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

2020-03-03 22:29:1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以“教育”为话题的作文素材、例文及经典语句

一、话题设计

有一次,某学校的校长在操场上巡视,当走到操场上的花坛池旁,他看到在花丛中有一张巴掌大的废纸,便向前走了两步,弯腰把纸捡起来。旁边的一名学生连忙走过去,接过校长手中的废纸。校长说:“校园内要保持清洁,一张废纸,一根草棍都不应该有,美好的环境需要大家来维护。这名学生连连点头,旁边的学生都投入了赞许的目光。

请以“教育无小事”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二、话题分析

教育的意义,大家已经很清楚了。但是,教师也好,家长也好,往往在教育孩子时只重视大的方面,如“行为”啊,“学习”啊,等等。而忽视了一些小的方面。实际上,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

这个设题从一件小事说起,又是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便于理解话题的内涵,写起来有话可说。但是,要注意的是:

1.文章的主题要突出。以表现以小见大,因小失大的思想。避免“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倾向。

2.选材要典型。在生活中,身边发生的小事太多了,如何选择典型的材料表现主题,应该从记忆库中经过筛选,切不可信手拈来,随意拼凑,从而影响了文章的说服力。

三、写作角度

根据拟设的考题材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文章写作的角度。

(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这个题目可以写成一篇议论文,运用正反论证的方法。先从反面写有些家长、老师对学生的错误抱着批评、指责,甚至训斥的态度。

然后从正面写如何去教育学生。选用自己的家长或老师的

一、二件事,阐明他们关心自己,爱护自己的做法。这样,既有事实,又讲道理,不难写出好文章来。

(二)事事都要拘小节

海洋是由一滴水一滴水积聚起来的,森林是由一棵树一棵树组成的,成大事者是从小事做起的。不拘小节的人常常会有后患。这样的例子比较好举,文章有东西可写。

(三)身教胜于言教

校长看见了废纸片,可以让学生捡起来,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默默地把它捡起来,他的这一举动,感动了学生,学生自觉地接过校长手中的纸片,把它扔到垃圾箱里。这是多么生动的身教胜于言教的例子啊!

学生身边像这样的例子很多,写好这样的文章不成问题。

(四) 好地环境需要大家来维护

根据所给材料,选写这样的文章应该是切题的。

在学校,老师和学生共同维护着校园环境,绿树成荫,花开不败。在社会上的公共场所是否也是这样。好的方面,例如:大连市60%的绿地有人认养。不好的方面,例如,有人滥伐树木,有人随意捕杀野生动物,破坏了生态环境。这样,举出正反事例,有理有据。

一篇关于道德的作文

我们播下一个动作,使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使收获一个品格;文明已被人们放在心里的一个重要位置,时时刻刻在与文明交谈,千万不要把文明行为习惯看作小事。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都传递着丰富的文明信息,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管住我们的口,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管住我们我们的脚,不践踏花草。

道德是最美丽的花儿,最圣洁的心灵,它让人问心无愧,心胸坦荡。有时道德是一种感恩。道德有时是一种爱心。道德,是春天的花儿,是植物的肥料。道德,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财富,更是一种智慧。

做人要讲道德,有道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高尚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烈荣辱感的民族。在我们的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不能混淆。否则,社会和谐不起来,经济发展不起来,民族精神振作不起来,国家也强盛不起来。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应当成为每个公民应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倡议我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在思想上积极追求上进,明辨是非;在学习上刻苦努力,精益求精;在生活上勤俭节约,节约水电,不攀比;在平时热心为同学服务,大胆创新;在行动上坚决反对有损民族形象的丑恶行为,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遵守社会公德和校规校纪。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把“八荣八耻”作为心灵的准则和行动的指南,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道德是我们拥抱在怀中的一道绚丽的彩虹,只要它一现身,便会带给我们雨过天晴的喜悦与欢欣不是吗?当我们和别人闹矛盾时,道德会让我们伸出热情的双手,主动和对方言和;当我们自暴自弃时,道德会帮助我们找回自我;当我们悲观失望时,道德会使我们振作,从而走出那愁云密布的黑暗;当我们受到挫折、失败时,道德会促使我们奋勇前行,坚信“失败乃是成功之母”;当时代的使命降临时,道德又会使我们抱定“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念,勇敢地、毫不畏惧地承担起一切……可以说,道德是我们生活的立足点,也是我们生命的支撑点。

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开始,自觉地做道德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捍卫者,逐渐具备良好的公民道德,长大后成为一个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的响当当的中国人!

