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种植辣椒

2020-03-03 11:17:1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辣椒——种植指南

时间: 播种: 采摘:

环境要求: 温度:; 湿度:; 日照:; 肥料:

土壤酸碱度: 土壤要求:

栽种流程注意事项: 1.种植前准备:

A.场地准备:辣椒忌连作,因此场地应在3—5年内未种过茄科作物(茄子、土豆、番茄、烟草),富今有机质、土层深厚、保水保肥、能灌能排、雨季不积水、旱季不缺水。定植前翻地10~15cm深。亩施厩肥5000kg,可掺施过磷酸钙15kg~20kg,短灌、短排作沟渠,沟沟相通,使雨后田间不积水。深耕细耕土地,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根系发展,同时可将土表层中的病原菌和害虫翻入底层杀死,表层土粒要细碎,平整、无大块,不出现坑洼,这样才有利于将地膜紧贴在畦土表面,发挥覆盖效果。

B.种子准备:包括品种选择,用量多少?种子的消毒。

种子选择:禁止使用转基因或含转基因成分的种子,禁止使用经有机禁用物质和方法处理的种子和种苗,种子处理剂应符合GB/T 19630要求;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且经审定推广的优质、高产、抗病虫、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耐贮运、商品性好的品种。如湘研1号、湘研11号、更新一号、杭州鸡爪椒等。

种子备量:根据面积选择用量,每亩种子量为尖椒20克,泡椒、圆椒各30克。 C.苗床准备:用充分腐熟鸡粪40%和肥沃疏松园土60%经充分摊晒日光消毒,过筛后掺均匀。每立方米营养土中,再加10%草木灰。播种床耙平踏实后,均匀铺3~4㎝厚营养土;苗床先经深翻,浇水后覆盖地膜、上扣苗棚闭棚升温 7~10d,撤去地膜,再铺床土育苗。;

2.播种育苗期

A.种子消毒:种子处理的顺序步骤为:剪开种子袋,取出种子晒1~2小时(晒种子是为了提高发芽率),然后放在55~60℃的温水中浸泡,水温降至36℃前,不断搅动,约浸10小时。捞起种子并放在10%磷酸三钠溶液中,灭杀病毒,20分钟后取出种子,用清水冲洗数遍,至手握种皮感觉不滑腻为止,即进行催芽。 B.催芽:放在25~30℃处催芽,每天检查并用温水淋洗,过3~5d胚根露出种皮,即可播种。

C.播种:播种前要先将培养土装入软盘(100孔)中,刮平稍压,然后用喷水壶浇水,待水渗透后即可播种。每10克种子播12~16张软盘,一般采用点播。播种后覆盖一层0.5厘米左右的椰衣渣或细土,再用长一寸左右的碎稻草,覆于软盘表面,最后盖上遮阳网或塑料地膜。盖塑料地膜要搭拱形竹架,拱足及两端开口处不遮盖,有利通气。

播种要求做到:床土平,底水足,覆盖好。床土整平以后,底水一定浇足,出苗前不补充浇水。底水应达到10㎝深床土饱和。撒种要均匀,每平方米苗床播种18~22g(以干种计算),撒完种过10~20min再覆土,厚度为0.7~1㎝,覆土后盖不含氯的地膜保墒,保持高温高湿的环境。

D.育苗:播种后3~4天,每天淋水1~2次,保持湿润。出苗后,1周内可全部揭除遮盖物,增加光照,同时要控制浇水,降低湿度,促进幼苗根系向下深扎。当播种15天左右,幼苗生长旺盛,应保证水分、养分供应。每天淋水一次,可结合淋水喷2~3次0.1%~0.2%的挪威复合肥营养液。20天后开始控水、控营养,提高幼苗定植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缩短还苗返青时间。25天左右,当幼苗长有6片真叶时,便可移植。

温度:辣椒播后白天气温保持在25~30℃。80%出苗后即可揭膜降温,创造光照充足、地温适宜、气温稍低、湿度较小的环境,白天23~25℃,夜间15~17℃。子叶展开到第1片真叶露尖,将温度控制在白天18~20℃,夜间10~15℃。第1片真叶出来后保持白天25℃左右,夜间17~20℃。移苗前4~6d降温炼苗,逐渐降到白天18~20℃,夜间13~15℃。水分:齐苗后浇齐苗水保湿,在播种水浇足的情况下,移植前一般不浇水,秧苗缺水时选择晴天少量浇水,浇水后应保湿,保持床土不干燥,同时防止空气湿度过大;移植前一天可轻浇一次水,以利起苗。

