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暑期培训综合

2020-03-02 12:10:3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信息技术

教育技术

(一) 知识梳理

教育技术的含义

教育技术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一。何为教学行为?有哪些基本类型? 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教学行为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时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是教师教学1) 教育技术一直发挥着丰富学习资源、改善教学环境、促进学习观念的外化和施教的媒介,是教师专业形象的基本呈现方式,是教方式变革、提高学生学习生活质量的作用。 学的主导性要素。 2) 有助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 基本类型: 3) 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二。何为教学行为诊断?有何基本功能? 4) 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 教学行为诊断不妨界定为:诊断者参考教学行为的基本标准,运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课堂观察和诊断技术,对教师教学行为方式及其适切性进行判断,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是指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并提出改进意见的过程与方法。教学诊断以课堂观察为基点,以教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 学行为的改进为归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 基本功能: 单元化规划,问题化设计,多样化活动,主题化教学资源,全空间1.目标导向功能。2.营造研究氛围的功能。3.总结经验和发现问题的环境创设和多元化评价。 功能。 在主题单元计划中开展技术整合的优势三。教学行为诊断有哪些基本方式?  作为知识创建、展示、演示工具 从形式上看,通常可分为课堂诊断法、微格诊断法、案例诊断法。  作为资源获取、加工、利用工具 从内容上看,通常可分为主题式诊断法、综合性诊断法和分类诊断 作为情境创设和实验模拟手段 等。  作为交流、通讯、协作平台 从主体上看,通常可分为他人诊断法和自我诊断法。  作为练习、测试、评估工具 四。教学行为诊断的流程有哪些基本环节和要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和方法教学行为诊断的基本流程有五个环节,分别为: 1) 要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

1、诊断前期准备- 2) 要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进行整合。

2、建构诊断框架 3) 要注意运用“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

3、观察教学行为-整合的教学设计。

4、整理观察数据-4) 要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这是实现课程整合的必要前提

5、形成诊断意见-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五。教学行为诊断要秉持哪些基本原则? 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一般认为完整的教学设诊断的基本原则有: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激励性原则、针对计包括学习者分析、学习需要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方法的性原则、互动性原则、自主性原则。 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教 学设计成果的评价等过程。研究性学习学习理论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与

一、什么是学习?学习的意义?学生学习的特点? 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进学习--个体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练习获得新经验,并引起行为(外部)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或行为潜能(内部)比较持久的变化。 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学习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的环节(要素)1.(内容)学习间接经验。 研究性学习本质上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国外一般把这种学习方2.(形式)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学习。 式称为PBL(Project-Based Learning,基于项目的学习)或WebQuest3.(性质)学生当前的学习与未来的工作有相当距离,往往意识不到(基于网络的专题研究)。它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现今学习的意义,从而带有被动的性质。 实施方案、评价总结五个教学环节,或者称为六大设计要素

二、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的主要内容与教育启示? 任务、过程、资源、成果、评价。 1.学习是刺激(开门的设施)与反应(开门的动作)的联结(S-R)。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2.学习就是学习者不断\"尝试-错误\",直到成功的过程(试误)。 1) 强调学习方式的研究。 3.三大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2) 强调学习内容的实践性。

三、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说的主要内容与教育启示? 3) 强调认识过程的完整性。

1、学习依赖学习者对学习情景刺激作出的操作反应。 2)教师在选题时首先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2、学习依赖强化,通过强化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 A、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B、鼓励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3.通过反应替代可以有效地消除不良行为,同时形成良好的行为。 问题、选择问题。C、预测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帮助学生确定研4.提倡程序教学。 究课题。。D、重视思维方法的指导。E、指导学生初步查阅课题文献

四、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与教育启示? 资料。

1、教与学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概念及关系原3)分组研究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实施形式。分组时要做好分组和指理) 导作用。

2、强调学生掌握学习过程的重要性。 5.“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资源和手段: 3.提倡发现学习。 ● 实验、实践和探究活动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素质教育。

1 ● 阅读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和引导学生终生学习的最佳手段。 ● 信息技术是现代化人才的基本技能,同时也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支撑。 ● 艺、体教育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积极要素。 《教学行为诊断基础》

4.鼓励学生进行直觉思维。

五、奥苏贝尔的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与教育启示? 1.关于学习方式的分类:机械学习、意义学习(接受学习、发现学习) 2.意义接受学习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 3.意义接受学习的实质