关于道德

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点燃希望之灯;道德是灯,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导人们走向灿烂的辉煌!

乐于助人,是贴近我们学生最常见的道德。难怪某杂志社对学生最赞赏的品质进行调查,\"乐于助人\"被排在第一位。雷锋,被人们传唱了30多年,因为他总是乐于助人,好事做了一火车,扶老携幼,解囊相助,雪中送炭,成为当之无愧的楷模。秋云,一个身残志坚的好姑娘,用自己柔弱之躯谱写了一曲助人之歌,使那些\"孤帆远影\"的人们重新\"直挂云帆济沧海\"。徐虎,上海滩上最受欢迎的老百姓,十几年如一日上门排忧解难,把乐于助人这一中华民族流传的美德唱得绯红,表现得淋漓尽致……难怪康德老人曾说:\"在这个世界上,惟有两样东西深深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一是我们头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

但在回答另一份调查\"你如果遇到别人碰上麻烦事时会怎样对待\"时,一些人却作出\"悄悄走开\"的选择。的确,\"悄悄走开\"的选择省得了一时的麻烦,但你同时却背离了社会道德的准则。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有幸掩埋岳飞、秋瑾一代名将的地方,曾上演了一幕令人心痛的悲剧:一位小孩掉进湖中,在生与死的旋涡中挣扎,旁观者数百,却无一相救,居然有人提出\"出价一百才救\"的主意,孩子在人们的麻木中停止了挣扎,黑发送幼童的悲剧终于上演,可悲,可恶,可叹! 伸出你的手,足以使一个生命苏醒;停住你的脚,足以使一份道德重现。

现代价值观必须摆脱自我与自私的束缚,跨越金钱与名利的栅栏,走出道德沦丧的怪圈,跳出明哲保身的沟壑,才能使道德之花绚烂,才能使助人为乐温暖人们的心。

现代价值观不能到文艺复兴的个性解放中挖掘,不能到萨特的存在主义中挑捡,不能到卡夫卡的人性异化中剪取,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的广阔背景,吸取五千年的道德精髓。让我们的明天美德随处可见,让看到别人困难却走开的人重新负起助人为乐的责任!

名人名言:

1、有德行的人之所以有德行,只不过受到的诱惑不足而已;这不是因为他们生活单调刻板,就是因为他们专心一意奔向一个目标而无暇旁顾。 —— 邓肯

2、

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 —— 贝多芬

反思”话题作文例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古人尚且“吾日参省乎吾身”,可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却已习惯于对别人的所作所为说三道四,很少有人反思自己。比如上课迟到推门而入径直走到座位去,比如面对走来的熟悉或不熟悉的老师低头而过,比如搬动桌椅发出可以避免的声响,你反思过自己的行为吗?

(2)当你听说,在美国的珍珠港“垃圾桶在此”是专门写给中国人看的提示语时,你想到了什么?

反思,可以是对自己或他人的不良行为,也可以是对自己或他人的成绩及荣誉;其实,对任何事情都可以进行反思,该反思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请就“反思”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你可以发表看法,也可以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或编故事等。

[注意] 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

1、审题点拨:

本次作文为话题作文,没有审题难度,属于想跑题都不容易一类。但有一点必须指出:大家一定不能随意篡改话题关健词,比如,有的同学把“反思”写成“反省”“回首”“回忆”等等相类似的概念,这是话题作文中最低级的错误,今后应力避。

2、构思指津:这种概念式(再如:“尊严”“理解”等等)话题作文一般有两种构思模式:可以切入一个有意义的领域进行反思,比如:公民道德修养问题、民族文化遗产问题。也可以从“反思”的实质,“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入笔谈“反思”的价值。

3、写作误区:话题作文,往往有两个最大的写作误区:一个是完全把话题中的材料当做了自己的写作素材,从“吾日参省乎吾身”到美国珍珠港的垃圾桶,再到SARS病毒,再到“纪念日”“战争苦难”,如此这般把所给材料一一扩充,完成了他自己的文章;二是杂烩式罗列一连串没有内在体系的现象和问题,指出这些都需要反思,这样构思,写不出一己之见,做不到言之有物。

4、例文分析:

