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建法字[2003]54号 武汉建设网

2020-03-03 21:17:0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武建法字[2003]54号

市建委关于2003年加强领导干部

学法用法工作的实施意见

委机关各处室、直属各单位:

为了深入贯彻上级指示精神,切实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进一步培养和增强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依法治市进程,结合我市建设工作实际,现提出实施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和省、市关于力口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要求和《武汉市“四五”普法期间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的实施意见》,紧紧围绕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确定的城市建设工作目标和任务,坚持学法用法相结合,努力提高我市建设系统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的法律素质、法律意识和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为推进依法治市进程,促进我市建设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通过教育培训,切实增强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依法执法、权利义务对等和依法履行职责等法制观念;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工作水平和能力,逐步实现由注重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进一步推进我市建设系统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学法用法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使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学法用法的工作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二、对象与内容

(一)对象。委机关的全体工作人员(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除工勤以外),直属各单位担任处级以上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的干部以及担任三总师以上职务的管理人员。同时,各单位还要深入抓好科级以下干部的学法用法工作。

(二)内容。学习的主要内容分为基本法律知识和专业法律知识两大部分。基本法律知识部分:今年各级领导干部主要学习《干部法律知识读本》中有关刑事法律制度、民事法律制度和经济法律制度等内容(学习纲要见附件)。

专业法律知识部分:与城市建设、王程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村镇建设、建筑业、勘察设计咨询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行政执法、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仲裁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主要教材。以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的《社会主义法制理论读本》。和中宣部、司法部编写的“四五”普、法统编教材《干部法律知识读本》、中宣部、人事部、司法部编写的《公务员依法行政读本》,作为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学习基本法律知识教材。建设部法规司和国务院法制办联合编写的《建设法规知识读本》亦可作为专业法律知识的学习教材。

三、学习方法

(一)坚持集中培训制度。一是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和要求以及市建委“四五”普法的计划和安排,委里将组织举办领导干部学习法律知识培训班2—3期,主要培训委机关全体干部和直属各单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含担任非领导职务的干部)。具体工作由委政策法规处、人事处和机关党委共同组织实施;二是直属各

单位负责对本单位科级以下干部的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不得少于4次;三是根据上级的要求,选派领导干部参力口中央(部、委)和省、市举办的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班的学习。

(二)坚持党组中心组学习法律制度。按照市委要求,委党组将安排4次中心组学习法律法规。机关和直属各单位党委(总支、支部)中心组学习法律法规不得少于4次。同时,要结合形势和任务,适时组织举办委机关和直属各单位领导干部参加的法律法规知识和社会主义法制讲座。不得少于4次。

(三)坚持领导干部自学与辅导相结合。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坚持自学、持之以恒,要在普遍自学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辅导,提高学习效果。

(四)坚持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相结合。领导干部学习法律法规知识的关键问题,就是学用结合的问题。委机关和各单位要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决策前学习相关法律和法律咨询制度,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的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执法、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四、考试考核

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学法用法的考试考核工作,主要本着以学习为主,以考促学为宗旨,坚持定期开展对领导干部法律知识水平和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办事能力的考试考核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考试考核工作制度,严格管理,讲求实效,反对任何形式主义和走过场。

(一)市建委机关和直属各单位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和依法行政培训工作结束前,统一组织考试。

(二)机关和各单位普法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要建立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登记制度,负责记录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内容、时间、形式和考试成绩等,并按年度送交委人事处备案。

(三)委机关和直属各单位,要把学法用法、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依法执法的情况作为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考核、任免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对不参加法律知识学习或考试不合格的,年度考核不能评定为优秀。

五、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领导。委机,关和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将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的工作列入单位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工作职责,精心组织实施,要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的要求并紧密结合全市建设工作和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狠抓落实,确保工作的实效性。

(二)部门各负其责。市建委机关和直属各单位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要在市建委党组统一领导下进行,委机关和直属各单位党委(总支、支部)对所属范围内的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工作负领导责任;机关各部门、直属各单位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相互支持,密切配合。

委办公室主要负责对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工作的督导检查和舆论宣传,并负责、指导机关和各单位建立健全党组(党委、总支、支部)中心组学法制度,并把中心组学法情况列入年度理论学习考核内容;负责组织中心组的法制讲座。

委机关党委和人事处主要负责对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指导举办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短期专题法制培训班和专题法制讲座;负责和指导、督促机关和各单位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情况列入干部考核内

