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大学校训

2020-03-02 01:17:2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211高校校风校训集锦

清华大学

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校训释义:

“自强不息”要求清华学生具有奋发图强,勇往直前,争创一流的品格。如梁启超所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强毅,见义勇为,不避艰险。”

“厚德载物”意思是说,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今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 “厚德载物”要求清华学生具有团结协作,严以律己,无私奉献的精神。如梁启超所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责己甚厚,责人甚轻。名高雍容,望之俨然,即之温然。”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体现了一种健全的人格,它集刚健和柔顺两种不同的特质于一身,标志着人格发展的一种全面性。 校风:行胜于言 校风释义:

“行胜于言”不是不言,而是言必求实,以行证言。“行胜于言”是清华精神中“重视实干”的体现。早在三十年代,朱自清先生就说"清华的精神是实干"。直到现在,在校园的中心位置还竖立着一块碑,上书"行胜于言",可以很好地概括清华"实干"的特点。

清芬挺秀,华夏增辉。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新时代的清华人继承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秉承“自强不息、厚

1 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努力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行:实践;言:理论。理论和实践是互相促进,互为因果的,并没有谁胜于谁。比如我们要表达爱情,用语言表达,用行动表达,用结果表达,语言

北京大学

校风: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校风释义:

五四前后,北大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积极推动向西方学习,寻求国家富强之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就是在那个时候产生.当时的北京大学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谱写了辉煌的篇章.但近60年来,北京大学彻底沦落.校风的精神已经不复存在.必须进行彻底的政治体制改革,才能使中国的大学真正唤发活力.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 校训释义:

蔡元培先生曾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八个字作为北大校训.我想,其含义大家都能理解,我就不多说了.但因为种种原因,“思想自由”被“遗弃”,只剩下“兼容并包”被广为流传.但毕竟只有四个字,比起清华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北师大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稍显逊色.

中国人民大学

校训:实事求是 校训释义:

“实事求是”一词出于《汉书河间献王刘德》,文中说刘德“修古好学,实事求是”。后来唐代学者颜师古将“实事求是”一词解释为“务得事务,每求真是也”,即把它引申为一种值得提倡的务实求真的学风。毛泽东曾在《改造该们的学习》中作过这样的论述:“‘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些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大家去研究。”

毛泽东同志在给陕北公学成立的题词中指出,“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中国要有一大群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地解决”。当时的校长成仿吾也指出:“陕北公学的教学工作有三条原则:一是理论和实际相联系,二是教学内容少而精,三是教与学一致。”华北联合大学成立后,也明确地把“注意理论同实际相结合”作为教学方针之一。在北方大学教职学员全体大会上,范文澜校长提出,北方大学的办学宗旨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校风即为“实事求是”。1948年春,中共中央决定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吴玉章校长提出华北大学的校训为“忠诚、团结、朴实、虚心”。吴玉章将其中的“朴实”解释为“不虚伪、不轻浮、不好高骛远、不粗枝大叶,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作风和态度”。1950年10月3日,刘少奇同志在中国人民大学开学典礼上指出:“要用马

3 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不要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要辩证唯物主义,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学习、工作。”

1992年6月1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校庆55周年前夕,经学校党委全体会议讨论通过“实事求是”被正式确定为学校校训,同时,镌刻着“实事求是”四个大字的汉白玉巨石,也被矗立在了学校东门的正中。

北京交通大学

校训:

国立交通大学时期:精勤求学 敦笃励志 果毅力行 忠恕任事 北京交通大学时期:知行 校训释义:

2003年9月,“北方交通大学”恢复使用1923年老校名“北京交通大学”,重新启用当时的“知行”老校训,旨在传承百年老校优良的治学传统,弘扬交大立校精神,砥砺学子们创造优秀的学术品格,把严谨治学、求实创新、知行统

一、注重实践的文化传统发扬光大。为了对“知行”校训有一个全面了解,学校立“知行”校训石碑以示后人,并作碑文诠释“知行”校训,全文如下:

“知行”学说,博大精深,乃人类认识世界之哲学基础。数千年来,中华哲贤,各展睿智,真理逐显。上纪廿代,交大定“知行”为校训,实乃治学育才之良策。万千交大学子,循“知行”之路,精读课业,践实笃行,尽心竭力,恭行不怠。当此新纪星耀,校训重振,交大学人,铭记“知行”,与时俱进,共创新辉。

4 碑文意在唤起交大学子,既要从中国传统学习理论中汲取智慧,又要从现代知行理论中,把握“知行”的创造性时代内涵,以达到体现传统学习理论与当代学习理论的结合。

北京工业大学

校训:团结 勤奋 严谨 创新 校训释义:

团结出自宋李纲 《乞修军政札子》:“团结、保伍废,而无以相维持;教阅、战阵废,而无以习攻击。”勤奋出自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林西厓方伯》:“似此勤奋出力之员,岂可拘其家世,不加奖励。”认认真真,努力干好一件事情,不怕吃苦,踏实工作。严谨:形容态度严肃谨慎,不胡乱说话,也指严密,严肃谨慎。 宋 欧阳修《尚书工部郎中欧阳公墓志铭》:“君讳 载 ,字 则之 ,性方直严谨。” 梁斌《红旗谱》四十:“ 贾湘农 在政治生活里,一向是严谨的。”创新:创造新的;革新。《南史·后妃传上·宋世祖殷淑仪》:“据《春秋》,仲子非鲁惠公元嫡,尚得考别宫。今贵妃盖天秩之崇班,理应创新。”萧乾《一本褪色的相册》十二:“在语言创新方面,享有特权的诗人理应是先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校训:德才兼备、知行合一

校训释义:“德才兼备”即品学兼优,要求全校师生员工既要品行端正,为人正直,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准;又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 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学问,努力成为讲道德、守法纪、有文化、能创新的高素质人才。

“知行合一”要求全校师生员工既要追求真理、善于学习,又要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创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同时,也要笃行诚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校风:艰苦朴素、勤奋好学、全面发展、勇于创新 校风释义:

良好的校风是学校精神面貌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综合实力和学校凝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艰苦朴素、勤奋好学、全面发展、勇于创新”的校风是北航几代人努力培育的结果。

“艰苦朴素”表现为艰苦创业,脚踏实地,朴实无华,扎扎实实,行胜于言;“勤奋好学”表现为勤奋努力,刻苦钻研,热爱科学,孜孜不倦,追求真理;“全面发展”表现为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知行合一,突出素质,认真做人、做事、做学问;“勇于创新”表现为勇于探索、不断攀登、敢为人先、百折不挠、止于至善。

北京理工大学

校训:德以明理 学以精工 校训释义:

德以明理,是指道德高尚,达到以探索客观真理作为己任之境界;学以精工,是指治学严谨,实现以掌握精深学术造福人类之理想。这一校训既是建校70年来我校几代师生员工崇德尚行、学术报国的真

6 实写照,又是新的历史时期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的方向。 校风: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校风释义:

团结:联合起来以完成共同目标

求实:讲求实际。客观地或冷静地观察以求得对客观实际的正确认识。 勤奋:坚持不懈地(工作或学习)