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即获得材料的真正意义。

4.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条件: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材料必须有逻辑意义;学习者认知结构中需具有同化吸纳新知识的原有知识和适当观念。

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典礼仪式、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偶发事件等。

三、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怎样的意义? 将有利于课程真正回归学生生活,体现生活即课程理念。是丰富学生学习内容、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主要途径。

四、如何根据学生特征来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原则

(一)适应性原则

究竟哪些资源才是具有开发和利用价值的课程资源, 还必须通过筛选机制过滤才能确定。从课程理论的角度讲, 至少要经过三个筛子的过滤筛选才能确定课程资源的开发价值。第一个筛子是教育哲学,即课程资源要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理想和办学的宗旨。第二个筛子是

学习理论, 即课程资源要与学生学习的内部条件相一致, 符合学

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第三个筛子

一、简要解释课程资源。

是教学理论, 即课程资源要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

应。

过程,并且能够发挥或辅助发挥一定教育价值功能的各种资源的总

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称。

学生特征(思维方式、学习能力、兴趣需要)

狭义的课程资源则仅指形成课程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

教师素质(教学风格、教学能力)

二、课程资源有哪些类型。

(二)开放性原则

1.按来源来分:校内课程资源与校外课程资源

(三)经济性原则

凡是学校范围之内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内课程资源;超出学校范围

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外课程资源。校内外课程资源对于课程实施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它们在性质上还仍有所区别,就利用的经常性和便

捷性来讲,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占据主要地位,校外课《信息化教育》 程资源则更多地起到一种辅助作用。

一、信息时代的主要特征映射在教育领域引发了那些教育观念的变2.按性质来分: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前者突出\"天然性\"革?

和\"自发性\",如用于生物课程的动植物、微生物;用于地理课程的地

1、走向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的教育价值观 形、地貌和地势等等;后者突出\"人工性\"和\"自觉性\",如为了保存和

2、走向多元智能理论与素质结构的人才观 展示人类文明成果的公共设施,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等。 3.走向以促进学习者发展的教育质量评价观

3.按存在方式来分:显性(有形)课程资源和隐形(无形)课程资

二、什么是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教育有哪些基本特征? 源。 信息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前者指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直接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如教材、计算机网络、自然和社会中的实物、活动等。作为实实在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在的物质存在,显形课程资源可以直接成为教育教学的便捷手段或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特征,大致可以归纳概括为五化三性。 内容,相对易于开发和利用。而隐形课程资源是指以潜在的方式对(1)五化:①教育信息显示多媒化。②教育信息处理数字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课程资源,如学校和社会风气、家庭氛围、化。 师生关系等,与显形课程资源不同,其作用方式具有间接性和隐蔽③教育信息存储光盘化。④教育信息传输网络化。 性的特点,它们不能构成教育教学的直接影响。所以隐形课程资源⑤教育信息管理智能化。 的开发与利用更需付出艰辛的努力。 (2)三性: 4.按功能特点来分: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①开放性。它能超越时空,使教育向所有需要和愿意学习的人开放,素材性资源是指作用于课程并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包括知并实现资源共享。 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②非线性。它的学习内容和方式,都打破了传统的线性条框,在电子标等方面因素。 课本和网上教材中,知识间的连接不再是线性的,而是网状的、发条件性资源是指作用于课程却并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散性的、板块的,可以有多种组合和检索方式,它是一个因人施教很大程度上包括直接决定着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的系统,照顾着每一个学习者的需求。 财力,如时间、场地、媒介、设施和环境等。 ③交互性。它能实现人一机之间的双向沟通和人一人之间的远距离交5.学者范兆雄的观点 互学习,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其他人之间的多向他将课程资源视为一个系统,由物质系统课程资源和非物质系统课交流。 程资源组成。

三、信息的本质是什么,有哪些表现形态? 物质系统课程资源包括: 信息来源于拉丁文(information)意思为解释,陈述。

人力资源:教师、学生、家长、实践基地的工作人员、相关社会人1.在日常生活中,信息是指消息,情况和知识。信息的含义: 士等。 a信息是一种传播的消息 物力资源:文本资源、音像资源、场馆设施资源等。 b信息是一种加以运算,加工处理的数据与符号 自然资源:动植物、自然景观、自然现象。 c信息是一种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知识 非物质系统课程资源包括: 2.信息的本质上,信息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与规律的表征

