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用)婚姻与家庭教案

2020-03-03 21:45:3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一章 婚姻的选择:择偶 第一节 不自由的择偶形式

一、人类婚姻史上纷繁的不自由择偶形式

1、掠夺婚

掠夺婚的最初意义是男子用武力掠夺女子来做为妻子。

2、买卖婚

男方以金钱、财物买女为妻。

3、服务婚(服役婚)

男方到女方家中为其服务一段时间,而后与女结为夫妇。

4、交换婚

指双方父母各以其女交换为子妇,或者男子各以其姐妹交换为妻。

5、指腹婚

当儿女还在母亲腹中,双方父母就约定,如果是性别相异的婴儿,未来就结为夫妻。

6、童养媳

女儿出生以后尚未成年,就被送到男家抚养作小媳妇,当双方都成年的时候才择日完娶。

二、包办买卖婚姻与丑恶的拐卖妇女现象

曾经,长期在农村流行的包办买卖婚姻的歪风,助长了一些犯罪分子的气焰,给了他们可乘之机,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拐卖妇女的丑恶现象大量出现,妇女是其中的主要受害对象。

第二节 自由择偶

一、自由择偶:“同意婚”的提出与确立

“同意婚”也叫自由婚,是近代社会由资产阶级提出的,由资本主义社会确立的。确定了婚姻当事人对择偶的决定权。1804年,《法兰西民法典》的146条宣布:“未经合意不得成立婚姻”。

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不存在完全自由的婚姻选择。 为什么?

在任何社会,年龄、宗教、种族、父母和亲属群体的愿望以及经济、权力、职业、社会阶层和社会地位等工具性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限制婚姻行为。

二、择偶的理论分析

(一)择偶的个人主义解释

1、生物学解释

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

3、互补需要理论

4、同质性理论

1、生物学解释

婚姻的选择是以本能、遗传和生物因素为基础的。本能驱使男性去接近女性,本能是人类行为的基础,人类行为是基本本能的反映

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

认为人们倾向于与他或她的异性父母类似的人恋爱和结婚,这种倾向是无意识的,集中表现为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

3、互补需要理论

配偶倾向于以互补需要为基础进行相互选择,人们倾向于选择那些能为最大限度地满足提供可靠保证的人做配偶。如性格上的互补、经济与外貌的互补等。

4、同质性理论

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人相互更具吸引力。这些相似点可能是生理、心理或社会的。其中价值观的相似更为重要。

(二)择偶的社会文化解释

1、角色理论

2、交换理论

3、序列理论

4、择偶梯度理论

5、历史前例理论

1、角色理论

人们倾向于按照社会、亚文化和家庭的规定来对角色提出期待。角色就是指适合于某种既定地位——丈夫、妻子、男性、女性等的一套社会期望。个人以角色一致、角色相容或者求婚、婚姻和家庭角色的一致为基础进行选择。

2、交换理论

某种类型的交换观念是婚姻的基础,这种交换可以发生在金钱、地位、容貌、气质、性行为的任意组合之中。择偶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交易,是一种社会交换过程。

3、序列理论

婚姻活动实际上是按照一系列可变的标准,阶段或模式为导向的,择偶过程是依据互动的系列因素。有人提出“刺激——价值——角色”理论,认为择偶是经过相互吸引刺激——价值比较——角色期待这三个阶段序列的过程。

4、择偶梯度理论

男性倾向于选择社会地位相当或者较低的女性,而女性则更多要求配偶的受教育程度、职业阶层和薪金收入等于自己相当或者高于自己。即“男高女低”模式。

5、历史前例理论

历史上普遍存在着父母包办或者由父母决定的择偶方式。包办婚姻和自由恋爱实际上是两个理想类型的划分,现实是这两大模式的混合。

(1)基于心理学平衡理论的转移性原则

当事人与父母的关系亲密,父母也喜欢子女的择偶对象,那么三方的关系是平衡的、稳定的。如果不喜欢的话,则是不平衡的。

(2)降低不确定性理论

当事人与父母的关系亲密,父母也喜欢子女的择偶对象,那么三方的关系是平衡的、稳定的。如果不喜欢的话,则是不平衡的。

(3)社会互动理论

关键他人的态度对恋爱双方的影响巨大。如,同学、朋友说你们“天生是一对”你们越可能视对方为自己命中注定的那个人。 (4)社会化压力说

家人、朋友对择偶对象的认可,有助于维持其恋爱关系或防止关系破裂。

关于结婚的动机,德国社会学家穆勒认为:结婚的动机在于经济、子女和感情三大因素。

根据时代的变化而不同。上古时代经济第一,子女第二,爱情第三。中古时代子女第一,经济第二,爱情第三。现代则是爱情第一,子女第二,经济第三。 为什么呢?

当代大学生恋爱的动机是什么?

三、择偶心理分析

1、求全心理

2、社会刻板印象

3、传统心理

4、晕轮效应

5、从众心理

1、求全心理

人无完人,瓜无滚圆。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但是有人择偶过于理想化,导致耽误了时间,错过了机会

2、社会刻板印象

社会刻板印象就是人们对某种角色或某种类型的人的一些固定而统一的看法和评价。

3、传统心理

男方一定要比女方强,夫权社会的思想残余。

4、晕轮效应

就是光环作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指某人的某种整体印象或某些具体的感受影响到对其他人的认知和评价。

5、从众心理

人们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常常会受周围人们的影响。这种人没有主见,随风摇摆立场不坚定,特别是恋爱中的男女容易受到周围亲朋好友的影响。

四、择偶的标准

不同的年代择偶的标准不一样。

50年代爱劳模,*靠工农,70年代海陆空,80年代重知识分子,90年代傍大款。 当今呢?

第二章 婚姻的选择:恋爱与爱情

第一节 什么是爱情

一、什么是爱情

英文中:love爱;feeling感情;enjoy喜欢、享受;test试验、尝试;ego自我、本能。从高到低的阶段。这5个单词也表示爱的5个不同阶段。

Love是最高阶段,人们通常用它来表示爱情,ego是最低阶段,其中也包含有爱的意义。性心理学研究认为,有时人的本能可以超过理智,人处在ego状态时的狂热能超过love状态,不能说本能中就没有爱,同样在其他几个阶段中也都包含有爱的因素,说明爱是极其复杂的。

二、爱情包含的要素

1、三要素说

社会心理学家有个爱情三角理论,认为所有的爱情体验都是由激情、亲密和承诺三大要素所构成的。

激情:一种情绪上的着迷,个人外表的和内在的魅力是影响激情的重要因素。

亲密:指的是两个人心理上互相喜欢的感觉,包括对爱人的赞赏、照顾爱人的愿望、自我的展露和内心的沟通。 承诺:主要指个人内心或口头对爱的预期,是爱情中最理性的成份。

耶鲁大学社会心理学家斯坦伯格根据激情,亲密和承诺三大要素组成了七种不同类型的爱情:

第一种是喜欢式爱情(Liking):只有亲密,在一起感觉很舒服,但是觉得缺少激情,也不一定愿意厮守终生。没有激情和承诺,如友谊。显然,友谊并不是爱情,喜欢并不等于爱情。不过友谊还是有可能发展成爱情的,尽管有人因为恋爱不成连友谊都丢了。

第二种是迷恋式爱情(Infatuated love) :只有激情体验。认为对方有强烈吸引力,除此之外,对对方了解不多,也没有想过将来。只有激情,没有亲密和承诺,如初恋。第一次的恋爱总是充满了激情,却少了成熟与稳重,是一种受到本能牵引和导向的青涩爱情。

第三种是空洞式爱情(Empty love):只有承诺。缺乏亲密和激情,如纯粹的为了结婚的爱情。此类“爱情”看上去丰满,却缺少必要的内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第四种是浪漫式爱情(Romantic love) :有亲密关系和激情体验,没有承诺。这种“爱情”崇尚过程,不在乎结果。 第五种是伴侣式爱情伴侣的爱(Companionate love) :有亲密关系和承诺,缺乏激情。跟空洞式“爱情”差不多,没有激情的爱情还能叫爱情吗?这里指的是四平八稳的婚姻,只有权利、义务却没有感觉。

第六种是愚蠢式爱情(Fatuous love):只有激情和承诺,没有亲密关系。没有亲密的激情顶多是生理上的冲动,而没有亲密的承诺不过是空头支票。

第七种是完美式爱情(Consummate love):同时具备三要素,包含激情、承诺和亲密。只有在这一类型中我们才能看到爱情的庐山真面目。

3

2、四要素说:

(1)对所爱者真诚关心,希望对方能够独立思考和富于创造性 (2)两人有同舟共济的责任感 (3)彼此尊重、认可

(4)适度的给予与彼此的合作

爱是相互认可,而不是改变对方;爱是相互信任。

三、爱情的涵义

1、不同国家的文字表述: 中文:爱情

英文:love

德语:die Liebe

法语:amour

西班牙语:amor

葡萄牙语:amor

意大利语:amore

俄语:любовь

日语:爱(あい)

韩语:사랑하다

肯尼亚语:nakupenda

2、休谟在《人性论》中,认为感情由三种不同的印象或者情感的结合而发生的: (1)由美貌发生的愉快感觉 (2)肉体上的生殖欲望 (3)浓厚的好感或善意

3、涵义:

爱情的本质是化学反应,由激素和荷尔蒙所散发出特殊的气味由大脑识别,知其喜好,而产生的一种感觉。有些感情是与生俱来的,比如父母对孩子的感情,有些感情是后天发展的,比如战友情,手足情,爱情,爱国情等。

