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多媒体的利与弊

2020-03-03 15:00:0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生物教学中多媒体的利与弊

应用信息技术辅助生物教学有很多优点,我只说说其中几个特别的优点:

一、图片演示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由于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目前已知的达200多万种,生物大多有地域性。基于此,我们不可能拿过多的生物标本或活体进课堂示教,特别是比较特殊的生物。例如:一些史前动物,如恐龙、始祖鸟等,现在我们已不能真实地目睹它们,只能根据化石想象它们的形态;微生物中的病毒、细菌、霉菌等,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个体过于微小,关键是有些微生物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威胁,搬活体进课堂不现实。而这些生物的图片很容易获得,利用信息技术演示生物的多样性,可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阅历。

二、演示新授内容的板书和图片。素质教育的特点是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一堂课的结构包括“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归纳讲解、板书、师生互动”等环节,各环节都需要时间,特别是板书,耗时多是不言而喻的,把握不好,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值得注意的是,在课堂小结时,最好能再次整体出现一次板书,以便学生加深印象。另外,教材上有许多图片,如:心脏解剖图、肾的内部结构图等,新版挂图太小,后面同学看不清,很难绘制,教学时又要使用。可借助多媒体将图片投影,形象生动,还能随时发现教学中的异常情况,理解所授内容。

三、用于演示实验过程或实验结果。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通过操作能够培养动手能力,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分析,有助于发展思维能力,理解和掌握生物学原理形成正确的生物学概念等。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都很多,有少数实验例外。如果有些实验过程太长,

一、两节课就很难出结果,如测种子的发芽率需要一星期左右。可将过程拍下来,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做成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实验过程中的风采,放大学生操作中的优点和出现的问题,更有利于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以后的实验能力。还有些实验不适合经常做,如废电池浸出液对植物的影响,耗时长而且废液也很难处理。我们可以用一个班做一次,把过程制成课件,让后来者共享。这样既可以不因为每次做而造成环境污染,又让学生感觉身临其境,增强可信度。

四、演示复习时的知识结构和课堂练习。由于会考复习的最大特点是知识点多、内容跳跃性大、例题多、练习密集、时间紧、进度快、教师的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如何减少工作量而又能轻松完成复习任务?使用多媒体将上课内容投影,复习时按预定的方式引导即可。同时借此还可以补充大量的课外知识,增加课堂知识容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当然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不都是有利的,还存在以下误区:

目前我国中小学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下,加强了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力度,强调在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信息技术。虽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观念能够在一些地区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但是在大部分学校的实践过程中还是普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误区。作者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分析,指出了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

在学习新课程标准时,联系目前国内开展的以“学科教学改革,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训练,信息技术运用”为内涵的学科“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我们感受到“四结合”项目的教改思想在多个方面都能很好地和课程标准相呼应,并且在试验的一些重点课题中已经做出了一些有益的甚至是成功的尝试,从“四结合”的理论基础的建立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具体教学模式的探索方面,“四结合”所做的工作和课程标准的主导思想是一致的,因此在开展课题研究时,更加感到在标准指导下深入开展学科“四结合”教改具有重大理论及实践意义。但在指导试验学校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众多学校存在着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及操作误区。这些误区的存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度,易使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偏离正确的方向。

1、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理解的误区

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环境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更能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它包含在学习情境下,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主动质疑,提高自身信息素养,提高判断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思维习惯多个方面。但由于一些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只要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地让学生多说多做就是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观念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学生思维方式的误导

在信息时代,学生以一种非传统的方式接受知识,获取信息,思考评价,解决问题。正确的数字化学习的思维方式对于学生一生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网络信息容量巨大,同时也良莠不齐,有的只是对某一问题的观点罗列,有的则带有片面性甚至误导性,那么这种数字化学习的能力培养就要求学生能够站在较为客观的立场进行分析,再结合自身的知识结构做出相应的判断。但有的教师只是提出“从网站找出一条信息来表达或证明你的观点即可”。这种引导学生分析学习资料的思维方式就带有误导。它易使学生人云亦云,甚至以偏概全,有碍其正确判断,有理有据地分析事物的能力。如果教师连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等都无法对学生进行正确训练的话,那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更无从谈起了。 (2)对教学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方法的误解

在学习新知识前,让学生利用一些学习资源进行适当的预习以建立旧知与新知之间的联系是必要的。但是这种准备是基于学生为达到意义建构的知识点的补充与强化上,而非为教师更好地开展这堂课的教学而做的一种准备。因此,对于学生事先预习的教学相关知识,应以内化为学生的一种能力或知识水平来体现是恰当的。但在有些课上学生读事先准备好的材料,而从他们的反映来看,这种知识的预习没有给他们带来某种程度的深入理解或提高,而是一字一句地机械地读。读的学生没有领会,听的学生也不会有很多收获。这种预习就是低效率的无甚实际意义的学习。对于学生通过网络或CAI课件进行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扩展阅读,有些教师则认为这个环节可有可无,只要教学任务保证完成就可以了。实际上这部分知识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要的必要补充,是保持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必要手段,是对教学内容的必要拓展。因此教师对于扩展阅读的指导及帮助也不容忽视,从某个方面讲,这个环节对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迁移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3)主体绝对化倾向

在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中,教师是教学进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实施者,这种传承多年的主宰课堂的教学方式为我国广大教师普遍接受。而现在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改变传统教学中的教师全权控制为新型教学环境下尽量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回归。这是大部分教师能达到的学生主体作用时的理解。然而有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却把主体回归的课堂变成了主体放任自流的课堂,过度弱化了教师的作用。这种极端化的倾向在一些对信息技术不太了解或对新型教学结构掌握得不太好的教师中存在着。于是在教学中出现了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中自学而不进行监控,让他们在讨论区中自由发言而不围绕主题的现象。不但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字化学习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连传统教学中教学任务的完成,必要的师生情感交流,教师人格魅力的熏陶都等丢失殆尽。

2、教学情境创设偏离教学目标

建构主义理论十分强调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目前很多教师都进行教学设计时都要“创设情境”。然而我们发现,这中间有一部分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教学情境创设。教师们一味追求在课堂开始阶段用CAI课件放出与本课学习内容相关的视音频材料即为创设教学情境,如果没有多媒体的支持就感到无所适从,无法创设情境。这样的指导思想下的情境创设就会出现偏离教学目标的现象。其实情境的创设可以有多种方式。适当的多媒体材料可以辅助实现创设情境、教师的语言渲染、激发学生想象、生活实例列举等都可以创设情境。

3、重活动形式,轻活动效果 课堂中的教学活动要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密切相关,所有的教学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师在设计学生的活动更要准确地体现教学重点,且能体现出学生在活动参与中的理解、表达能力的培养,活动参与后达到意义建构的程度即活动效果。然而很多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花了很多力气设计的活动,只重视活动形式,而忽视了活动效果。如生物课堂中从网络中引入大量的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各种动物,进行教学,课堂气氛是活跃了,生态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却淡化了,没有取得好的效果。

多媒体教学中的利与弊

多媒体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利与弊

生物教学中多媒体应用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利与弊

多媒体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利与弊

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利与弊

生物多媒体教学中如何正确处理

生物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浅论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利与弊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利与弊

《生物教学中多媒体的利与弊.doc》
生物教学中多媒体的利与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