教师、学生、家长等人的知识经验、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的感受、3.在信息论中,信息被定义为减少或消除一种情况不确定性的东西 差异等。 信息的形态:a自然信息 b机器信息c人类感知信息d人类思维信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方式、师生关系、教学评价方式,儿童在家庭、息 社会中的生活方式等。

四、教学媒体的分类及其特性? 学校规章制度、校纪校风、班风学风、社区文化资源等。 课程资源

1.按媒体发展先后分类:传统教学媒体、现代教学媒体 2.按媒体印刷与否分类:印刷型媒体、非印刷型媒体

3.按感官分类:a听觉媒体 b视觉型媒体 d相互作用型媒体

4 按媒体的物理性质分类:a光学投影教学媒体 b电声教学媒体 c电视教学媒体 d计算机教学媒体

5 按技术特点分类:数字媒体与非数字媒体

五、教学媒体的作用?

1、影响教师的作用。

2、影响教学的内容。

3、影响教学方法。

4、影响教学组织形式。

18、教学行为诊断的基本原则有: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激励性原则、针对性原则、互动性原则、(A)。

A自主性原则B主体性原则C主观性原则

19、(C)是信息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A生产资料B信息C知识

20、信息时代的学习要求从传统的维持性学习向(B)转变。 A创造性学习B创新性学习C独创性学习

21、所谓(A)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主体意识和元认知能力,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一种学习过程或学习方式。 A自主学习B创新性学习C个性化学习

22、(C)的基本观点是:教育要适应未来世界的发展,必须围绕4种基本学习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

一、单项选择题: A双主体教育观B创新教育观C大支柱教育观

1、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言语行为技能、情感、态

23、在教育中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三种技术:①现代媒体度品德等内容是通过对社会环境中他人(A)的观察模仿而获得技术②现代媒传技术 的。 ③(B)。 A榜样B 形象C问题 A教学方法设计技术B教学系统设计技术C教学设计技术

2、(B)首次提出中介变量(机体变量)的概念,改S—R为S

24、信息化教育的五化是指教育信息显示多媒化、(A )、教育信—O—R。 息存储光盘化、教育信息传输网络化、教育信息管理智能化。 A班杜拉B托尔曼C布鲁纳 A教育信息处理数字化B教育信息处理数学化C教育信息处理符号

3、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鼓励学生进行(C)。 化A感性思维B抽象思维C直觉思维

25、(C)的信息化教育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4、(B)能促进个体生理心理的成熟与发展。 A日本B德国C美国A 劳动B学习C娱乐

26、(B)是世界上最早开展远程教育的国家。

5、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认为,学习是刺激(开门的设施)与反应A日本B英国C美国 (A)的联结(S—R)。

27、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A开门的动作B开门的时间C开门的准备 A皮亚杰(J.Piaget)B罗杰斯(Carl.R.Rogers)C斯金纳

6、学习就是学习者在脑中建立(B),即形成条件反射的过程。 (B.F.Skinner) A永久神经联系 B暂时神经联系C完全神经联系

28、(B)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或多或少具有

7、自然课程资源突出“天然性”和(C)。 上述8种智能,只是其组合的方式和发挥的程度不同。A自然性B自觉性C自发性 A 巴班斯基B加德纳C布鲁纳

8、课程资源开发的开放性包括类型的开放性、(B)、途径的

29、( B)属于交互媒体。 开放性。 A电视B教学模拟机C广播 A时间的开放性 B空间的开放性C方法的开放性 30、教师的口头语言、表情、体态属于(C)。

9、教师在选择教学行为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B)”。 A自然信息体B机器信息体C人类信息体 A适合性B适切性C适应性

10、1950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A)提出“互动过程分析”

二、判断题:

理论,开发了研究人际互动的12类行为编码;以此作为课堂小组讨

1、认知派认为学习是人的倾向或能力的变化,这种变化能够保持论中人际互动的研究框架,拉开了比较系统的课堂量化研究的序幕。 且不能单纯归因于生长过程。(√) A贝尔思B弗兰德斯C奥苏贝尔

2、学生当前的学习与未来的工作有相当距离,往往意识不到现今

11、从20世纪七十年代开始,(B)研究等质性研究方法被引学习的意义,从而带有主动的性质。(×) 入课堂观察。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替代性强化在社会学习中的作用。A人类学B人种学C物种学 (√)