爱情是一种相互依偎,是付出而不是一种单向索取。

爱情(狭义):男女之间相互爱恋的感情,是至高至纯至美的美感和情感体验。

爱情(广义):人与人之间相互爱恋的感情,包括柏拉图式的更为真挚和纯粹的感情,超越了性别、地域、时空。有关系到爱的情感都叫爱情。父子之情,亲友之情,师生之情等。

爱情(法律定义):是男女双方之间基于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的、纯真的、专一的感情。

爱情(好坏定义):好的爱情是双方以自由为最高赠礼的洒脱,以及绝不滥用这一份自由的珍惜。

综合,简述为男女相爱的感情。男女双方基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对对方的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最强烈、最稳定、最专一的感情;是两性关系发展到高级阶段产生的一种极为复杂的感情形态,包含了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道德的、美学的等诸多内容。

四、爱情的本质特征 爱情=性爱+情爱 的统一体

爱情的双重性:人的自然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的结合。

五、爱情结构图 爱情结构图

第二节 如何保持爱情的活力

一、爱情与婚姻的分离

爱情是两性结合的精神形式;

婚姻则是两性结合的物质形式;

美满的婚姻:精神+物质的合一

自从人类使用爱情一词以来,爱情与婚姻就存在分离。如林黛玉和贾宝玉

二、爱情与婚姻的合一

1、爱情成为婚姻的道德标准

如果说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话,那么,也只有继续保持爱情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恩格斯

2、爱情成为婚姻自由的标准

3、爱情成为婚姻稳定的保证

三、爱情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爱之初恋。 第二阶段:爱之迷恋。

第三阶段:爱之热恋。

第四阶段:爱之依恋。

四、恋爱应注意的问题

(1)爱是相互认可,而不是改变对方 (2)爱是相互信任

五、如何保持爱情的活力

1、和谐的关系需要自己创造,要学会经营,就像生活一样。

2、学会包容。

爱情、婚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亲密的人际关系,如同挤牙膏

3、重视感情投资 买鸡肉还是玫瑰?

4、婚姻的调试是一门艺术

第三节 大学生恋爱应注意的问题

一、大学生恋爱应注意的问题

1、以学业为重

2、以认真的态度恋爱

3、要有责任感

4、以恋爱促进学习促进成长

二、谈谈你对大学生恋爱的看法和态度

1、高校对大学生恋爱的态度

2、大学生自身对恋爱的看法和态度

第三章 婚姻 第一节 婚姻的本质

一、婚姻的定义

1、西方国家

婚姻概念如同家庭概念一样,被人弄得混乱不清。婚姻一词的语源意义,东西方各有不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婚姻一词常被人们在两种意义上使用:一是指男女双方结成合法的夫妇关系,用marriage和matrimony(结婚、结合)表示;二是指男女双方结成夫妇关系的行为,用contract of marriage(结婚契约)表示。

2、中国古代

在我国古代典籍中,婚姻常被写作“昏姻”或者“昏因”,在语源上它包含三种意思:一是指嫁娶的礼仪;二是指夫妇称谓;三是指姻亲关系。

一是指嫁娶的礼仪: 二是指夫妇称谓: 三是指姻亲关系:

3、现代

现代人多把婚姻理解为男女结合的法律形式。

婚姻的定义:简而言之,即是一定社会制度所确认的男女结合的社会形式。具体而言,婚姻是根据一定的法律、伦理、风俗或宗教信仰的规定所建立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通常与爱情和性有关系。

目前,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婚姻是由一男一女,一夫一妻组成的夫妇关系,但是,在某些地区和宗教里面也允许一夫多妻或者一妻多夫,有的法律也认可同性的婚姻形式。

二、婚姻的本质

人类的婚姻是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三、婚姻的社会认定

1、婚姻的道德认定

人类的原始时代,以及世界各地的土著原始部落,对人们婚姻关系,主要是通过道德裁判予以认可的。 人类最初的婚姻规范,即是以各种形式的“乱伦禁忌”和“性禁忌”出现的。

2、婚姻的宗教认定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国家的产生,法律的出现,婚姻开始成为立法的对象。但是,在婚姻立法尚不完备的古代社会,很多婚姻规范和夫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都写在宗教经典中,特别是一些政教合一的国家,往往以宗教经典代替国家法典。

3、婚姻的礼制认定

信奉儒家思想的古代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与西欧不同,人们的婚姻不为宗教教义所左右,而为宗法礼制所制约。 在礼制中,男女婚姻被视为“礼义之本”“人伦之始”。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以“义”而起,以“仪”而明,包括“义”与“仪”两个部分。

“婚义”指婚姻的实质表现,即男女结合必须具备的社会条件,包括一些禁忌。“婚仪”指婚姻的形式表现,即结婚的礼仪程序,如从周代开始实行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的“六礼”,相当于后来婚姻的形式要件。

六礼:

(1)纳采: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

(2)问名:即男方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问名之目的有二:一是防止同姓近亲婚姻;二是利用问名得来的生辰年月日,占卜当事人之婚姻是否适宜。

(3)纳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决定缔结婚姻。 (4)纳征:亦称纳币,即男方家以聘礼送给女方家。 (5)请期:即男家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 (6)亲迎:即新郎亲至女家迎娶。

4、婚姻的法律认定

法律和道德一样,也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不过法律是国家制定的,并强制执行。从国家产生开始,婚姻就作为立法的对象。在人类最早的古巴比伦《汉穆拉比法典》和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中,都有关于婚姻家庭的规定。然而,在古代社会,一是因婚姻立法不完备,尚未从一般法律中独立出来,二是婚姻受到宗教和伦理的干预,法律的认定并不起主要作用。

中国,1950年和1980年的婚姻法,均实行结婚登记制度,强调男女结婚必须亲自到政府机关进行登记,领取结婚证,才能成为合法夫妻。2001年,婚姻法修订实施以后,保持了这样的做法。国家采取法律的形式干预男女的性关系,使其规范化、社会化,成为一种带有一定社会责任,并符合社会利益的社会关系。

四、婚姻形态与婚姻制度

婚姻形态:是婚姻内部自然性要素和社会性要素有机联系的结构模式。

婚姻制度:是一定社会中的婚姻规范体系,既是社会制度的组成部分,又受社会制度的决定和制约。不同的社会制度中,则有不同的婚姻制度。

1、群婚制

群婚是指婚姻的社会责任和权利义务存在于男女所属的社会群体之间,个体隶属群体的婚姻形态。群婚制是原始社会早、中期的婚姻制度。

在母系氏族社会得到充分发展。人们的婚姻关系存在于两个通婚的社会群体之间,个体之间没有夫妻名分,也没有夫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及其对子女的责任。群婚的性关系以群体和群体的关系组织起来,而不像个体婚那样,以个体与个体的关系组织起来。群婚中究竟有哪些形态,研究者意见不一。从类别上划分,主要有两种具体形态,即血缘群婚和族外群婚。

(1)血缘群婚

存在于原始人群时期,是群婚的低级形态。是在原始群团内部按辈分划分婚姻规范,严禁上下辈的男女之间发生性关系,就是在血亲杂交中排除父母子女之间,祖父母与孙子女之间通婚,实行同辈兄弟姐妹成婚的“群内婚”, 因为允许通婚的兄弟姐妹之间有血缘关系,因而称为“血缘群婚”。

最初,摩尔根在夏威夷群岛上发现了波利尼亚人的“马来式亲属制”的亲属制度,当时的夏威夷的婚姻家庭形式是普那路亚式的,但流行的亲属称谓则反映了更早更低级的婚姻关系。但是,现在基本没有完整的形态了。

夏威夷群岛上的美洲印第安人的亲属制度也流行于亚洲、非洲、澳洲的许多部落、岛屿,这就证明了与这种亲属制相对应的家庭形式具有世界性。

(2)族外群婚

族外群婚是群婚的高级形态。存在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的早、中期。其实,母系氏族是伴随着族外群婚的出现而产生的。他与血缘群婚不同的是,在群体之外按男女所属的氏族划分婚姻范围,严禁氏族内部男女之间发生性行为,实行了这一氏族的男子与那一氏族的女子之间通婚的“族外婚”。排除了直系及其旁系兄弟姐妹之间的性关系,使得婚姻关系开始从血亲关系中分离出来,这无疑是人类历史的极大进步。

排除了兄弟姊妹之间的通婚关系,同一族团内部的同辈男女也禁止相互通婚了。男子只能以其他族团的女子为妻;女子只能以其他族团的男子为夫。也就是说,这一族团的一群男子与那一族团的一群女子互为夫妻。这就是族外群婚。

群婚的典型。即一族团内的女子与另一族团内的一群男子,或一族团内的兄弟与另一族团内的一群女子互相通婚。这些共夫的姐妹或共妻的兄弟之间,互称“普那路亚”(夏威夷语,意为“亲近的同伴”),故又称普那路亚婚。约出现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是从一族团内排除同胞兄弟姊妹间和旁系兄弟和姊妹间的婚姻关系后,逐步发展而来的。至19世纪,在夏威夷群岛的土著居民中,仍存有这种婚姻制度。

2、个体婚制

是指婚姻的社会责任和权利义务存在男女个体之间的婚姻形态,在个体婚制度下,男女由婚姻而结成夫妻关系,个体之间不仅有了“夫妻“的名分和夫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而且有了共同组织的家庭,共同生育、养育、教育子女的社会责任。个

7 体婚萌生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晚期,通行于整个文明时代,有发生、发展、成熟的历史过程。具体有这样几个阶段:

