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2020-03-02 12:35:3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汶上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试行稿)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一切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学这一中心,体现这一中心工作的两个主要方面是认真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和深入开展教学研究。

教学常规是教学规律的体现,是对教学过程的最基本要求,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特制订本常规管理细则:

一、制定计划

教学计划主要包括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备课组工作计划、个人教学计划等。

1、学校教学(教研)计划由主管教学的校长主持、教导处(教研室)制定,经校委会和各教研组讨论通过后组织实施。教学(教研)计划一般应包括指导思想、目标要求、活动安排、检查检测等,计划中要突出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

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要依据学校教学工作目标,统筹协调,对各年级、各学科教学提出明确的要求和相应的检查措施,对各项主要教学工作作出具体安排,作为各教研组和任课教师制定教学工作计划的依据。

2、教研组工作计划在教研组长主持下,由教研组全体教师根据学校教学教研计划要求共同制定。目标、任务要具体明确,活动安排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1 教研组(备课组)教学工作计划应依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学科特点,对本学期各项教研工作作出具体安排,经全组教师讨论通过后,于开学前一周内交教导处审定存档。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为计划执行的具体负责人。

3、个人(学科)教学计划由各任课教师制定,在开学前三天内完成。各任课教师在制订计划时要充分理解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总体精神,熟悉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本学期总的教学任务,明确教材各章节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一般应包括所教班级的学情分析、学期学科教学目标、任务及主要措施,分单元或章节确定教材的重点、难点,并对教材内容提出处理意见,拟定教学课时预定进度表等。

4、以上各项计划分学年、学期制定,计划制定后,打印一式两份,一份交学校教导处存档,一份由计划执行人保存,用以控制教学进度。教师必须认真执行学期教学计划,实际教学进度与教学计划的误差一般不超过一周。。学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计划落实到位。学期结束时各责任部门和学科教师应及时对照计划,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反思,并写出书面总结。

二、备课

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内容主要包括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学情,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科学设计课堂训练和作业等。备

2 课要从新课程理念出发,采取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方式,不备课绝不能上课。

认真组织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应做到“四定一交流”,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交流教学体会。集体备课每周至少要进行一次,每次集体备课要有记录,要在自主备课基础上,把个人备课同集体备课有机结合起来。

(一)教案

1、教案的内容要求

(1)有授课时间、课题、缺课学生的姓名、编号;(2)教学目标,必须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3)重点、难点;(4)教学方法设计,分层教学(时间分配等);(5)教学准备,如课前活动安排、媒体的选用(如实验仪器、音像材料、挂图、实物、模型、投影、多媒体课件等);(6)教学实施过程,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主要内容,要有相应教学内容及教与学的程序,不能把教案写成单纯的知识提纲讲稿;(7) 板书设计;(8) 分层验收习题及作业;⑼教学反思或后记,总结本课或本单元教学的得失。

2、撰写教案。教案要分课时、按上述九方面的要求撰写。有条件的教师可用电脑打印教案,但必须纸质文本与电子文档并存。教案不能过于简单,教学程序在150字以内的不算教案,不许用旧教案,不能以在课本、资料上写评注圈

3 点为由而不写教案。复习课、练习课、习题讲评课等都要有教案。

3、课件。课件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不能滥用,应根据实际需要,特别是要在充分考虑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基础上使用。不能用课件代替教案,在教案中要有课件运用的说明。对网络课件或其他音像资料要结合教学实际,通过处理后才能使用。

4、教案检查。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教案检查评价方案,教案检查采取定期普查或不定期抽查两种方式,学科组每周要检查1次,教导主任每月要检查1次。校长和分管校长每学期期中、期末要分别集中组织两次检查,查后有签字、有改进建议、有评价记载。查后在末一节处注明检查结果,并盖教导处专用章。教案的质量主要看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以及目标是否达成,教学设计是否恰当,重点、难点是否突出,是否讲练结合,精讲精练。学校教导处和教研组每学期对教学设计进行等级量化评定,将评定结果通知本人并纳入年终考核。

(二)备课

备课应做到“五有”、“五备”、“五突出”。

“五有”:脑中有“标”(课程标准)、胸中有“本”(教材内容)、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学生个体差异)、手中有“法”(方法)。

