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2020-03-01 17:25:2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垦利县卫生局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为规范我局信息应急处理的程序和内容,提高单位信息化工作小组的应急处理能力,科学应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最大限度地消除信息安全等各类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保障信息系统的实体安全、运行安全和数据安全,完善信息安全应急机制,确保单位日常工作的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的指导思想

卫生局信息安全应急处理应坚持“积极预防,严格控制,防控并重”的原则。在认真做好日常管理和监控的基础上,充分做好紧急情况下单位网络系统运行管理的应急准备,健全防控措施,完善处理机制,加强应急演练,确保在应急情况下做到反应迅速,处臵果断,保障到位。

二、组织机构

为保证应急情况下应急机制的迅速启动和指挥顺畅,应设立应急小组,小组人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应急情况的标准

(一)、应急响应启动条件

实施预警信息等级制度,按照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及对社会影响的大小,分为以下五级:

1级:本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对计算机系统或网络系统

所承载的业务以及事发单位利益基本不影响或损

害极小;

2级:本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对计算机系统或网络系统

所承载的业务以及事发单位利益有一定的影响或

破坏;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产生一定危害;

3级:本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对计算机系统或网络系统

所承载的业务、事发单位利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有较为严重的影响或破坏,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产生较大危害;

4级:本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对计算机系统或网络系统

所承载的业务、事发单位利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有极其严重的影响或破坏,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产生严重危害;

5级:本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对计算机系统或网络系统

所承载的业务、事发单位利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有灾难性的影响或破坏,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产生特别严重的危害;

当发生3级和3级以上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时,启动本预案,必要时向市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

特殊情况下,上述标准可酌情降低。

(二)应急响应流程

在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时,小组成员第一时间报告到领导小组组长,同时与相关的产品技术支持单位联系,获得必要的技术支持。

1、预案启动

在发生3级(包括3级)以上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后,应急处理工作组尽最大可能收集事件相关信息,鉴别事件性质,确定事件来源,以确定事件范围和评估事件带来的影响和损害,确认为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后,对事件进行定级和上报。按照应急响应流程,由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小组决定启动应急预案,并由组长负责应急处理协调工作。

2、应急处理

① 确认阶段。初步确定应急处理方式,确定是否存在针对该事件的预案,如有,则启动本预案。

② 遏制阶段。及时采取行动遏制事件发展,限制潜在的损失与破坏,同时要采取积极措施,使危害降到最低。

③ 根除阶段。在事件被抑制之后,通过对有关事件或行为的分析结果,找出事件根源,明确相应的补救措施,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④ 恢复和跟踪阶段。在确保安全问题解决后,要及时清理系统、恢复数据、程序、服务。恢复工作应避免出现误操作导致数据的丢失。另外,恢复工作中如果涉及到机密数据,需遵照机密系统的恢复要求。

⑤ 问题解决后,还要加强宣传,公布危害性和解决办法,以避免产生社会负面影响。

3、应急支援

当采用一般应急处臵措施仍无法控制事态时,要迅速研究采取有利于控制事态的非常措施,并向市政府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请求支援。

4、安全事件的处理记录

在事件的上报、接收和处理过程中,事件接收人、处理负责人应及时作好完整的过程记录。事件处理完成后归档。

5、结束响应

系统恢复正常运行后,应急响应小组对事件造成的损失、事件处理流程和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对响应流程、预案提出修改意见,总结事件处理经验和教训,撰写事件处理报告,同时确定是否需要上报该事件及其处理过程,需要上报的应及时准备相关材料,上报相关部门。

对于蠕虫病毒等易造成大范围传播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及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预警信息。

因为重大自然灾害而引起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可根据灾害造成的损失情况参照上述流程进行应对。

四、应急小组的职责:

1、研究布臵应急行动有关具体事宜;

2、应急行动期间的组织指挥;

3、负责应急行动的宣传教育和有关解释工作;

4、负责与有关单位进行重大事项的工作协调;

5、负责应急行动其它的有关组织领导工作。

6、负责应急行动技术支持工作;

7、负责应急行动的网站内容编辑工作;

8、研究布臵并组织应急行动期间单位网络系统监管的有关事项;

9、认真详细地做好监管值班记录;

10、向上级汇报网站监管的情况;

11、完成上级赋予的其它任务。

五、应急行动的基本制度

1、值班制度

应急行动启动后,应急小组成员应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工作开展情况应坚持每日向上级相关部门汇报

2、请示汇报制度

应急程序实施期间,应急小组成员在坚持每日值班汇报的前提下,遇有重大情况和自身不能处理的事项应坚持随时汇报。

3、演练制度

为保证应急行动的能力,应定期组织应急行动演练,日常情况下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行动的综合演练,遇有可预见的应急情况,应在事前组织演练,以提高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

六、应急物资器材保障

应急行动所需的物资器材应给予充分保障,以确保应急预案落到实处,应坚持对应急行动的设备器材进行定期维护保养,保证完好率达到95%以上,所需的物资应坚持定期补充和更换,始终保持有效性。

及时检查备用物资的可靠性。

七、日常工作中需为应急行动做好的有关工作

(一)网络系统安全检测服务

1、安排工作人员加强网络系统的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上级,并采取初步的应急处理措施;

2、通过对操作系统和网络服务安全漏洞的周期检测,实现网络系统的安全。

(二)网站安全紧急救援服务;

记录厂商联系人的联系方式,出现问题后能及时得到厂商援助。

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网络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网络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网络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网络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医院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医院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网络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信息安全应急预案.doc》
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