(1)多偶婚

也称为伙婚,多偶婚是建立在几个兄弟及其妻子之间或者几个姊妹及其丈夫之间的群婚制度基础之上的。这里所说的“兄弟”,包括堂兄弟、再从兄弟、三从兄弟;姊妹也包括堂姊妹、再从姊妹、三从姊妹和彼此都视为姊妹关系的更远的姊妹。这种婚姻形式至少存在两种集团:由若干个兄弟和他们的妻子所组成的集团构成一个伙婚群;由若干个姐妹和他们的丈夫所组成的集团内构成另一个伙婚群。每一个伙婚群,都包括因婚姻产生的子女在内,构成一个伙婚制家庭。它可以指一妻多夫也可以指一夫多妻。开始的多偶婚应是一妻多夫,后来又趋向于一夫多妻,意味着向父系社会的过渡。

伙婚在不同地区和民族中有不同的形式。澳大利亚的级别婚,可能是它的初级形式,夏威夷的普那路亚群婚,可能是它的残余形式,两个氏族之间的走访婚,在中国个民族中都曾经存在过,在世界各大洲的原始民族中也多有发现,可能是它的普遍形式。

(2)对偶婚

对偶婚制,或称对偶家庭,是指一男一女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偶居生活的婚姻形式。它是群婚制向一夫一妻的个体婚制转变的过渡形态或中间环节,产生于原始社会蒙昧时期和野蛮时期的交替阶段,盛行于野蛮时代,即原始社会晚期。

对偶婚制的典型表现形式是成对配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较稳定的两性同居生活,即一个男子在许多妻子中有一个主妻,一个女子在许多丈夫中有一个主丈夫,主夫妻之间一定程度地脱离群体过着相对稳定的同居生活。这种成对配偶相对稳定的结合演变为常态化的对偶婚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形成发展过程。

对偶婚基础上的对偶家庭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家庭,它不可能脱离氏族而独立。在氏族家庭式的公有经济的基础上,对偶家庭不成其为一个经济单位,不能作为当时社会的一个细胞组织;当时的经济单位依然是以母权制为中心的氏族。我国原始社会的对偶婚制大约确立于仰韶文化晚期。上个世纪西南一些少数民族中残存的“走婚”、“望门居”、“不落夫家”等习俗,反映了对偶婚制的历史遗风。

在云南西北宁蒗县部美丽的泸沽湖畔,世代居住着这样一群特殊的人。他们过着走婚的生活。这是迄今中国惟一保存有母系氏族社会特征的人群———摩梭人。走婚是摩梭人的一种婚姻模式。

由多偶婚、对偶婚向专偶婚发展的过程,造成女性失去原始社会的优越地位,形成历史性的悲剧,但它是极大的进步和革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3)专偶婚

一夫一妻制(monogamy)亦称“单偶婚”、“个体婚”,指一男一女结为夫妻的婚姻形式。

由对偶婚发展而来。它是在父系氏族社会中产生的,建立这种婚姻的目的在于确保所生的子女出自一个父亲,以继承家庭的财产。在远古的时代,一夫一妻制比较固定,不过丈夫可以解除婚姻关系,而妻子没有这种权利。

封建礼制完善之后,一夫一妻制写进了律法。《唐律疏议·户婚》明确记载,“一夫一妇,不刊之制。”

目前,虽然我国实行的是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但是,在婚姻之外,还存在众多的婚恋问题,如婚外性行为、“第三者”、“换妻”、“包二奶”、劈腿、重婚罪等等。

五、婚姻缔结的基础

1、生产力的发展

2、物质条件

3、精神条件(现代社会)

第二节 婚姻的质量

一、影响婚姻质量的因素

婚姻的质量由什么因素决定,是中外很多人研究和关注的焦点。影响婚姻质量的因素很多。

1、国外的研究 (1)孩子 (2)夫妻长相差异 (3)性格 (4)社会阶层 (5)休闲生活 (6)同居 (7)初婚

2、中国的研究(根据《中国婚姻质量》研究课题组的研究) (1)年龄 (2)家庭结构 (3)经济上赡养老人 (4)门当户对 (5)家务 (6)再婚机会

3、澳大利亚的研究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人员2001年至2007年跟踪调查近2500对已婚夫妇或未婚同居情侣,分析出影响双方关系能否长久的一些因素。

(1)因素之一是双方年龄差距。研究显示,如果丈夫比妻子年龄大9岁或更多,这对夫妇离婚几率比其他人高一倍。 (2)因素之二是孩子。受调查者中,未婚生子或在前一次婚姻中有孩子的夫妇离婚率为20%,而婚后生子夫妇离婚率为9%。 (3)因素之三是经济状况。如果经济状况不佳或男方失业,有16%的伴侣最终分手。而经济情况较好者中只有9%的人分手。

(4)父母婚姻情况、伴侣是否吸烟等因素也对婚姻能否持续下去产生影响。

研究人员指出,婚后生子数量、孩子年龄、妻子工作情况以及双方工龄等因素对婚姻是否长久没有显著影响。

二、婚姻质量的测量 如何测量婚姻的质量呢?

美国社会学家汉密尔顿于 1929 年开了测量婚姻质量的先河,西方学者在此基础上创造了很多的婚姻质量的度量方法.形成了以下特点:①先分别进行主客观的婚姻质测量,然后实施主客观综合测量,偏重于客观指标;②使用的指标数日不一,多的达280多条,少的则只有一项;③大部分都作了可信度的准确性的检验;④资料来源于被调查者的回答。

尽管如此,由于对婚姻质量尚末有一个明确而科学的界定,对于如何评判婚姻质景的标准也依然不一。

1、主观的观点:

婚姻质量的衡量标准应是主现的,因为婚姻质量主要表示已婚者对自己婚姻的感性认识和体会,测量婚姻质量主要靠当事人的主观心理感受来衡星,应以当事人的自我感受为准,比如他们对夫妻关系的评价、婚姻幸福感等,任何其他标准都不能代替主观感受。

2、客观的观点:

婚姻质量是夫妻关系的结构性特征或这种特征的统计表现,测量标准不能只凭当事人的主观感受来决定,而应该是客观的指标来衡量,若只凭当事人的主观感受来决定,既不科学.亦可能找不到统一的标准。因此,在对婚姻质量的外延和内涵尚未明确、标准尚未统一的前提下,测量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测最的准确度和可信度。

3、主客观综合法:

婚姻质量被看作是夫妻的感情生活、物质生活、闲暇生活、性生活以及双方的凝聚力在某一时期的综合状况。从这一思路

9 出发,个人的主观感受是主要标准,并辅以夫妻调适方法和结果的客观描述。中国的婚姻质量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但大部分分析缺少必要的理论前提和分析框架,但绝大多数研究者主张测量标准主客观兼顾。

天津社会科学院的潘允康教授: (1)主客观综合法: (2)评判婚姻质量的标准也是变化的: 徐安琪的主客观综合法: 婚姻质量是一个宏观与微观、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概念,测量标准既要有个人的评判尺度和感知偏好,也要有既定的社会标准。在她主持的《中国婚姻质量》研究课题中,运用了“因素分析法”,将三十多个具体指标合成“夫妻关系满意度”、“物质生活满意度”、“性生活质量”、“双方内聚力”、“婚姻生活情趣”和“夫妻调适结果”等六个侧面,通过对上海、广东、哈尔滨和甘肃等四个地区3200对夫妻进行人户访谈,经过极其认真的分析和研究比较,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婚姻总体上处于“高稳定、中质量”的水平,其中22%的夫妻属于低质量,75%的婚姻达到中等水平,只有3%的婚姻是完美的。

三、婚姻的艺术

1、充分的心理准备

结婚后不久,有一时期,夫妻双方心理变化比较大,双方的情结波动也比较大。调查表明婚前对婚后生活的期望值越高,婚后的现实生活带给他们的失望越大。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好奇心消失了。

(2)家庭生活的复杂分散了夫妻的注意力。

(3)婚前双方的认识停留在表面上,婚后的认识就会逐步深入认识到对方的本质。 (4)夫妻间个性发展受到彼此制约而发生冲突。

2、角色的适应

传统体力时代“男主外女主内”是夫妻互补模式,现代智能时代“职业女性”、“围裙丈夫”更多地作为一种城市行为在家庭中扩展。

(1)性格不同夫妻的相处 性格迥异的夫妻的相处: 第一:尊重对方,杨长避短。 第二:尝试着颠倒角色。

第三:找到对方使你感到最烦恼的地方,有益于双方增进了解,不要全面否定对方,而要用商量的口气让对方了解你的感受。

(2)兴趣不同夫妻的相处

第一:做到互相尊重对方的兴趣爱好,不过分限制、干涉对方。 第二:相互适应,弹性原则。

3、爱的艺术

(1)夫妻人际关系的艺术

第一:掌握人际关系交往的一般原则,要有爱心和真心 第二:深刻认识夫妻扮演的不同社会角色,多换位思考 第三:相互尊重彼此,不过多干涉对方的兴趣爱好。 (2)相互吸引的艺术

第一:男女双方都要保持温柔的美德 第二:善于倾听 第三:讲究仪表美

第四:给对方一点自己的自由空间

10 (3)沟通的艺术

行动往往比讲话声音更大。 重要的,就强调;不重要的,就忽略 尽可能表达好的沟通,杜绝对立性的甚至贬损人的反应 沟通时要清楚具体,对你的决定要解释原因.在造成问题时要把你的这部分责任说清楚言辞要切合实际,合理而不夸张,尤其是当双方互相批评时不要想当然地猜度对方的心思,应以语言表达来验证你的每一个假设,接受每一件事都可以有多方面的看法。