4 “五备”:(1)备课标、教材。钻研课程标准,明确该学科教学指导思想、学科性质和地位;明确该学科教学总目标、所教年级的具体要求和实施建议等。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整体结构及其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把握知识点,形成知识链,构成知识网,找准重、难点和训练点;挖掘能力点和教材的育人因素;(2)备学生。学情是实施教学的基础,教师要对任教班级的所有学生的学科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学习心理、学习习惯等进行全面分析,因材施教;(3)备教法。注重实际,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遵循教学规律和原则,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设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最佳教法,优化课堂教学;(4)备作业。课堂训练和作业设计应科学灵活,分层次、有特色,精选习题,安排好基础题和能力题。科学设计作业的题量和难度,并对作业提出规范要求;(5)备资料。根据教学需要,精心选备实物、模型、图示、光碟片、幻灯片、课件等,形象、直观、生动、适时、科学地展现教学内容,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突出”:突出学习活动的设计、突出学习活动的有效、突出学习过程的预设、突出练习的设计、突出教学行为的反思。

备课的程序为:个人钻研—集体讨论—修改教案。

1、个人备课。(1)认真钻研教材,详细查阅有关教学

5 参考书和资料;(2)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状态;(3)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4)确定相应的教学方法,选取适当的教学媒体;(5)编写教案。

2、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其目的是发挥教师群体优势和骨干教师的作用,交流教学经验,统一认识,解决教学中的重要问题,平衡教师的教学进度,研究和改进教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集体备课的内容和要求有:(1)统一教学进度和教学基本要求;(2)探讨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3)探讨培养学生思维的方法;(4)交流演示实验的关键操作,做好学生分组实验前的准备。(5)结合听课活动,进行评课;(6)在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安排好中心发言人,做好记录;(7)没有备课组的年级,在集体备课时,应将重点问题提交教研组讨论。

3、修改教案及教学设计。教师应把集体讨论的内容加以消化整理,在此基础上修改个人备课方案,制订合理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和“学”的活动预案。教学设计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构师生互动、富有个性的教学活动过程。教学设计的形式应灵活多样,要因课程、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的不同而异。提倡在集体备课、资源共享的基础上,突出个性化的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单元名称、单元教学目标、单元知识结构、重点、难点、课时划分等。

6 课时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教学重点和难点、使用的教具与辅助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练习与作业设计等,教学过程要体现主要教学步骤的安排、渗透教法和学法指导,关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思想道德、健康心理教育与培养,课时教案力求条理化,注重实效,提倡学案教学。课后要及时总结课堂教学中的成败得失,写出简洁有价值的教后反思。严禁抄袭他人教案(或网络下载)和照抄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教师应有作文教学设计,提倡教师写范文。理科教师要有实验教学设计。

要做到青年教师写详案,中、老年教师可详案与略案结合,教案本备课、教科书备课(计算机备课)相结合。

三、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和环节,是学校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上课是完成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

教师上课的基本要求:

1、严格按课程表上课,未经教导处同意,不得随意调课,更不准随便缺课。教师应准时授课,严禁迟到,严禁课前饮酒、上课吸烟;进教室前关闭手机、不接待客人或从事其它与教学无关的工作。按时下课,确保学生的课间休息。自习课要有辅导教师,严禁将学生的自习课变成教师的讲授

7 课,维持好自习纪律。

2、教师在预备铃响时应站在教室门口,目视学生做好上课准备,同时清点学生人数,弄清学生缺席情况,对非正常缺席学生应及时报告学校教导处。上课开始和结束,师生应相互问候致礼。

3、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应紧扣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应尽可能体现不同的层次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他们的学习需求。

4、坚持探究式、合作式和讨论式教学,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实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及时反馈、及时补偿,尽力使绝大多数学生通过教学活动都能实现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并获得成功感,尽可能减少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的缺漏。

5、课堂练习设计要典型精当,有利增强学生对主干知识的运用掌握,既要防止题海战术,盲目地多练,又要防止老师包办,缺少学生的自主练习与实际体验,真正做到精讲精练。

6、教师上课要讲普通话,语言要精炼、准确、生动、富有启发性和吸引力,声音要响亮;板书要清楚,布局结构合理,能体现出讲课重点,字迹工整,大小适当,用字规范,不写错别字;教师要举止文明,教态亲切、自然、大方,衣

