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教案

2020-03-02 04:14:0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知识补充

封建礼教主要是指孔子整理的周礼,是人们日常生活的规范;因为周朝是封建社会,所以把周礼称之为封建礼教;但其实秦以后中国正式进入极权专制社会,并非封建社会,所以现在封建礼教主要是指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的中国统治者加诸于人民之上的利于稳固统治的日常生活规范。

封建礼教是反映封建社会特有的社会现实和思想观念的礼教,主要是 “等级观念”。包括:

族权指宗法制度下,宗族对族内家庭以及个人事务的决定权和审判权,族长做出的决定具有强制性。 政权指皇权

夫权指中国古代社会丈夫支配妻子的权力

神权指迷信的人认为鬼神具有的支配人们命运的权力.也指古代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宣扬他们的统治权力是神所赋予的,所以把这种传统的统治权力叫做“天赋神权”

宗法制度指旧时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一种制度;并且有家法、族法。

封建礼教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在制定礼教时,竭力保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最高统治集团在制定礼教时,是根据统治集团的利益,而不是根据全民的利益。(

【设计意图】

以独特的视觉,打破小说教学的一般模式。采用电化教学,声影并茂,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提高阅读能力。 【设计提要】

通过“判案”形式,设计六个问题,即:

1、.死者是谁?

2、死亡时间。

3、死亡线索。

4、死者档案。

5、死亡原因。

6、焦点访谈。

1、死者是谁?

投影胶片 B、放映出死者画面。

画面说明:一位中年妇女,惨死在冰天雪地里,一手拿着竹竿,一手拿着破竹篮。 死者是谁? 祥林嫂。

2、死亡时间 根据“信息”推断: (1)、23日是送灶的日子。

(2)、“我”在鲁镇过了两天即24日和25日。 (3)、一想到昨天碰到祥林嫂,昨天即24日。 (4)、傍晚听到议论即25日傍晚。

(5)、帮工说祥林嫂是昨天夜里死的或许是今天死的。 由此推知祥林嫂死于24日夜或25日晨。

3、死亡线索

要了解死者,必须调查与死者有关的人,寻找死亡线索。出示《鲁镇户口登记表》(投影胶片)

鲁镇户口登记表 姓名 年龄 职业 备注 鲁四老爷 五十岁左右 老监生 长住人口 四婶 五十岁左右 家庭妇女 常住人口 卫老婆子 不详 中人

祥林嫂 二十六七岁 打工 流动人口 柳妈 五十多岁 打工 流动人口 “我” 不详 知识分子

4、死者档案

时间 初来鲁镇 再来鲁镇 临死之前 年龄 二十六七岁 三十一二岁 四十岁上下

服饰 白头绳 乌裙 月白背心 白头绳 乌裙 月白背心 手拄竹竿 手提竹篮 面貌 脸色青黄 面颊红红的 脸色青黄 失去血色头发全白 脸黄中带黑

眼睛 顺着眼 顺着眼 间一轮

命运变化 立春之日 丈夫死去 开春之时 暮春时节 逼迫改嫁 痛失爱子 迎春时节 命归黄泉

【说明】从死者档案上看,祥林嫂年龄在四十岁上下,不会老死;身体健康,不会病死。种种迹象

表明,不是自杀,不是他杀。那么祥林嫂死因何在?

5、死亡原因

鲁四老爷:初来鲁镇时,四爷”皱眉”原因,祥林嫂是寡妇。 再来鲁镇时,四爷说“不干不净,败坏风俗”。 四婶: 初来鲁镇时,让祥林嫂祝福。

再来鲁镇时,只让她烧火,祥林嫂失去祝福权利。 柳妈: 嫁给两个男人,死后会被锯成两半。

祥林嫂捐了门槛,第二天眼睛出现了大黑圈。 死亡原因推断:再嫁

死亡原因说明:在封建社会中“好女不嫁二夫”,“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守寡活,再嫁则死。”“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祥林嫂有阿毛则活,无阿毛则死。 结案陈词:是封建礼教将祥林嫂一步一步推向死亡的深渊。

6、焦点访谈

A:祥林嫂是不是逆来顺受,无任何反抗? 不是。

如果有反抗表现在哪些地方? a.逃出婆家.。 b.反抗再嫁。

c.捐门槛,洗刷罪孽。

反抗是不是为了争取人性自由? 不是。

祥林嫂捐门槛是为了做一个无罪的人,祥林嫂有没有最? 没有。

她自己认为有没有罪?周围的人认为有没有罪? 有,这正是祥林嫂的悲剧所在。

因此,《祝福》不是惨在狼吃阿毛,惨在封建礼教吃祥林嫂。 B、假如祥林嫂站在你面前,问有没有灵魂,你怎么回答? 没有。

或回答无:灵魂消除了被锯的恐惧,打消了见阿毛的念头。 但不管怎样回答,能否拯救祥林嫂? 不能。

怎样才能拯救祥林嫂?

祥林嫂只是旧中国受封建礼教毒害的劳动妇女的缩影,要解救祥林嫂,只有推翻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

祝福教案

《祝福》教案

《祝福》教案

祝福教案

祝福教案

《祝福》教案

祝福教案

祝福教案

《祝福》教案

《祝福》教案

《祝福教案.doc》
祝福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