(4)相爱的艺术 真正的爱情包括四个要素

一是对所爱者真诚关心.希望对方能够独立思考和富于创造性; 二是两人有同舟共济的责任感; 三是彼此尊重、认可; 四是适度的给予彼此合作 真正相爱的人应该做到:

一爱是相互认可,而不是改变对方; 二爱是相互信任; 三爱要包容和忍让;

四善于经营爱情,经营生活; 五注重婚姻关系的调适。

第四章 家庭和家庭结构

第一节 家庭是什么

一、家庭的界定

关于家庭的概念,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解释。

1、中国古代对“家庭”的解释

中国古代辞书《说文解字》对“家”的解释是“凥也,从宀”。 凥:古同“居”。 宀:象形,取房屋屋顶及其两侧墙壁之象。本意为房屋。但经演变而得的“宀”,现多不单用,而是作为偏旁使用。

《康熙字典》所录《说文》对“家”的解释为:“豕(shǐ)居之圈曰家,故从宀从豕,后人借为室家之意。”而“庭”则指“厅堂”,为“正房前的空地”。这里都是从居住的角度解释“家”。

2、古代西方对家庭的解释

在古代西方,“家庭”一词甚至包含了“奴隶”的意思。在古罗马,familia(家庭)一词是从拉丁文Famulus (意为“仆人”)派生来的,指的是生活在同一屋顶下的全体奴隶和仆人,后来又指malson,一方面是主人,另一方面是在主人统治之下的妻子、儿女及仆人,表示为父权统治和支配的包括妻子、子女和一定数量的奴隶在内的一个群体或组织。

近代英语中,家庭(family)包含如下含义: (1)指同居或者不同居的父母子女; (2)指一个人或一对夫妇的所有子女:

(3)指由父母子女、伯父母以及堂表兄弟姊妹等构成的近亲团体; (4)指同一祖先的全体子孙;

(5)指雇有佣人的户。在西方,家庭概念的内涵较宽,且与家族不分,都用一个词。

3、近代学者对家庭的解释

11 大体可以分成两个派别:一派注重家庭的生物学属性;另一派则强调家庭的社会属性。

克罗德•列维—斯特劳斯将这两派归纳为“纵向派”和“横向派”,前者认为家庭是建立在生物及心理基础之上的,代际关系是根本性的;后者认为家庭是受某些社会方面的限制的,把婚姻网看作是一切社会组织的基础。

4、中国现代对家庭的定义

家庭是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所组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 )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家庭的界定是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密切相关的,这其中包含着人们如何思考家庭、如何来理解家庭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同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是:

第一,家庭也可以是以法律领养关系为基础的共同生活体;

第二,共同生活、具有密切的经济交往、情感交流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必要关系;

第三,“家”与“户”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户是以共同居住为标志的群体,“家”则是主要以婚姻、血缘关系为标志的群体;

第四,有婚姻关系但无血缘延续的自愿不育夫妇和有血缘关系但无婚姻形式的未婚父母及其子女组成的共同生活群体也应列入家庭的范畴;

第五,某些个别和例外事例并不影响对家庭的普遍和一般含义的表述。

二、有关家庭的其他定义

1、家庭是一种满足某种功能的结构.有人宣称家庭是一种普遍性的制度,他们认为家庭之所以被发现存在于每一个人类社会之中是因为它履行着某一项维系社会生活的基本功能,如繁衍后代,组织生产和生活、抚育和教育子女等。

2、家庭是一种专制性的社会建构

三、家庭的本质

(一)家庭是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统一

1、家庭的基础是两性的结合,被一定的社会制度所确认,成为婚姻关系。

2、连接家庭成员的纽带一般是婚姻和血缘,血缘关系既是自然关系也是社会关系。

家庭是婚姻关系的产物,血缘关系从婚姻关系而来,对家庭的存在与维系起着加固的作用。 (二)家庭是一个历史范畴

作为人类生活的组织形式,家庭并不是从来就有、一成不变的,家庭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可以说是人类社会中最具普遍性的一种社会制度和文化现象。家庭的职能、性质、形式和结构都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反之,又对一定生产方式的发展起着积极或消极的作用。

家庭有不同的形态,各种形态总是不可避免地打上时代的烙印。如果说人类依次经历过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文明时代三个时代,那么血婚、伙婚等群婚制家庭是与蒙昧时代相适应的,而偶婚制家庭产生于蒙昧时代与野蛮时代交替的时期,一夫一妻制家庭则出现在野蛮时期的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交替时期,它的产生是文明时代来到的标志之一。

1、西方:

英语:family一词含义: 1.同住或不同住的父母子女; 2.一个人或一对夫妇的所有子女;

3.由父母子女、伯父母以及堂表兄弟姐妹等构成的近亲团体; 4.同一祖先的全体子女; 5.雇有佣人的户。

2、中国

12 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家”、“室”、“房”、“户”、“家族”有区别。

一般来说,“家庭”比较侧重于家庭成员的组成,指具有实际功能的确切的生活单位,相当于英文中的“family”。 “家”(或“室”)则侧重于居住地和居住场所,相当于英语中的\"home\"。

“家族”通常是指同宗而非同居共财的血亲群体,常常涉及范围较大的继嗣(si)群、系谱(xipu)关系。

“房”与“家族”相联系,一般是指建立在系谱关系上的成员资格,是儿子家庭相对于父亲家庭的身份。所以“房”也是父子关系的规定,它是中国文化中以父子关系为主轴的家庭文化模式的反映。

“户”(household)指居住在同一单元房屋的人们,更多的是户口登记上的意义。一般情况下,“家”与“户”相互联系,大多数情况是“一家”即“一户”。但也有“一家分几户”和“一户分几家”以及人户分离的空挂户现象。

(三)家庭是一种最典型的初级群体

1、家庭是社会自然产物。

2、成员关系带有感情色彩。

3、家庭有一定的群体规范。

4、家庭具有持续、稳定性。 (四)家庭是一种社会制度 家庭制度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①普遍性。 ②相对稳定性

③复合性。

四、家庭生命周期 .定义:家庭生命周期是指一个家庭从建立到消失的过程。 一般地,一个家庭依次经历以下周期: 形成期(从结婚到第一个孩子出生)

扩展期(从第一个孩子出生到最后一个孩子出生) 稳定期(从最后一个孩子出生到第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 收缩期(从第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到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 空巢期(从最后一个孩子离开父母家到配偶一方死亡) 解体期(从配偶一方死亡到配偶另一方死亡)。

第二节 家庭结构

一、家庭结构的含义

(一)家庭结构的误区

1、把家庭结构单纯理解为家庭成员的组合方式,用家庭人口的数量来表示。 家庭结构不能等同于家庭规模

2、把家庭结构理解为家庭的内部构造,即内部包含多少夫妻对数、代际层次数。

(二)家庭结构的含义:

家庭结构是家庭的构成,但不是指家庭的经济、职业、文化的构成,而是特指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于家庭成员的不同配合和组织的关系而形成的联系模式。

它表现为三个:

13 第一,家庭由多少成员组成; 第二,家庭由哪些成员组成;

第三,家庭成员按照哪种关系模式组织起来。

二、家庭结构的分类 (一)按家庭的规模划分

1、大家庭:是指家庭人口在5人以上的家庭

2、小家庭:是人口数一般在4人和4人以下的家庭

3、单身家庭:可以看作是变异家庭的一种,指只有一个人的家庭,如鳏夫独居、寡妇独居、离婚独居、孤儿或独身者的家庭。

(二)按家庭成员配偶的人数和对数划分: ①多夫多妻制家庭 ②一夫多妻制家庭 ③一妻多夫制家庭 ④一夫一妻制家庭 (三)按家庭传袭规则划分:

1、母系家庭

2、父系家庭

3、平系家庭

4、双系家庭

(四)按参与和决定家庭事务的权力划分: ①父权家庭; ②母权家庭; ③平权家庭; ④舅权家庭。

(五)按家庭成员居住地划分: ①从妻居家庭 ②从夫居家庭 ③单居制家庭

(六)按家庭的代际层次和亲属关系划分:

1、核心家庭

2、主干家庭

3、联合家庭

4、变异家庭

1、核心家庭:

即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 家庭规模小,关系简单,只有一个核心,是最稳定的一种家庭结构。

2、主干家庭:

又称直系家庭或扩大的核心家庭,是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一起生活的家庭。(两代或两代以上夫妻组成,每代最多不超过一对夫妻,且中间无断代的家庭)。

3、联合家庭:

即家庭中任何一代含有两代以上夫妻的家庭,如父母和两对或两对以上已婚子女及其孩子组成的家庭,或是兄弟姐妹婚后不分家的家庭。

4、其他家庭:

即不符合通常所理解的家庭概念的生活组织形式。

14 (1)夫妻家庭:指只有夫妻二人组成的家庭,包括夫妻自愿不育的丁克家庭、生育有子女但子女不在身边共同生活的空巢家庭以及尚未生育的未育夫妻家庭。

(2)扩大家庭:指一个核心家庭加入非直系的未婚亲属(如夫妻一方的未婚兄弟姐妹)组成的家庭。 (3)隔代家庭指由祖父母与孙代组成的家庭。

(4)单亲家庭指由父母中的一方与子女共同组成的家庭。 (5)同性恋家庭指两个同性基于性关系组成的家庭。

(6)未婚同居家庭指没有履行法定结婚手续而存在性关系的两个异性组成的家庭。

(7)单身家庭指只有一个人的单身家庭,包括终身不娶或不嫁的独身主义者与丧偶或离异后单独生活者等等。 家庭微观结构图

思考:

1、一对已婚夫妻和他们两个未婚的孩子一起生活,是什么类型的家庭结构?