思是进的一条捷径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是《论语》中一句被广泛留传的名句。不错,温习旧的知识,从中找到新的知识,可以做他人的老师了。思与这个差不多是同一个道理。人只有经常对做过的事广泛的思考,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办成这一件事。 在闲暇的时光里,我们要放下手中的笔,闭上眼,静静地回想以前做过的事,你会有何感想,是懊悔,还是伤心。是否你现在想自己在当时做时感觉的有一点特别。

安全”为主题的作文和素材 热爱生命 遵章守纪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城市已变得越来越美丽,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的景象随处可见。然而由于有些人交通安全意识的淡薄,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演了一幕幕不可挽回的悲剧。当你看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消失于车轮之下,当你发现一阵阵欢声笑语湮没在尖锐的汽笛声中,当你面对那些触目惊心的场景时,能不感到痛心疾首吗?

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依然是各种事故领域的“头号杀手”。 而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欠缺安全防卫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差,因此对少年儿童进行安全教育的形势相当紧迫。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我们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红灯短暂而生命长久,为了更好地宣传交通安全法规,增强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更好地珍视我们生命,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我们要认真学习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规,遵守交通规则,加强安全意识,树立交通安全文明公德;

2、当我们徒步行走于人来车往的马路时,请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

3、当我们时马路时,多一份谦让与耐心,不闯红灯,走人行横道,绝不能为贪一时之快,横穿马路;

4、严禁12周岁以下的学生骑自行车。放学回家一定要排好路队。

记得有这么一个故事。几个学者与一个老者同船共渡。学者们问老者是否懂得什么是哲学,老者连连摇头。学者们纷纷叹息:那你已经失去了一半的生命。这时一个巨浪打来,小船被掀翻了,老者问:“你们会不会游泳啊?”学者们异口同声地说不会。老者叹口气说:“那你们就失去了全部的生命。”

虽然这只是一个故事,但其中蕴含的哲理却耐人寻味。灾难的发生对每个人来说,不分贫富贵贱,不论性别年龄。孩子、学子、工人、知识分子,人民公仆……无论咿呀学语,还是学富五车,无论幼小纤弱,还是身强力壮,如果缺少应有的警惕,不懂起码的安全常识,那么,危险一旦降临,本可能逃离的厄运,却都会在意料之外、客观之中发生了。

遵章守纪,就是尊重生命,尊重自我。当我们能做到这一切的时候,我们的社会便向文明的彼岸又靠近了一步。重视交通安全,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呵护这文明之花,让我们远离伤痛,珍爱彼此的生命吧。

大地苏醒,春风又绿。我们要把平安的种子撒播进自己的心田。当它发芽开花、长成参天大树,我们必将收获更多的祥和、幸福和安宁。

“规矩”为话题作文指导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军队需要严明的纪律,它才有战斗力;社会需要合理的

道德行为规范,它才能正常运转。另一方面,陈规陋习又会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而新思想、新科学的产生正是建立在打破这些过时的规矩的基础上的。

“规矩”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它是社会生活中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你对“规矩”有什么样的认识或体会呢?请以“规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一、审题思路:

“规矩”在词典中的意义是“画圆形和方形的两种文具,比喻一定的标准、准则和惯例”。题目的导语来源于孟子的名言“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本义是说,没有圆规和求直角的曲尺,就没法画出规整的圆形和方形。与“规矩”词义相近的词有“规范、规则、规章……”后者是指形成了条文的规定。规矩的外延很广,例如法律制度、校规班规、家庭教养规矩、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纪律守则、交通规则、比赛规则、游戏规则、文学作品的创作规则、文明公约、道德规范……

但前人的思想、理论、定律、做法和自然、社会运行的规律等不属于规矩的范畴。不少同学在这里发生了误会,例如认为“宇宙守恒定律”是规矩,亚里士多德关于重物落地的错误理论是规矩,经典力学理论是规矩……由此,同学们认为哥白尼的“日心说”、达尔文的“进化论”等较先进的理论就是在打破原来的规矩后产生的。例如,有同学写道:“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从一个掉下的苹果中思考最终得出万有引力定律。如果他如平常人一样遵循着苹果本来就会掉下来这一规矩的话,我们永远都得不出万有引力。”

二、写作提示:

(1)并列式结构——中心论点:无规矩不成社会。分论点1:政治生活需要规矩。分论点2:经济生活需要规矩。分论点3:文化生活需要规矩。

(2)层进式结构——中心论点:规矩需要不断辨证。分论点1:规矩,需要谨慎制定。分论点2:规矩,需要严格执行。分论点3:规矩,需要不断更新。三个分论点分别从规矩制定的前、中、后三个时期的态度角度入手,思路非常清晰。

