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体会

2020-03-03 09:08:0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个人体会

韩雯

【摘要】目的:通过对胸腔闭式引流患者实施护理,使患者了解胸腔闭式引流的作用,方法,注意事项,观察要点,护理方法有所了解,消除不必要的顾虑及紧张情绪,更好的配合医生护士,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胸腔闭式引流 护理 体会 1.定义和适用范围

外伤性或者自发性气胸、血胸、脓胸、以及心胸术后安置胸腔闭式引流,目的是排除胸腔内的液体、气体,恢复和保持胸膜腔负压,维持纵膈的正常位置,促进患者肺迅速,防止感染。 2.临床资料

本组资料为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共收治开胸患者12 例。男7例, 女5例,年龄均在20岁到60岁之间,其中自发性气胸6例,外伤性血胸2例,肺癌根治术1例,食管癌1例,脓胸2例,经过精心护理患者在72小时内拔管率达到91.7% 出现并发症为0%。 3 护理措施

3-1 胸腔闭式引流的安置方法

根据体征和胸部X线检查,明确胸腔内液体和气体的部位,置管时病人取坐位或半坐卧位引流气体一般选择在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或腋中线第三肋间插管,引流气体选择在腋中线和腋后线之间的第6-8肋间。排液的引流管选用质地较硬 管径为1.5—2cm的橡胶管,不易折叠堵塞,利于通畅引流。排气的引流管选用质地较软,管径为1mm的胶管,既能达到引流的目的,又能减少局部的刺激,减少疼痛。 3-2 胸腔闭式引流的装置固定

将引流管长度约100cm,它可垂直降到引流瓶,但不能垂下绕圈,防止引流液集中在环圈处,而使引流中断,并形成回流压阻碍引流。应将引流瓶放置低于胸腔引流出60cm以上,并妥善固定,用别针妥善固定在床缘上,以免意外跌倒,并询问病人便不便于病人休息,嘱咐病人不要随便改变引流瓶的位置,如搬运病人,应先用止血钳夹住引流管,将引流瓶放在床上,以利于搬运,在松开止血钳前,先将引流瓶放到低于胸腔的位置。 3-3 每日更换引流瓶

引流瓶必须每天更换,更换前必须严格检查引流瓶是否在有效期内,有无 裂缝 破损,漏气,检查完毕后在严格的无菌操作下打开引流瓶的包装袋,将引流瓶内倒入400ml的生理盐水,做好标记,将已准备好的引流瓶和用物到病人床旁,核对病人的床号、姓名。更换前评估病人的引流管是否通畅 伤口敷料是否整洁,评估完毕后在严格的无菌操作下进行更换 更换时应用血管钳夹住引流管,拔掉旧的的引流瓶,并用安尔碘消毒引流管与引流瓶的连接处 消毒完毕后将新的引流瓶连接,保证确实连接无误,封闭良好后,开放血管钳,嘱咐病人咳嗽或深呼吸,观察是否有水柱波动,如有水柱波动,即连接完好。再将应将引流瓶固定在低于胸腔引流出口60cm以上的床缘上。

3-4保持引流管的通畅、伤口敷料整洁、床单位整洁、防止感染。

每日在交接班时、更换引流瓶时、定时巡房时,必须要严格观察引流管是否有受压、折曲、阻塞漏气等。观察患者的伤口敷料是否整洁,有无渗血情况及床单位是否整洁,如有不洁,应及时更换。 3-5 保持正确的体位 鼓励有效咳嗽

体位最常采用的是半坐卧位,鼓励病人有效咳嗽,咳嗽有利于引流,使肺膨胀,肺膨胀有利于胸腔内的气体与液体的排出,术后第一天起可以给病人做超声雾化吸入,并协助病人翻身拍背,指导病人有效咳痰、腹式呼吸、或者给病人一个气球、让病人作吹气球练习,利于肺膨胀。 3-6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

一般在开胸手术后2小时内的引流量为100-200ml,24小时的引流量为500ml,引流液多呈暗红色液体,如果引流液的速度快且量大,每小时的引流液大于200ml,并是鲜红色液体,伴有血凝块 考虑胸腔内有进行性出血,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7胸腔闭式引流常见的护理问题及处理

1) 引流管阻塞:主要是由于引流管扭曲、折叠、受压或未定时挤压使管腔被凝血块或脓块阻塞,可用挤捏引流管或适当调整引流管的方向,并用无菌注射器缓慢抽吸排除阻塞,如没效果,应考虑重新插管。

2) 引流管脱落:若引流管从胸腔脱落,应立即捏紧伤口皮肤,消毒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若引流管从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应立即用手捏住导管。

3-8胸腔闭式引流常见并发症原因及处理

1) 皮下水肿:多由于切口大于引流管的直径,引流管不通畅或滑出胸腔,患者剧烈咳嗽致胸腔腹内压急剧增高,使胸腔内空气沿引流管进入皮下,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皮下切开引流。

2) 疼痛:是由于引流管与胸膜摩擦或压迫肋间神经等引起的疼痛,可适当调整引流管的位置并做好心理护理,或遵医嘱用止痛药减轻疼痛。 3) 纵膈摆动:是胸腔引流最严重的并发症,主要由于胸腔积液,积气引流过快,过多或剧烈咳嗽使气体过快排除胸腔所致。患者出现开放性气胸,呼吸困难,休克,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抢救。 4) 肺不张:主要是没有进行有效咳痰和引流不畅所致 5) 胸腔内感染:没有进行无菌操作,或引流液逆流所致, 3-9拔管的指征及方法 一般在开胸手术后48-72小时,24小时内引流液的少于50ml,脓液少于10cm, 无气体溢出,病人无呼吸困难,呼吸音恢复 ,X线检查肺膨胀良好,即可拔管.方法:安排病人坐在床边缘或躺在健侧,嘱咐病人呢深吸一口气后屏气拔管,并迅速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再盖上纱布,用胶布固定。拔管后最初几小时应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呼吸困难,引流管口处有无渗液、漏气、管口周围有无皮下气肿等。 3-10健康教育

1) 向病人说明深呼吸,有效咳嗽的意义,鼓励病人在胸痛的情况下积极配合治疗。

2) 病人出院后要进行有效的锻炼,不能做剧烈的运动,活动后可能会出现气短,应尽早戒烟并避免刺激物的吸入。 3) 定期到医院复诊。 3.小结: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对于开胸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只要我们实施科学的,有效的,及针对性的护理,护理过程当中能够坚持严格的无菌操作,密切的观察病人的引流的情况,实行良好的健康教育,加上病人和家属的配合,就能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陈果,胸腔闭式引流在临床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健康教育杂志

1662-3783 (2010)08-0091-01

[2]康宜琴,汤美秀, 胸腔闭式引流的观察及护理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1008-9334,2010,11,087 [3]金普乐 胸腔闭式引流的并发症护理 中国医学杂志网 1005,(2010)12-1899-01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

胸腔闭式引流及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外科护理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体会.doc》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