创新: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

北京科技大学

校训:求实鼎新 校训释义:

“求实”,意为坚持从实际出发、通过客观冷静的研究探求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知,代表了学校恪守学术规律、追求科学真理的价值取向;“鼎新”,语出《周易·杂卦》“鼎,取新也”,意为树立新的标准、风气等,体现了学校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特征。

“求实鼎新”合并使用,既是对学校“学风严谨、崇尚实践”光荣传统的传承,也是学校深化改革、科学发展、不断铸就新辉煌的有力宣言,更是对全体北科大人实事求是、敢为人先、勇担历史重任的激励和号召。

北京化工大学

校训:宏德博学,化育天工

校训释义:“宏德博学”即要求学生志向宏大、道德高尚、学问广博、学力深厚;“化育天工”即要求学生探索自然之奥秘,变革自然之工

7 巧为人类服务,同时暗寓“化工”两字。在50年的历史中,化大以此校训和“团结奉献、艰苦奋斗、务实力行、博学创新”的精神培养了近十万名学生,他们遍布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并且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骄人的业绩,成为各自领域中的领军人物、领导干部、技术骨干或学术带头人。

北京邮电大学

校训:厚德 博学 敬业 乐群 校训释义:

“厚德”语出《易经·坤卦·彖》:“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就是说大地因宽广深厚而能承载万物,故能以好的品行造福万物而无所不包容。《易经·坤卦·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清华大学 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即源于此。可以看出,“厚德”是高等学府对学子的普遍要求,要求我们当以大地为楷模,胸怀宽广,以高尚的德行来包容万物。

“博学”语出《礼记·儒行》:“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就是说学者应该学无止境,锲而不舍。其核心是要求我们通过刻苦学习和实践,以获得广博的知识。《论语·子张》云:“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即源于此;《礼记·中庸》亦云:“诚之 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山大学的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即源于此。可以看出,“博学”是高等 学府对学生的核心要求,在指导学生应该如何做学问时,

8 强调的是以“博学”为先。

敬业与乐群来自古成语“敬业乐群”,语出《礼记·学记》中关于隔年考试的说明:“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就是说,第三年就要考察学子是否能够潜心学习、融入群体。强调敬业与乐群,就是要求学生能够专心学业,热爱自己的专业;能够团结同学、相处融洽,诚信宽容、厚生益众,热爱集体、同舟共济。 校风:团结 勤奋 严谨 创新 校风释义:

北邮基于教授办学科所形成的快速发展的历史轨道到今天将步入一个拐点,随着新形势的出现,现实要求我们紧紧握 起拳头来,聚集全部的能量,以学院办学科的方式、踏在新的起跑线上来迎接新的挑战,沿着新的轨道再一次快速发展。在科研方面,我们将比以往更加重视科研工作,更加重视创新的环境,我们知道,重视科研是办研究型大学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对你们尤为重要,因此,你们应该积极地将你们的学习和研究与科研工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研究中促进科研、在科研中得到灵感、在实践中展现学识、在创新中取得实效。同学们,我们应该认识到,学术研究是一项复杂、艰苦、非常能锻炼人的意志与品质的事业。对待学术研究,我们应该“有敬而无畏”,要有崇尚科学的态度,要有攻坚创新的勇气和决心。

每一个研究生都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尚的学术道德,无论是调查研究、文献检索、开题论证、试验分析、工程实践,还是论文撰

9 写,时时处处都要恪守科学规范,坚持以严谨的作风对待学术研究,用真实的数据反映科学现象,用科学的表述阐述自然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打牢学 术基础,纳入科学研究的正确轨道。

数百万、乃至数千万行的代码,一定是传承、合作的结晶。我们有非常出色的信息技术大师,但是我们却缺少信息技术领军产品,这更加说明我们在 这方面的明显欠缺。因此说,研究生期间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团队精神的培养;所受到的一种重要的训练,就是协作精神的铸造。事实上,学校正在从事的学科与科研归位的改革,就是要在教师队伍中进一步强化团结协作的精神,建设大平台、推进大协作、争取大项目、取得大成果。我希望,你们要学会善于将你们聪慧的头脑与无数颗同样聪慧的头脑相连接,构建成一个智慧之网,手挽手、肩并肩、心连心,共同用这智慧之网托起明天的辉煌。

“勤奋”是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的重要品质,是能够把一个人锻造成吃苦耐劳、为奉献无怨无悔所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崇尚奉献、追求卓越”是北京邮电大学的精神。你们作为代表中国精神面貌的志愿者,用你们的勤奋,为世界奉献了一幅卓越而不朽的画卷。奥运会结束了,但志愿者所展现出的精神永存,希望经历了奥运志愿者的你们能够继续锻造这种勤奋、奉献的精神,并带进以后的学习与工作之中,影响你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中国农业大学

校训:解民生之多艰 育天下之英才 校训释义:

10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其中所寓含了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几千年来一直感动并激励着中国知识分子为国为民殚精竭智。“民生之多艰”是中国的农情,也是中国的国情,中国农大以农立校,国富民殷、强农为本,是中国农大百年不变的追求。数代农大人情系乡土,忧患苍生,为实现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温饱和富庶之梦不遗余力。以“解”代“哀”,以此为己任的大气取代了原句中的悲戚之气,恰切地表现了中国农业大学有别于其他高校的独特性。

以“育天下之英才”接“解民生之多艰”充分体现了中国农大作为农业高校首府的教育特性,磅礴有力、气势不凡,上合我校百年深厚历史,下启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世纪雄心,以育“天下”英才为乐,也体现了中国农大开阔的胸襟和远大理想。 校风:团结 朴实 求是 创新 校风释义:

“团结”原意主旨是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的理想或任务而联合起来。这里主要是指我们要有团结合作的精神风貌,就是要通过共同理想、共同目标凝聚广大师生员工信念,在学校中形成自由的学术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协作机制,共同推进学校事业的不断发展。

“朴实”原意主旨为质朴诚实、纯真朴实。这里是寄寓我农大学子继承民族优秀品质,在教学科研工作中作到朴实无华,体现出农大百年积淀的精神,这是农大建设与发展的思想基础。

11 “求是”一语,最早见于《汉书·河间献王传》。唐代训诂学家颜师古曾注释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所谓“实事求是”就是指人们在占有大量、全面、系统的事实材料的基础上,研究和探索进而发现其中包含的客观规律性。“求是”就是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尊重事实,真正把握事物内部的客观规律。

“创新”是现代科学精神的精髓。它被称作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和教育的灵魂。农大校面临各种挑战与机遇,应力求以新的体制和机制,培养造就新型的创新创业人才;要求广大师生员工以创新的观念、创新的思维开展科学研究和教育,发展创新成果和培养创新人才,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

北京林业大学

校训:知山知水 树木树人 校训释义:

无山不绿,有水皆清,替山河妆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是以北林人不可或忘的终身使命。

中国传媒大学

校训:立德、敬业、博学、竞先 校训释义:

“立德”就是坚持德以所谓,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功德和职业道德。“敬业”就是要敬重事业,热爱专业,专心学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博学”就是要上掌握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博