(3)正反对比论证——中心论点:我们既要提倡循规蹈矩,又要破除墨守成规。分论点1:人人循规蹈矩,遵章守法,社会就能有序和谐。分论点2:但个个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却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4)综合式结构——中心论点:在规矩中生活,从规矩中突破。第一部分 分论点1:规矩能使我们的团体更加团结。分论点2:规矩能使世界更加有序。第二部分:过时的规矩需要突破,从而创造更好的。

这里综合使用了并列结构与正反对比结构,辨证分析了规矩的正反两方面作用,条理清楚,结构严谨。

三、评分标准:使用2007广东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优秀例文】

规矩的变与不变 可以这样说,自从有人类以来,就有规矩。它是人类社会运行的法则。但这并不代表,规矩就是真理。规矩是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不同的人类发展阶段,不同的时代,都自有其不同的规矩。如果规矩与其时代不匹配,那就会导致悲剧,会阻碍社会发展。

“和谐”话题作文升格指导

山东临沭 解玉峰 郭玉金

【文题再现】

鲜花因有了绿叶的依偎,才显得清纯、鲜润;大地,因有了万物的拥吻,才显得平和、馨香。而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也是因为彼此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才呈现出五彩斑斓的和谐吗?

请以“和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内。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立意自定。⑤不得少于600字。

【文题解读】

“和谐”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不仅包含有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等之间和谐,就连物与物的配合、光与影的衬托、声音的协调……,都是“和谐”的结果。在这众多的关系中,我们要善于选择写作角度,找到生活中对应的人和事,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化大为小,以叙述感人的故事、描绘优美的图景、倾听真挚的情感、阐述精深的哲理,从而突出文章的主旨。

写作时可以写成记叙类文体,首先要确定所要表达的范围,可以选择“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中的某一方面来写,化大为小,以写出真情实感来。也可以截取一个片段或几个片段,铺叙成文。必须向学生讲明白,记叙类的文章要特别注意结构精巧设置、细节刻画的运用和语言的形象生动。也可以写成议论文体,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拟定一个中心论点,展开论述。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结构方式:①先揭示和谐的含义,一般采用排比句的形式,列举多个领域和谐的具体表现,然后揭示和谐的重要性,最后谈如何达到和谐。②先从反面举例,然后揭示不和谐的危害,指出和谐的重要。③正反对比着写,可以在阐释和谐的概念、重要性、原因和后果等方面对照着写,从而更好突出文章的主旨。

【经典素材】

1.名言警句: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见的和谐更美。──赫拉克利特

幸福永远存在于人类不安的追求中,而不存在于和谐与稳定之中。──鲁迅

2.故事感悟

路不拾遗

唐朝有个人路经武阳,遗失了一件衣服,走了几十里路才发觉,心中很着急,当地人劝他说:“不要紧,我们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你回去找,一定找得到。”那人半信半疑赶了回去,果然找到了自己的衣服。这件事越传越广,人们就把社会风气好,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路上遗失的东西也没人捡拾形容为“路不拾遗”。

将相和

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将廉颇嫉妒同朝为官的蔺相如,并处处刁难蔺相如,但蔺相如心胸广阔,以国家的利益为重,并不斤斤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最终感动了廉颇,最后廉颇知错即改,马上负荆请罪。而蔺相如宽怀大量,不记前嫌,与廉颇和谐相处,两个人齐心协力治理赵国,使得赵国强盛一时,“强秦不敢加兵于赵”。这就是著名的“将相和”的故事。

3.精彩片段

和谐是什么?和谐是陶渊明“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从容,是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生机,是王昌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真诚,和谐原来就是一种感觉,是一种生活在阳光下的惬意。

(和谐之美)

“和谐”素材

(一)名人名言

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

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

3.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雨果

4.幸福永远存在于人类不安的追求中,而不存在于和谐与稳定之中。——鲁迅

5.君子是和谐而不会盲目附和,小人只是盲目附和而不会和谐 ——西谚

6.友谊是一种和谐的平等。 --毕达哥拉斯

7.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 费孝通

8.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 黑格尔

9.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会在环境中,就 造就了环境的美。 ——冰心

11.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见的和谐更美。 —— 赫拉克利特

12.对和谐之美的追求是人类的本能。 ——马克思

13.天下为公,世界大同。 ——孙中山

14.美必须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在形象上如此,在内心中更是如此。

——孟德斯鸠

15.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要对我们进行报复 。 ——马克思

16.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子•牧民》

17。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论语•季氏第十六》

18.衣食之于人也,不可以一日违也,亲戚可以时大也。 ——《管子•侈靡》

19.爱自己的孩子是天性,爱别人的孩子是圣人。 ——西谚

(二)妙语集锦:

