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礼仪

2020-03-03 18:43:0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沟通礼仪

沟通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场合中形成的,并被大多数人所认同的交往准则和规范。沟通礼仪受历史、文化、宗教、时尚等因素的影响,是一种极其丰富的文化现象。

对于护理人员个人来说,礼仪是思想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从人际沟通的角度来看,也可以说是一种交往方式或交际方法。学习必要的礼仪常识,有助于促进护士的社会交往,改善护理人员的人际关系。

一、致意礼仪

(一)握手

护士在工作时一般不用握手,而在日常交往的其他场合,则应遵守握手的一般规则:

1、握手的顺序

主人、长辈、上司、女土主动伸出手,客人、晚辈、下属、男士再相迎握手。

2.握手的方法 一定要用右手握手。握手的力度和时间要适中。握手时,年轻者对年长者、职务低者对职务高者都应稍稍欠身相握。有时为表示特别尊敬,可用双手迎握。男士与女士握手时,一般只宜轻轻握女士手指部位。男士握手时应脱帽,切忌戴手套握手(按国际惯例,身穿军服的人可以戴着手套与人握手;地位高的妇女可以戴手套与人握手人握手时双目应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或问好,口道问候,自然大方,腰板挺直。多人同时握手时应顺序进行,切忌交叉握手。在任何情况下拒绝对方主动要求握手的举动都是无礼的,但手上有水或不干净时,可以谢绝握手,同时必须解释并致歉。

(二)注目礼

行注目礼时,行礼者应面向受礼者,或将头转向受礼者,呈立正姿势,抬头挺胸,双手自然下垂或贴于身体两侧,表情庄严,注视受礼者并目迎目送,待受礼者还礼后目光平视或将头转正,至此礼毕。在升国旗、接受检阅、各种会议的升降旗仪式、上级领导进入室内等场合,在场的人员应行注目礼。

(三)点头

适用于肃静的公共场所,如病房、图书馆、音乐厅、会场、剧院等不宜与人交谈之处,也用于比较随便的场合,如在病区走廊上遇到相识的人或在同一场合已多次见面者;此时即可点头为礼。此外,对仅有一面之交者在社交场合相遇,也可点头或微笑示意。点头致意的正确做法是:面向对方,面部表情自然大方,头部向下微微一动即可。

(四)鞠躬

鞠躬礼分为两种,一种是最恭敬的鞠躬礼,即三鞠躬,应脱帽,身体立正、目光平视,双手自然下垂,行礼时身体上部向前倾15度~90度,具体的前倾幅度依行礼人对受礼人的尊敬程度而定。鞠躬后即恢复原态,这样连续三次。另一种是日常见面使用的鞠躬礼,行礼时,微笑低头,双手分别置于双腿的正面,身体上部向前倾约15度,双手的手指尖垂直至大腿中部为止,随即恢复原态,只做一次。礼毕抬起身时,双眼应有礼貌地注视着对方。行礼者行鞠躬礼后,受礼者应随即还礼,但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还礼可用欠身、点头即可。

(五)招(挥)手

通常适用于与人打招呼和迎送时。招(挥)手的正确方法是,伸出右手,右臂伸直高举,掌心向对方,轻轻摆手。招(挥)手时,一般应空手,送行时,当被送者渐渐远去,也可挥动帽子、纱巾等物,以使其容易看见。

(六)鼓掌

一般两臂抬起,手掌放在齐胸高的位置,张开左掌,用合拢的右手四指轻拍左手手掌中部。节奏要平稳,频率要一致,应跟随大众自然终止。鼓掌要热烈,但不可“忘形”,一旦“忘形”,鼓掌的意义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就变成喝倒彩,鼓倒掌了。

二、称谓礼仪

称谓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彼此之间的称呼语,以表明彼此之间的关系。合乎礼节的称谓,正是表达对他人尊重和表现自己礼貌修养的一种方式,使用称谓必须遵循礼貌的原则。

(一)一般的称谓

1、国际上不论年龄长幼,通常称成年男士为先生;对已婚女士称夫人、太太或女士;对未婚女子称小姐;对不了解婚姻状况的女子也可泛称小姐或女士。在西方,女士们普遍喜欢用比实际年龄小的称谓,国内通常也遵此惯例。要敬称他人及家人(常用您、尊贵、令等词,以表明说话人的谦恭和客气人谦称自己及家人(如称自己为卑职;称自己的见解为愚见、鄙见;称自己的住处为寒舍、斗室、陋室;称比自己辈分高、年长的家人,常冠以“家”字,如家父、家兄;称比自己辈分低、年龄小的家人,则常冠以“舍”、犬”、‘小”字,如犬子、小女、舍弟)