12 文广识,博学多才,基础厚实。“竞先”就是要具有时代精神,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开拓进取,敢为人先。

中央民族大学

校训:美美与共,知行合一 校训释义:

美美与共,出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人们要懂得各自欣赏自己创造的美,还要包容的欣赏别人创造的美,这样将各自之美和别人之美拼合在一起,就会实现理想中的大同美。大同美究其本质而言,就是拼合不同的美而达到的一种平衡。从整体上理解了这句话,我们不难得出坚持个体美与追求大同美之间并不矛盾,也就是说“各美其美”和“美美与共”是相辅相成的,而且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保障。

北京师范大学

校训: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校训释义:

校训为著名史学家启功所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中国知识分子人格修养的标准和精神追求,又是启功70多年从教生涯中的一个感悟。“所学要为世人之师,所行应为世人之范”。学是指每位师生应具有的学问、知识和技能,学为人师,就是要使“学”能成为后学的师表。行是指每位师生应具有的品行,行为世范,就是要方方面面,时时刻刻,都光明正大,能够成为社会中的模范。他指出,校训没有任何人执行考试、考察、判分、评选,实践校训关键在于师生的自觉

13 性。所学能否真正成为师表,并不是“职称”、“级别”所能衡量或代表;所行能否真正成为模范,也不待旁人选举出来,而是要随时扪心自问,有没有可惭愧的思想行动。

中央音乐学院

校训:勤奋求实,团结进取

上海交通大学

校训: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含义:“饮水思源”是“小我”层面的道德诠释,“爱国荣校”则在“大我”意义上提升了交大人志存高远的人格境界。著名国学家、教育家、交大原校长唐文治曾在《人格·学生格》中言:“学生之对于学校,爱情而已矣,有爱情于学校,乃能有爱情于社会,有爱情于社会,乃能有爱情于国家。”语虽简约,却深含着由“小我”及“大我”的文化要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校训:博学,诚信,求索,笃行。 校风:团结,爱校,敬业,创新

含义:博学: 学识广博,即宽厚的基础理论、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娴熟的基本技能;文理兼容,百科兼纳,专业领域游刃有余,高质量、复合型,德智体全面发展。诚信:诚实不欺,讲求信用。忠诚于党,忠诚于祖国,忠诚于人民的事业;有远大理想、崇高信念;有社会主义的高尚思想品格和修养。求索:不断探索,锐意创新,追求新知,奋发向上,探索真理,开拓事业。笃行:实事求是,不尚空谈,努力

14 实践,坚忍不拔,执着追求,乐于奉献。

北京中医药大学

校训:勤求博采、厚德济生

含义:“勤求博采”:语出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原序》:“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现用以表示该校师生要做到勤奋研求,广博采搜,汇通中西,学贯古今。此四字集中讲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厚德济生”:厚德,语出《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济生四字合而表示师生要宽厚仁爱,品德高尚,以仁术普济苍生,全面服务社会。此四字主要讲品德修养、做人、做事。以上八字还寓含继承与发展相结合、中医与西医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理念。校旗校旗设计为白底红字,中央印有启功题写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字样,左上方配以彩色校标。寓意:北京中医药大学传承圣洁医道、播撒济世丹心医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含义:出自《周易》中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韧,奋发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这句话也是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是要求学生具有奋发图强,勇往直前,争创一流的品格。如梁启超所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强毅,见义勇为,不避艰险。” “厚德载物”是要求学生具有团结协作,严

15 以律己,无私奉献的精神。如梁启超所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责己甚厚,责人甚轻。名高雍容,望之俨然,即之温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体现了一种健全的人格,它集刚健和柔顺两种不同的特质于一身,标志着人格发展的一种全面性。

中国石油大学

校训:惟真惟实

校风:实事求是,艰苦奋斗

含义:惟真,是指尊重客观规律,真理至上的意思。它既是一种追求真理的执著信念,又是一种不唯书、不唯上,探求事物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精神。惟实,是指求实、求是之意。做事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务实、扎实、踏实的作风,做人必须具备诚实、朴实、正直、耿直的良好品质。“惟真惟实”既是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学校精神的浓缩升华,也是与石油工业光荣传统一脉相承的集体体现。它内蕴着自强不息、与时俱进、追求真理的精神,体现着独有的时代气息。这一精神植根于中国石油大学的深厚文化底蕴中,便形成了以它为核心的,囊括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文化传统的石大精神。“惟真惟实”既体现出一种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又体现了中国石油大学“以德育人”的人本观念,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于一体,既有习承传统之本意,又兼具开拓进取之精神。

中国政法大学

校训: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16 含义:“厚徳”源自《易经》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徳载物”,意在培养师生优良的公民道德、职业道德、政治道德,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这是人文精神的凸显。其“明法”取自《管子•明法》,意求师生学法、懂法、守法、护法、用法,以法治天下、建设法治中国为己任。这是法治精神的体现。“格物”出自《礼记大学》的“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促师生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养成科学的思维和理性。这是科学精神的写照。其“致公”取法于《礼记•礼运》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此处“致”从“至”,“致公”也为“至公”,出自《管子•形势解》的“风雨至公而无私,所行无常乡”。意为师生要坚持和弘扬公平正义的价值观,要有仁爱亲民,献身公益,服务公众的社会责任感。这是公共精神的张扬。

中央财经大学

校训:忠诚、团结、求实、创新

释义:忠诚,就是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忠诚,对事业的忠诚。建校50年来,全校教职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辛勤耕耘,无私奉献。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新人。在工作岗位上,我校学生忠诚于党,忠诚于祖国和人民。敬业精神是忠诚的具体体现。 团结,就是相互配合,协作和协调。个人自我价值的体现,不能抹杀集体精神,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都强调了相互的关系。任何人都不能离开社会,离开朋友、同事,而独立生存。我校在长期的教育和生活中,长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从而

17 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创造条件,使他们具备较强的合作共事能力。 求实,就是踏踏实实,从小事做起。“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小事不屑做,大事终究是做不成的。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在日益竞争的时代里,社会需要踏踏实实工作的人,好高骛远,难成大事。 创新,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只有创新,才能不断进步。大学生正是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时候。现代社会发展的快节奏和民族振兴的紧迫感,就需要在意识上和行动上有创新精神。从各个方面发展自己,才能成为时代的领导者。 校风:求真求是、自强不息”

华北电力大学

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含义:团结者,取团结就是力量之意;勤奋者,取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君子当奋发有为之意。求实者,即实事求是,但求科学之实,证万物之理。创新者,为日新又新,革故鼎新之意。

中国地质大学

校训:艰苦朴素 求真务实

含义:“艰苦朴素”就是要求师生要坚持朴实无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求真务实”,就是求大学之真,务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创建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之实。

复旦大学

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含义:来自论语中,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8 博学是从各方面广博的去学习,以开拓知识的范围,笃志是向远处大处立个志向,立了志向,就要坚定不移,切问是切切实实的,近思是由近及远的;鼓励同学们从各个方面去学习,广开源头;吸取知识的精华,立个伟大的志向;踏踏实实的去做,有所作为;复旦的校训鼓励着我们去追求自己的理想;鼓励自己,追求自己的远大理想的同时,需要脚踏实地。