3.定植生长期

A.环境控制:温度湿度的要求。

B.基肥:一般以腐熟的鸡粪或饼肥最佳,其次是猪牛粪、火烧土等。用酵素菌及过磷酸钙堆制发酵,成熟后施用,亩施500~750公斤。

定植前15~20d,选择非茄科作物茬口的地块,翻耕晒土;整地、做畦和覆地膜要求仔细、平整,畦沟深度20~25㎝。肥料使用应符合GB/T 19630的要求,亩施优质有机肥5000㎏、饼肥300㎏、磷肥50㎏、钾肥20㎏。然后深耕起70~100㎝宽的高畦,畦上覆盖无氯地膜,架设大棚、防虫网闭棚升温7d左右,进行病原菌杀灭。大棚膜、防虫网选用不含氯材料。

C.铺膜:畦高以10—20cm较为适宜,畦宽一般在100—120cm为佳。膜该宜在定植前7—10天进行,不宜在大风天气进行,防止大风破坏地膜。膜盖好后,定植之前,应在膜上适当压一些泥土,防止大风吹坏地膜。

D.定植: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灌方便、略偏酸性的砂壤土地块。大棚定植选择2月上中旬地温稳定在7~8℃时定植;露地地膜覆盖栽培在3月底、4月初地温稳定在15~17℃时定植。定植选在晴天中午进行,高温季节选在下午进行。定植密度在畦上定植双行,株距25㎝。定植时使辣椒两排侧根与畦沟垂直。

E.除草:辣椒定植后,畦面上的地膜常因田间操作原因出现裂口,影响地膜覆盖效果。因此,除在进行田间操作时应小心,尽量不损坏薄膜外,一旦发现破裂,要及时用土压制,定植孔破损出,杂草易在压膜土壤处生长,果如草长大再除会造成地膜大面积破坏。

F.浇水:定植后浇足定植水,门椒座住之前不浇水,浇水也是在植株出现萎焉、需补充水分时,选择晴天浇小水。门椒座住以后,开始小水勤浇,保证辣椒生长发育的需求。根据天气确定浇水时间,气温低时选择在上午进行,高温时选择早晨进行;进入盛果期加大浇水量,防止大水漫灌,雨前挖好排水沟,防止大雨造成土壤积水。露地栽培雨后及时扶苗,用清水洗去植株上污泥。

G.追肥:定植后每隔10d喷1次沼液3倍稀释液兑1%白糖,进行叶面追肥,增加植株碳水化合物含量;初花期利用蜜蜂传粉或用手持震荡器辅助授粉,门椒座住后及时打掉门椒以下侧枝,生长期及时摘除病叶、老叶,适当疏剪过密枝条。

辣椒的追肥要采取少量多餐的方法,追肥应是速溶性的复合肥和发酵的人畜粪尿溶液,一般都随水追施,5—7天追一次,化肥的浓度为0.5%,粪肥为二成稀,如果发现植株黄化矮小,应喷施浓度为0.3%—0.5%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溶液提苗,在中后期5—7天喷施一次,有增产延长供应期的效果。

进入盛期结合浇水进行追肥,亩顺水追施水量1/3的沼液或腐熟饼肥50㎏,每7~10d浇一次水,隔一水追一次肥。

H.病虫治理:

病虫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实行无害化综合防治措施。药剂防治必须符合GB/T 19630要求,杜绝使用禁用农药,严格控制农药用量和安全间隔期。

a.苗期病害防治主要为猝倒病及立枯病,发现少量病株立即拔除: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64%杀毒矾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每7 天—10天喷一次,连喷2次。

b.猝倒病 进行种子、床土壤消毒,或选用无病新土育苗;加强苗床管理,提高苗床温度,降低棚内湿度,严防幼苗徒长,发现病苗及时拔除;发病初期用大蒜汁250倍液、25%络氨铜水剂500倍液或井冈霉素1000倍液喷洒,一周后再喷一次。

