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派驻村任职第一书记工作启示

2020-03-03 14:12:2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心贴心 一家亲

——选派驻村任职第一书记工作启示之一

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强调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作风是否确实好转,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

中央已经下达了改进工作作风动员令,工作作风怎样改进才能让人民满意?2010年以来的我省选派驻村任职第一书记工作,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上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2012年初,省帮扶办对全省驻村任职工作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共发出问卷8万多份,涉及全省农村党员干部群众8万多人,在收回的8万多份问卷中,群众对这项工作的满意程度和支持率,均在98%以上。

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工作,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赢得广大农民群众和基层党员干部的好口碑,无他,就是因为万名“第一书记”把农村、农民、农业当作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深入田间地头走访调研,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为困难群众办实事做好事,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让群众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他们用务实重干的工作作风和真心为民的情怀,赢得了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

1 “干部只要心中装着群众,群众就会认可你、接纳你、赞成你、拥护你、跟你走”。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要想不走过场、取得成效,各级领导干部就要像广大驻村任职第一书记那样,把改进作风落实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中,把密切联系群众经常化、制度化,带着感情、带着任务、带着问题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察实情、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心贴心,一家亲。以选派驻村任职第一书记工作为载体,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为广大群众谋利益、办实事,我们的党风政风民风就会焕然一新。

抓班子 带队伍

——选派驻村任职第一书记工作启示之二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地方的工作能否做好,关键是有没有好的带头人,有没有作风过硬的领导班子。我省持续推进选派干部驻村任职第一书记,是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培养锻炼干部的有效途径,是发挥领导干部带头作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毋庸讳言,当前,有的地方农村两委班子还存在着软、瘫、散等现象,发展思路不清晰,为民服务意识不强,带动致富能力较弱,战斗力和凝聚力不强,没有较好地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我们的各项政策措施

2 落实了没有,落实得好不好,基层群众最有实际感受。“第一书记”是基层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如果善于抓班子带队伍,打基础谋长远,就能留下一支迎难而上、为民谋利的工作队,充分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得到群众拥护,受到群众欢迎。

实践证明,选派干部驻村任职,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上成效明显:

起表率提升战斗力。“第一书记”是省委选派的优秀党员干部,在他们身上,有好的领导作风、好的生活作风、好的学风及清廉之风,把这些优良作风带到基层党组织,展现在群众面前,能起到巨大的示范带头作用,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抓队伍增强凝聚力。村支书思路清、能力强,村里发展就有新气象。把那些头脑灵活思路清晰的明白人、发展经济为民致富的带头人发展为党员,选配到村级组织里,能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谋发展激发创造力。通过党员干部培训、带领群众到先进地区实地考察,积极探讨学习致富之道,常谋发展之策,常为群众着想,能提高两委干部党员的政治素质和致富带富能力,不断激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持续做好“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让更多的“第一书记”成为农村发展的领路人,让更多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成熟健全起来,成为团结带领干部群众一心一意谋

3 发展的坚强核心!

抓发展 帮民富

——选派驻村任职第一书记工作启示之三

走出机关、沉到基层,接地气、谋发展、长才干……两年多来,全省驻村任职第一书记引资金、找项目、促增收、聚民心、帮民富,激发内生动力、增强“造血”能力,推动了农村全面发展。

千难万难,没有发展最难。第一书记的楷模沈浩生前曾反思,为何小岗村“一朝跨过温饱线,二十年没进富裕门”,从教训中得出的结论是“最要紧的是凝心聚力求发展”。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对农村改革的先行者是这样,对“穷、软、散、乱”的后进村更是如此。

选派第一书记到薄弱村、贫困村任职,是为了改变农村落后面貌,造福农民群众。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关键一条就是要加快发展。作为“主心骨”、“顶梁柱”,第一书记能否抓好发展第一要务,关乎组织的信任、群众的期盼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发展,是第一书记要尽的第一责任、要抓的第一要务。

穷不生根,富无天生。治穷致富,关键在做。一个领导干部,干不干事、为谁干事、怎么干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吴庄人为啥“现在走路都不一样了”,是因为吴树兰带领他们走上了幸福路,靠发展奠定了底气;庞集村民为何念念不忘好书记周建