华东师范大学

校训:求实创造,为人师表

含义:现行校训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求实创造”是大学服务社会的显著品格,体现了恪尽职守,忠于事业的“敬业”精神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为人师表”出自《北齐书?王昕传》:“杨愔重其德业,以为人之师表”,教育人们以德为先,崇德向善。

上海外国语大学

校训:格高志远,学贯中外

含义:“格高志远”出自《礼记·缁衣》中的“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和南朝梁萧统编著的《昭明文选》中的“气高志远,似若无敌”。而“学贯中外”则源于“学贯中西”,这里用的“学贯中外”,而非“学贯中西”,因为“中外”无论在地理上还是在文化上都比“中西”具有更大的包容性。

东华大学

校训:崇德博学,砺志尚实

含义:崇德。“崇”是推崇提倡的意思,“德”指道德、德行。“崇德”

19 指崇尚有德之人、推崇高尚的德行。“崇德”既是为人之本,也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所在。语出老子《道德经》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尚书·周书·武成》“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又见《礼记·王制》“上贤以崇德”。博学。“博学”指广义的学习。语出《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又见《荀子·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砺志。“砺”,是指“磨冶”、“磨炼”之意。“砺志”指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炼意志,成就事业。语出《尚书·费誓》:“备乃弓矢,锻乃戈矛,砺乃锋刃,无敢不善。”尚实。“尚实”,指脚踏实地、朴实无华的作风。语出三国时期曹丕《典论·论文》“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校训的整体含义:激励师生修身立德、博学专攻、磨心砺志,求真求新,德才兼备。

北京体育大学

校训:追求卓越。

含义:追求卓越,是“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的体现,更是北京体育大学创建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行动指南。

新疆大学

校训:团结、奋进、求实、创新 校训释义:

确定于1985年。1938年,新疆学院教务长林基路以延安“抗大”为榜样,提出了“团结、紧张、质朴、活泼” 八字校训。历经

20 几十年办学实践,1985年,新大人进一步发展凝练出“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校训。团结,是力量的源泉,是各族师生凝聚力量,发展教育事业的保证。奋进,是新大人积极乐观、进取向上的精神风貌,是新大人不断追求进步、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求实,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严谨治学、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创新,就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探索,兼容并包,彰显特色,敢于担当。

石河子大学

校训:明德正行 博学多能 校训释义:

1.明德:明,光明,明亮;德,道德、美德。明德,意在使美德发扬光大。语出《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正行:正,端正,符合标准;行,行为,行动;正行,意在使行为端正,举止符合礼仪规范。

3.博学:博,丰富,通晓;学,学问,学识;博学,是指学问广博精深。语出《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4.多能:多,很多,多种;能,能力,才能。多能,是指具有多方面才能。

校风:团结 务实 求真 创新

1.团结:团,团聚,会合;结,凝聚,凝结,结合。意为集中各民族力量为实现共同理想而联合起来。

2.务实:务,从事,致力;实,真实,实际。意为从事或致力于具

21 体的工作和学习,讲究实际,不尚空谈,不求浮华。

3.求真:求,追求,探求,寻求;真,真理,真知,真实。意为工作和学习都要不断追求真理,探求真知,寻求真实。

4.创新:创,创建,创造,创立;新,新鲜,新颖,新意。意为工作和学习都要勇于开拓和创造,吐故纳新,推陈出新,破旧立新。 阐释:风是一种景象,一种习俗,一种教化,一种态度,一种操守。设教兴学,开物成务,移风易俗,必须在端正学校风气上下功夫,此之谓“开风气之先,行教化于后”。

石河子大学校设教西北边陲,生存条件和发展环境相对落后,建校60余年来,受军队传统和兵团精神的熏陶,形成了“团结、务实、求真、创新”的良好风气。

第二军医大学

校训:求实创新 严谨献身 校训释义:

勤奋——认认真真,努力干好一件事情,不怕吃苦,踏实工作。 严谨——形容态度严肃谨慎,细致、周全、完善,追求完美。 求实——讲求实际。 客观地或冷静地观察以求得对客观实际的正确认识。

创新——创立或创造新的。

第四军医大学

校风:德育为先,学问为本,和谐为贵,进取为荣 校训:团结、求实、创新、献身

22 校风释义:

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政治方向教育系统、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系统、行为准则系统和道德规范教育系统。学校的德育工作在重视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的同时,激发学生对新时期道德品质修养的内在需求,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在学校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培养其克服各种学习困难的坚强意志,应是目前德育工作的重点。 校训释义:

讲求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准确定位,科学决策,认认真真搞工作,踏踏实实做学问。求实也蕴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活跃学术,严谨扎实;注重实践,学以致用。教育家陶行知曾指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不仅要让受教育者能掌握技能知识,更要让受教育者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成为一名“真人”。

国防科技大学

校训:厚德博学 强军兴国 校训释义:

江主席的题词和重要讲话,对青年一代寄予厚望,也为青年的成长成才指明了道路,作为军校学员,必须强化军魂意识,努力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转化为自己的坚定政治信仰和强大精神支柱,只有“厚德博学”,才能更好地为“强军兴国”作贡献。

青海大学

23 校训:志比昆仑 学竞江河 校训释义: 切青海地域特点。

立德立志如莽莽昆仑崇高俊逸、超凡脱俗;

求知求学如长江黄河奔流不息、百折不回、汇纳百川、源远流长

宁夏大学

校训:勤学,求是,创新,尚德 校训释义:

在5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 坚持将正确的发展思路作为办学的基本前提,将依法治校、从严治学作为办学的重要保证,将开放办学、促进发展作为办学的强大动力, 不断弘扬“不怕困难,不畏风寒,根深叶茂,本固枝荣”的“沙枣树”精神和一代代宁大人“艰苦创业、负重拼搏”的传统,勇于创新,开拓进取 。

海南大学

校训:海纳百川,大道致远 校训释义:

“海纳百川 大道致远”,通过上下句的相互承接,实际上构成了三层逻辑递进关系。

第一层意思彰显出海大人以博大的胸怀和气魄,以开放、包容的办学理念和治学精神,积极获取、吸纳和消化全人类的文明成果,无论在何种环境下都能兼容并包;

第二层含义表达了海大人对人类社会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诸学

24 科领域之真谛的探索和追求,并较全面地反映了海大人在追求人类社会普世价值、追求科学真理的大道上孜孜不倦,上下求索,追求卓越,不断进取的精神状态和精神诉求;

最后一层意思则显示出海大人对学校发展。对人生社会未来美好愿景的理想企盼、展望和追求。这三层意思共同构成了海大精神的丰富内涵。

西藏大学

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校训释义:

团结,是力量的源泉,是各族师生凝聚力量,发展教育事业的保证。勤奋,是学生积极乐观、进取向上的精神风貌,是同学们不断追求进步、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求实,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严谨治学、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创新,就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探索,兼容并包,彰显特色,敢于担当。

