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进修班学习体会(县财政地税局局长)

2020-03-03 23:25:5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能有机会参加为期5天的××县正科级领导干部管理能力进修班学习,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这次培训学习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却收获不少。总的感觉是:教授水平高、知识面广,通过他们的讲解,开拓了自己的视野,更新了自己观念,对自己今后的工作、学习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尤其是浙大人文学院熊卫平教授主讲的《政府公关管理与危机处理》一课,从政府危机的定义

、政府公关危机的类型、危机管理计划的内容、意义等方面对政府危机管理作出了系统而深刻的阐述,受益匪浅。结合“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事件,本人试用熊教授的理论阐述,就政府处理公共危机的原则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作为参加本次培训学习的一个检验。

政府公共危机是指在政府管理国家事务中,突然发生的如地震、流行病、经济波动、恐怖活动等对社会公共生活与社会秩序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在危机发生越来越频繁的今天,一个国家要减少危机的发生,降低危机的损失,提高网政府应对危机的效率,必须建立系统的危机管理机制。系统的危机管理包括危机的预防与应对。事实证明,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能够将政府的危机管理纳人一个有序、规范、条理的轨道中,保证政府在危机发生时能在最短时间内有效调动社会资源,将危机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下面以“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事件为例,谈谈政府处理公共危机的原则。

(1)团结一致法则。要求政府在灾难发生后要镇定、有信心、有勇气和强有力的指挥,更能协调中央各部门之间关系,军队关系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确保中央地方军队三者合理有效的应对突发事件。也就是说在多军种的调遣,社会各种资源的整合,国家各专业部门间的协调都要做到快速有序。

在这次灾难面前中国中央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上下一心、团结一致迅速采取了行动,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组织救灾,充分向全世界表明了全力抗震救灾的能力和水平。

(2)以人为本法则。就是要求居庙堂之高者,不仅仅要忧民之心,而且更是身先士卒,体察民心,体恤民情,顺乎民意。民意就是天意,顺之者昌,逆之者弊。

这次灾难政府完全做到以人为本,使得灾区民众和全国其他地区民众在国难当头,“悲伤而不愤懑,痛苦而不压抑,无奈而不绝望,更使得整个中华民族的国民心态在瞬间变得如此成熟”,华夏儿女变得空前团结。

(3)绝对领导法则。缺失权威必然引发混乱,所以政府应在危机乍现之时便应该对事件立即做出回应并稳定社会情绪,同时迅速调动力量组织处理,政府应该将灾难救援放在突出的位置。“绝对领导”法则强调的是“统一指挥”。

在这次事件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确保证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数小时内赶往四川地震灾区,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随后的应急措施都显示统一领导的重要性。

(4)事先预测法则。“防火”胜于“灭火”,当危机发生以后,对公众利益的伤害和企业组织形象的损失往往已经造成。地震,作为目前人类无法精确预测的一种自然灾害,往往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后果是瞬间的,但是地震带来的间接影响却是长久的。

政府建立了系统的危机管理机制,对各种自然灾害进行预测的监视,对社会危机进行监控。

(5)迅速反应原则。从危机事件本身特点来看,危机事件爆发的突发性和极强的扩散性决定了危机应对必须要迅速、果断。

抗灾救援,兵贵神速。下面列举了地震发生后国家采取的措施:

14:28 地震发生

14:46 国家网站--新华网发布消息,及早向外界发布信息

15:50 总参谋部应急预案启动,军队参加救援

16:00 因通讯中断,两架直升飞机派往灾区了解受灾情况

17:00 国家总理温家宝紧急赶赴灾区,指挥救灾

18:28 派出武警四川总队和驻川武警某师的2900名官兵参加救灾

18:44 成都军区、武警四川总队和驻川某师5000余官兵紧急赶赴汶川地震灾区参加救灾

19:20 军区先遣指挥组已经进驻灾区

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国家的救援非常及时,同时从速度上可以看出国家危机应急管理已经趋于完善。这几乎已经达到了启动国家应急预案和部队快速部署的极限!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国外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和媒体迅速制定救灾对策,冷静克服大型灾难,给西方媒体记者留下深刻印象。”而一天之内调集2万部队,中国政府所组织的救援行动是超常规模的,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和最为迅速的救援行动。

在对外沟通方面,速度第一原则显得更为重要,

及早向外界发布信息既体现出组织对危机事件的快速反应姿态,又可以平息因信息不透明而产生的虚假谣言,赢得公众信任。同时,在危机发生后第一时间与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公关,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分解组织的外部压力,有利于危机的妥善解决。可以说谁能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谁就掌握了主动。

(6)坦诚沟通原则。是指处于危机中的政府要高度重视做

好信息的传递发布并在组织内外部进行积极、坦诚、有效的沟通公关,从而为妥善处理危机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达到维护和重树政府形象的目标。

这次地震发生后的几个小时之内,有震感的十余个省市自治区政府,都通过电台、电视、短信平台等渠道,及时发布了“此次地震对本地无大的影响,请市民不要恐慌”的消息。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主流、权威媒体,从地震发生起,持续滚动直播地震新闻,第一时间跟进地震最新动态。中国几大门户网站纷纷推出地震专题,除滚动更新地震新闻外,及时发布“应对地震紧急措施、地震时的自救办法、地震相关科学知识”等实用信息。一切灾情信息及时、恰当地公开,真理跑在了谣言之前,避免了社会的恐慌。这表明大灾考验下,我们的政府在行政公开法制建设的道路上坚定地前进着。《澳大利亚人报》报道说:“国家电视台打断正常的节目播放,直播四川地震的最新情况。平时晚上连播的电视剧也被采访灾区居民和幸存者的节目代替。”英国广播公司记者昆廷•萨默维尔赞扬说,这是他在中国所看到的媒体对紧急情况报道最快速、最公开透明的一次。英国《卫报》评论说:“官方新闻机构不断发布最新报道,提供最新的死亡人数。援救行动、失踪儿童和倒塌医院等情况的细节也没有被掩盖。”

(7)必要时寻求国际援助法则。在严重社会突发事件特别是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正确对待国际援助和主动寻求国际援助,是一个国家现代国家管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一种具备整合国际资源能力和方法的体现。因为人类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相互援助是国际社会一种常态,体现一个国家开放程度和融入国际社会的程度。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很达观地对待国际援助,并且从容地邀请和安排外国支援者来华救援,以灵活的策略让国外物资捐助和设备直达灾区。另外中央政府还两次主动寻求国际援助,请求救灾帐篷援助,使全世界的救灾帐篷正在不停地调往中国四川灾区。

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始终贯穿于人类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在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不断应对并战胜各种挑战和危机的历史。此次地震灾难考验面前,经过近几年努力已基本建立的全国应急管理体系,再次发挥了应有的强大作用,中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也得到进一步加强。

县正科级领导干部进修班学习体会

县正科级领导干部进修班学习体会

领导干部进修班学习体会

党校领导干部进修班学习体会

县财政局局长述职报告

县财政局局长述职报告

领导干部任前承诺书(财政局局长)

县处级领导干部进修班工作总结

县处级领导干部进修班工作总结

正职领导干部进修班总结

《领导干部进修班学习体会(县财政地税局局长).doc》
领导干部进修班学习体会(县财政地税局局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