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试卷

2020-03-01 20:54:4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012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试卷(1)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启发式教学最早可见于( ) A.孔子 B.柏拉图 C.杜威 D.卢梭 ### 标准答案:A ###

2、学校教育产生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 标准答案:B ###

3、教育生物起源论和教育心理起源论之所以反科学,是因为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否定了教育的( ) A.阶段性 B.社会性 C.永恒性 D.继承性 ### 标准答案:B ###

4、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

A.言行一致 B.衣着整治 C.个人魅力 D.举止端庄 ### 标准答案:A ###

5、评定学生操行是班主任工作的( ) A.前提 B.基础 C.方法 D.中心 ### 标准答案:C ###

6、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是( ) A.课外活动 B.各科教学 C.政治课 D.班主任工作 ### 标准答案:B ###

7、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动力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 标准答案:C

)

###

8、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 ) A.直接感知事物 B.间接经验 C.学生的实践活动 D.交往 ### 标准答案:B ###

9、在青少年学生的各个年龄阶段中,少年期是指( ) A.

10、11~

11、12岁 B.

11、12~

14、15岁 C.

13、14~

15、16岁 D.

7、8~

9、10岁 ### 标准答案:B ###

10、我国封建社会官学的最显著特点是( ) A.封闭性 B.垄断性 C.等级性 D.阶级性 ### 标准答案:C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18空,每空2分,共3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1、教育的发展,从历史上看分为三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的教育、_______教育和_______教育。

###

标准答案:古代社会,现代社会 ###

12、德育的实质,就是把_______转化为一定社会的受教育者的_______。 ### 标准答案:品德规范,个体品德 ###

13、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_______和_______的主体。 ### 标准答案:自我教育,发展 ###

14、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_______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_______。

### 标准答案:质量规格,总要求 ###

15、教学是由_______和_______组成的一个双边活动。 ### 标准答案:教师,学生 ###

16、在我国,组成课程的三个部分是课程计划、_______和_______。 ### 标准答案:学科课程标准,教材 ###

17、教师劳动手段具有_______性和_______性。 ### 标准答案:主体,示范 ###

18、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所提出的_______同受教育者已有的_______之间的矛盾。

###

标准答案:道德要求,品德基础 ###

19、班主任工作总结一般包括_______和_______。 ### 标准答案:全面总结,专题总结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0、班级授课制有什么意义? ### 标准答案: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个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意义在于:

(1)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学效率。一个教师可以在同一时间内面对几十个学生施教,使学生获得统一的系统的知识,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2)班级授课制有利于学生社会化,又能促进学生互相启发,相互帮助,发挥集体教育作用。

(3)有利于严格管理教学,使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提高教学质量。 ###

2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 标准答案:教育的性质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有什么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就有什么性质的教育。具体来说,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育人。在一定社会中,培养具有什么样政治立场的人,集中反映在教育目的上。统治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社会统治和地位,根据政治经济制度的需要,制定教育目的。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在阶级社会里,统治者为了使教育按自己的意志施行,千方百计地把教育的领导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从而在政治上颁布教育政策和规定办学方向;在经济上通过拨款等方式来控制学校;在思想方面,审定教科书,创办各种书刊杂志,以确保思想上的领导权。

(3)在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是不平等的,反映在受教育权上,是否能接受教育也是不平等的。这种不平等受教育权一般由国家法律明文规定,

或由受教育者的经济条件及其他方面的条件所决定。

###

22、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 标准答案:选择教学方法:

(1)首先依据教学任务。这指的是每一节课的具体任务。每一节课的教学任务不尽相同,由此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2)依据教学内容。就是说,要依据所讲学科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 (3)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有自身的学习的认识特点和知识水平,因此,选择教学方法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此外,学校的设备条件和教师的自身教学风格,也影响教学方法的选择。

###

23、家庭教育的特点是什么? ### 标准答案:与学校教育不同,家庭教育有着自身的特点,其特点是:

(1)教育内容的生活化。家庭教育不是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而是主要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进行的,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教育方式的情感化。父母与子女间的特有亲情,使得家庭教育往往比其他教育方式更有力量;情感不管是自觉还是不自觉的运用,不但使子女易于接受,还能受到独有的熏陶和感染。

(3)教育方法的多样化。家庭教育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没有固定的模式,比较自由,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子女的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教育。

###

四、理论题(论述题20分)

24、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试论述这一德育规律。 ### 标准答案:德育过程之所以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这是因为: (1)德育过程的长期性是由人类认识规律决定的。—方面,德育内容和方法等总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总会不断地有所发现和有所创造,整体水平在逐步提高;在另一方面,随着学生

年龄的增长,身心发展水平的提高,就个人来说,学校和社会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要求也要逐渐提高。

(2)青少年由于处于成长时期,思想不成熟,缺乏生活经验,或表现为思想进步缓慢,或表现为思想品德忽高忽低,甚至出现偶然的倒退,都属于正常现象,这说明了德育过程的反复性和渐进性。

(3)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点滴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需要长期反复的教育培养,才能逐步提高。

(4)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知、情、意、行四因素经常出现不平衡,往往需要经过反复斗争,要求教育者长期抓,既要反复抓还要抓反复。

(5)意识形态领域里无产阶级思想同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正确思想同错误思想、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之间斗争的长期性、反复性,也决定了德育过程的长期性和反复性。

###

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试卷

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试卷

2002年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试卷

1月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试卷

10月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试卷

浙江省教师资格证教育学(中学)0401

新疆教师资格证4月教育学试卷(含答案)

新疆教师资格证认定《教育学》考试试卷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试卷(8)中大网校

中学教育学试卷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试卷.doc》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试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