大连海事大学

校训:学汇百川 德济四海

“学汇百川”出自东汉王充《论衡·别通篇》:“人含(胸中容纳)百家之言,犹海怀百川之流也。”王充反对读书人株守一经,提倡博学广览,做兼通诸子百家之言的“通人”,他说:“通人胸中怀百家之言”,“大人之胸怀非一,才高知(智)大,故其于道术无所不包”。

“学汇百川”作为校训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海大人具有大海般的胸襟,虚怀若谷,广收博取,善于汲取人类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二是指海

25 大在治学上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容纳各种学术思想,汇聚八方人才。

“德济四海”系化用《周易·系辞上》“知(智)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中的“道济天下”。“济”有救助、造福、成就之义,这里是造福、服务的意思。

“德济四海”作为校训有两层意思:一是做人要以德为本,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二是指海大培育的人才应以德为先,德才兼备,具有经邦济世、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志向、责任和能力。

吉林大学

校训:求实创新、励志图强

这八字校训集中体现了吉大几代人脚踏实地、艰苦创业、勇于进取、奋力拼搏的精神风貌。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对校训给予新的诠释,既要将6校合并的新吉林大学所进行的改革实践沉淀进去,也要将吉林大学在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迈进的进程中必须吸纳的新的理念、新的思想和新的教学与管理风格凝练其中,赋予新的内容与时代特征。新吉林大学于2003年启动现代大学精神研究,着重研究了合并的原5所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优秀传统、办学理念、校风学风和价值观念,并对“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校训进行了与时俱进的诠释,在此基础上提出21世纪的吉大精神。

东北师范大学

校训:勤奋创新,为人师表

勤奋:朝着目标不懈努力

26 创新:办个性轮滑俱乐部

体现了东北师范大学的育人特质,也是学校对每一名师生的具体要求。一代又一代的东师人牢记校训的内容与内涵,并以校训为圭臬,规范着自身的言行,而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10级的本科生阎海量,也用自己的方式践行着校训所包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延边大学

校训:求真、至善、融合

“求真”即指崇尚学术、追求真理。 “至善”即指完善人格、造福人类。 “融合”即指多元共存、融汇创新。

校风:自强 和合 日新

“自强”:边缘觉醒,发愤图强 “和合”:贵和尚中,融合共兴 “日新”:天天更新,努力向上

哈尔滨工业大学

校训:规格严格,功夫到家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体现了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的思想。“规格严格”有两层意思:首先要有“规格”,其次要“严格”遵守。功夫到家也有两层意思:一是要肯下“功夫”,二是功夫要下到点子上,下到程度。

哈尔滨工程大学

27 校训:大工至善,大学至真

“大工至善、大学至真”嵌有毛泽东主席为我校前身——哈军工校报的题词“工学”二字,而且“工学”二字是毛泽东主席给哈军工训词中的主要关键词。校训仿“大道至简”、“大医至爱”的句式结构。无论是“大”还是“至”,从字面上讲都是极致的意思;无论是“善”还是“真”,从释义上讲都要求达到最高境界。事理在于求善,学理在于求真。“工”意为工程、工作,可引申为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学”意为学问、学习,可引申为认识世界的一切活动。“真”可引申为真理、真谛,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善”乃“好”、“办好”的意思。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追求“至善”“至真”,无论从科学还是哲学的角度看,都是一种最高境界。“至善”,可以理解为“最好”的境界,不只是满足于较好、更好,而努力达到最好、第一流。做学生要力争成为最好的学生,做老师要成为最好的老师。

校风:忠诚、坚韧、团结、创新

东北农业大学

校训:博学笃行 明德亲民 校风:勤奋 求实 奉献 创新

东北林业大学

校训:学参天地 德和自然

“学参天地”出自《中庸》:“唯天下至诚„„可以参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中庸 第二十二章》)。 后朱子又发扬其说:

28 “此儒者之学,必至参天地,赞化育,然后为功用之全也”( 《白鹿洞志》)。 “学参天地”古意为“治大学问者可了解天地间的规律,参与天地生化不息的进程。”可以解释为“治学要努力学习天地间的知识、学问,探索世界的奥秘,揭示事物的科学规律。” “德合自然”取意出自《老子》: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中的自然,指“道”的自然状态。老子原文的古意有两层:第一是说天、地、人都有其应该遵循的自然规律,第二是说天、地、人、物都应遵循自然规律。老子在这里其实追求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的境界。“德合自然”字面的含义为道德要符合自然规律,可以引申解释为:“不断进取,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树立科学的道德观,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校风:严谨 勤奋 求实 创新

武汉大学

校风:自由包容

校训:自强 弘毅 求是 拓新

校风含义:自由包容,首先体现为学术自由。在武大,有着天人合一的自然韵致,更有着崇尚学术自由的历史传承。学术自由意味着思想自由与行为自决,意味着学者对知识和真理进行自主和自觉追求。求是崇真就是武大学人的学术品格。武大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 29 进行了学分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等自主学习弹性机制的探索,致力于“创造、创新、创业”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促进了学子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校训含义:“自强”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为自尊自重,不断自力图强,奋发向上。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就事业当以此为训。我校最早前身为“自强学堂”,其名也取此意。

“弘毅”出自《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一语。意谓抱负远大,坚强刚毅。我校30年代校训“明诚弘毅”就含此一词。

用“自强”、“弘毅”,既概括了上述含义,又体现了我校的历史纵深与校风延续。

“求是”即为博学求知,努力探索规律,追求真理。语出《汉书》“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拓新”,意为开拓、创新,不断进取。

整体含义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树立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刻苦学习、积极奉献的伟大志向,以坚毅刚强的品格和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努力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绩,办好社会主义的武汉大学,不断为国家作出新贡献。

华中科技大学

校训:明德厚学、求是创新

校训含义:“明德”意为彰明伦理,完善品德。具有理解、普及和恪守道德之义,包含与人为善、和谐相处的意义。合乎该校加强文化素

30 质教育、“首先要教会学生做人”、建设无污染校园等精神。语出《礼·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见《礼·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厚学”意为崇尚知识,学问渊博。与原华中理工大学倡导的“学在华工”精神相吻合,包含原校训中“严谨”的意义。转义出自《易·坤》“坤厚裁物”;“求是”意为追求真理,发现规律。包含“求实”的意义但不拘于“求实”,在实中求学问。符合原校训中“严谨、求实”的精神。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语出《汉书·河间献王传》“实事求是”;“创新”意为与时俱进,追求新高。含有原校训中“奋进进取”的意义。与创办一流大学的现代办学理念一致。义出《大学》引汤之《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中国地质大学

校训:艰苦朴素、求真务实

校训含义:中国地质大学的校训“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是著名校友温家宝于1994年10月19日视察母校时为地大的题词。

“艰苦朴素”就是要求师生要坚持朴实无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求真务实”,就是求大学之真,务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创建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之实。

武汉理工大学

校训:厚德博学,追求卓越

校训含义:(1)突出德育为首、尊重知识的大学教育理念,与“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一脉相承,与学校培养“适应能力强、实干精神强、创新意识强”的高素质人才目标相互呼应。

31 (2)崇尚和培养师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学术道德、职业道德和强烈社会责任感;强调以德治校、依法办学。