2、这个家庭是什么结构?父母、已婚的哥嫂、已婚的弟媳组成的家庭。

3、这个家庭是什么结构?父母、已婚的哥嫂、未婚的妹妹和弟弟组成的家庭。

4、这个家庭是什么结构?已婚的哥嫂及其子女、未婚的妹妹组成的家庭。

二、家庭结构的变迁 (一)西方家庭结构的变迁

1、核心家庭与工业化

(1)关于核心家庭的争论:两种观点。 ①核心化是工业化和都市化固有的产物 ②核心家庭不是工业化的直接结果。

第一,核心化家庭在工业和都市化以前就已存在,并在某些社会中流行,而不像人们曲解的那样是工业化的后果。 第二,在工业化和都市化流行的地方依然能找到扩大的家庭结构。

在一些较高阶层和较富有的家庭中仍然流行着家庭亲属网络,并在权力、金钱、地位的相互支持和辅助、利益的交换和互相服务以及行为控制、情感联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核心家庭是否正在成为社会和文化的典型?

(2) 家庭的核心化成为趋势

尽管有许多社会学家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但一个可见的社会事实是:核心家庭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占主流的家庭结构形式,并且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家庭的核心化成为趋势。

2、单亲家庭和婚姻稳定性

西方的婚姻模式正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使家庭组成或解体的途径变得更加复杂,促成了家庭生活的新模式。 (1)人们的初婚年龄延长,甚至不婚。

在美国,每千人的结婚人次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1946年达到16.4人次的最高峰,而在整个1970和1980年,全部人口的结婚率在10.6‰和9.79‰之间波动。

(2)初婚的平均年龄不断提高。

在美国,到1991年,男子达到26.3岁,女子达到24.1岁,而1956年时的初婚平均年龄分别为男子22.5岁和女子20.1岁。

(3)未婚先育

在美国,1987年每四个婴儿中,即有一个是由未婚母亲所生,1980—1987年未婚母亲所生婴儿数,同期结婚母亲所生孩子数则下降32%。战后联邦德国,一是婚龄期的男女初婚人数在1950年后持续下降;二是婚龄推迟,24岁以后结婚的男女都

15 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非婚同居更呈与日俱增之势,因而造成非婚生子女大量增加。

(4)在结婚发生“紧缺”的同时,现存的婚姻关系不牢固,离婚率高。

根据1990年《联合国人口年鉴》记载,英国的离婚率为5.72‰;加拿大为6.109‰;美国为9.4‰。非婚生子女激增、比重上升和跳跃上升的离婚趋势的最直接后果,是单亲家庭增多。

3、家庭模式和生活选择的多元化 (1)单身族

在结婚推迟、初婚年龄中位数提高的同时,单身人口队伍不断扩大。1988年美国的成年单身者达6 600万人(其中独居老人870万人),占成年人总数的37%,而1970年该类人口只有3 800万(其中500余万名独居老人),占成年人口数的28%。

中国:

让孤单的我们,一起来狂欢!”这是清华大学校园BBS上为11月11日“光棍节”特别推出“聚会通告”中的口号。因为这个特别的日子的4个数字都是“1”,所以被年轻“单身族”戏称为“光棍节”。网络调查结果显示了同样的社会心态,在被问及单身者越来越多的原因时,40%的受访者认为是因为年轻人自我意识增强,对另一半要求更高;20%的网民认为是因为社会环境变宽松了,“打光棍”面临的舆论压力相对减轻。

对“剩男”、“剩女”,甚至更为着急的“剩客”亲人来说,网络征婚早就不是稀罕事。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内地正在经历新一轮“单身潮”,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适婚青年单身率已突破30%。民间还拿“剩客”们开起了玩笑:27到28岁的叫“剩斗士”,这些人还有勇气继续为寻找伴侣而奋斗;29到30岁的叫“必剩客”,此时属于他们的机会已不多;31到35岁的叫“斗战剩佛”,超过35岁的就被尊为“齐天大剩”了。

(2)非婚同居

据联邦德国青年家庭妇女卫生部公布的数字,在1972—1982年间,估计约有100万至250万的男女性人口过着同居生活。同时,同居生活不仅仅出现在文化程度较低的人口中,而且扩展到各种层次的人群中。在美国,同居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文化程度较低的人口中。而根据1989年的一份资料统计,大专毕业生的婚前同居比例也不低,约占25%。据美联社统计,过去20多年,美国人的离婚率持续走低,目前已跌至1970年以来的最低点。美国人离婚率走低的背后,有诸多社会因素。“如今,许多年轻人就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家庭剧变时期,他们看到了父母的离婚,现在,他们宁愿同居也不随意弄脏圣洁的婚姻地毯。”

中国:

2002年的“全国家庭道德状况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婚前性行为﹑婚外性行为﹑非婚同居﹑试婚等在我国被一定程度上接受。61﹪的被调查者表示反对试婚,城乡居民对于试婚的态度大体接近。进一步分析,在总体否定试婚的情况下,教育水平较高者对试婚更能持宽容或接受态度。70﹪的调查对象否定非婚同居,但有不少比例的人认为“只要当事人自愿,别人就不应该干涉”,持这种态度的在城市达到20.1﹪,在农村也达到18.1﹪。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李银河说,1980年代,她在北京做过调查,有婚前性行为的不过15%,而现在有这一行为的已经达到70%-80%。

有一个关于中国青年大学生恋爱观演变的“顺口溜”说:“五十年代前后走,六十年代并肩走,七十年代手拉手,八十年代头碰头(接吻),九十年代相互搂,新的时代床上 走(同居)。”这形象地描绘了不同时期大学生恋人之间性观念的嬗变和性道德的不断弱化趋势。

你如何看待大学生的非婚同居现象?

(3)理智分居。

英国的爱德华王子与索菲亚王妃早在婚前就已为自己的婚姻生活制定下“分居”章程。作为两个有各自事业、各自生活圈

16 子、又思想成熟的现代人,双方一致赞同周一至周四仍维持原来的生活状态,各回各家互不干涉,给自己也给对方多一些空间,而周五到周日则尽情相聚,共享二人世界。从亲密的同居到理智的分居,夫妇双方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心理上,一方被另一方依附的可能都会降低,个人的独立性得到充分展现。这种独立主要表现在:思想独立;空间独立;经济独立;社交独立。在日本,据大阪的一个婚姻介绍所统计,90%以上的日本单身妇女希望结婚,但其中30%的人不愿与未来的丈夫住在一起。

中国:

丈夫有自己的房子,林琳就住在单位分的一居室里,各自独立的住所都是依个人的喜好设计和布置的。周一到周四,两人仍维持原来的生活状态,各回各家互不干涉,给自己也给对方更多的空间,到了周末,林琳可能会带着一堆好吃的东西来到丈夫的住处给他打理一下房间,丈夫也可能会陪伴在她的小斗室里。偶尔两人还会手牵手去逛街、看电影,要么就索性懒在家里什么也不干。这种周末夫妻的生活方式让林琳非常满足,因为两个家都那么温馨舒适,这就是她梦想中的婚姻,有自己独立的空间、思维和生活,两个人亲密又有距离,相知却又相对独立。为此,林琳的朋友都非常羡慕她。林琳说,有的夫妻分居是要闹离婚,而我们分居是为了让婚姻更长久。

据一项调查显示,人们对周末夫妻这种新婚姻方式的接受度正在逐渐提高。认为偶可一试、非常有趣的占32%;认为益处良多,很好的占24%;认为弊多利少的占12%。从亲密的同居到理智的分居,许多实施分居的夫妻发现了分开的种种优势,对婚姻关系有了更切身的体会,这表明人们正在重新审视传统婚姻关系,想为自己的爱情找一个理想的空间。

(4)同性恋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同性恋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许多同性恋者公开组成家庭共同生活。2000年12月19日,荷兰国会通过了同性恋婚姻平权法案。根据这项立法,同性恋婚姻的各项权利义务和异性婚姻没有分别,不再受到任何的歧视。从此,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相继通过允许同性恋婚姻的法律。

中国:

据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潘绥铭介绍,他于2001年对全国大学本科生性观念与性行为状况进行了一次随机抽样调查。调查显示,有6%左右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首次发生了同性之间的性接触。调查中,有同性恋心理倾向和同性接触的男生和女生一样多。这个比例跟其他国家比并不高。金赛调查有过男男性接触的,在男性白人里占到37%。尤其是在单性环境里,作为异性对象的替代出现,比如监狱、军队、修道院、男生宿舍等。

今年两会期间,李银河又做了一件让许多人十分意外的事情,她委托朋友向政协提交了一份提案,提案的内容是要在我国实现同性婚姻合法化。此事一经媒体报道后,各方面反响强烈,大呼支持者有之,严厉反对者有之,政协新闻发言人吴建民也在公开场合表示,这样的提案在中国的确有些超前。

(5)网络情缘

网络时代的到来,拓宽了交友的渠道,通过网际清谈(IRC)也能结识恋爱对象。旧金山一家颇受欢迎的婚介网站(WWW.match.com)专家翠西—麦克德莫特(TrishMcDermot)介绍说:“这就好比你进入了一个足球场,那儿有的是单身人土供你选择。”“在网上遭遇异性的确是特有的会面方式,在见面之前他们已在网上对对方的个人资质、智慧、幽默感有所了解,而不仅仅是建立在身高、头发颜色这些外在因素上,这些东西并不能帮助你找到共度艰难时世的伙伴。”虽然有不少人对网上谱写恋曲的现实性抱有怀疑态度,但它至少说明了感情的事最自然,即使是在电子空间里,也具有强烈的震撼力,网婚的出现是个明证:访问者只要注册成为该社区的社员,就可以像现实生活中一样与“心爱的人”恋爱,直至“结婚”。要是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也可以“离婚”,然后,再结再离。

