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体会

2020-03-03 12:19:1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泰安市小学数学混合式教学》听课学习心得

“混合式教学”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互联网络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这种教学方式要求老师在课程设计和知识传递中,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使教学过程“线下”(面授教学)与“线上”(网络教学)有机结合,并根据学生特点达到一个合理的学时分配。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科学地、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混合式”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切实可行的。

一、加强操作,培养创新意识

儿童的思维源于儿童的动作。正像人们常说的“心灵手巧”,其实手巧也会使心更灵。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儿童的智慧在儿童的手指尖上,手是儿童思维的镜子。因为手的动作是和思维活动直接联系的,信息从手传导到大脑,又由大脑反馈到手,二者之间是双向联系,这种联系越多越能促进两方面发展。因此,积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二、引导探究,启迪学生思维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是引导者、促进者,“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再是只看教师的讲授水平,更重要的要看教师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积极地思考问题,独立地获取知识。这就要我们根据学生的认识结构,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学生就能逐步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设疑激思,启发诱导,在知识的关键点加以点拨、疏导,排除学生思维障碍,适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已独到的见解,诱发学生内在的智力潜力,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独立、主动地探究新知,并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教师要重视启发诱导、设疑、激思,让学生通过参与、思考、探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并使知识内化。

三、发现质疑,培养思维的创新性

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儿童提问表明儿童在对事物进探索、思考,在寻找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正是思维的表现形式,也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开端。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大胆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尽量独立思考,不盲从,不迷信,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去发现、创新。教师可以在观察的过程中让学生质疑,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质疑。

总之,数学探究活动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提供包括社会、校园、家庭、网络(软件)等环境,引导学生进行多层面、多维度、多渠道的混合式探究学习,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深远的影响。

混合式教学设计

混合式教学学习心得

小学语文混合式课堂听课体会

混合式教学学习感悟

混合式教学培训心得

混合式教学 心得体会[推荐]

混合式教学模式学习心得

混合式学习

混合式学习

混合式学习

《混合式教学体会.doc》
混合式教学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