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20-03-03 10:53:0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内容提要: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步入学校和家庭,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它为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地点和学习方式提供条件,为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提供方便。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很多教师都开始利用网络来教学,带来了一种教学新气象。在网络环境下,教师要创设多种问题情境,优化知识形成的过程,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并通过“课内--课外”相结合、“个体--合作”相结合,提高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我认为如果教师在利用网络教学的同时,能进一步的从学生的角度来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话,学生们将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达到一种更高的教学目标。

键词:网络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培养

“板书+讲解+习题”这样三位一体的模式似乎已经成了传统教学的标准模版。在学生厌倦了这种一成不变、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后,网络教学的新概念本身已经使他们眼前一亮。再加上网络中生动形象的图片、逼真的声音、丰富的软件功能和遍布全球的信息都是促使学生使用网络学习的激发点。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利用图书馆、网络信息渠道尝试探究性阅读”,课程标准为教师进行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步入学校和家庭,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它为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地点和学习方式提供条件,为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提供方便。所以教师有必要将网络技术整合到教育中来,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上做到推陈出新,为学生创设更为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我们教师所应做的,就是把感受到的这些网络学习的优点在教学过程中慢慢地感染给学生,并引导他们进入网络去切身体验这种优点,然后自己在今后的学习中、工作中不断地去挖掘网络学习更多的功能,变为己用。这才是真正的我们的学生应该掌握的终身授用的本领。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指的是科学合理地运用网络技术,发挥网络优势,以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为目的,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独立钻石的精神以及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优化知识形成的过程。

教师如果传授给学生的是现成的知识,那么总是有限的。而如果教会学生的是学习的方法,则让学生终生受用、取之不尽。现代社会强调的是终生教育,要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多角度思维,在集体这个大家庭中,互相吸取他人之长,在比较、选择中,灵活掌握新知,掌握学习方法,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来。

二、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着校园信息环境的改变,教学的方式也要发生巨大的变化。在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网络教学质量。教师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应该指导学生懂得从哪里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得知识的工具和依据认识的需要处理信息的方法,使教育更具现代性。教师可采用下列模式:

1、演示、讲授性自主探究模式。通过媒体的演示及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达到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2、完全自主探究练习模式。课中教师完全放手,以学生独立上机操作为主,在学习中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选择练习进行巩固,延伸性练习达到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式。

3、在教师指导下自主探究型模式。“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对于学习能力低下的年段或知识难度较大的内容,可在教师指导下,尝试自学,质疑提出问题,利用网络查询进行解疑来达到对知识的掌握及能力的培养。

4、互助合作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利用网络上的电子公告板功能(BBS)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助合作学习。

三、教会学生使其自己能使用一些辅助教学软件。

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频率加快,周期大大缩短,同时知识本身的高度综合和各门学科的渗透、交叉,个人的应变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变得格外重要。过去那种一味的应试教学,考什么才教什么的教学策略已经跟不上网络时代的步伐。我们必须额外地教授一些新的、超出课本和考试范围之外的知识给我们的学生。比如最基本的word、excel、powerpoint、frontpage、dreamwaver等,以及flash、photoshop等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的实用软件,再进一步的有asp、jsp、java等网页中常见的制作动态网页的工具。教师在教授书本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对这些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辅助学习软件加以传授和指导。当然,也不能就抛开课本,一味的灌输课外知识,而是应该循序渐近,在传授课本知识的过程中穿插进行,并且要依据学生的接受程度,适当地传授。而且由于课堂上的讲授时间有限,所以教师所做的关键还是在于对课外知识的引入,更多的仍然要靠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己去修行。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起初要大力培养学生网络学习的兴趣的原因。

四“课上--课下”相结合,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不是把知识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想办法开辟新的学习空间,借助网络技术,将文本资料和电子资料有机结合,将课内外知识相互渗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条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品尝成功的乐趣,提高探究的能力。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的需要,获取作息的途径为:校内外资料平台和资料库;教师提供的相应网站;教师创设的虚拟的学习环境;学生自主畅游因特网搜集资料。学生搜集资料的地点既可以是课堂,又可以是课外。 五“个体——团体”相结合,提高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用网络获取信息是学生开展探究性活动迈出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将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给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交流场所,让学生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内容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解除疑惑,提高认知,同时学会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网络采取发帖子或通过讨论区进行研讨或求助;引导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去粗成精,选择重点加以归纳、整理。利用计算机将有关资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也可以表格、研究报告等形式呈现。课间让学生自主上机操作,浏览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或输入自己的研究资料,供他人阅读,与他人讨论。课外,充分发挥学校、班级主页及因特网的作用,在“聊天室”或通过发电子邮件的形式,进行师生之间,生与生之间的网上交流,并利用计算机进行远程“探讨”等。

随着教师观念的更新和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提高,课堂教学将逐步改变由教师利用计算机传播知识学生旁观的局面,师生将共同发挥电脑的作用,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角,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最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适应网络社会的快速发展。不至于出现在面向社会,需要展示某些技艺的时候捉襟见肘,死抱着书本知识、一筹莫展,面对招聘人员的某些实践要求“一问三不会”的窘境。

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多媒体辅助教学环境下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如何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网络技术环境下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初探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网络环境下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探讨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oc》
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