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0-03-02 01:23:3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数控自动编程

浅谈《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

要】:本文从中职教育技能人才培养要求出发,结合企业岗位技能需求,并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方式三个方面探索了《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关键词】:数控加工;教学改革;理实一体化

《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面向生产现场的实用型课程。目前我国制造业已广泛使用数控技术,而制造业中应用型技术人才,尤其是掌握了数控应用技术高级技能型人才极为缺乏。因此,搞好《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改革,对促进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1、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优化重组教学内容,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教学,是集中精力以较少的课时建构理论体系的有效途径。教学过程中,增强理论课程的针对性,及时补充,动态调整,突出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先进性和对技术发展的前沿动态的反映。

2、掌握性内容。

对与实践应用结合紧密的教学内容进行详细解剖,反复

强调。例如:在工厂中为能与工人师傅交流,就必须重点掌握基本概念和名词术语;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就必须掌握数控机床基本程序编制方法和数控系统、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等等。

3、了解性内容。

了解性内容主要是理论性较强、实际工作中原理应用较少、更多应用其结论的教学内容。对于这部分内容,公式推导一律从略,主要强调结果以及这些结果的影响因素和实际应用。

4、拓展性内容。

根据数控技术的发展实际和市场的需求,逐渐删除了陈旧的知识,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引进课堂。可以增加开放式数控系统、电主轴、直线电机、并联机床等方面的有关数控技术的新内容。有力地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5、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妥善处理好能力、知识、素质等方面协调发展的关系。理论教学以具备数控加工技术应用能力为目的,以编程基础知识和典型数控设备编程使用知识的“必需、够用”为度,实践教学以项目实训为载体,着重加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理论知识穿插于每个项目的准备知识中,确保教学

中理论先行,实训操作紧随其后的项目化教学的要求,使加工实训与课程内容完全融合为一体;理论教学既围绕实践教学环节中对理论的要求,又结合生产实际进行生产案例的讲解,实践教学紧紧围绕劳动部数控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开展实训,满足双证制的要求,形成既符合教育教学普遍规律又兼顾生产现场操作规范的较完整体系,体现高职教育特色。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方法,按照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学练并重,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问答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法等多种方式方法。结合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课程的特点,教师可将课堂转移到数控加工技术实训室,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面对真实的设备和真实的产品,做到真实的“境”;在专业实训中将理论课教师和实践教师的身份合二为一,做到真正的“双师”;将企业的生产任务作为教学任务,让学生加工企业产品,做到真实的“品”;从而让实训学生在真实的生产情境下做到将理论付诸实践,用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结果验证理论,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解决了传统教学手段只动嘴不动手的教学状况,提高了实训教学的质量。

教学过程中,采用“讲—演—练—评”教学方法。把“讲”

融合到实训教学中,即在演练之前讲解理论基础知识、设备原理、功能结构。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在教室“讲”、用多媒体“讲”,像在介绍自动编程内容时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使同学们能在计算机上直接看到自动编程及模拟仿真加工的全过程,对于抽象的数控机床结构的讲授则采用多媒体动画技术,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可以在实训车间对着真实设备“讲”,如:数控编程章节中,对于坐标系定义、对刀概念、刀具补偿、固定循环等内容,教学时采用边讲边操作、直接面对机床讲课的手段,使所讲的内容直观、具体、容易接受。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适当地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讲一讲,说一说,给学生示范操作,然后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练一练,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死知识在实际操作中真正掌握并灵活运用起来。讲、演、练后的每一环节主要采用点评与测评相结合的方式。点评即在单项项目进行后,教师用口头提问、答辩等方式进行评定成绩;测评即在学生完成相对综合项目后,教师事先出好试卷进行现场测试。采用“讲-演-练-评”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考核评价方式改革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较高岗位职业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其标志是既达到高等学历教育水平,又达到高级操作技能水平的“两高”水平;表现形式为既获得高等教育学历证书,又获得高级操作技能等级证书的“两高”证书。

为适应这种趋势,必须要设计好课程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以及综合评价体系。教学计划将行业标准同高职教育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现“双证书”培养模式。增强了学生就业的准确定位,也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因此我们将过去单一的理论测试改为理论知识考核与操作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模式,采用职业技能鉴定的方式对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形成了层次化的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即“课题技能考核———项目过程考核———综合技能考核———课程最终考核(评价)———职业资格鉴定”。

在项目考核中,每个项目都基于工作过程设计了项目考核评价表,内容包括工件加工、基本操控、安全文明生产、工艺合理、程序编制、完成时间、合作性及其他安全文明生产项目。综合任务的测试具有岗位工作任务的针对性,紧紧围绕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设置有回转体零件、平面轮廓类零件及曲面类零件的综合任务测试题。在课程的评价过程中,突出项目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理论与实践考核相结合、教

师评价与企业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其团队合作精神,实现了对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综合评价。通过这种考核方式,最终培养出适应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素质良好的技能人才。

由于数控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课程的教学也始终处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相关知识,得到最大的能力提高,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在此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通过这些努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了实验室的资源和设备,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仍将积极实践与探索,以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书法,张南乔,张淑兰.机床数控技术.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5(6).[2]王颖,秦松祥,李曙生.数控编程与操作.项目化教学课程改革探讨[J].机械制造与研究,2008(9).[3]王道宏.数控编程技术[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试题

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试题2

数控加工与编程实验报告

数控编程与加工总结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大纲[推荐]

数控车编程与操作

数控加工与编程调研报告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论文

《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课程实训教学大纲

加工中心操作与编程考卷

《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doc》
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