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案

2020-03-03 20:23:0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课文是谜语诗,理解课文的基本含义。

2、过程和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课堂上小组合作、图文结合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谜语、诗词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学生喜爱古诗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

了解诗句中所说特点与画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生字回到课文中,谁会读? 媒体的出示:课文内容 (指名读课文)

二、研读课文 1.学习前两行诗句。

(1)媒体出示:第

一、第二行诗句

自己小声读读这两行。边读诗句,边看图边思考,这两行诗句的意思是什么? (2)指名读这两行诗句,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 板书:远 山 有色近水 无声

(3)认真看图,远处的山、近处的水怎么样?

①眺望远处的山峰,你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色?(朦朦胧胧)

②看图水流从高处往下流,会发出什么声音?那么诗中却说走近了还是听不到水的声音,这是怎么回事呀!(因为这是一幅画) (4)指导朗读。

①媒体出示: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②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同桌读,指名读。 2.学习后两行诗句。 (1)总结学法:

媒体出示学法:①读诗句,对照图,说说这两行的大致意思。

②想想诗句中是怎样写画中的山和水的。

③联系实际想,应该是什么样的景色,而书中为什么这样写?找 到诗句与画的联系。

(2)学生结合学习方法自学后两行的内容。 媒体出示:图片和诗句 (3)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4)指名说说对后两行诗句的理解。 板书:去 花 还在 来 鸟 不惊 (5)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又是什么样的情况?

(春天过去了,花就谢了,当人们走近鸟时,鸟一定会飞走的。) (6)指导朗读。

①教师范读,突出“去、还在、来、不惊”这几个词 ②学生练习朗读,同桌互读,指名读。

二、感悟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媒体出示:课文内容

2.在诗句中找找意思相反的词。

媒体出示:“远”、“近”、“有”、“无”、“来”、“去”变红 3.把这些意思相反的词连起来读一读。

媒体出示:远——近有——无 来——去

4、谁能有好办法说说这几个词是什么意思?

5、游戏:找朋友 找14名同学到前面,每人手里拿一张卡片,找到与自己手里卡片意思相反的字,站在一起,其它同学做裁判,给找对的同学以掌声鼓励。

(这14个字是远---近、高----低、来----去、笑----哭、白----黑、晚----早、有----无)

6、你还能说出其它的反义词吗?

三、背诵课文

1.结合板书,自己练习背诵。 2.看看图片,同桌互背。

媒体出示:图片 3.指名背诵。

4、小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一幅画,而且是一幅有山、有水、有花、有鸟的山水画呢!

四、拓展作业

1.作业:把课文背诵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2.你喜欢这幅画吗?喜欢的话就动动你的小巧手把这幅画画出来吧! 板书:

1 画 远 山 有色近水 无声 去 花 还在 来 鸟 不惊

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案

一年级语文《画》教案

一年级语文《画》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 画》教案

一年级语文画鸡教案

画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一年级语文《画鸡》教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学反思

一年级语文上册画的课件

《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案.doc》
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