(3)提倡理解包容,善于合作,文明诚信,创建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

(4)鼓励兼容并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泛;鼓励学科交叉融合;鼓励拔尖人才成长,培育追求真知、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校风学风。 (5)以“整体水平国内一流,部分学科水平国际一流”为办学目标,强调艰苦创业,培养创新意识和持续创新能力,以国际化的视野和目标激励师生不断超越自我,成就非凡事业。

华中师范大学

校训:求实创新 立德树人

校训含义:学以致新,师者育人,惟求实而可以创新,惟立德方能树人。八字校训既是学校对于学子的期许,也是学子正己立身的镜鉴。

华中农业大学

校训:勤读力耕,立己达人

校训含义:“勤读力耕,立己达人”语出自20世纪40年代的湖北省立农学院院歌,具有丰富而深邃的内涵。原创者是湖北省立农学院国文教授朱再庵。

“勤读”即勤奋学习钻研,“力耕”即努力开拓实践。“勤读力耕”是对学风的倡导,对学问的指引,也是对“知”与“行”辩证关系和成长成才规律的揭示。该校一贯倡导学风建设,勉励学生勤奋刻苦,用心于学,掌握服务国家和社会的知识本领。同时,要求学生积极投身

32 社会实践,用所学的知识和本领改造世界,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就人才培养规律而言,“勤读”是“知”,是条件,也是过程;“力耕”是“行”,是途经,也是目的。只有勤奋学习钻研、努力开拓实践,才能成为对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才。

“立己达人”语出自《论语·雍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立己”是指加强自我修养,自强自立,使自己品德高尚、事业有成;“达人”是指要关爱他人、回报社会,使大家共同发展和进步。“立己达人”符合中国知识分子“独善其身兼济天下”的传统美德,是崇高的人生境界,也是庄严的社会责任。只有做到“立己达人”,才能实现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立己达人”是对人格的期望,对责任的要求,也是对自我与他人、个人成才与回报社会相互关系的辩证阐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校训:博文明理 厚德济世

校训含义:知识渊博 缜密思维 识高才优 求真去伪 守身崇德 人格完备 报国为民 服务社会

湖南大学

校风:博学,睿思,勤勉,致知 校训:实事求是,敢为人先

校风含义:博学,即“博于问学”,要求师生在治学上要广博、深远,善于在知识的瀚海中丰富自己。

睿思,即“明于睿思”,要求师生在博学的同时,积极思考、善于思

33 考、深入思考,达到思维的深刻性、独立性、创造性和开放性。 勤勉,即要求学生“学而不厌”,提倡的是一种勤奋刻苦、努力向上的奋发精神。同时,也要求教师要 “诲人不倦”,爱岗敬业,潜心学术、乐于奉献。

致知,即要求师生“格物致知”学以致用,知行统一,达到“明德”、“明理”的目的。

校训含义:“实事求是”指立足现实,夯实基础,追求真理,脚踏实地。

“敢为人先”指着眼于未来和长远,敢于竞争、敢于创新,走特色发展的道路,努力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实事求是,敢为人先”作为一个整体,二者的关系是:“实事求是”是“敢为人先”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建设和发展湖南大学的基础。“敢为人先”是“实事求是”的目标指向,也是建设和发展湖南大学的途径和手段。

中南大学

校风:向善、求真、唯美、有容。 校训:知行合

一、经世致用 校风含义:

对于真善美的向往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向善求真唯美有容”的校风浓缩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且能海纳百川、综合创新之人才这一教育目标,又蕴涵着深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底蕴。

“向善”即为善弃恶,修身养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4 这正是中华先贤所追求的人生目标。《孟子·告子上》中说:“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将“向善”视为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孔子强调“据于德”、“依于仁”,即为人处世要谨守道德伦理,依循仁爱修养,爱同学、爱老师、爱人民、爱国家、爱人类进而扩充到爱护环境和自然万物。

“求真”是对于真理的向往,实事求是,真诚有信,这也正是孔子“志于道”之人生理想的现代诠释和表述。“道”是指世界的根本规律或形而上的本体,“志于道”是要立志探求天地万物的规律和奥秘,志道求真激励中南学子上下求索,永不止息。

“唯美”是寓审美于人生,陶冶性情,丰盈内心。这正如孔子所说的“游于艺”,即通过礼仪、音乐、舞蹈、美术、体育、驾驶、文史、数学等方面的学习,全面提升综合素质,获得丰盈愉悦的精神境界。

“有容”是拥有海纳百川的宏大气度和谦虚好学的宽阔胸怀。其义取之于《论语》“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等教诲,“有容”方能不断进步、兼收并蓄,为成就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向善求真唯美有容”的校风凝聚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不仅要追求真善美的人生亦能虚怀若谷,有容、创新;道德的尽善、艺术的尽美与科学的求真融为一体。清正和美之校风所至,中南大学必成为莘莘学子自由全面地发展的摇篮。

以“向善求真唯美有容”为校风,其意义大致有三:第一,有利

35 于统一和凝聚中南大学的核心价值取向;第二,有利于形成接续先贤、继往开来的文化自觉意识;第

三、有利于形成高品位、跨越时空的中南大学校园文化和精神,为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贡献。 校训含义:

“ 知行合

一、经世致用”,远承先秦诸子“备物致用”的为学之道和宋明理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大志向,近效湖湘学派务实践行的优良传统。

“知”是认识,即对于万物事理的思惟省察,对于人生哲理的领会理解。“行”是实践,即把所明白的道理运用和落实到人伦日用。“知行合一”,就是强调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包括:

一、既注重知,又注重行;

二、既知得透彻,又行得切实;

三、既以知为行的主宰,又以行为知的归宿;

四、既重知向行的转化,又重行对知的更新和发展。

“经世”,即改造世界,改善社会民生,治理世间事务;它大到致力于国家的繁荣、民族的振兴、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富强,小到推动区域环境和文明风习的变革。“致用”,即学以致用,努力践行,在实践中发挥大学和人才对社会的引领作用。“经世致用”的根本旨趣,就是强调大学要以天下为己任,求索治世之道,培养济世英才,积极入世,引领文明,报效国家,服务人民。

“经世致用”是大学的办学目标和价值取向,“知行合一”是大学实现价值的途径和方式。

以“知行合

一、经世致用”作为校训,一是切合中南大学长期以

36 来积累的办学特色;二是与我校所秉承的湖湘文化精神底蕴相契合;三是与孙中山先生当年的题词“学成致用”一脉相承。

湖南师范大学

校训:仁爱精勤

校训含义:“仁爱精勤”校训的主要内涵是倡导师范仁道,追求高尚;倡导爱人以德,追求和谐;倡导研精思覃,追求真理;倡导勤奋踏实,追求卓越。

2006年师大以“仁爱精勤”的新校训替代了原有的“勤勉严谨、求实创新、献身教育、团结奋进”老校训。1939年1月14日,《国师季刊》创刊号发行,学校确立的“仁爱精勤”校训在该校刊上正式发布。“仁爱精勤”自廖世承先生提出来后,历经一代代师大人的长期奋斗中积累形成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质,成为师大学子认同的价值追求。新时代的湖南师大,选择“仁爱精勤”作为校训,是对国师精神的一种回归。

