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

2020-03-02 10:09:4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鸡西市第四中学2011—2012年度下学期初二语文导学案

第五单元第26课 《陋室铭》

编制人:石玉荣复核人:使用日期:2012.5.4编号:19 今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

【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掌握朗读节奏,理解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及古今异义

词,了解作者刘鬲锡,掌握“铭”这种文体的特点。

2.反复诵读,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同时准确翻译课文。(重点)

3.在讨论中,正确感受《陋室铭》中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并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提高生活情趣。(难点)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提升

【学习导航】

结合写作背景,反复诵读,抓住重点词语,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课前热身】名著我知道

【自主学习】

(一)助读材料:

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2.背景:刘禹锡因参与革新,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贬为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时的规定,他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是和州的策知县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他,给他小鞋穿。策知县先叫刘禹锡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不埋怨,反而高兴的撰写了一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辩”。他的这一举动气坏了策知县,他又令衙门的书丞将刘禹锡的房子由城南门调至城北门,住房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而这一间半位于得胜河边,附近有一排排的杨柳。刘禹锡见了此景,又作了一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他仍在此处读书作文。策知县气得肺都要炸了,又和书丞商量,为刘禹锡在城中寻了一间只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仅半年,连搬三次家。刘禹锡想此狗官欺人太甚了,便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并请人刻于石上,立在门前,气得策知县一筹莫展,哑口无言。

3文体。

(二)初读课文,做好批注。注意加线字的含义,并准确翻译句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孔子云:“何陋之有?”

【展示提升】

(一)我的自学疑难

(二)我能配乐诵读

(三)我的内容理解(我发现的重点词句并翻译)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四)论一论,议一议,攻克难点

1.《陋室铭》一文开头写山和水,这与陋室有什么关系吗?

2.“调素琴”说明作者喜爱音乐,下文却说:“无丝竹之乱耳”,这两者矛盾吗?

3.孔子云:“何陋之有?”有什么深刻含义?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课堂达标】(认真学习、积极参与,相信你能完成的很好哦!)

检测过程中我的疑难整理:

【课外拓展】附:浪淘沙作者: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江中浪底来。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课堂反思】

鸡西市第四中学2011--2012年度下学期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第五单元第26课 《爱莲说》

编制人:石玉荣复核人:使用日期:2012.5.7编号:20 今日名言: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作者:(唐)杜甫

【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掌握朗读节奏,理解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及古今异义

词,了解作者周敦颐。

2.反复诵读,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同时准确翻译课文。学习本文衬托的写作手法,体会莲的象征意义。(重点)

3.在讨论中,正确理解《爱莲说》中作者洁身自好,不同流俗的思想情操。(难点)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提升

【学习导航】

结合写作背景,反复诵读,抓住重点词语,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课前热身】名著我知道

【自主学习】

(一)助读材料:

作者: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人。他的诗有《饮酒》、《归园田居》等。

背景:本文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大约作于永初二年。

作者生活的时代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这些状况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自己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当时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发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

(三)初读课文,做好批注。注意加线字的含义,并准确翻译句子。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便要还家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展示提升】

(一)我的自学疑难

(二)我能配乐诵读

(三)我的内容理解(我发现的重点词句并翻译)

(四)论一论,议一议,攻克难点

1.第一段的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哪些句子描写了源中的景物?如何理解这些景物描写?

3.作者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美好的境界?

4.本文描写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状况?这与作者所处的时代有什么不同?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刘子骥与陶渊明是同朝代的人,最后与刘子骥要去找桃花源,目的何在?

【课堂达标】(认真学习、积极参与,相信你能完成的很好哦!)

检测过程中我的疑难整理:

【课外拓展】附: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课堂反思】

短文

短文

短文

短文

短文

短文

短文

《短文》

《短文》

短文

《短文.doc》
短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