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业

2020-03-03 03:36:2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自主创业,“情系弱贫”是我多年来不变的追求。我本着服务社会的理念,时刻不忘和我同一命运的人。从有限的岗位优先录用下岗职工,使他们重拾自信,实现再就业,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年来从小做大、由弱变强,靠的是创新、执着与激情。企业不断地进行营销模式的创新,在行业竞争中建立起核心竞争力。同时,他在企业内部高层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的理念、价值观、企业精神等方面,与员工达成高度共识,激发员工对待工作、生活的热情,创造公司更加美好的明天。

他根据产品用途进行市场细分化,制定出可行性研究报告,以短而精为基准,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投资建厂,向新型建材行业进军,建立了一家塑料制品生产厂。他从一开始就从原料到工艺严把质量关,有些技术性较高的活都是亲自操作,一丝一毫也不放过。通过这些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了质量问题。产品一经投产上市,就引来了很多客户,产品供不应求,很快在市场上站住了脚,他的陇源公司也就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壮大。

创业的道路很艰辛,要面对很多的困难。只有经历很多的身心磨练,意志才能更坚强,处理问题才能想得更周全,思想才能更开阔。如何能够得到客户的亲睐呢?只有诚信!要学会一种换位的思维方式,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才能把企业做得更好。

年创业至今不断扩大经营规模,不忘社会培养,服务社会,在人民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塑造了农民创业的榜样,也得到了群众和政府的关心与支持。

从事甲鱼养殖。当时,环境很艰苦,一是缺资金,这笔不小的资金全是从亲朋好友处借来的;二是缺技术,当时张书平在甲鱼养殖领域还是一个“门外汉”,他想尽一切办法克服技术上的重重困难,凭着虚心求学、大胆创新的精神,在翌年元月初见成效,不但收回了所有投入成本,还略有利润,得到了回报。

靠着自己自强自立和努力拼搏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开拓了一番新的事业。可是看着周围的村民特别是残疾人生活依然十分贫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忠厚实在的他有一股闯劲和干劲,更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他脑海中萌生了一个想法,就是要用自己的能力和技术带动周围村民,扶持当地贫困残疾人发展甲鱼养殖共同致富。

在他的带动下,当地已经有了家甲鱼养殖户,其他养殖户有情况、有问题找他时,他毫无保留地给予免费技术指导,帮助他人。他还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到12家甲鱼养殖户家里义务巡回指导,在他的影响下,12家甲鱼养殖户的养殖技术得到提高,并成立了甲鱼养殖协会,走上勤劳致富之路。

在发展甲鱼养殖的同时更是扑下身子一心一意为残疾人服务,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他工作求真务实、勤奋努力、刻苦钻研,加强自身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我认为人生首先要有创业的梦想。回家乡做个有贡献的人就是我最初的梦想;其次,人生要有目标。当我对粉煤灰开发利用项目产生兴趣后,就确定了创办全国一流企业的目标。坚持梦想和目标不放松,就是我走向成功的法宝。此外,我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代表,我认为大学生自主择业时不要眼高手低,要为自己确定目标,并坚定目标不放弃,就会有好的机会。”

陈金志,高中毕业后,在苏州一家服饰加工厂打工,从学徒到班长,又升到工段长。2010年3月份,在家乡颍州区程集镇时庙村陈小庄开办了金思兰服饰有限公司,投资200万元,购买60多台机器,厂房占地2000多平方米,现有工人104名,其中50多人已成为技术骨干,年产值400多万元,工人月工资1500元左右。

江亚,2005年成立阜阳恒源饮品有限公司,目前资金已达到3000万元,解决当地农民工就业150多人。5年来带动全镇农民工500多人就业,支付工人工资800万元,无一拖欠,真正实现了让农民不出门也能挣到钱,为每位在职职工办理了社会保险。

吴永利,2003年在颍东区袁寨镇创办养鸡场,每年可获纯利润千万元以上。2008年,她把在外县市区的服务对象有效地组织起来,注册资金650万元,成立了颍东区袁寨利达养鸡专业合作社。2009年,吴永利被评为省级致富带头人,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合作社、市级龙头企业。

薛利,2001年创办养殖场,历经十年发展,日出栏肉鸡6万羽以上,成为阜城周边最大的养殖基地。2007年获安徽省劳动模范光荣称号,2008年被评为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同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劳模”光荣称号

肖峰,1999年外出务工,2010投资成立了阜阳永盛彩印包装有限公司。早年在外务工期间,他时刻注意发展自己,从一点一滴学习并逐步积累了沿海地区发达的管理经验。企业投资规模2800万元,年产值3000万元,年创利税160万元。

他也由当初的两间门面,发展成了一个固定资产达20多万元的一个乡镇企业,并安置了8名下岗职工进厂就业。事业发展了,自己富裕了,但他并没有忘记帮助和支持过自己的父老乡亲,他暗自把带动父老乡亲共同致富当成了一份责任装在了心里

只要敢打敢拼,就没有办不成的事”。这是返乡党员梁秋华在十多年打拼岁月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他一直以来所遵奉的人生信条。正是凭着这种能吃苦,敢打拼的精神,他由一名外地的个体医生转型为家乡有名的茶场老板。

同志出生于贫穷的农民家庭,是一位憨厚、朴实的普通农民,他就是扎实在农村这片土地上,用知识、勤劳和汗水证明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使他从过去的贫穷农民变成了小有名气的企业大户。