华南师范大学

校训: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

校训含义:70 多年来,该校数易校名,几度迁徙,虽历经沧桑,却弦歌不辍。一代又一代华师人秉承勷勤大学师范学院 “ 研究高深学术,养成社会之专门人才 ” 的优良传统。承传南方大学 “ 忠诚团结,朴实虚心,勤劳勇敢,实事求是 ” 的革命精神。共同铸就了该校今天的繁荣与发展。

暨南大学

37 校训:忠信笃敬

校训含义:校训“忠信笃敬”四个字的出处十分古老。《论语·卫灵公》记载说:孔子的学生子张问怎样才能使自己到处行得通。孔子回答:“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翻译成现代汉语,即是说:“言语忠诚老实,行为敦厚严肃,即使到了别的国家,也行得通。言语欺诈虚伪,行为轻浮狂妄,就是在本乡本土,难道行得通吗?”其内容包括了“言”和“行”两个方面,也就是一个人立身行事的全部内容。

“忠、信、笃、敬”是高度概括的抽象的道德观念,数千万历史文化的积淀,使它们大致具备了以下的意义内涵: 忠:有忠诚、不贰、尽心、无私等意义。 信:有诚实、不欺、道义、真确等意义。 笃:有厚实、真诚、牢固、专一意义。 敬:有恭敬、严肃、尊重、谨慎等意义。

这四个字的意义有交叉,也可以组合使用,更可以与别的字组成新的具有道德内涵的词语,变化很多,富于生成能力。

“忠、信、笃、敬”四字,除了继承其原有积极的道德含义以外,可以屏除其部分过时的内容,还应该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和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内容。

华南理工大学

校风:1961年校第五次党员大会首提树立“力争上游,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好学深思;民主团结,严肃活泼;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38 的校风;“*”至1982年前后,以延安抗大校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作为华南理工大学既定校风。

1987年校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我们的学风和校风应该是“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校训:博学慎思,明辨笃行

校训含义:“博学慎思,明辨笃行”,源自《礼记·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即学问、思辨、行动。

中山大学

校训: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

校训含义:中山大学校训为孙中山先生于1924 年11月11日在国立广东大学举行成立典礼时亲笔题写。校训词为“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十字训词原文出自儒家经书《礼·中庸》。《中庸》第二十章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按《中庸》原意是指人具有“诚”之本性,只要按“至诚”之本性从事修身,透过学、问、思、辨、行五个环节,便可以把自己修养成“君子”。[1] 明末清初,随着社会的变动,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发展传统《中庸》思想,强调“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即把做学问与立志结合起来,所以对“博学”做出新的阐述:“博学于文,行己有耻”。顾炎武所指的“文”,已不是纯粹古代的经书文章,而是包括一切天下国家大事。他所指的“耻”,不是指个人荣辱,而是指全体人民的荣辱。博学 的指导思想从个人自身修养扩大到“当务之事”的社会大事,所以他作出学、问、思与立志的统一。

39 孙中山则处于伟大民主革命的时代,为了革命的需要,他十分重视教育,造就一代振兴中华,再造文明的人才。十字训词是他继承传统的教育形式而赋予时代的、革命的新的教育方针和内容。

广西大学

校训:勤恳朴诚、厚学致新

校训含义:“勤恳朴诚”是广西大学首任校长马君武先生亲撰的校训。自1928年广西大学成立到1953年院系调整,广西大学一直沿用这一校训。按照字面的理解,“勤”是勤奋、认真,“恳”是真挚、恳切,“勤恳”合在一起就是殷勤恳切,唐代柳宗元在《柳浑行状》中说:“词旨切直,意气勤恳”,就是指做事认真不懈;“朴”是朴直朴素、敦厚老实,“诚”是诚信诚实,真心真意,“朴诚”合在一起就是敦厚老实,艰苦朴素,诚信诚实。“勤恳朴诚”就是要求勤勤恳恳做事,实实在在做人,艰苦创业,俭朴生活。其中“诚”是核心,是根本。 “诚”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道德规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诚就是真,其对立面是“欺”,“真”的对立面是“假”。为人朴诚,就是朴实无华,诚心真意,以诚相待。大学既是传授专门知识与技能的场所,更是教人勤恳朴诚、求真求善的精神家园,就教育来说,教人如何做人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做学问也要“朴诚”,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严谨勤奋的治学态度,诚心诚意,求真求实,不弄虚作假,不投机取巧,不急功近利。

“厚学致新”。“厚”原指物体的厚度,与“薄”相对,引伸为深重、

40 厚道、宽厚之意。“厚学”既指有广博的知识和学问,又指崇尚知识,博采众长,且还有兼容并蓄,融贯古今与中西的要求。常说要厚积薄发,无论是做学问、搞研究,还是干事业,都必须有深厚的知识基础,才能达致目标。“致新”就是努力创新,与时俱进,要求通过学习研究,获得新知识,进行新创造新发明;要求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厚学致新”还是为学的两个层次,或者说是两个阶段。要达到“厚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学习志趣,这是人生强大的求知动力。

“厚学”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的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因此厚学是为学的第一阶段,要求刻苦学习,博采众长,正如马君武先生所说:“集世界之知识,造极新之国家”。而“致新”是为学的第二个阶段,也是最高境界,要求致力去实践自己所学的知识,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努力认识新事物,创造新业绩。“勤恳朴诚,厚学致新”很好地体现了广西大学的办学传统和人文精神,既有老校训的传承,又有与时俱进的创新。

南京大学

校训: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八字校训,不仅言简意赅,琅琅上口,易于传记,而且端庄大气,寓意深刻,富有哲理。“诚朴雄伟”原是中央大学时期的校训,“励学敦行”是我从中国古代前贤名句中选取而来。“励学”二字在古文中常有出现,宋真宗写过一首名为《励学篇》的

41 诗,劝勉人勤奋学习。“敦行”见于《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将“诚朴雄伟”与“励学敦行”两句合为一起作为今日南京大学的校训,既反映了我校的优良传统与特色,又能体现学校办学的理想追求和实现途径。八字校训既各自独立成意,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浑然一体,涵盖了教育思想、科学精神、品格修养等各个方面。

校风:崇实务本

东南大学

校训:止于至善

这一校训奠基于华厦文明的深厚土壤之中,承接东南大学悠久历史传统,既可以表达继承民族文化优良传统和学校优良传统的决心,又蕴含着在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中追求尽善尽美的愿望,可以激励一代代东大人不断进取,永不止步,办一流大学,做一流学者,成为一流人才,创造一流成果,提供一流社会服务。

校风:严谨、求实、团结、奋进

苏州大学

校训:养天地之正气,法古今之完人

“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原文出自1923年元月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墨宝,溯其渊源可至《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后经宋朝文天祥《正气歌》的引用进一步拓展了其内涵:“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培养天地间坚毅不屈的气节,

