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妈妈”护佑“折翼天使”

2020-03-03 00:34:2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爱心妈妈”护佑“折翼天使”

脑瘫儿童,被称为坠落凡间的“折翼天使”,也是被遗弃儿童中占比最大的群体之一。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淄博社会福利院,收养了213名被遗弃的孩子,逾80%是脑瘫儿童。当其他孩子环绕父母膝下欢度“六一”的时候,这些智力发育迟缓且大多不良于行的孩子,却在努力地学习生活自理能力。幸运的是,他们在这里找到了新的妈妈。27岁的张莎莎就是其中的一位。到福利院工作5年来,她和孩子们相伴成长,在无数次的失败中挑战生命的极限,亦于点滴的进步中见证着奇迹诞生。

满腔热血被现实“秒杀”

虽然已有心理准备,第一次见到福利院的孩子时,张莎莎仍然十分震惊。

“那种心情真的很难形容,几个孩子全部躺在床上,竟然没有一个能坐起来!他们唯一的动作就是呼吸,眨眼。”张莎莎说,大学期间她的职业规划就是做一名特教老师,设想过很多次如何用手语和孩子们沟通,教他们语文、数学。2010年夏,张莎莎自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毕业,适逢家乡淄博的社会福利院儿童院招募特教老师。经过层层筛选,张莎莎9月正式入职。

孩子们的残疾状况却远超她的想象,“这样的孩子还怎么学习知识?就算学了又有什么用?”张莎莎的满腔热血瞬间被现实“秒杀”。

脑瘫病变部位在脑,却累及四肢,常常伴有智力缺陷、癫痫、行为异常、精神障碍及视、听觉、语言障碍等症状。由于坏死的细胞不可再生,很多时候与脑瘫的较量意味着一场持续却注定失败的战斗。

作为一名特教妈妈,除了上课以外,莎莎每天要帮助孩子刷牙,洗脸,换尿布,推轮椅。由于患有多项残疾的孩子体质较弱,许多孩子甚至伴随出现自闭倾向。“有时他们情绪不受自己控制,会发出原始哭闹,着急时会抓破特教妈妈的胳膊和腿。”每次张莎莎都默默承受,然后反思是哪点做的不好引起了孩子的过激行为。或许,正是特教妈妈的爱与坚持让这些不会飞翔的孩子免于坠落谷底。

福利院里收养的脑瘫儿童,大多是刚出生几天便被亲人抛弃,有的甚至还带着脐带。身材瘦小的党福波(波波)就是其中的一个。9年前,他被孤零零地放在福利院门口,家人直到现在仍杳无音讯。张莎莎上班后不久,即在儿童寝室里见到了4岁的波波。彼时,波波受惠于民政部的“明天计划”刚从北京做完手术归来。从未谋面的一大一小双眼对视却心情迥异。

“他坐在儿童摇马上,是一个特别帅气的小男孩。”时至今日,张莎莎仍对两人的第一次见面记忆犹新。当时她高兴地上去打了个招呼,波波却紧张地大哭起来,且因无法掌握平衡连同摇马一起摔倒在地。莎莎去扶时才发现,这个孩子不会说话,且整个下肢都不能动,先前其实是倚靠在摇马上。

看着这个漂亮的小男孩,莎莎的心情十分复杂。同事告诉她,虽然手术很成功,但波波没有任何自理能力,连吃饭都要人喂。为此,莎莎和同事们开始有意识地锻炼波波的手眼协调能力。

“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光是抓着他的手往嘴里送饭这个简单的动作,就教了好几个星期”,张莎莎回忆。在周而复始的辅助训练中,波波终于在几个月后学会了自己吃饭。随后,又用几年的时间学会了扶着助行器走路和说话、拿掉尿不湿,基本实现生活自理。7岁后,妈妈们开始教他识字,目前他已经认识100多个汉字,而且大部分会写。

“忽然有一天,波波认出了所有福利院妈妈们佩戴着的工牌”张莎莎说,那一刻,她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见证生命奇迹

虽然每一步成长背后都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孩子们点滴的进步却鼓舞着张莎莎和她的同事。

“孩子的世界很单纯,也很敏感。我们经常对来访的人讲,不要对着孩子指指点点,不要模仿他的残疾状态,主要是担心他们留下心理烙印否定自己。”张莎莎感慨地说,“对于孩子而言,从躺着到坐起来是人生重要的第一步。尽管我们已竭尽全力,但还是对有些孩子无能为力。我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能坐起来,更希望他们能有自己的家。”