2.其他称谓有以对方所担任职务来称呼的职务称,如局长、处长等;以姓氏来称呼的姓氏称,如老刘J林;在非正式场合的民间交往中,有时对非亲属人士以亲属称谓称之的辈分称,如董奶奶、江大妈、李姨、吴姐等。

(二)准确把握称谓的要求

1、记住别人的姓名 护士快速记住病人和其他交往对象的名字,并在此基础上冠以尊称,会加深交往的程度。

2.恰当选择称谓 要根据双方交往的深度、关系远近程度,根据交往对象的称谓习惯,根据民族、宗教、文化和交往场合的不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区别地选择最恰当的称谓。

3.注意称谓避讳 护士在公共场合称呼对方时要注意忌用绰号,忌用乳名,禁用蔑称。并慎用呢称。

三、介绍礼仪

介绍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相互结识的一种形式,是进一步交往的基础。介绍可以消除陌生感,建立必要的了解和信任。在社交场合中,介绍有多种多样的方式。有正式介绍和非正式介绍;有自我介绍和他人介绍;有集体介绍和个别介绍;有重点介绍和一般介绍等等。

(一)自我介绍。

在护理工作和社交活动中,要接触许多陌生的人,有必要主动介绍自己;,以使对方认识自己。

1、要寻找适当的介绍时机 在对方独处或轻松愉快时,抓住时机进行自我介绍,对方一定乐于接受。

2.要注意自我介绍的内容 具体内容应根据实际需要或所处场景的不伺而有所变化。护理工作中的自我介绍,是以工作内容为介绍的中心,大体由三个要土构成:本人姓名、工作单位及职业或职务。如“你好,我是北京市人民医院内三科护士张兰。”或“您好!我叫李唯,是您的责任护土。”

3.充满自信地介绍 以自我介绍为例,先向对方点头致意,得到囫应后再向对方报出自己的姓名、身份及有关情况,语调要热情友好,充满自信,眼睛要注视着对方。例如“您好,我是您的主管护士,姓王。有困难请及时和我联系。”要自然大方。

4.要把握好分寸 既不大吹大擂、炫耀自己,也不要自我贬低,以示谦虚。实事求是才能给人以诚恳、坦率的印象,沟通才能顺利进行。

(二)他人介绍。

他人介绍又称第三者介绍,是经第三者为彼此不相识的双方引见、介绍的一种方式。为他人介绍时要熟悉双方的情况。他人的介绍通常都是双向的,即将被介绍双方均作一番介绍。有时,也可进行单向的他人介绍,即只将被介绍者中的某一方介绍给另一方,其前提是前者了解后者,而后者不了解前者

1、介绍的顺序 应遵守两条原则:一是个人或少数人优先被介绍给多数人,二是位尊者优先了解对方情况。根据这一规则,介绍的顺序应是:

(1)先将职务低者介绍给职务高者。

(2)先将年幼者介绍给年长者。J (3)先将男士介绍给女士。

(4)先将客人介绍给主人。

(5)先将晚到者介绍给早到者。

(6)先把个人介绍给集体。

2.介绍的内容 根据实际需要不同,为他人介绍时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以下几种形式可供参考:

(1)标准式介绍适用于正式场合,内容以双方的姓名、靴、职务为主。例如:“我来给两位介绍一下,这位是友谊医院护理部张主任,这位是中山医学院护理系王主任。”

(2)简介式介绍适用于一般的社交场合,其内容往往只有双方姓名一项,甚至可以只提到双方姓氏为止,接下来则由被介绍者见机行事。例如“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李先生,这位是张先生,你们认识一下吧。”

(3)强调式介绍适用于各种交际场合。其内容除被介绍者的姓名外,往往会强调一下其中某位被介绍者与介绍者之间的特殊关系,以便引起另一位被介绍者的重视。例如 “王院长,这位是李静,在贵院外科工作,是我的同班同学,请院长多多关照。”

(4)推荐式介绍适用于比较正规的场合,多是介绍者有备而来,有意将某人举荐给另一方,因此,在内容方面,通常会对前者的优点加以重点介绍。例如:“李院长,这位是友谊医院的总护士长,是一位护理管理方面的专家,在整体护理方面有非常深的造诣。”

(5)礼仪式介绍适用于正式场合,是一种最为正规的介绍,其内容略同于标准式,但语气、表达、称呼上都更为礼貌、谦恭。例如“王校长,您好!请允许我把我们医院的赵院长介绍给您。赵院长,这位就是中山大学的王校长。”