8 着得体,不准穿透明装、吊带裙、露脐装、短裤、背心、拖鞋进入教室,不化浓妆。体育教师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上课。

7、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羞辱学生。上课时教师不得把学生赶出教室。同时应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规则,课堂内发生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的,应由任课教师负责在课后处理。

8、重视教学卫生,注意纠正学生坐、写姿势,随堂教师要负责督促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9、活动课要纳入课堂教学,其课程和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当地实际,并相对稳定,形成特色;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符合以学生为主,教、学、做相结合的原则。

10、检查教师上课情况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学校每学期都必须有详细听课计划与课堂教学检查评估方案,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相关检查形式有:学校领导随堂听课检查;教导处定期普查或不定期抽查;各班《班级日志》详细登记,教导处每周查阅核实《班级日志》;教研组有目的地集中听课,学校每学期要组织一次学生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等等。

四、作业布置与批改

布臵和检查作业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教师反馈教学信

9 息、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舞台。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凡应布臵作业的学科均应按要求布臵作业。

1、布臵作业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以利于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双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作业布臵要适时适量,难易适中,要重视对学生预习、复习的指导和检查。一般课堂作业的难易程度应以多数学生学习水平为基础,让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能完成。

2、要适度控制课外作业的总量。课外作业内容可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分类,因人而异,分为选做题和必做题。作业形式要灵活多样,不仅布臵读、写、算的作业,还要布臵画、唱、操作、实验、实践、调查、考察、观察等方面的作业。坚决杜绝惩罚性作业、随意性作业、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根据上级有关规定,高中生课外作业量:每天不超过2小时。初中生课外作业量:每天不超过1.5小时。语文的大作文,每学期不少于八篇,小作文两周一次;数学原则上每课一次作业,每周不少于四次;外语每周不少于三次;物理、化学每周不少于两次,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科目每周不少于一次;其它学科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布臵课外作业。小学生课外作业量:三至六年级每天不超过1小时;

一、二年级原则上不布臵课外作业。

3、教师必须及时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要保持一定

10 比例的面批,日期要明确。教师批改作业要注意示范性,教师书写要工整,标点要准确,符号要规范。作文的眉批、总批评语要得当,指示要具体,富于激励和指导作用。

4、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按时、规范、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教师应督促每位学生及时上交作业,如学生拖欠或不做作业,教师又没及时发现或没有采取补做措施,追究该教师的责任。

5、鼓励在作业布臵和批改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可适当布臵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的作业。但不得以教改为名不布臵或不批改作业,实行改革实验的教师应将改革方案报学校批准备案,期末写出实验报告。

6、教研组每月检查一次作业批改情况,学校不定期抽查与检查相结合,并将结果公布。学校每学期要组织不少于一次的各年级各学科优秀作业展评。

五、指导实验

理科教学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开拓视野,树立科学研究观的重要手段,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其基本要求是:

1、按照省厅要求开足开齐实验课。认真上好实验课、信息技术课和综合实践课,教材规定的演示实验开出率要达到100%,分组实验开出率要达到80%以上;组织开展自制实验教具工作,加强信息技术课教学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

11 用,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要保证学生上机时间达学期规定课时的80%以上。

2、认真做好演示实验,提倡并鼓励教师合理改进、增加演示实验,在可能的条件下,把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或把某些思考性强的习题改编为实验(演示或学生分组实验)。

3、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开放实验室,逐步培养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的能力,指导学生课外进行实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4、学校要认真组织学生实验能力考核,考核结果计入学生的学业成绩。

5、学校要定期对实验教学进行检查,如发现未按要求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学校应追究有关教师的责任。

六、辅导

课内外辅导应坚持“面向全体”的原则,除着重解决共性问题外,重在抓好“两头”,鼓励优等生“冒尖”,促进学困生“过关”,要加强学习辅导,及时弥补其知识缺陷,重点是帮助他们转变学习方法,增强学习信心,真正落实“从最后一名抓起”的教学理念。

1、辅导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既要课内辅导,又要课外辅导,既要集体辅导,又要个别辅导。