(二)中国家庭的结构变迁

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变迁,传统的中国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都在发生变化。

1、户均人数下降。

从20世纪初到40年代末,据官方统计的平均户规模大致保持在5.17—5.38人左右。新中国成立以来,家庭平均户规模经历了一个小——大——小的发展过程。

17 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家庭户的迅速增加(分居另过,立户为主),导致家庭人口规模下降,1953年户均人口数为4.33人,与1947年相比下降了19.07%。随后逐年增多,除去“大跃进”这段特殊时期,家庭人口规模的扩大态势一直保持到70年代,1974年户均人口发展到了4.78人。

2、家庭结构日趋简单。

核心家庭确已成为主流家庭模式,20世纪50年代核心家庭占各类家庭总数的比重为50%,70年代上升为58%,1987年又升至71.34%。

3、家庭类型多样化。

(1)“联合国”式的家庭增多。

在1978年前后,中国大陆地区的跨国婚姻完全是凭领导的开明来解决的,数量很少,1979年涉外及港澳台结婚数仅为8 460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择偶的范围相应扩大,大陆地区跨国婚姻发展速度飞快。1982年上升为14 193对,1990年为23 762对,1997年已达50 733对。通婚圈已扩大到世界,涉及53个国家和地区。在台湾地区,到2002年底止,来自越南、泰国、缅甸等地的外籍新娘约有10万人,大陆新娘有17万多人。2002年台湾登记结婚的新娘,74%是本地的,26%来自岛外。一般而言,这些“联合国”式的家庭具有以下特点:①通婚范围以亚洲为中心向欧洲扩展;②通婚方式外嫁多娶进少;③通婚目的由功利型向感情型过渡;④通婚年龄差距渐小。

(2)丁克家庭有所上升。

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当时夫妻家庭仅占全国总产数的4.78%,1990年的人口普查中,一对夫妇户占6.5%,以上海方例,1979—1989年期间结婚的113万对夫妻中大约有16万对夫妇没有生育孩子,占结婚数的14.3%。减去其中一些再婚不生育和由于生理原因不能生育的人数,具有生育能力而不愿生育的夫妇占全市家庭夫妇总数的3%,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样的夫妇人数有增无减。2002年的上海家庭状况调查中,丁克家庭已占到上海家庭总数的12.4%。

(3)空巢家庭逐步增多。

社会老龄化和家庭规模的缩小,以及独门独户的居住方式导致了“空巢家庭”的大量增加。据1992年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对全国12个省市的一份调查,老人中一代户的比例,城市达到41%,农村达到43%,子女与老人分居的倾向加大,老年夫妇家庭增加,空巢家庭愈来愈多已是不争的事实。

(4)周末夫妻的出现。

据报道上海目前流行“周末夫妻”,平时算是朋友,周末做夫妻,崇尚者大都是30岁上下已婚的青年男女,他们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有较理想的职业,他们认为,选择分居不仅符合当今时代的工作生活节奏,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避免婚后可能出现的危机态势,做到爱情、婚姻、家庭、事业四者兼顾。这是当代青年人力图对婚姻“围城”一种小小的突破性尝试。

4、初婚初育年龄在推迟。

从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总结动员大会上获悉: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开展12年来,新型婚育观念深入人心。日前发布的该活动第三阶段(2006年—2010年)37个示范市工作评估报告显示,除个别地方外,示范市男性和女性平均初婚年龄分别为24岁和22岁以上,女性平均初育年龄超过23岁。

5、离婚率逐步上升。

一项调查显示,2006年中国的离婚率是5%,而20年前是0.7%。 目前,中国五对夫妇就有一对离婚,甚至有人统计,现在全国综合平均离婚率为30%左右!随着现代人婚恋观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化,人口的流动性增强等多种因素的变化,中国的离婚率在逐步提高。

第三节 家庭功能

一、家庭功能的含义

是指家庭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即家庭对于人类的功用和效能。

二、家庭功能的分类

18 Zimmerman把家庭的功能概括为:①群体成员之间的抚养和照顾;②通过生殖和收养增加新成员;③儿童的社会化;④对成员的社会控制;⑤对食品和劳务的生产、分配和消费;⑥通过爱来维护的道德和动机。

九类:

(一)经济功能

家庭的经济功能包括家庭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它是家庭的功能的物质基础,用于满足人们基本生存的需要。

(二)生育功能

(三)性生活功能 (四)抚养和赡养功能:

1、父母对子女有生活上提供供养的义务,家庭成员之间也相互供养、给予生活援助的关系。 子女对父母也有养老的责任,这是代际之间的相互抚育和照应。

2、家庭养老包括经济上的赡养、生活上的照顾和情感上的交流三个方面。 (五)教育和社会化功能

1、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和儿童的社会化。

一般而言,儿童的初级社会化是在家庭及其邻里环境中完成的,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场所。

2、家庭成员相互教育以完成再社会化的过程

文化反哺:父母从子女那里学习新的知识。如学习网络知识、外语、流行音乐等等。

(六)感情交流功能

“家庭是心灵的港湾”。感情交流和结合是人的心理需求之一。感情交流是家庭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

(七)休息和娱乐功能

家庭娱乐对于儿童来说尤为重要,儿童在家庭游戏中获得知识。对于成年人来说,家庭娱乐可以调剂生活,增加乐趣。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劳动时间缩短,自由时间增多,人们可以把大部分闲暇时间用于享受和发展的需要,家庭中的闲暇生活具有了更新的内容和要求。如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休闲娱乐业的盛行等。

(八)宗教功能

家庭原本也是传承宗教信仰、进行宗教仪式的场所。由于家庭成员之间的血缘关系和共同的生活联系,宗教信仰会相互影响并潜移默化,家庭成员经常持同样的宗教信仰,家庭就是一个宗教场所和单位。

(九)政治功能

家庭中家长的权力与他对家庭成员的经济行为、生活选择的掌握和操纵,使家庭成为一个小型政府。如家庭的“财政部长”、“决策者”等。

三、影响家庭功能的因素分析

影响家庭功能的因素很多,有社会因素,也有家庭内部的因素。

(一)社会因素:

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家庭整体变迁的决定因素

2、社会制度影响个人阶层地位的获得

3、社会规范影响家庭功能的发挥

4、文化制度和价值观影响家庭各种功能的发挥程度

(二)家庭内部的因素:

家庭类型结构、家庭关系与家庭功能是相互作用的。

四、家庭功能的变迁

(一)现代社会中家庭功能的丧失和转移

1、威望、权利、地位从以家庭为中心转向以个人为中心。

2、家庭的经济功能已经广泛地进入工厂、商店和银行,即家庭经济功能中的生产、分配、交换职能已为社会化统筹所替代,家庭在经济上已变成其成员共同生活的消费单位。

3、教师代替家长对孩子实行基本的教育。

4、社会保险、国家医疗保险、医疗补助、失业补贴和其他各种社会立法,取代了家庭中传统的保护功能。

5、家庭赡养老人的功能也已部分转给社会。

6、公共娱乐场所增加,娱乐内容丰富,家庭不再是休闲场所。

7、专职的教父、教士或牧师承担起满足宗教需要的功能。宗教在更多的意义上成为一种社团活动,而不是家庭活动。

8、性观念的变化,使婚姻以外的性关系增加。

9、家庭的生育功能越来越萎缩。 (二)家庭功能由家庭走向社会

1、生育功能逐步退化 A.初婚年龄和初育年龄推迟 B.生育子女数量减少 C.生育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

2、生产功能从丧失到恢复

3、消费功能由平均到多元 (1)家庭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2)家庭消费结构不断变化 (3)家庭消费趋向民主化

(4)家庭消费范围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4、赡养功能弱化

传统的赡养仍然占主导地位,但有“淡化”趋势。年轻一代经济独立,核心家庭生活方式代际纠纷等,使得老年人独居的越来越多。

5、教育功能分化

现代中国家庭家教喜忧参半:喜者观念在进步、方法手段在进步。忧者传统家教束缚和独生子女政策带来的溺爱。

6、政治和宗教功能不断削弱

在当代家庭中,宗教活动已从家庭转向社会,家庭的宗教功能日趋削弱,政治功能也越来越淡化。

7、感情交流与娱乐功能日趋强烈

第五章 家庭人际关系

第一节 对家庭人际关系的认识

一、什么是家庭人际关系:

它是家庭成员依自身角色在共同生活中彼此直接的、面对面的交往关系,俗称家庭关系; 反映了家庭成员相互联系的紧密或松散、稳固或破裂的程度。

二、家庭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1.家庭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发生的根据不同

家庭关系是以婚姻血缘为根据,表现了有婚姻和血缘关系的人共同生活在一起。家庭关系以婚姻为起点,以血缘为纽带。 2.家庭关系表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特殊的互动。

20 家庭成员特殊的交往方式特殊的互动是家庭关系特殊性的动态表现。 3.家庭关系以代际为层次。

家庭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一个十分明显的区别:就是它的代际性和层次性。 所谓代际关系是指家庭中不同代 (不同辈分人)之间的交往。 4.家庭关系最为久远、最为普遍。

马克思恩格斯把家庭关系说成是一开始就纳入历史发展过程的一种关系。起初是惟一的社会关系。 5.家庭关系最深刻、最密切。

家庭成员之间全面的合作与互动使他们之间不仅有血缘姻缘关系,经济上相互利益关系,事业上志同道合关系,政治上的相互利害关系,日常生活中频繁交往和共处关系,还有情感上的深刻联系。

6.家庭关系的社会控制较多、规范化程度较高。

和其他一些社会关系相比,家庭关系受社会的控制较多、规范化程度较高。社会控制家庭关系的手段是多种的,主要有法律、道德、习俗、宗教和舆论等。

三、家庭关系影响因素的多元性、复杂性 影响家庭关系的因素包含哪些?