c.蚜虫、病毒病发虫前悬挂黄板诱杀,植株喷肥皂水、辣椒水驱蚜,及时发现蚜虫并喷药消灭蚜源,减少病毒扩展。

症状:病株表现为花叶、黄化、坏死、畸形四种类型。以花叶型为主,病株叶片绿色消退,产生黄绿色相见的斑驳或黄褐色环斑,幼叶受害变窄小,叶缘上卷。叶脉皱缩畸形,叶面凹凸不平。病株比健株明显矮小,少数病株叶脉呈褐色或黑色坏死。防治措施:①抪种前用10%磷酸三钠浸种20—30分钟,进行种子消毒;②尽量减少农事操作,以免造成人为传播;③该病在田间主要靠蚜虫、螨类传播,故应在前期传毒害虫刚出现时作好防虫灭病工作。防治药剂可选用20%病A500倍液,加10%的一遍净可湿性粉剂或20%的灭蚜松可湿性粉剂,配成10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即可收到明显效果。

d.灰霉病 加强大棚湿度管理,及时通风排湿,浇水选择晴天上午进行,适当稀植,及时摘除植株下部多余枝叶,保持植株通风透光性;发现病株适当控制浇水,亩用10%速克灵、45%百菌清250g或3%噻菌灵150g等烟剂熏烟3~4h,或叶面喷施2%春雷霉素500倍液、1/10000硅酸钾溶液、80%碱式硫酸铜可湿粉800倍液或25%络氨铜水剂500倍液。

e.疫病 严格种子和苗床消毒,或选用无病新土育苗;采用地膜覆盖栽培,阻挡土壤萌发孢子向上扩散;下午闭棚速度不宜过快,减少叶片结露;发病后适当控制浇水,防止土壤过湿,棚内空气湿度大时,及时放风排湿,施入生石灰调酸;发病初期可用大蒜汁250倍液、25%络氨铜水剂500倍液、井冈霉素1000倍液、80%碱式硫酸铜可湿粉8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粉600倍液,每隔7~10d全株喷药1次,连续2~3次,或亩用45%百菌清烟剂250g熏烟。

f.辣椒青枯病症状:病株叶片中午萎蔫,傍晚恢复正常,2—3天后植株逐渐枯死,但叶片仍保持绿色,只是颜色较淡,无光泽,故称为青枯病。切断病茎可见维管束呈褐色,用手挤压断面有白色粘液渗出,为病菌的脓液,防治措施:①与禾本科作物轮作;②种植抗病品种;③改良土壤,对酸性土壤应结合整地亩667平方米施入60—80kg石灰,以消毒土壤,并使土壤呈碱性;④出现病株时,应及时拔除,并在病窝周围撒入适量石灰,防止病菌蔓延;⑤发现病初期用浓度为200ml/kg的硫酸链霉素或20%叶青双800倍液浇根,每株浇250ml左右。隔7天后再浇一次。

g.辣椒炭疽病症状:受害叶片初为渍状斑点,后逐渐发展成边缘褐色,小间灰白色近圆形病斑,病斑上轮生小黑点。病叶易脱落,果实发病初呈现水渍状黄褐色斑点,后逐渐扩大成近圆形或不规则的褐色凹陷病斑。病斑上有同心轮并密生小黑点,湿度大的病斑上可看到浅红色粘稠物,干燥时病斑干缩破裂。防治措施:①实行轮作,选用抗病品种;②进行种子消毒,播种前用52℃温水浸种12分钟,并用占种子重0.3%福美双或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搅拌种;③增施磷钾肥,合理灌溉,及时除去老病叶和病果;④可在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50%的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每7—10天喷1次,连喷3次。

4.采摘存储配送

A.采收:一般花谢后2~3周,果实充分膨大、色泽青绿时就可采收,也可在果实变黄或红色成熟时再采摘。注意尽量分多次采摘,连果柄一起摘下,留较多果实在植株上,可提高产量。

采用人工采摘,采收过程中所用工具以及盛容包装物要求清洁、卫生,不对有机辣椒产生污染

B.存储:与别的蔬菜分开堆放,做到单收、单运、单放,防止产生混杂;上市辣椒要求新鲜、干净、无虫斑病斑。

C.运输:不可挤压。黏贴条形码。

辣椒种植

正安县蔬菜(辣椒)种植基地建设项目报告

辣椒种植技术

辣椒种植技术

辣椒种植技术

辣椒种植环节

辣椒种植合同

蔬菜种植

绿色食品辣椒种植规程

琼海辣椒种植技术

《蔬菜种植辣椒.doc》
蔬菜种植辣椒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