12、对教师的(C)进行科学诊断,乃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

4、学习是顿悟的过程,而非试误。(√) 途径。

5、潜伏学习实验证明,学习完全依赖外部强化。(×) A教学能力B教学方法C教学行为

6、意义接受学习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

13、从形式上看,教学行为的诊断方式通常可分为(A)。 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即获得材料的A课堂诊断法、微格诊断法、案例诊断法B主题式诊断法、综合性真正意义。(√) 诊断法和分类诊断

7、狭义的课程资源则仅指形成课程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 C他人诊断法和自我诊断法

8、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是课程资源,只有那些进入课程,与课程活

14、(B)对操作条件有专门要求,一般适用于深度剖析和专题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才是课程资源。(√) 性研究。

9、按性质来分,课程资源可分为显性(有形)课程资源和隐形(无A课堂诊断法B微格诊断法C案例诊断法 形)课程资源。(×)

15、(B)适用面较广,是最基础、最常用的一种诊断方式。

10、教学行为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时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是教师A主题式诊断B综合性诊断C微格诊断法 教学观念的外化和施教的媒介,是教师专业形象的基本呈现方式,

16、(A)有时可以作为综合性诊断的有效补充方式。 是教学的主导性要素。(√) A分类诊断B微格诊断C主题式诊断

11、教学诊断以课堂观察为基点,以教学行为的改进为归旨。(√)

17、教学行为诊断的基本流程有五个环节,分别为:诊断前期准备

12、在教师专业化的进程中,教学诊断技术的建构与开发,对提升—(C)—观察教学行为—整理观察数据—形成诊断意见。 教师的专业性并不关键。(×) A建构诊断方案B建构诊断方法C建构诊断框架

13、通过教学行为的诊断,促进教师学习理论,充实学科知识,转

教师暑期培训通史部分模拟试题

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提升专业素养。(√)

14、课堂诊断法比较适合于专题性研究。(×)

15、案例诊断法一般适用于深度剖析和专题性研究。(√)

16、主题式诊断既适用于专项能力的诊断与训练也适用于专门问题的深度研究。(√)

17、分类诊断有利于“各个击破”,抓住关键问题深入研究。(√)

18、所有教师(尤其是在入职期)需要通过他人诊断法,获得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客观判断和改进意见。(×)

19、培养教师对教学行为的诊断意识、专门技术和实施能力,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有效途径。 (√)

20、教学行为观察作为教学行为诊断的基础工作,其客观性、针对性关系到后续诊断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

21、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信息时代的最显著特征。(√)

22、目前流行的“知识折旧”律是:如果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就会折旧率是60%。(×)

23、信息时代更加强调“3T素养”,即技术运用(Technology)团队协作(Teaming)迁移能力(Transference)。(√)

24、创新性学习很大程度上是自主学习。(√)

25、在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下,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促使学生将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通过各种方法,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26、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一般是指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和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等为代表的教育理论及其所表现的教育思想。(×)

27、信息化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作用是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学效率、扩大教育规模、促进教育改革。(√)

28、宣伟伯(W.Sehramm)的传播效果理论基本观点认为教育传播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遵循共同经验原理、抽象层次原理、重复作用原理、信息来源原理、最大代价原理。(×)

29、教学媒体的发展分为:文字媒体阶段、印刷媒体阶段、电子传播媒体阶段。(×)

30、在教育学中,信息就是教学内容。(√)

(9)什么叫做\"全等变换\"?

答:如果图形经过变换,与原来的图形重合,也就是图形的形状、大小不发生变化,那么这样的变换就叫做全等变换。 (10)全等变换的本质是什么?

答:全等变换的本质是两点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11)全等变换包括哪些? 答:平移、旋转和反射。 (12)什么叫做\"平移变换\"?

答:如果原图形中任意一个点到新图形中相对应点的连线方向相同,长度也相等,这样的全等变换就称之为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13)什么叫做\"旋转变换\"?

答:如果图形运动前后\"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并且各组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的夹角都等于旋转的角度\",就称之为旋转变换,简称旋转。

(14)什么叫做\"反射变化\"?

