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明号演讲稿

2020-03-01 16:29:2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科是江苏省重点临床专科,其规模和临床诊治水平在全国闻名,特别是二十四病区为肝科重要组成部分,病区医生训练有素、医术精湛、工作认真踏实,全体护士服务态度好、技术水平高,富有爱心、同情心,医护团结协作。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支朝气蓬勃、充满正能量的队伍,

长期工作突出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小家”称号,并被评为 省级“巾帼文明岗”和市级 “青年文明号”,多次被常州市政府评为“红旗班组”“文明窗口”等称号。

通过一茬又一茬的院肝科人的努力先后涌现出陆建春式的好医生和陈颖式的好护士。这支队伍为医院的发展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肝科上下齐力全科一心为了创建“青年文明号”成为了以病区主任陆建春为负责人,护士长陈颖为号长,科室技术骨干张启朗为副号长,通讯报道员为组员的创建小组,

制订详尽的创建规划。提出了 “真情付出,温暖人心” 的创建口号,创建主题是“以青春奉献争显文明风采,以优质服务打造科室品牌。”为实现“以争创为载体,提高内涵素质,融洽医患沟通,提供特色服务,提升服务形象,实现科室持续发展”为总体目标。为实现创建成功进一步规范服务行为,严格“青年文明号”成员挂牌上岗、接受群众监督制度,实行全方位服务,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以实现“文明礼貌,诚恳热情,耐心细致,高标严己”的服务宗旨。 创建主要的内容是

(一)广泛动员,营造氛围

(二)落实制度,安全为重

(三)科、教、研全面发展,提高业务水平

(四)延伸服务,走出医院,让群众了解三院

通过科室的多年努力,目前肝科在创建成果方面更是取的长足的进步,

(一)医疗护理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一套完善而规范的针对各种肝病的诊疗体系,诊疗水平始终保持领先位置,诊治的范围函盖了肝病科所有病种。合作研发出19种院内中药制剂,临床疗效明显,深受患者好评。

近年来在肝病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是我们的科研

和论文。

(二)软、硬件实力齐头并进全面提升。科室硬件环境全面改善的同时不断提升软实力,提出六声、六主动服务,做好电话回访,满意率高达95%以上,设置便民箱、意见簿为患者提供便利,并征求意见以提高服务质量。

(三)好评与收获双丰收。

1、来自大洋彼岸的感谢2013年的一天,

24病区青年文明号收到了从大洋彼岸寄来的一张特殊的照片,照片上的一家人露出了甜蜜的微笑,收获着满满的幸福。男主人叫XIONG PIA,慕名来到了常州三院24病区,主任和护士长非常重视,通过一系列对症治疗及精心护理后,XIONG PIA先生的病情很快地得到了控制,恢复了健康。

2、与患者亲如一家,帮助晚期肝癌患者庆祝生日。她是一位肝癌晚期的患者,年仅26岁。2012年市某医院医生告知其只有半年的生存期,她慕名来到三院肝科24病区求医。经过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至今她在我科治疗超过2年多,病情稳定,我们已为她庆祝了两次生日。我们希望在8月16日,为她在医院过第三个生日。

3、用“诚心、细心、耐心、爱心、良心”这五心来感动患者。始终将这五心贯穿到平时的服务中去,创建自己的特色服务,为病员营造家的感觉,受到患者家属的一致好评。这是我们科室为长期注射干扰素的患者专门打造的注射攻略,图文并茂,方便实用。

4、爱心奉献,温暖人心。青年文明号还热心公益事业,2001年就与丽华社区特困户张桂英家庭结对。每月捐助生活费从最初的100元,到现在的300元,定期送去药品及生活用品等,还帮助她洗头、收拾屋子,这一做就是13年,风雨无阻,持之以恒。现在张桂英的女儿已经大学三年级了,真是苦尽甘来了。另外,科室还资助卫校多名贫困生完成学业;积极参加各类义诊、捐款等公益活动名列前茅。在社区、广场、老年公寓等都留下了我们的身影。

在科室同事女儿患白血病急需用血小板时,护士朱燕蕾毅然投入到献血行列。她用她的爱心为大家诠释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科室同事浓浓的情谊,为科室“温暖人心”这一服务品牌又添上了浓重的一笔。好人有好报,在朱老师41岁的时候,生下了她这个可爱的儿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将在今后的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中,勇于创新,使青年文明号活动内涵不断丰富。使青年文明号岗位目标更加明确,激发动力、改革创新,在医院的精神文明和经济建设中起模范带头的作用。以年轻的生命,旺盛的活力,接受挑战,开拓创新,围绕新的发展蓝图,为我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青年文明号演讲稿

青年文明号,演讲稿

青年文明号演讲稿

青年文明号演讲稿(GS)

青年文明号演讲稿[3]

青年文明号

青年文明号

青年文明号

青年文明号

青年文明号

《青年文明号演讲稿.doc》
青年文明号演讲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