2、集体辅导要有计划。教师要认真分析所教班级学生

12 的不同特点,与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共同研究,统一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总体认识和具体辅导办法,制订辅导计划。

3、辅导对象要有所侧重,任课教师要有学困生辅导计划,内容包括学困生名单、学生情况分析、辅导措施及时间安排等。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采取适当布臵提高性作业,向其推介课外补充读物,让其参加兴趣小组等办法,激励兴趣,发扬特长;对个别学习困难学生以及因请假、旷课而影响了学业的学生,可采取个别辅导和小组辅导的方式有的放矢地查漏补缺。

4、辅导要讲究效益,要做到热心、耐心并且有信心,避免疲劳战。放学后不能留学生集体辅导,个别辅导时间不宜过长。

5、凡有住校生的学校,都要组织住校学生上晚自习,并安排科任教师坐班辅导,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七、课外活动

1、课外活动包括:学科兴趣小组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等。

2、教师要负责各活动小组的组织和指导工作,每个活动组由备课组或教研组确定辅导教师,至少每两周开展一次活动,辅导教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做到有方案,有记载,有总结。

3、学校图书、阅览室要有计划的向学生开放,给予学

13 生阅读的空间,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课外活动内容要健康有益,形式多样,尽量为学生提供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以扩大知识面,加强学生间交流,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学校教导处根据各科活动小组计划统一安排活动地点和时间,并定期检查。

八、校本教研

1、校本教研要以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以研究教材教法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根本。不允许教师拒绝参加教研活动或拒绝接受教研任务(如拒绝撰写、上交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拒绝接受上公开课,拒绝接受教研组安排的竞赛活动等)的行为,教导处要精心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级的各项教学、教研竞赛评比活动,力争取得好成绩。

2、教师要积极参加课堂教学研讨活动,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每学期要上一堂研讨课,各级名师、各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每学期要上一堂示范课或观摩课。

3、教研组或备课组活动每周一次,每次活动必须有主题、有中心发言,每学期组织一至三个研究主题,确保每次活动有明确的内容,解决教学工作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4、严格建立听课学习制度,三年教龄以内的青年教师

14 和教研组长,每学期听课评课25节以上;一般教师听课评课20节以上;学校校长和负责教学的中层以上干部,每学期听课评课30节以上。听课时,必须有听课笔记和评议记录。学校领导应掌握全校教师平时课堂教学情况,全面实施推门听课制度,做到平等交流,共同探讨,并及时反馈。每次听课都必须对上课情况作出评价,交教研组(备课组)管理,以作为全学期教师上课情况评价的依据。

5、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与教育教学科研的实践。每位教师都要建立理论学习笔记,每学期每位教师必须完成一篇教研论文。学校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在专业报刊上发表论文,展示学术成果。

6、教师要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参与至少一项课题研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形成个人教学特色。

7、所有教师都应根据自身特点制订专业发展规划,提高自身素质;学校要为教师推荐专业必读书目,开展教师读书活动,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教研组、备课组应定期交流学习心得。

8、学校领导不定期参加各组的教研活动和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县教研部门应定期检查各校开展教研活动和公开课情况。

9、各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结合自身特点,开发至少一本符合实际的校本教材。

九、学业考核

1、加强考试管理。各年级组应由教导处安排组织统一考试。各学科平时考核,可由备课组长或教研组长负责,随堂组织小考,杜绝随意性的考试。

2、学校的统一考试要认真命题、组考、制卷、阅卷,保证质量。教师要按水平考试的要求紧扣教材命题,着重考查学生“双基”达标情况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教学实际,防止出“偏、怪、难”题。义务教育阶段,按7:2:1的比例,即基础题占70%,小综合题占20%,难度较大的题占10%的原则组织命题。统一评分标准,统一阅卷,并以年级为单位将考试成绩上报教导处。

3、考试方法以闭卷为主,采用考试、考查相结合,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考查。外语考试采取听力、口试和笔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4、对不及格的学生进行补偿教学后,要给予再次测评的机会,并在此基础上登记成绩。要让学生看到进一步努力学习的价值,鼓起继续学习的勇气。