20.轻轻的捧着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这颗心永远属于你,告诉我不再孤单。我们同欢乐,我们同忍受,我们怀着同样的期待,我们共风雨,我们共追求,我们怀有同一样的爱。

——《让世界充满爱》歌词

21.让我们敲希望的钟呀,多少祈祷在心中。让欢喜代替了哀愁呀,微笑不会再害羞;让时光懂得去倒流,叫青春不开溜;让贫穷开始去逃亡呀,快乐健康留四方;让世间找不到黑暗,幸福像花儿开放。

——《祈祷》歌词

一、事例类

﹡数据﹡

教育公平

据近期权威研究成果表明,我国各项教育投资为800多亿元,而占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只获得其中的23%,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直接导致城乡居民受教育水平的差异。城市高中、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比例分别是农村的3.5倍、281.55倍和323倍。在某些著名重点高校,如清华,北大,其农村学生的比例也在逐渐减少。而唯一让人略感欣慰的是经过扩招,一些普通高校的农村学生比例还是占有一半以上。再者,非义务教育阶段收费一再增加,造成了许多城市和农村贫困家庭的子女被拒之门外,公平竞争的升学制度遭到破坏。由此可见,在受教育的程度上,农村学生的前景堪忧。如何实现教育公平成为一个沉重的话题。

[点拨] 社会收入差距的拉大,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并造成社会阶层之间巨大的心理隔阂,相互理解成为重要的社会课题。素材可应用于“公平”或“感动”一类的话题。

[适用话题]“难忘”“心事”“渴望”

和谐”话题作文例文及评析 那村那人那狗

“别叫,虎子,再乱叫你就别想吃黄瓜了。”

一个小男孩和一条黑黄色的大狗趴在斜坡的杂草丛里。大狗的头上竟然也顶着一个和男孩头上一样的柳条帽子。看起来狗要比男孩大,追溯到这条叫虎子的狗的爷爷那辈,可是从蒙古草原上回来的,是男孩的爷爷从交好的牧民那里要的。草原上的狗看羊,要和女人一起下夜,和牧民上山抓獭子,更要和野狼掐架,体格当然要健壮多了。

这条继承先辈“优良品质”的大狗,此时哪管男孩要去偷什么黄瓜,趴在那东张西望的,一会咬咬狗尾巴草的毛,一会儿盯着飞舞的白蝴蝶,头也跟着转来转去,看着蝴蝶,不小心看到了太阳,竟打了一个喷嚏,大家伙草帽也掉了。

男孩按着虎子的头,盯着菜地里的那个“特凶”的老头,手不小心盖住了虎子的黑眼睛,急得虎子乱摇头,嘴里直哼哼。终于等到老头进了菜地的小屋,男孩“蹭”地起身,连滚带爬地到了那挂满黄瓜的架子下面,“一根、两根、三根.....哈,虎子,这下有好吃的啦!”

“小兔崽子,又来偷黄瓜!”老头从屋里跑了出来,男孩起身要跑,脚下一滑,一把被老头拽了回来,黄瓜也掉了一地,“小东西,上回就让你跑了,还敢来!” “哎呦,老爷爷,您别拽我耳朵,疼,我......我再也不敢了......”

趴在草丛里的虎子刚开始还伸直脖子看着黄瓜架子下的一幕一幕直发愣,这下听到男孩那“痛苦”的叫声,像个失职的警卫员没有保护好自己的长官,气急败坏地冲了过去,朝着老头就是狂吼。老头被这突然窜出的大狗吓了一跳,赶紧放开了男孩。虎子趁机将男孩挡在身后,接着狂叫。男孩拾起黄瓜——

“虎子,快跑,别叫了!”

