种需求作为工会工作的重点和努力的方向,为员工提供个性化、优质的维权服务。三是要努力扩大工会的影响。工会工作的社会化是扩大工会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工会要有自己的形象、有自己的声音、有自己的作为,就要注重协调好与单位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整合工会内部的各种力量,进一步增强各项工作的合作。

五、明确工会组织出力点,加强工会工作渗透力度

在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中,工会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工会和没有工会大不一样,工会作用发挥得好与不好大不一样。而作用发挥的好与不好,很大程度上在于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定位把握的准不准,切入的够不够。因此,工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努力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

工会在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这一关键环节上,要按照政策制度,做好源头参与,事先介入工作,把可能产生的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况,化解在可调节的范围之内。要争取党组织的支持,依靠党组织在企业的政治核心作用,促进单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把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工作常态化,要制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计划,做到细化和量化,增强可操作性,加强宣传力度,形成员工广泛参与的局面。注重利益协调,促进公平。要寻求各方利益的平衡点,协助中心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益,谋求在二次分配或多次分配中维护员工之间的平衡与公平。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既要加强协调劳动关系机制建设,同时还应从法律法规和政策上进一步完善,随着改革的深化,工会仍需花大力气探索研究和实践协调劳动关系新的有效形式和机制。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社会结构各种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关系,和谐劳动关系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更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员工是单位发展、壮大、稳定的主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通过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可以积极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追求劳动关系和谐,实现劳资双赢为目的和手段,正是工会的出发点。工会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坚持党的领导,自觉接受和服从党的领导,做到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切实发挥工会组织应有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把广大员工组织到工会中来,把他们团结和凝聚到工会的周围,维护好他们的各种权益。

社会和谐,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通过不断化解社会矛盾,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要达到“和谐 7

相处”,就要通过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化解劳资双方的矛盾,营造和谐氛围,从而使社会和谐的基础得到巩固。在和谐社会里,劳动关系必然是和谐的;没有和谐的劳动关系,社会也难以和谐。所以说,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工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出力点已经明确,那就是积极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实现“平等协商,友好合作,促进发展,共享成果”。 这对员工来讲,是互惠互利的好事情,是我们的共同愿望。因此,工会就是要为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职尽责作出贡献。

总之,工会不仅要动员职工针对当前的形势需求, 搞好自身学习“充电”,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和工作技能。 同时,工会组织要结合实际,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认真组织各种技能培训班,让职工在培训中得到技能上的提高和充实。 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一项系统工程,光有工会单方的积极性是不够的,它需要各方面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在开展活动上,工会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争取行政领导的支持和帮助,得到更多的人、财、物的投入,为造就知识型员工、构建和谐型企业、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做出应有的贡献。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

充分发挥人民法院职能作用

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作用

充分发挥教代会职能作用

充分发挥办公室职能作用

充分发挥工商职能作用

充分发挥地税职能作用

《充分发挥工会职能作用.doc》
充分发挥工会职能作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