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苹果常见病害简介

2020-03-03 13:17:3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018年夏季苹果常见病害简介

一、炭疽病

炭疽病又称苦腐病,在全国各苹果产区均有发生,尤以黄河故道苹果产区、天水“花牛”苹果产区发生危害较重,有些果园病果率可达60%~80%,常造成严重损失。

该病主要危害果实,有时也可危害果台、破伤枝及衰弱枝等枝条。果实受害,多从近成熟期开始发病,初为褐色小圆斑,外有红色晕圈,表面略凹陷或扁平;扩大后呈褐色至深褐色,圆形或近圆形,表面凹陷,果肉腐烂,由浅而深可直达果心。腐烂组织向果心呈圆锥状扩展,有苦味,故又称“苦腐病”。当果面病斑扩展到1厘米左右时,从病斑中央开始逐渐产生呈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潮温时小黑点上可溢出粉红色黏液。有时小黑点排列不规则,呈散生状;有日时小黑点不明显,只见到粉红色黏液。病果上病斑数目多为不定,常几个至数十个,多病斑常扩展融合,严重田时造成果实大部分甚至全果腐烂;单病斑扩大后可使果实的1/3~1/2腐烂。病果易早期脱落,只有少数悬挂枝头,失水而干缩为黑色僵果。晚秋受侵染的果实,因温度降低而扩展缓慢,多形成深红色小斑点,且病斑中心常有一暗褐色小点。果台、破伤枝及衰弱枝受害,可形成不规则的褐色病斑,甚至扩展成溃疡斑,但多数症状不明显;而潮湿时病斑上均可产生小黑点及粉红色黏液。 药剂防治:

1、50%咪鲜胺铜盐悬浮剂2000倍+430克/升戊唑醇悬浮剂3000倍

2、50%咪鲜胺铜盐悬浮剂2000倍+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

二、炭疽叶枯病

炭疽叶枯病是近几年新发生的一种叶部病害,7~8月份多雨潮湿时常导致叶片大面积变黑褐色枯死,因由炭疽病菌引起,故而得此名。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还可危害果实。

叶片受害,初期产生深褐色坏死斑点,边缘不明显,扩展后形成褐色至深褐色病斑,圆形、近圆形、长条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大小不等,外围常有黄色晕圈,病斑多时叶片很快脱落。在高温、高湿的适宜条件下,病斑扩展迅速,1~2天内即可蔓延至整张叶片,使叶片变褐色至黑裼色坏死,随后病叶失水焦枯、脱落,病树2~3天即可造成大量落叶。环境条件不适宜时,病斑扩展缓慢,形成大小不等的褐色至黑褐色枯死斑,且病斑较小,但有时单叶片上病斑较多,症状酷似褐斑病危害;该病叶在30℃下保湿1-2天后病斑上可产生大量淡黄色分生孢子堆,这是与褐斑病的主要区别。

果实受害,初为红褐色小点,后发展为褐色圆形或近圆形病班表面凹陷,直径为2毫米左右,周围有红褐色晕圈,病斑下果肉呈褐色海绵状深约2毫米。后期病斑表面可产生小黑点,与炭疽病类似,但病斑小且不造成果实腐烂。 药剂防治:

1、50%咪鲜胺铜盐悬浮剂2000倍

2、430克/升戊唑醇悬浮剂3000倍

3、250克/升吡唑醚菌酯乳油2500倍

4、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

三、斑点落叶病

斑点落叶病是造成苹果早期落叶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全国各苹果产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特别是在沿海果区及甘肃天牛苹果区发生危害较重,严重年份或果园常造成大量早期落叶。元帅系品种感病较重,富士系品种抗病性较强。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柄、果实及1年生枝条。叶片受害,主要发生在嫩叶阶段,全年分为春季高峰和秋季高峰。发病初期,形成褐色圆形小斑点,直径2~3毫米;后逐渐扩大成褐色至红褐色病斑,直径6~10毫米或更大,边缘紫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典型病斑呈同心轮纹状;严重时,病斑扩展联合,形成不规则形大斑,病叶多扭曲变形,并常造成早期落叶。温度大时,病斑表面可产生墨绿色至黑色霉状物。后期(特特别是秋季),病斑变灰褐色,有时易破碎,甚至形成不规则穿孔;严重时,枝梢上许多叶片受害,甚至脱落。叶柄受害,形成褐色长条形病斑,稍凹陷,易造成叶片脱落。

果实受害,多发生在近成熟期后,形成褐色至黑褐色圆形凹陷病斑,边缘常有红色晕圈,直径多为2~3毫米,不造成果实腐烂。枝条受害,多发生在1年生枝上,形成灰褐色至褐色凹陷坏死病斑,椭圆形至长椭圆形,直径2~6毫米,后期边缘常开裂。 药剂防治:

1、430克/升戊唑醇悬浮剂3000倍

2、250克/升吡唑醚菌酯乳油2500倍

3、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

4、255克/升异菌脲悬浮/600倍

5、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6000倍

四、褐斑病

褐斑病又称绿缘褐斑病,是苹果早期落叶病的最重要病害之一,全国各苹果产区均有发生,每年均需要药剂防治。多雨潮湿年份或果园,防治不当常造成大量早期落叶。受害严重果园7月份即开始落叶,8月份已造成大量落叶,导致发二次芽、长二次叶、开二次花,对树势和产量影响很大。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造成早期落叶,有时也可危害果实。叶片发病后的主要症状是:病斑中部褐色,边缘绿色,外围变黄,病斑上产生许多小黑点,病叶极易变黄脱落。叶片上的症状分为3种类型。

1、同心轮纹型:病斑近圆形,较大,直径多6~12毫米,边缘清楚,病斑上小黑点排列呈近轮纹状。叶背为暗褐色,四周、浅褐色,无明显边缘。

2、针芒型:病斑小,数量多,呈针芒放射状向外扩展,没有明显边缘,无固定形状,常遍布整张叶片,小黑点呈放射状排列或排列列不规则。后期病叶逐渐变黄,病斑周围及叶背呈绿祸色。

3、混合型:病斑大,近圆形或不规则形,中部小黑点呈近轮纹状排列或散生,边缘有放射状褐色条纹或放射状排列的小黑点。

果实多在近成熟期开始受害,病斑圆形,褐色至黑褐色,直径6~12毫米,中部凹陷,表面散生小黑点。仅果实表层及浅层果肉受害,病果肉呈褐色海绵状干腐,有日时病斑表面常发生开裂。 药剂防治:

1、430克/升戊唑醇悬浮剂3000倍

2、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

3、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6000倍

4、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

常见树种病害统计

河蟹常见病害防治

苹果生理性病害知识.2.26

苹果贮藏期病害的防治措施

草鱼鱼种常见病害防治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城市道路常见病害的防治

道岔常见病害的整治

常见的道岔病害的整治

草鱼鱼种常见病害防治

《夏季苹果常见病害简介.doc》
夏季苹果常见病害简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