答:如果连接新图形与原图形中每一组对应点、所得线段都和同一条直线垂直且被该直线平分,那么这样的全等变换就是反射变换,简称反射。

(15)\"平移变换\"、\"旋转变换\"、\"反射变换\"这三种变换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答:能够保持图形的大小和形状不改变。 (16)\"平移和旋转\"这一环节从哪些角度来分析\"平移和旋转\"的教学价值?

答:这一环节主要从几何结构的分类、学生可持续发展、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等角 度。

(17)\"平移和旋转\"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

答:本次讨论的主要围绕三年级下册学习的平移和旋转来谈,对旋转的要求比较简单,只要学生能判断就可以了。对于平移,学生既要学习方向还要学习距离,而平移距离的刻画正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18)方程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答:一是建模思想,二是化归思想。

(19)判断:方程的意义不在形式化的定义,而在于刻画两件事情之间有条件的相等。(正确)

(20)学生学习方程的意义是什么?

答:一是学习在生活中从错综复杂的事情中,将最本质的东西抽象出来;二是在运算中遵循最佳的途径,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21)方程教学应着力让学生经历怎样的建模全过程? 答:\"自然语言--数学表达--建立方程\"

通过减缓坡度,培养未知数参与列式的习惯;注重方法,指引寻找等量关系

的途径;强调变式,突出初步方程思想的渗透等途径可以改进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教学。

(22)如何让学术形态的数学转变为教育形态的数学?

答:创设一个优化的情境,让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更为具体形象、生动可感,是我们实现数学课堂走向厚重、美丽,有趣的最佳选择。 (23)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四条基本方法与途径。 答: 1.\"再现知识产生的情境--发现\" 2.\"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探究\" 3.\"模拟现实生活的情境--操作\"

4.\"利用故事角色等艺术的手段创设情境--有情有趣\" (24)什么是\"数学模型\"?

解释一:\"数学模型\"(Mathematic Model)是一个含义很广的概念,粗略地讲,数学模型是指参照某种事物系统的特征或数量相依关系,采用形式化数学语言,概括地或近似地表达出来的一个数学结构。广义地说,一切数学概念、数学理论体系、数学公式、数学方程以及由之构成的算法系统都可以称为数学模型;狭义地解释,只有那些反应特定问题或特定的具体事物系统的数学关系结构才叫数学模型。

解释二:\"数学模型\",就是数学符号、数学式子以及数量关系对现实原型简化的本质的描述。

数学复习提纲

(1)对现实资源的开发,要处理好什么关系? 答:\"学习生活化\"与\"知识经验化\"两方面的关系。

(2)在实际教学中\"综合与实践\"一块却没有能够得到应有的重视,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答:\"综合与实践\"资源缺乏、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不足。

(3)要实现\"综合与实践\"课程资源的全方位拓展,教师除了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外,还要多关注什么?

答:要多关注教学过程中的意外生成资源、现实生活资源以及与数学相关联的其他学科资源。

(4)对意外生成资源的开发,要做到哪几点?

答:\"即时捕捉\"、\"慧眼识珠\"、\"巧妙转化\"、\"有效利用\"。 (5)对综合学科资源的开发,要做到什么?

答:广泛涉猎,融会贯通,以体现知识的应用性。

(6)要探索出独具个性的\"综合与实践\"课程资源,可采取如下哪些策略?

答:对传统数学小工具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做到\"深度挖掘\"、\"有机统整\";对数学课外读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做到\"旁征博引\"、\"巧插妙传\";

师生经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做到\"营造氛围\"、\"互动共享\"。

(7)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和有效的载体是什么? 答:\"综合与实践\"

(8)无论是教材内容,还是自主研发的内容,怎样更好地体现其价值?

答:都要充分根据其学段要求的不同来组织和实施。

解释三: 把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加以提炼,抽象为数学模型,求A预备期B形成期C发展期D成熟期

出模型的解,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并用该数学模型所提供的解答来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专业成长核心内涵的一项是: 解释现实问题。数学知识的这一运用过程也就是数学建模。 A专业精神的不断重塑B专业知识的不断拓展 解释四:\"数学建模\"的教学和实践活动在中国开展得非常顺利,经历C专业理念的不断修正D教学管理的不断改进

近30年的探索,在研究生、大学、中学(特别是高中)阶段,\"数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专业成长基本素养的一项是: 学建模\"在课程、教学、学习和实践活动等方面已经积累了一些很好A反思能力B研究能力C写作能力D合作能力 的教材、经验和资源。 19.下列选项中关于教师专业成长途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5)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数学建模教学? A自然成熟B自我反思C专家引领D同伴互助