家庭关系既非孤立也非永恒,它受着社会诸因素的影响,也受家庭内部诸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对家庭关系起着积极作用,也可能起着消极作用。

(一)内部因素

1、家庭人口数家庭规模越大,家庭关系数量就会越多,家庭关系就可能越复杂。

美国家庭问题专家沙波特发明了家庭互动定律公式,用来表明家庭关系的次数和家庭人口数量之间的关系数。 家庭人口数家庭互动定律公式为:N=(X-X)/2 其中N为家庭关系数,X为家庭人口数。

2、家庭代际层次。

家庭中代际层次越少,关系越简单;反之,代际层次越多,关系越复杂。

3、已婚夫妇对数

家庭中的一对夫妇能够形成一个 “中心”,夫妇之间有“向心力”。每增加一对夫妇,比如说儿子娶了媳妇,就会增加一个 “中心”,在出现 “中心”的向心力的同时,会出现两个中心的“离心力”,多对夫妇多个“中心”,离心力增大,势必引起家庭关系的变化和家庭结构的稳定。

4、家庭结构类型的异同。 家庭结构类型也会影响家庭关系。

一个家庭的人数多少涉及家庭关系的次数,次数越多关系越复杂,次数相等的家庭,由于模式不同,相互间扮演的角色不同,关系的复杂程度也不相同。

5、家庭成员间的区位距离

家庭成员间的区位距离大,交往和沟通的频率低、次数少,相互关系就较为疏远。相反,

家庭成员间的区位距离近,交互频繁,既有助于成员间情感的密切和关系深厚,也容易产生矛盾与纠纷。

6、家庭中的血亲和姻亲

不同社会血亲和姻亲的位置不同,重要性也不同。传统社会重血亲,重亲子关系,现代社会则重夫妻关系,家庭关系的重心由纵向转为横向。

7、家庭成员的生理、心理、道德、文化和修养等因素

家庭关系不仅是生理关系,还有心理、思想、道德、情操、爱好、性格、文化、修养等方面的关系,以及对家庭责任和义

21

2务的承担等。

(二)外部因素

1、社会生产方式。

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有不同的家庭关系与之适应。

2、社会规范。

法律制度对家庭关系有一种约束力。法律所规定的父母,子女的责任义务必须体现在家庭互动之中,家庭关系不能违背法律的原则。 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也对家庭关系的维系起着示范和警世作用,其影响有时甚至会超过其他因素。

3、宗教。

宗教对家庭关系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和约束力。如宗教教义对婚姻的阐释和对离婚的规定、限制,便对信徒的夫妻关系产生约束力和约束作用

四、封建社会中国家庭关系的特点

中国经历了几千年封建社会,封建主义对中国的家庭和家庭关系影响很深,要认识今天中国的家庭关系,不能不对封建社会家庭关系先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封建的中国家庭关系的主要特点是:

1、家庭中亲属种类多

西方家庭大多只包括父母、子女两代人。

中国的封建家庭却不是如此简单。从纵的方面,家庭中可包括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以及子、孙、曾孙等直系亲属;横的方面,家庭中则有兄弟、姐妹、妯娌、堂兄弟、堂姐妹,以及伯叔父母、姑母、祖姑母、侄子女等旁系亲属。

2、大家庭之外还有家族和宗族

说我国社会有几十种亲属称谓,并不是说每一个具体家庭中都有那么多种亲属。

一般家庭通常仅有直系两代、三代亲属,或仅有直系两代及旁系兄弟妯娌等亲属。之所以家庭中有那么多亲属称谓,是因为在家庭之外还有家族和宗族。

3、家族大、关系复杂、却有章可循。

其一,父权制,全家权力集中于家长,子女须服从尊长,毫无自由。 其二,父系承袭,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男女不平等。 其三,嫡庶长幼有序,嫡长继承,兄弟不平等。

其四,重视亲族关系,凡宗族戚党之人,皆休戚与共的分子。 其五,尊重 “孝”、“悌”,崇拜祖先。

4、纵向家庭关系。

和横向夫妻关系相比,更重视纵向亲子关系、代际关系、上下关系,上要孝敬父母,下要养育子女,以传宗接代为本。我国封建的家庭和家族关系的这些特点,至今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现在的家庭和家庭关系。

五、纵向式的中国家庭关系及转移

1、从家庭三角结构处看家庭关系的重心。

家庭关系的重心与核心在于由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构成家庭中的基本三角,其他家庭关系是这一三角关系的扩展与延伸

2、两代人的相互 “背叛” 。

中国家庭重视亲子关系,重视纵向关系的传统,表现在庭结构和模式上是大家庭和 “世代同堂”。即子女婚后仍然父母不分家,生活在一起,组成世代同堂的大家庭。

如今,两代人不思团聚,而想分离了,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们就发现了这种变化,而变化首先是从青年人开始的。

22 青年人:婚后与父母分开,单独生活。

老年人:享受老年的清闲,不希望子女“啃老骨头”、“揩老骨头的油”

第二节 夫妻关系

一、夫妻关系的含义

夫妻关系是男女基于合法婚姻所结成的配偶关系,是其他家庭人际关系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在现代家庭中,是其他家庭人际关系所环绕的轴心。

二、夫妻关系的复杂系统

1、性别关系

夫妻间的性别关系是指两性在家庭领域的角色关系,这种关系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制度中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 在所有社会中,家庭内部都会存在一系列普遍适用于丈夫、妻子性别角色分工的规则。1)性别分层2)劳动分工

2、夫妻财产关系

法律认定的夫妻财产关系包括三个内容:

(1)夫妻财产制,即夫妻的婚前财产、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获财产的归属和管理制度; (2)夫妻要求对方扶养的权利 (3)夫妻之间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①统一财产制

以夫妻一体主义为理论依据,认为夫妻婚后财产应互为吸收,实际上是妻子的人格和财产为丈夫所吸收。按照此种财产制,妻子婚前与婚后的所得财产,完全归丈夫所有,由丈夫统一占有、支配和管理,妻子只保留婚姻关系终止时对这项财产的返还请求权。是夫权制的产物,表现夫妻不平等。始于初期罗马法,流行于古代社会,近世极少采用。

②联合财产制

与统一财产制形式不同,本质相同。夫妻婚后,一方面财产归各自所有,另一方面又必须联合在一起,由丈夫管理。丈夫对妻子的原有财产有使用权、收益权等,甚至可不经妻子同意,进行管理上的处置。是形式上承认夫妻财产的独立性,实际上用管理权代替了所有权,妻子财产权有名无实。资本主义初期的瑞士、德国采用此制度。

③分别财产制

以夫妻别体主义为理论依据,认为夫妻一种独立对等关系,双方应有人格和财产的独立性。夫妻在婚前和婚后的所得财产归各自所有,由夫妻各自管理、收益和处理。不仅夫妻各自经营的产业归个人所有,工资、投资所得、个人所购买的住房也归个人所有。

现代的英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资本主义国家,均采用分别财产制。 ④共同财产制

夫妻双方将各自财产的全部或一部分合并为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管理和使用,在婚姻关系终止时依法进行分割。社会主义国家均采用。

中国夫妻财产制的演变:

古代奉行夫妻一体主义,实行家庭共同财产制,妻子完全依附于丈夫,被丈夫所供养,对家庭财产既无管理和支配权,也无继承权 民国以后,法律在形式上承认妻子的财产权,但对家庭财产依然没有管理权。 建国后,法定夫妻共同财产制。是婚后所得的共同财产制,不论是财产的归属上,还是管理上都具有共同性,以法定共同财产制为主体,以约定财产制为补充。

3、夫妻权力关系 (1)含义

夫妻权力关系是夫妻关系的政治要素,意味着夫妻相互之间的影响力和支配力,也包括对其他家庭成员的影响力和支配力。

23 (2)不同历史时期的夫妻权力关系 ①农业社会的传统家庭:

“男主外,女主内”。

“夫主妻从”的权力格局,通行于世界的传统家庭之中,夫权统治是这种家庭的突出特点。 ②工业社会的现代家庭

大机器生产的工业经济,使妇女走出家庭,参加社会劳动,改变了“男主外,女主内”的夫妻分工。男女在经济上的独立自主,为夫妻在家庭生活中的权力平等奠定了物质基础。

4、夫妻道德关系 (1)含义

是夫妻关系的伦理要素,是在一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约束下的夫妻交往关系。 (2)不同历史时期的夫妻道德关系 ①古代夫权制社会

社会提倡男主女从,家庭中必然是夫主妇从。 ②现代社会

道德原则是平等原则,夫妻平等也日益成为夫妻之间的道德准则。

5、夫妻思想关系 (1)含义

是夫妻关系的思想要素或观念要素,它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交往关系,而价值观的交往最贴近现实生活 (2)不同历史时期的夫妻思想关系