42 师法古今完美道德的圣贤。

南京师范大学

校训:正德厚生 笃学敏行

正德"的解释为:端正 德行。在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各种品行之中,德性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德行在一个人或企业占有首席的重要位置。好的品德不仅是社会的良心,而且是国家的原动力,因为世界是被德性统治的。

《左传》对"厚生"的解释是这样的:"薄征强,轻赋税,不夺农时,令民生,计厚,衣食丰足"。

我们对厚生涵义的理解为人生的目的不光是为了自己活着,而是要用自己的智能和能力来帮助他人和社会,这样不但有益于别人,自己的生命也因之而更加丰满。百年历史上的诸多大师们,以"海纳百川,有容用大"的胸怀,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品格厚待学生,教书育人,在这些名字背后闪烁着的就是"以人为本"的厚生精神。 "笃"的涵义就是敦厚、诚实、忠信的意思。因此,古人一般将"笃"字与做人联系在一起,如"笃志"、"笃信"、"笃行"等等。为人要有人品,治学也要有"品格",这就是"笃学",究其意就是老老实实、认认真真的做学问。

中国矿业大学

校训:开拓创新 严谨治学

释义:1999年,江泽民同志为学校题词:“开拓创新,严谨治学,把中国矿业大学办成一流的能源科技大学。”时值学校建校90周年,学

43 校根据江泽民同志题词精神,把“开拓创新、严谨治学”确定为校训,要求全校师生谨记和遵循。

校风:勤奋、求实、进取、奉献

中国医科大学

校训:扶伤济世 敬德修业

释义:“扶伤”出自毛泽东为中国医科大学的题词:“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济世”出自医学典故“悬壶济世”。“敬德”、“修业”出自《中庸》“君子尊德行而道问学”;《周易》“君子进德修业”。扶伤济世是医务工作者的天职,敬德修业是实现扶伤济世的基础。以“扶伤济世,敬德修业”为校训,体现了学校在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中的要求,追求“德、业”境界,履行“济世”义务。

校风:爱国奉献,艰苦奋斗,救死扶伤,严谨求实

释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甘于奉献,勇于奉献。为中华民族振兴贡献全部的心智和才学。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团结一致,奋发向上。发扬建校的光荣传统推动学校建设发展。敬畏生命,珍重健康,维护圣洁,履行天职。以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实现医药卫生事业的神圣使命。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强调诚信,注重细节。用老实作人踏实做事的境界面对社会。

河海大学

校训: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

“艰苦朴素”是学校在创业和奋斗历程中的精神写照,也是对全校师生员工提出的生活准则,只有能吃苦的人才能在水利水电事业上有所

44 作为。“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也是在全校科研工作者中倡导的科研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严格要求”是对全校师生员工提出的工作标准,就是对待学习和工作要有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勇于探索”是在全校师生员工中倡导的精神风貌,只有不断探索,克难奋进,才能大胆创新,取得卓越成就。

严恺院士曾多次陈述校训含义:“水利是艰苦的事业,所以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在生活上一定要艰苦朴素。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科学是严肃认真的,不能马虎,所以还要严格要求,要有创新精神,才能取得独特成就。”

上海财经大学

校训 :厚德博学、经济匡时

厚德:增厚美德。语出周代《易经·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隋代《止学》亦云:“服人者德也。德之不修,其才必曲,其人非善矣。”

博学:增广学识。语出《礼记·儒行》:“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厚其德,博其学”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使命。上财人在专业学习之外,尤为注重开拓视野、博览群书,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 经济:经世济国。校训中的“经济”二字既包含经世济民、治理国家之意,又体现了上财的办学特色。

匡时:匡扶时局。1934年,著名学者马寅初为上财人题词“经济匡时”,寄望上财人“胸怀祖国、志存高远、服务于国家、奉献于时代、担负起天下兴亡的重任”。

45

同济大学

校训:同舟共济

校风 :严谨,求实,团结,创新

含义:一是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从同济走过的百年历程可以看出,同济的发展是与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和祖国人民的需要紧密相连的。 二是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同舟共济不仅是校名的涵义,而且是学校一直倡导的精神。同济大学的城市建设与防灾、现代装备制造业等学科集群正是学校多年来的结晶。这是学校组建团队、协作攻关、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的同济精神的具体体现。

三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同济人共有的特点是务实开拓,这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这种务实开拓的奋斗精神,是新时期同济人直面挑战、共谋发展的重要精神。

四是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这一点特别体现于同济人的精神气质和对待事业的态度上,同济百年不变的踏实学风和务实的传统,一直代代传递,严谨而不固化,求实而不守旧,创新是同济人永恒追求的主题。

华东理工大学

校训 :勤奋求实,励志明德

含义:“勤奋求实”是学校的老校训,自建校以来流传至今,意在凸显工科院校的实干精神,提醒每一位华理人都要扎扎实实地做学问;“励志明德”是进入新世纪后结合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出的新的要求,出自“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寄托了对全校师生品质 46 道德培养的重视,进一步强调了人文文化在学校校风建设中的重要性。

上海大学

校训: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校风:求实创新

南开大学

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含义:提倡的是"公能"教育,一方面是培养青年"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的道德观念;另一方面则是训练青年"文武双全"、"智勇兼备",为国效劳的能力。这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校训:"普林斯顿——为了给国家服务"如出一辙。

天津大学

校训: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一词出于《汉书·河间献王刘》,文中说刘德“修古好学,实事求是”。后被人们沿传引申、意为:办事求学必须根据实证,求索真相,踏踏实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赵天麟以这四个字首倡于北洋大学。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待科学技术知识,端正学风。对昔日的北洋大学和今天的天津大学在治学、育人诸方面都起到积极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 校风:严谨治学、严格教学要求

天津医科大

校训:德高医粹、知行和一

47

重庆大学

校训:耐劳苦、尚俭朴、勤学业、爱国家

它概述了人才成长的前提是吃苦耐劳,成长的关键在于崇尚生活简朴,成才的途径唯有勤于学业,做人的根本则是热爱祖国。 校风: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它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具有行为和道德意义的风气,是在校内乃至社会上具有极大影响并被普遍认可的思想和行为风尚。校风是校训的拓宽、延伸和具体化,它是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培育优良学风、教风的根本保证,是学校品位和格调的重要标志之一。

它要求教师应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科学的育人方法,严谨的治学态度,是学校办出质量、办出水平、办出特色的有力保证。

西南大学

校训:含弘光大、继往开来

“含弘光大”,语出《周易》第二章《坤 》:“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所谓“坤”者,明高僧智旭曰:“顺也,在天为阴,在地为柔,在人为仁,在性为寂,在修为止„„顺则所行无逆„„”所谓“含弘光大”,含是无所不包,弘是无所不有,光是无所不著,大是无所不被;“继往开来”,语出宋•朱熹《朱子全书•周子书》:“所以继往圣,开来学,而大有功于斯世也。”继:继承;开:开辟。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含弘光大,继往开来”,即是“包含弘厚,光著盛大,承前启后,开拓创新”

48

211大学

大学校训

大学校训

211大学分析

211工程大学

211大学名录

“985”、“211”大学

985、211大学

211大学名单

哥伦比亚大学校训

《211大学校训.doc》
211大学校训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