容,与干部的选拔、任用结合起来。

委政策法规处(普法办)具体负责对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工作的计划、安排、组织实施和考试考务等日常工作。协调配合委办公室、人事处组织好法制讲座;负责组织举办委机关和直属各单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法律知识学习培训班。

(三)加强督促检查。机关和各单位要加强督促检查,积极探索建立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的监督制约和激励机制,不断增强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注重深入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宣传典型、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研讨、座谈等方面的活动,同时,要加强督促检查。各单位要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工作列入本单位工作目标,并将检查情况报委“四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委“四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将适时检查或抽查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情况,并对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适时予以表彰、通报,以促进我市建设系统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学法用法、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工作落到实处。

附件:2003年度干部法律知识学习纲要

附件:

2003年度干部法律知识学习纲要

一、《教材》第四章刑事法律制度

第一节刑法概述

1、了解刑法的效力范围

2、掌握新刑法的特点

3、掌握新刑法三大基本原则的具体规定

第二节基本原理

4、掌握犯罪的概念及犯罪构成

5、掌握犯罪构成要件及各要件的概念、内容

6、了解故意犯罪的形态

7、掌握共同犯罪的构成条件、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处罚原则

8、掌握正当防卫的概念、构成条件

9、掌握紧急避险的概念、构成条件

10、了解刑罚的裁量与执行

第三节具体罪名

11、了解刑法分则十类犯罪的概念、各类犯罪的重点罪名

12、掌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偷税罪、报复陷害罪、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徇私枉法罪的犯罪构成、处罚

二、《教材》第五章民事法律制度

第一节民法通则

1、掌握民法的概念

2、掌握民事主体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

3、了解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分类

4、掌握法人的概念和成立要件

5、掌握法律行为的特征

6、了解代理的含义、代理的种类、代理权的行使

7、了解诉讼时效的种类,诉讼时效的开始、中止、中断和延长

8、掌握所有权的概念、具体内容

9、掌握债权的概念、债权产生的根据

10、掌握知识产权的含义及特征

11、掌握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的概念、权利保护期

12、掌握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特殊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特征

第二节合同法

1、掌握合同的成立与合同效力的含义

2、掌握要约、承诺、有效合同、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效力待定合同

3、掌握对格式合同的限制

4、掌握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应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

5、了解合同履行的一般规则

6、掌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掌握合同保全的概念,代位权、撤销权的行使

7、了解合同的转让与终止

8、掌握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违约行为的形态、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9、了解责任竞合及处理

三、《教材》第六章经济法律制度

第一节产品质量法

1、了解产品质量法的适应范围

2、掌握产品质量的监督制度

3、了解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

4、掌握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5、掌握对产品质量违法行为追究责任制度

第三节税收征收管理法

1、掌握税收的概念、特征

2、掌握纳税人的主要义务

3、了解税务管理制度、税款征收方式措施

4、掌握违反税务管理的法律责任

5、掌握偷税、欠税、抗税的概念、法律责任

第四节环境资源法

1、了解我国环境资源法律体系

2、掌握环境资源法的基本原则

3、了解公民环境权、国家环境管理权的概念、内容

4、掌握环境标准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限期治理制度的内容

5、掌握环境资源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法律责任

四、《武汉市执法责任制工作条例》

1、掌握执法责任制的概念、作用

2、掌握具有执法主体资格的执法机关有哪些

3、掌握执法人员取得执法资格的基本要求

4、掌握执法机关应建立哪些执法制度

5、掌握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应遵守哪几类义务,了解各类义务中禁止性行为的规定

6、掌握违法执法责任追究中划分责任人的规定

7、掌握违法执法责任追究的方式

8、掌握执法监督机制的类别

五、《关于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的处分处理试行办法》

1、掌握什么是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

2、掌握对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的处理处分方式,其中行政处理、行政处分的具体措施

3、掌握违反法制统一原则、违反行政审批规定、违反减轻企业负担规定、违反改进作风规定,应予处分处理的行为

4、了解违反收费和罚没管理规定,违反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规定、违反规范中介机构管理规定,应予处分处理的行为

5、掌握待岗教育处理的措施

6、了解受到行政处理或纪律处分后相关待遇的规定

武交安54号

【最新政策法规】 武汉建设网 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武建管字18号

京建法

中南大学本科生评优实施办法(中大学字〔〕54号)

京建法【】12号

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备案说明(商改字〔〕54号)

新农村建设网宣传标语

投诉情况说明(建设网)

作风建设网评时评

《武建法字[2003]54号 武汉建设网.doc》
武建法字[2003]54号  武汉建设网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