改革开放刚起步,他把目光就投向了经营市场,他向亲戚朋友筹集了一部分资金,开始经销木材。由于他热心服务,为人诚实守信,很快赢得了许多客户的信任,生意越做越红火,木材畅销省内外。两年下来,赚了十几万元,成了地方有名的超十万元大户,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致富之路

他富了并没有忘记生他养他的这块土地,没有忘记曾一起耕耘的农民兄弟,更没有忘记贫穷的父老乡亲。他想我一个人富了不行,还有多少农民达不到温饱,应该要让当地农民逐步富起来,本乡100名多余劳动力得到就业,家庭收入不断增加,户户盖上了楼房,带领农民走上致富道路。,

能紧跟形势,不断创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办企业,并带头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创业,张传宝成功了,他富了,本乡的农民在他的带领下也富了,但他没有忘记对社会的回报,没有忘记对政府和公益事业的支持

取得的成绩得到各级党组和政府的肯定,他虽然创业成功了,但他并没有停止发展的步伐,他表示,今后要继续坚持诚信为本、服务于民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不但做一名致富路上的带头人,还要帮助和带领更多的农民早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短短几年之内,李生雄从一个开副食批发部的小老板发展到拥有几家公司的大企业家。取得主样的成就无不与他的务实肯干、改于改闯、平易近人、秉公守法、诚实守信密不可分。无论是卖货还是做企业,他始终坚持诚信经营、依法纳税,从未借故不缴或少缴税款,更未弄虚作假,偷逃税款

的经营之路向人们昭示着一种经营管理理念的成熟和成功,也向人们证明了一个创业者艰辛的奋斗历程。对于

岁的

而言,前行的路依然漫漫,荆棘与光明同在,机遇和挑战共存,但是有理由相信,他会一步步走得更好、更平稳,从而在经营管理中取得更好的发展,做的事业会像青松一样四季常青!

男,现年37岁,现任梅花村委会副主任,又是有名的种田大户。从1997年开始承包团结圩内村集体耕地400亩,开展种植单季优水稻。十年来,他刻苦钻研,勤奋耕耘,科学种田,不仅使自己走上了勤劳致富之路,而且心系村邻,不计报酬的帮扶、带动本村56户农户走上致富之路,年人均增收1000元,赢得了本村村民的广泛赞誉。

XXX走上了一条带头创业、致富一方、带动一方的成功之路,他致富后不忘回报社会,自己平时省吃俭穿,但乐于助人,关爱弱势人群,关注社会公益事业。几年来,他坚持接济本村的困难户和孤寡老人,逢年过节到他们家中看望,送接济物1万多元

一名朴实的农村妇女,却有着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创业精神。通过她不懈的努力,她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立足当地实际,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带头发展白皮松苗圃种植,并致富不忘左邻右舍,带领周围群众致富,她思想进步,刻苦钻研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在当地是一名远近闻名的优秀新型农民。

每当提起赵安荣这个人时,村民都会数起大拇指,夸口称赞。她在农民中树起一面致富带头旗,创先锋争优秀,是当地村民学习的好榜样。聪明的人从不等待机会,而是主动地寻找机会,抓住机会,把握机会,利用机会,只有踩在机会的肩膀上,才会取得更高的成就。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抢抓机遇,不放弃、不气馁,勤奋刻苦,踏实知足,用双手和智慧创造人生价值。

有着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创业精神。通过她不懈的努力,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立足当地实际,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带头发展茶叶产业,并致富不忘左邻右舍,带领周围群众致富,他思想进步,刻苦钻研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在当地是一名远近闻名的优秀新型农民。

有着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创业精神。通过她不懈的努力,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立足当地实际,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带头发展茶叶产业,并致富不忘左邻右舍,带领周围群众致富,他思想进步,刻苦钻研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在当地是一名远近闻名的优秀新型农民。

她是一个农民的孩子,但奉献精神,开拓精神,却已深深植根于她的心中;她艰苦创业,带动了一方群众的致富奔小康,成为人见人夸的能人;他富不忘本,断断续续为村中公共事业捐款;她是一个平凡的人,是一个靠劳动致富的千千万万个农民的杰出代表。她被评为村中优秀致富带头人,获得了群众的认可与拥护。

他潜心研究蔬菜种植,用自己过硬的技术本领和坚定的信心,战胜蔬菜大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如今,他的大棚蔬菜正一天天“茁壮成长”,大棚内各类新鲜蔬菜长势喜人,枝繁叶茂,可谓硕果累累。

经过几年的发展,夏元海的蔬菜大棚已由起步时的一栋发展到现在的六栋,种植品种有芹菜、黄瓜、西红柿、香菜、茼蒿、小萝卜等,而且小白菜、小罗卜、生菜、苦苣等小菜初春市场非常抢手。由于大棚采取绿色种植,使用农家肥、不使用高效、巨毒农药及催熟剂,蔬菜无公害、质量好,吃着放心,随摘随卖,新鲜度是蔬菜商倒运的蔬菜无法相比的。因此他的蔬菜很受青睐

夏元海一系列的刻苦努力没有白费,自己经营多年的蔬菜种植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家里的条件一年好过一年,实现了小康生活。在他的带动下,附近群众很多都搞起了蔬菜大棚,走上了致富之路。

自主创业

自主创业

自主创业

自主创业

自主创业

自主创业政策

自主创业心得体会

大学生自主创业

妇女自主创业

大学生自主创业

《自主创业.doc》
自主创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