今年3岁的帅帅,是张莎莎看着长大的,“他刚开始的状态是谁碰都不行,甚至通过伤害自己让别人离他远一些。”张莎莎回忆,帅帅经常害怕地蜷缩在角落里,吃饭时有时还故意将饭菜打翻在地。但就是这样的孩子,在特教妈妈们耐心的教导下,竟然通过康复训练慢慢学会了走路和说话。

“那是一个早上,帅帅开口叫了一声妈妈”张莎莎说,起初,她不敢相信,还以为是窗外的孩子在喊。后来突然意识到是面前的帅帅――“房间里只有这么一个孩子!”短暂的停顿后张莎莎再也控制不住,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在倾注了无数心力和汗水之后,在孩子们不断的进步中,她已深深地爱上这份工作,成为脑瘫儿童的“妈妈”。

随着孩子们自理能力的增强,不断有人被社会人士收养。遗憾的是,或许是观念的原因,国内的家庭大多不愿收养这些身带残疾的儿童,许多孩子被国外家庭收养。“很舍不得,虽然福利院就像一个大家庭,但毕竟不是真正意义的家”张莎莎的眼中带着泪光。

爱心人皆有 恒心更可贵

“张妈妈!张妈妈!”当笔者随张莎莎一起走进孩子们的寝室时,孩子们争先恐后扑向张莎莎的怀中,小脸上显出格外兴奋的表情。见到陌生人,他们并没有害羞扭捏而是大大方方地首先示好:“阿姨你好!”小女孩恋恋对着大家不时伸出“快乐的小脚丫”,张莎莎解释说是在向大家打招呼。

在福利院2楼的墙壁上,画着一颗颗漂亮的海星,让人会忍不住想起那个广泛流传的故事:在广阔的澳洲海滩上,每当退潮时都会有许多海星搁浅。一位老爷爷在散步时看到有个孩子捡起海星往海里扔,便不解的问道:“这里有那么多海星,你扔一个两个有什么用?谁在乎呢?”孩子没有直接回答,只是捡起一颗海星说“这只海星会在乎”

张莎莎说:“这是院长在提醒我们,我们的付出孩子们会在乎。干我们这一行最需要的是恒心,因为爱心人人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下来。”

张莎莎口中的院长,是淄博市福利院儿童院院长朱喜荣。她自豪地说,作为民政部首批“全国脑瘫儿童术后康复训练示范基地”,多年来特教妈妈们创造了无数生命的奇迹,“让躺着的孩子坐起来,让坐着的孩子站起来,让站着的孩子走起来,让走着的孩子跑起来,甚至有个几年前被医生判了死刑的孩子,仍然活着”

2013年11月,25岁的张莎莎代表山东参加民政部首届孤残儿童护理员专业技能竞赛,斩获一等奖。民政部破格将她的助理职称直接晋升为高级。张莎莎也由此成为山东省最年轻的高级护理员;2014年,她所在的淄博市儿童福利院,被评为全国优秀单位。

工作中的张莎莎盘着头发素面朝天,身着统一的工装,沉稳得并不像80后女孩。生活中则不然,她喜欢旅游,喜欢逛淘宝,也有了同在民政系统工作的意中人。

2014年春节,张莎莎带着先心病患儿蕾蕾回到父母家过年,跟着自己一起吃年夜饭,一起叫“爸爸妈妈”,后来便发现自己“失宠”了。“妈妈经常问我,那个蕾蕾啥时候再来咱家啊,我想她了。”张莎莎笑着说。

不过,身边人的另眼相看也难免让她有些羞涩。“同学聚会听说我在福利院工作,都说,你好伟大!有时打车回到福利院,出租车师傅们还会少收点钱。其实,我做的只是一份普通的工作。 ”

折翼天使

折翼的天使作文

折翼天使 张丽莉

“与折翼天使一起飞翔”爱心活动策划书

“与折翼天使一起飞翔”爱心活动策划书

折翼天使海燕助飞

用爱心与耐心扶起折翼的天使(推荐)

折翼天使需要音乐的灌溉

被折翼了的天使诗集

用爱守护每一个“折翼天使”

《“爱心妈妈”护佑“折翼天使”.doc》
“爱心妈妈”护佑“折翼天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