答:用数学建模的思想来指导着数学教学,不同的年级、内容、学2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专业化主要标准的一项是:

习对象应该体现出一定的差异,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关联性。就教学A专业的成熟程度B专业的分化程度C专业的经济待遇D专业的不实施的一般程序来看,可以归结到三个字:\"磨\"、\"模\"、\"魔\"。可替代 (35)什么是表象?21.下列选项中关于生涯辅导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答:表象是客观事物经过主体感知以后在头脑中所留下的形象。A帮助学生了解自我B时代的理想教育 C帮助学生自我选择D帮助表象具有直观形象性和抽象概括性双重特点。 学生了解社会 (36)表象教学要关注哪几个问题? 22.下列选项中关于班主任实施生涯辅导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①要帮助学生建立和获得表象 A强化生涯辅导意识B熟悉职业世界 C掌握职业辅导方法D教师形“形象—表象—抽象”象无关生涯辅导

②唤起和提取表象,解决问题。 2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形成个人偏见主要原因的一项是: ③丰富和积累表象。 A刻板印象B交往频率C自我投射D近因效应 (38)直接影响学生迁移的三个认知结构变量什么? 24.下列选项中关于职业人格类型与职业匹配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答:①可利用性。②可辨性。③稳定性。 A实际型-机械师B社会型-教师 C研究型-新闻记者D常规型-临床 心理学家25.下列选项中关于角色与生涯发展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暑期校本研修通识理论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A 角色转换不具情感性B角色发展具有变异性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家教育方针内涵的一项是: C不同角色具有交互性D个体角色具有多重性 A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B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6.下列选项中关于新课程价值观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培养全面发展的接班人D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观 A改变课程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B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育法律关系要素的一项是: C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D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融于课程A内容B主体C规则D客体 教学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素质教育内涵的一项是: 27.下列选项中关于实施价值观教育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学会做人B学会学习C学会健体D学会审美 A运用课程文本开展价值观教育B教学过程本身寓存价值观教育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考核原则的一项是: C价值观教育是思想品德课程内容D专业课程不适宜开展价值观教A客观B准确C公正D透明 育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教育学生的义务的一项是: 2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价值观范畴的一项是: A完成教学任务B法制教育C文化教育D社会活动 A意识形态B政治信仰C形势与逻辑D物质与商品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职业活动内在道德准则的一项是: 29.下列选项中关于价值观认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忠诚B审慎C敬业D勤勉 A价值观教育首先在于家庭B价值观教育核心是传统文化教育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的一项是: C价值观教育关键在于实践D价值观教育主要阵地是学校 A爱国守法B关爱学生C终身学习D自强不息 30.下列选项中关于课堂交往与价值观实现关系的说法有误的一项8.下列选项中关于义务教育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是: A学校教育B免费教育C不可放弃D幼儿教育 A教师以身示范本身就是道德价值的呈现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职业道德精华的一项是: B师生之间相互信任的增加与情感沟通有助于实现教学目的 A尽忠为国B服从安排C勇于创新D诚实守信 C课堂交往作为充满生命互动与情感交流的过程并不具有价值意义 10.下列选项中关于教师资格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D课堂互动中师生双方能够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 A刑满人员可以获取B县级教育局认定C申请者中国公民D剥夺政 治权利者不能取得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学策略特征的一项是: A综合性B稳定性C灵活性D层次性

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专家型教师区别于其他类型教师的主要特征的一项是:

A原理性知识丰富B经验性知识丰富C策略性知识丰富D跨学科知识丰富

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重构课堂关键要素的一项是: A课程设置B教学环境C教师角色D教学方法

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合作学习基本要素的一项是:

A面对面的促进交往B积极的相互依赖C小组建制D团体进展过程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专家型教师教学策略优势的一项是:

A注重个人展示B注重灵活性与创造性C注重积累失败案例D注重课后反思

16.下列选项中属于对教师专业成长影响最大的发展阶段的一项是:

暑期小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暑期小学教师培训心得

小学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暑期小学教师培训心得

小学教师暑期培训方案

小学教师暑期培训工作总结

小学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教师暑期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教师暑期培训综合.doc》
小学教师暑期培训综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