4 奎,是因为他让乡亲们的腰包鼓了起来,靠发展甩掉了穷帽子。

建设中原经济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让广大农村,尤其是贫困村、难点村跟上发展步伐,享受发展成果。近年来,驻村任职工作为河南贫困村、难点村发展装上了新“引擎”、带来了新希望,成为推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有效载体。第一书记充分发挥人脉广、政策熟、能力强的优势,埋头苦干,扎实工作,积极争取政策、资金、项目,改善基础设施、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既解决一些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更提高了村集体“造血”功能,实现了下派一人、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良好效应。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选派党员干部驻村任职是打基础管长远的重大举措,为我省农村发展注入了活力,增添了动力,坚持不懈做好这项工作,必将使我省农村各项事业焕发新的生机。

谋稳定 促和谐

——选派驻村任职第一书记工作启示之四

农村兴,基础牢;农村稳,社会安。我省选派机关干部到农村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工作作风转变了,联系群众紧密了,维护了农村的稳定,促进了农村的全面发展。

当前,我省正处于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关键时期,广大农村也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有的地方宗族矛盾累积、利益

5 纠葛交错,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妨碍了经济的发展。谋稳定,促和谐,已经成为农村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我省广大驻村任职干部,规范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畅通了群众合理表达诉求的渠道;察民情、听民意,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疑难问题;开展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造了平安祥和、安居乐业的工作生活环境。这几年,驻村任职干部化矛盾、解纠纷,治理软、弱、散,改变瘫、乱、穷,共计协调解决派驻村民事纠纷5万余件,为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选派干部驻村任职,成效显著、经验宝贵,值得我们总结与借鉴:

要当好维护农村稳定的“第一防线”。“第一书记不简单,一朝化解十年怨”,这是百姓对第一书记的由衷称赞。要赢得这样的评价,只有不辞辛苦,不畏艰难,扑下来,扎进去,心与群众贴在一块,情与群众融在一起,劲与群众合在一处,才能成为维护农村和谐的“中流砥柱”。

要胸怀公心、公道办事。很多驻村干部,从沈浩到周建奎再到吴树兰,都是秉公心、存公德,心底无私,一心为公。越是千头万绪、错综复杂,越需要办事公平、处事公正,这样才能化解矛盾、打开局面,才能干群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带领广大村民增收致富奔小康。

要摆正稳定与发展的关系。稳定是前提,发展是保障,只有

6 营造和谐稳定的氛围,才能高扬发展之帆;农村越发展,农民越富足,越容易理顺关系,越利于社会稳定。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选派党员干部驻村任职,为广大农村注入了和谐因子,为农村发展打开了崭新局面,必将结出累累硕果。

增才干 转作风

——选派驻村任职第一书记工作启示之五

广大驻村任职干部在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中,加深了对农村的了解、增进了与农民的感情,在推动发展的实践中提高了处理复杂问题和矛盾的能力,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积累了基层工作经验,转变了工作作风。

“到基层锻炼、从一线选拔”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实践中锻炼、考验和提高干部,始终是培养年轻干部的一个基本途径,越是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越要放到艰苦环境中去,越要派到改革和发展的第一线去,让他们在实践锻炼中增强党性、改进作风、磨炼意志、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增长才干。

基层实践是锻炼干部的“练兵场”。基层任务重、困难多,让年轻干部到改革发展第一线摸爬滚打,融入群众当中,深入调查研究,向群众学习、向身边人学习、向实践学习,有利于促进年轻干部尽快成长成才。实践证明,凡是在基层实践中锻炼过的

7 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

基层实践是锤炼干部的“磨刀石”。越是条件艰苦、困难较多,越能培养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质和作风。驻村任职干部远离城市来到农村,不怕吃苦、不怕吃亏、不怕承担责任、不怕耽误自己,艰苦的驻村任职生活让他们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磨炼了意志。驻村任职三年,是付出和奉献,也是磨砺和收获。

基层实践是检验干部的“试金石”。基层实践是火热的熔炉、生动的课堂,是干部了解省情社情民情的最佳途径。识别干部队伍中的“千里马”,把其放到基层实践中“遛一遛”,才能更真切地看出谁在大是大非前党性更坚定、在艰苦环境中意志更坚强、在处理问题上能力更突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不图虚名、不务虚功,真正扑下身子,用心想事、用心干事才能真正成事,只有取得让群众满意的成绩,干部才能成为群众的主心骨、贴心人。

派驻村第一书记实施方案

选派到村任职第一书记述职报告

选派到村任职第一书记述职报告

选派驻村工作总结

选派驻村工作总结

到村任职“第一书记”工作情况汇报

下派驻村任职工作总结

下派驻村任职工作总结

派驻第一书记工作总结

肖庄村第一书记任职工作心得体会

《选派驻村任职第一书记工作启示.doc》
选派驻村任职第一书记工作启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