3.介绍的礼仪要求

(1)当为别人作介绍时不要用手指点对方,应有礼貌地平举右手掌示意,并且目光要随手势投向被介绍者。

(2)介绍时,除长者、尊者可就座微笑或略欠身致意外,一般均应起立,微笑致意并伴有“认识你很高兴”之类的话语。

(3)在宴会桌、会议桌前也可不起立,被介绍者只需略欠身微笑点头有所表示即可。

(4)作为介绍者,介绍时应熟悉被介绍双方的情况。万一有所遗忘,被介绍者要主动把自己的情况告诉对方。当然,作为介绍者应尽量避免出现这种被动、尴尬的场面。

(三)名片介绍 一张标准的名片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本人所属单位、单位徽记及具体部门;二是本人的姓名、学位、职称或职务;三是与本人联系的方法,包括单位地址、电话号码和邮政编码等。

1、递交名片 名片一般由本人当面递交。递交时,应郑重其事,最好是起身站立,双手持名片两端,将名片正面面对对方,上身呈15度鞠躬状,将名片交给对方。不可用左手递交名片,不可将名片举得高于胸部,不可以手指提夹着名片给人。将名片递给他人时,可以说“请多指教”、‘以后保持联系”、“我们认识一下吧”。

与他人交换名片,要讲究先后次序,或由近到远,或由尊而卑。当然也没有必要滥发名片。

2.接受名片 当他人表示要递名片给自己或交换名片时,要立即停止手中所做的一切事情,起身站立,面含微笑,目视对方。接受名片时,应双手捧接,或以右手接过。同时口头道谢,或重复对方使用的谦词敬语,如“认识您很高兴,以后我会多向您请教。”

接过名片后立即要用一定的时间,从头至尾认真看一遍,若有疑问,则可当场向对方请教,此举意在表示重视对方。

若需要当场将自己的名片递过去,最好在收好对方名片后再做,不要左右开弓,一来一往同时进行交换。

3.索取名片 如果没有必要,不要强索他人的名片。需要索取时,可采用下列方法:①主动递上自己的名片;②询问对方:“今后如何向您请教?”适用于向尊长者索要名片;③询问对方:“以后怎样与您联系?”适用于向平辈或晚辈索要名片。

四、迎送礼仪

了解和掌握迎来送往的基本礼仪,不仅能够赢得别人对护士的尊重,而且能够创造一种有利于护理工作顺利开展的良好氛围。

(一)办公室接待

1、待客前的准备 办公室的布置不仅要充分考虑工作人员的兴趣爱好和文化修养,也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层次的来访者对办公室工作环境的看法。应保持优雅、整洁,并备好茶叶、水具、开水,不要待客人来访时才匆忙去打开水或买茶叶,这样不仅耽误时间,而且也显得对客人不够尊重。接待人员应修饰自己的仪表仪容。

2.待客礼仪 对来访的客人,无论职务高低、是否熟悉,都应一视同仁,热情微笑相迎,请客人坐下时,应让其坐上座,主人在一旁陪同。上茶时要浓度适中,量度适宜。通常说“浅茶满酒”就是要求上茶时不要倒满杯,一般要求在

六、七成满较为合适。端茶时要用双手。

3.送客礼仪 对已表示要离开的客人,要起身面带微笑,与客人握手道别,热情相送到门外。若客人要到其他场所去,要告知其详细的地点,如有可能可电话事先联系。客人辞行时,应根据来访者的身份、地位和背景,来决定送至办公室门口还是大楼门口。

(二)医院接待

门诊护理人员特别是分诊、接诊、导医、咨询护理人员更是医院形象的使者。当病人来到门诊就诊时,护理人员应热情大方地迎接,诚恳地作自我介绍。如“您好!我是门诊的导诊护士,请问您哪里不舒服?需要我为您做些什么吗?”面对站立的病人应起立回答对方的问题,指示方位时要等对方明白了,再回工作地点,必要时应将病人送达目的地或介绍给另一位工作人员。

对重症患者或用轮椅、平车推人的病人,护土要立即上前迎接。对危重病人护士要镇静而迅速地采取抢救措施,同时做好亲属的安慰解释工作。当病人痊愈出院时,应给予真诚的祝贺。送病人至病区门口,待病人走出视线方可转身返回。

沟通礼仪讲课稿

涉外沟通礼仪技巧

礼仪培训师沟通之道

实用礼仪与沟通

礼仪沟通的重要性

沟通与礼仪心得

沟通礼仪6绝招

用礼仪沟通心灵

与老外沟通礼仪六招

第四章 交流与沟通礼仪

《沟通礼仪.doc》
沟通礼仪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