男孩撒腿就跑,虎子又叫了一阵,才转身赶紧追男孩去了。 “小东西,算你有靠山。看你跑得那个快。”老头竟然笑了,无奈的摇了摇头,背上手,叼着那支老烟杆,哼着那吕剧的调子,回屋去了。

男孩和虎子跑到河边他家的树林里。一片苇丛的旁边有杨树和槐树,树下有草地,小男孩盘腿坐在虎子的对面,“给,虎子,这次多亏你。”虎子趴下,用两只前蹄按着黄瓜,有点费劲地吃了起来,不时地抬起头,眨巴眨巴眼,看看吃得更带劲的男孩。河边,传来了鸭子悠闲的叫声,风吹,草动。

家里种的西瓜要熟了。妈妈对男孩说,你带着作业到瓜棚里做吧,周围只有咱一家种的西瓜,没个人照应。把虎子带上。

中午的山上没有一个人,静极了,周围只有蝈蝈在叫。虎子藏到了瓜棚的下面乘凉,有些警觉地观察着周围,像是想弄明白蝈蝈到底在哪叫。他蛮喜欢山里的空气,伸着舌头,大口大口地喘息着,时而从大的木板缝把嘴伸到瓜棚里,嚼两下,使劲的舔舔男孩的手......

阳光照着,阳光下的西瓜使劲地长着,笑着,西瓜旁的人和狗,美好地相处着......

和谐

【名言点睛】

1.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和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还要人内心的和谐。 ——季羡林(国学大师)

2.世界上最应该约束而又最难约束的是自己,如果你能善于控制自己,那么约束别人就太简单了。

-- 贝可雷(埃塞俄比亚男子长跑巨星)

3.友谊不是别的,而是一种以善意和爱心去连接世上一切神俗事物的和谐。

———— 西塞罗(罗马帝国自然法学派的祖师)

4.只有劳动才能使人变得幸福,使他的心灵变得开朗、和谐、心满意足。

——别林斯基(俄国文学评论家)

5.幸福永远存在于人类不安的追求中,而不存在于和谐与稳定之中。 鲁迅(中国文学家)

6.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蒋笃运(河南省教育厅厅长)

7.自然是由联合对立物造成最初的和谐,而不是由联合同类的东西。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

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战国时期 思想家)

【经典素材】

(一)路不拾遗

唐朝有个人路经武阳,遗失了一件衣服,走了几十里路才发觉,心中很着急,当地人劝他说:“不要紧,我们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你回去找,一定找得到。”那人半信半疑赶了回去,果然找到了自己的衣服。这件事越传越广,人们就把社会风气好,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路上遗失的东西也没人捡拾形容为“路不拾遗”。

【应用指南】

这则材料告诉我们:和谐是一种美,是社会发展的力量,是人们追求的理想境界。和谐作为一种价值观,是真善美的统一。和谐作为一种价值观,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值得关注的是那个唐人对能否找到衣服的怀疑、不自信,在某种程度上也阻碍了人们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在写作中,可作为反面论据。

【话题延伸】

本材料还可以应用于信任、风气等话题。

【经典素材】

(二)将相和

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将廉颇嫉妒同朝为官的蔺相如,并处处刁难蔺相如,但蔺相如心胸广阔,以国家的利益为重,并不斤斤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最终感动了廉颇,最后廉颇知错即改,马上负荆请罪。而蔺相如宽怀大量,不记前嫌,与廉颇和谐相处,两个人齐心协力治理赵国,使得赵国强盛一时,“强秦不敢加兵于赵”。这就是著名的“将相和”的故事。

【应用指南】

在这则材料中,如果没有蔺相如的宽大忍让,没有廉颇甘愿以大将军之身负荆请罪,就不会有日后的将相同心、各展所长的千古美谈。有时,我们要求得“和谐”是很难的,因为人与人身上都有棱角,不免磕磕碰碰。但只要我们有为“和”努力的思想,相互理解,将心比心,彼此忍让宽容,和谐的局面就会到来。有人说,两个人之间的相处合作不是“1+1=2”,而是“0.5+0.5=1”。在和谐的环境中,我们可以相互合作事半功倍,我们可以相互支持共渡难关,只是需要将自己的“私心”减去一点,何事不可为?可见,和谐应该是动态的,融洽和认同是一种整体趋势,而非过程中的每时每刻。和谐不是一个音符,它像一段乐章,只有高低不同、长短各异的音符才能组成动人的音乐。

【话题延伸】

本材料还可以应用于公心与私心、美德、合力与离心力等话题。

【经典素材】

高考作文 素材

高考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素材.doc》
高考作文素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