5、学期期末成绩的评定,不能只注重对最终学习结果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含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也应成为学习评价的重要依据,应严格按5:3:2进行评定,即期末考试成绩占50%,期中考试成绩占30%,平时成绩(含小考、课堂提问、作业、实验及平时表现等)占20%。

6、教学质量分析是改进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试题分析:包括试题的题型、主体知识覆盖面、试题分值合理程度、试题难度、试题的主要优缺点等。学校教导处应对各学科命题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及时向县教研室反馈。 学生学业成绩分析:成绩分析应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定量分析“二率”(即优秀率、合格率)和班平均分,这是反映学生成绩的基本数据。教师在进行必要的数据统计后,应结合对所教班级的情况做出定性方面的描述,期末在教学质量分析的基础上写出全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并按时上交。

十、教学质量评价

遵循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围绕学校过程性教学常规管理、教师常态课堂执教能力、阶段性教学质量三个方面重点实施监测,全面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评价内容及方式

①、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材料展评

展评的时间:一般为每学年第二学期的期末。展评材料的时限:一般为一学年(两个学期)。展评内容:教学计划、教师教案、学生作业、教学质量分析、校本教研活动记录、《教师专业成长手册》、教学管理制度、校本课程开发、校

17 长听课记录、学生成长手册、学生辅导记录、教师教学评价、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共十三类。抽取的方式:教师材料由教研室按比例直接随机抽取。评阅办法:教科研中心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对各校的材料逐项进行评阅并打分,写出评阅报告,并进行汇总分析。(展评结果新学期开学后反馈学校。)

②、教师课堂教学抽赛

抽赛的时间:原则上每年1次,一般安排在新学年的第一学期。抽赛的学科: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所有学科。抽赛的比例:原则上按任课教师的10-20%的比例抽取。抽赛办法:采取随机抽课、随堂听课、当堂打分、即时写出评语的方式进行。

③、教学质量抽测

抽测目的:通过质量抽测,调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引导学校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建立教学质量抽测制度、质量分析制度、质量反馈制度。整体把握全区各校教学质量现状,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管理与研究,力促学校和教师重视学力相对薄弱学生的学习,关注学力相对薄弱学生的课堂表现,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抽测的时间:中学一般安排在每学期的期中和期末,小学安排在每学期的期末。抽测的办法:小学教学质量抽测每次抽测学生数为中高年级的一个班,测试学科为语文、数学。初中教学质量抽测每次抽

18 1-2个年级,抽测学科为所抽年级的所有学科,教科研中心在考试前4周通知抽测学校、年级和学科。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抽测每次抽一个年级,抽测学科为所抽年级的所有学科。通过对抽测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重点考查起始成绩基础上的学生学业发展情况,共同查找存在问题,寻找解决对策,帮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和提高教学质量。

④、中小学教学优质学校评比

评比的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学年第一学期的期末。评比的内容:办学理念、教学计划、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设臵与批改、课外辅导、教学评价、校本教研、课程方案、教师业务比赛、论文论著、教育教学效果(主要包括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共十二个方面。评选的办法:本评比活动每年开展一次。在每年的上半年暑假前先由学校对照评比标准,进行自评,并将自评结果报教研中心;下半年,由教科研中心组成评估小组,依照评比标准对所属学校进行全面评估。评比标准满分为1500分,得分在1200分以上为教学优质学校;得分在900—1199分为教学合格学校;低于900分为教学不合格学校。

2、监测结果运用

将上述监测结果纳入教体局对学校全面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体系之中。

学校教学常规材料展评的结果按排序折合成分数,以

19 10%的比例计入中小学教学优质学校评选的总分。

教师抽赛的结果以学校为单位排序折合成分数,以10%的比例计入中小学教学优质学校评选的总分。

学校教学质量抽测的结果按排序折合成分数,以10%的比例计入中小学教学优质学校评选的总分。

中小学教学优质学校评比结果行文公布,其成绩纳入教体局当年对学校的督导评估。对教学优质学校由教体局挂牌表彰,并给予奖励,对教学不合格学校限期整改。教学优质学校实行动态管理,每两年复评一次,复评不合格,即取消教学优质学校资格。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织金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汶上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鸡西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推荐)

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花戛乡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西双版纳州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新)[版]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doc》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