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教育教案

2020-03-02 12:14:5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案

教学内容:遇事分清是非 教学目标:

1.知道遇事要分清是非,不对的事情不去做。

2.让学生对是非分明的人有一种敬佩感,愿意向是非分明的人学习。 3.遇事能分清是非。正确的事,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对的事,再小也不做。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遇事要分清是非,不对的事情不去做。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比较不同行为与个人名誉的关系,以良好的言行

维护自己的名誉。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问:暑假里有些小朋友看了一本叫《草房子》书,里面有一段故事,是描写桑桑和杜小康烤红薯,请看过这本书的小朋友给我们讲讲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造成了什么后果。 学生回答。

小结:桑桑和杜小康都没有意识到玩火的危害性,没有一个分辨是非

的能力,不明白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结果给村里造 成了重大的损失。

二、请同学朗读扩展资料《摘梨》。

元代大学者许衡有一天外出办事,因为天气炎热,口渴难耐,正好路边有一棵梨树,行人们纷纷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一个人不为所动。这时候有人就问他:“你为什么不摘梨呢?”许衡就说了:“不是自己的梨,怎么可以随便乱摘呢?”那人就笑许衡脑子不开窍:“世道这么乱,你还管它是谁的梨啊。”

1 问:许衡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

小结:许衡做得很对,他知道不是他的东西,就不应该拿,不管它的主人是谁,说明他是个是非分明的人,(梨虽无主,我心有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许多自己喜欢的东西,可能是一支多功能的笔,一本非常精彩的故事书,或是一块小小的艺术橡皮,我们是不是在喜欢的同时也萌发了要趁人不注意把它带回家的念头呢?这可是万万万万要不得的,我们想要的,喜欢的东西,可以和爸爸妈妈商量,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向爸爸妈妈争取。

(三)故事:放学后,小明的同班同学和自己的表弟在校门口吵架,两人互不相让,眼看就要打起来了,小明会怎么做呢?小明上前既没有帮助同学打架,也没有帮助表弟打架,而是批评了表弟和小刚,因为他俩做得都不对,最后还让他们相互道了歉,并和好了,他也因此被评为“是非分明的好队员”,你也想成为一名这样的队员吗?如果当时小明去帮忙打架了,事情会怎么样呢?请同学们分组表演一下。看哪组表演得好?

同学分组表演。

小结:同学们都已经表演出了不注意分清是非的结果,不是同学间伤了和气,就是相互记恨,团结就没有了,凝聚力也没有了,势必给集体带来不良的后果。

板书:遇事要分清是非,要有主见 ,不要盲目跟随 。

例题:一天下午放学,一名六年级的大同学在路上拦住了一名四年级的小同学要钱,那名小同学说没有,这名六年级的同学就动手打人。这时,还有两名六年级的个子小一些的同学站在旁边,他们会怎样做呢?

2

如果你遇到了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1)跟着那名同学打小同学,要小同学的钱。 ( ) (2)站在旁边看热闹。

( ) (3)赶快离开现场,免得找麻烦。

( ) (4)走上前去制止。

( ) (5)找别人来帮忙,救护小同学。

( )

三(7)班

斯凯煜家长

思想道德教育教案

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案

思想道德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公开课教案

思想道德教育心得体会

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制度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计划)

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计划

《思想道德教育教案.doc》
思想道德教育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