传统社会的价值体系,以群体意识为核心。个体融于家庭整体之中,个人的需要和利益服从于家庭的需要和利益 ①我国古代

“上床夫妻,下床客”。夫妻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不能在他人面前随意表露彼此的亲昵关系,也不能轻易暴露彼此的不和和矛盾。

②现代社会现代社会价值体系的核心是主体意识。在此价值观的支配下,“人的需求至上”开始代替“家庭利益至上”,成为夫妻价值取向的主导方面。

6、夫妻感情关系 (1)含义

它是夫妻关系的心理要素,即爱情关系,同思想关系一起,构成夫妻精神生活的交往关系。 汤祷的爱情追求层次

我国学者汤祷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将人们的爱情追求分为性欲、占有、偶合、替代、无私五个层次。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

汤祷的爱情追求层次

(2)不同历史时期的夫妻感情关系 ①古代夫妻的感情关系较为淡薄。

夫妻感情的表达是含蓄的、隐秘的,即使有亲密热烈的爱,也难以充分表露出来。 ②现代社会中,人的最高需求是发展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爱情反映着人的价值,自然成为个人生活的最高精神追求。爱情关系在夫妻生活中由从属地位上升到主要地位,并成为婚姻的基础。

第三节 父母子女关系

24

一、含义:

即亲子关系,在法律上是指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父母和子女是血缘最近的直系血亲,为家庭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亲子关系是直系血亲关系在家庭人际关系之间的最具代表性的具体表现形式。

二、亲子关系的类型

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父母子女关系可分为两大类:

1、自然血亲的亲子关系

这是基于子女出生的法律事实而发生的,其中包括生父母和婚生子女的关系、生父母和非婚生子女的关系

2、拟制血亲的亲子关系。

这是基于收养或再婚的法律行为以及事实上抚养关系的形成,由法律认可而人为设定的。包括养父母和养子女的关系,继父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的关系。

三、亲子关系的基本特征

1、父母的抚养教育对子女社会化具有重要作用

2、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赡养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一)父母的抚养教育对子女社会化具有重要作用

人降生到世间所置身的第一个社会群体就是家庭,最初接触的社会关系是父母子女关系。

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分为婴幼儿期与青春期两个阶段。

1、婴幼儿期的父母 教育与子女社会化。

刚生下来的婴儿(脑重量平均390克,属于生物人)——3个月(见到人脸会微笑,及社会性微笑,是社会化的第一步)——6个月(见到特定人才微笑,由一般的社会性微笑变成有选择性的微笑,逐渐成为一个人)——1岁(观察模仿父母行为)——3岁(孩子大脑神经细胞的联系沟通了70%,模仿期结束,进入创造期,与父母发生冲突,进入第一反抗期)——

6、7岁(学龄期,父母对其个性和人格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

2、青春期的父母教育与子女社会化

青春期到来后,孩子逐渐从依赖父母的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进入第二反抗期。父母的教育效果如何,不仅取决于婴幼儿期的亲子关系,也取决于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

(二)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赡养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人一生有两个转化:从幼年到青壮年是从单纯消费者转化为生产者;从青壮年到老年又从生产者转化为单纯消费者。 人们在幼年时期的消费,是对其一生劳动报酬的预支,这预支的价值是整个社会,包括自己父母在内的全体劳动者创造出来的。

四、家庭教育的变迁

1、家庭教育的误区:

现代社会,80后独生子女一代已经有一部分成人父为人母,二代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家庭、家长关注的焦点,因此,早期教育持续不断升温。

(1)教育内容上的偏差 : 所谓重智轻情,即一些家长不惜代价开发子女的智力而忘记情感的培养和开发,对孩子的奖励、惩罚以成绩为基准,而不是辨别是非、善恶与美丑的能力。

(2)教育方法上的失当: 许多家长在教育方法上失当,即在感情因素的认识和运用上的走极端,或娇宠或溺爱,或严厉古板。不科学的教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庭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客观上还会给独生子女的成长过程重增加紧张因素,导致其心理问题明显增多。

2、家庭教育的变迁

25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一部分家长已经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跟过去相比,父母教育子女的价值观发生了一些变化。

第三节 兄弟姊妹关系

一、含义: 它包括兄弟关系、姊妹关系、兄妹关系、姊弟关系,统称为同胞关系。从亲子关系中衍生出来,是旁系血亲关系的表现形式。

二、兄弟姊妹关系的特点 :

1、亲子之间是上下两代人的纵向人际关系,兄弟姊妹之间则是同代人的横向人际关系。 兄弟姊妹之间因年龄差距,相互关系不尽相同。其横向关系中也包含着纵向关系的因素。

2、亲子关系的基本特征是抚养赡养关系,是无条件的,兄弟姊妹之间不是相互扶养关系,即使有,也是有条件的,他们是家庭内部的伙伴关系。

3、亲子关系既有血缘基础又有经济基础,一般不受外在因素影响,而同胞关系虽有血缘基础,却无经济基础,常受家庭中其他人际关系的影响。

4、不同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下,不同模式的兄弟姐妹关系,相互关系的深浅和感情的亲疏程度也是不同的。

三、兄弟姊妹关系的意义

1、促进与加速人的社会化过程。

根据波沙特的家庭人际关系计算公式,(n²-n)/2, n为家庭人口数。

父母生一个孩子只有3种人际关系。家庭环境变得复杂,孩子不仅要同长辈的父母相处,还要和同辈的兄弟姐妹相处,彼此相互促进,会比没有兄弟姐妹的孩子更快的成熟起来。

2、同胞关系对人在早期社会化中个性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如长子具有自制力强、稳重、谨慎、亲切、不愿添麻烦等性格,次子则显得快活、活泼、饶舌、任性、撒娇、依赖性强等特点。

3、兄弟姐妹之间的不同性别组合,还会形成不同的关系模式

四、独生子女问题

我国自1979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实行“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目前,我国独生子女数已过1亿,在大城市,0-8岁儿童95%以上都是独生子女。

(一)独生子女在体力和智力方面优于非独生子女 原因:

1、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能享受更多的父爱和母爱,生活上能得到双亲和祖辈多方面的关怀、体贴和照顾,生理和心理需要能得到充分满足,有安全感和舒适感,促使身心更好的发育。

2、独生子女家庭比多子女家庭的经济条件更充裕,父母能够慷慨大方的在孩子身上投资,购买高级玩具和现代学习用具,为孩子提供更为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充分满足孩子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的需要。

3、独生子女与成年人接触较多,能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智力开发较早,智商较高,知识面较宽广,兴趣爱好较广泛

(二)独生子女在适应社会,更好的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不如非独生子女。

原因:

1、“独”的条件与环境,易于使父母对孩子过分疼爱,甚至溺爱,家中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围绕一个“小太阳”转,时时处处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致使独生子女养成任性、孤傲的性格,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很少关心别人,自私。

2、“独”的条件与环境,易于使父母对孩子照顾过多,关心过重。饮食起居,生活琐事全由父母代劳,造成其缺乏劳动习惯,生活懒散,依赖性强,独立生活能力较差

3、“独”的条件与环境,使父母把一切期望都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对孩子要求过高,期望过重,限制了孩子的自然发展,

26 同时导致其心理压力过重,具有无人理解的孤独感

4、独”的条件与环境,使独生子女自幼缺少伙伴群体,没有与同龄人相处的经验,横向交往能力较差,集体观念较薄弱。

第五节 婆媳翁婿关系

一、含义:

是由人们的婚姻关系派生出来的,属于姻亲关系。男女成婚后,如果采取从夫居或从妻居形式,就可能使婆媳翁婿关系成为家庭内部的一种人际关系。

二、婆媳翁婿关系的特殊性质

属于家庭中非基本人际关系,同夫妻、亲子、同胞关系相比,不仅形式上较为疏远和淡薄,性质上也有很大差异。

1、缺乏直接的自然关系基础。

夫妻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亲子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婆媳翁婿关系没有自然纽结,只有以同自己有自然纽结的人为中介而建立的人际关系。它随着婚姻的产生而产生,也随着婚姻的变化而变化。

2、缺乏爱情和亲情的联结,在自然感情上处于相斥状态。

婆媳或翁婿之间,属于同性异宗的人,自然没有爱情或亲情,而且根据人们生理上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定,不同姓氏的两个同性之间,存在在自然感情上相互排斥的一面。

3、它在家庭人际联系中居于特殊地位。

婆媳翁婿之间主要不依赖感情的联结,是生活上的利益关系,道义上的权利义务关系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婆媳翁婿关系是否融洽,不仅涉及到整个家庭的利益,也涉及到个人的品德和社会对自己的道德评价。

(一)婆媳关系难处原因

婆媳关系难处除了它本身的特殊性质外,还有历史和文化的原因

2、文化原因

(1)代际文化的差异。

婆婆年长,对传统文化接受得更多些;媳妇年轻,对现代文化接受的更多。 (2)家庭文化的差异。

婆媳来自两个不同的家庭,有自己的饮食起居习惯,待人处世原则,形成不同家庭文化。 (3)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

由于历史与社会原因,我国女性整体的文化素质与男性相比相对较低。

(二)如何处理婆媳关系:

1、利益上妥善处理

2、道义上互尽义务

3、人格上互相尊重

4、感情上互相沟通

27

婚姻与家庭讲话稿

考试用

佛化婚姻与佛化家庭

《婚姻与家庭》学期总结

佛化婚姻与佛化家庭

婚姻、爱情、家庭与法

婚姻与家庭的论文

婚姻与家庭论文[优秀]

恋爱 婚姻试用,条例

采购考试用

《(考试用)婚姻与家庭教案.doc》
(考试用)婚姻与家庭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