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和某

2020-03-01 21:51:0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审计合谋的现实危害是与财务舞弊或会计欺诈联在一起的,或者说是通过财务舞弊或会计欺诈来发挥其不良影响的,其现实表现也与会计信息的提供与披露环节密切相关,因为现代民间审计制度安排的产生本身就是为防止财务舞弊与会计欺诈而出现的,如果资本市场发生重大财务舞弊或会计欺诈,那么就必定会有相应的审计失败与审计合谋行为共生其中。

审计合谋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导致社会财富的非公平转移,进而导致大量社会经济资源的“租值耗散”(rent diipation)。如安然公司、世界通信、环球电讯等财务报告舞弊大案中,由于会计公司或主动参与欺诈性会计信息的披露或未能尽到应有职业谨慎而把好“最后一道关”,致使财务造假者能够通过夸大公司报告利润以哄抬股价,然后抢在公司巨额损失最终暴露并导致股价暴跌、乃至破产前抛售股票,获取暴利,而其他投资者则因信息不对称或根据误导的会计信息进行决策,致使财富丧失殆尽。无独有偶,中国近年来爆发的证券市场重大财务报告舞弊案,几乎均牵涉到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合谋行为,投资者因审计未能把好最后一道关、甚至成为财务造假的“帮凶”而受到的损失,尽管尚无确切的统计数据加以佐证,极其惨重的事实是无法否认的。

另一方面,审计合谋对会计欺诈的形成经常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从而误导投资者导致投资秩序的失范或混乱。上市公司管理当局为了形成良好的公司业绩形象,往往向投资者宣扬他们的商业计划或项目可以带来巨大利润增长,然后将大量资本投入到此类商业项目以支持其不实之辞,这可以大大地哄抬股票价格,股票价格的上升又可以使公司筹集更多的资本注入到这些亏损的项目中,如此循环,将会诱使大量资本涌入到错误的用途中去,从而导致资源的错误配置,进而使投资秩序混乱、股市功能发生异化。

审计合谋的存在还会与会计欺诈一起共同破坏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信心和对上市公司的信任,由此可能出现资本市场的“柠檬效应”。审计合谋对社会诚信机制的损害要比会计欺诈本身的影响更具破坏性,因为一个本身靠诚信生存的行业一旦成为社会基本诚信链条的破坏者以后,就会使整个社会陷入诚信危机的“囚徒困境”而无以自拔。

更为重要的是,审计合谋与财务报告舞弊共生的典型周期,总是导致它们在

资本市场和经济承受能力最弱的时候起危害作用,它们会加深与加长周期性的过热与衰退阶段,在经济已经过热的泡沫顶峰时期,大量社会资源被锁定、耗散在虚假项目上,当经济开始衰退时,泡沫阶段的舞弊与过度投资行为导致生产能力过剩,并对资本市场的信任与信心带来严重破坏,进而导致许多公司破产,严重者由此导致整个社会经济发生危机与震荡。

1.2 研究目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通过揭示审计合谋产生的动因与机理,提出相关防范措施, 进而规范证券市场信用体系,重塑审计公信力,有助于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和 其他利益相关者根据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做出恰当的投资决策。

1.3 研究方法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以下研究方法: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以产业组织理论和委托代理模型揭示审计合谋存在的原因;二是案例分析方法, 通过典型的审计舞弊案例,说明审计合谋的在我国的现实情况及常见的审计合谋 意见;三是因素分析法,对审计合谋的动因及原始驱动力进行了分析;四是博弈 分析法,通过对上市公司和注册会计师的战略选择博弈分析,找出了审计合谋发 生的条件,为有效规制审计合谋提供方向性措施及建议。

1.4 研究内容及结构

1.4.1 研究内容

国内外的研究及证券市场的现实情况均表明,上市公司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 合谋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其危害性对证券市场、注册会计师行业及社会的健康发 展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本文试图从以下方面对审计合谋进行分析,以便于对审计 合谋的认识、识别和防范进行循序渐进式的全面分析。

①通过对审计合谋的定义及基本分类,区分审计合谋、审计失败、审计风险 的概念及审计合谋的种类

②审计合谋的一般理论,通过对国内外审计合谋的文献回顾,初步了解审计 合谋的相关理论

③审计合谋的原因分析,初步揭示审计合谋屡禁不止的现实根源及制度缺陷 ④我国典型审计合谋案例分析,通过回顾我国证券市场上已经查明的审计合 谋案件,分析审计合谋的现实危害及常见手段

⑤采用博弈分析法,对上市公司与注册会计师两个博弈主体进行收益分析, 找出博弈均衡条件,为防范审计合谋提供方向性措施

⑥审计合谋防范措施及政策建议

⑦研究结论

1.4.2 结构

结构如图 1.1 所示

2审计合谋的理论基础

2.1关于审计合谋的界定的研究

关于合谋行为的研究起源最早要追述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和70年代初期 的产业组织理论研究\"马克斯#韦伯首先在产业经济学中注意到了管制机构被利 益集团所/俘获0的情形,接下来,Stigler叫(1971)和Olson(1965)注意到了垂直合谋现象,进一步研究了/俘获理论0与/利益集团压力理论0,把合谋的研究范 围进一步拓展到政治科学与产业组织理论中\"在20世纪80年代以Jean Tirole、Jean–Jacques Laffont和David Martimort 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将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融入到合谋的研究工作中。

在1986年Tirole着重解决在组织设计中如何确定防止合谋的基本规则\"他 研究了在一个/委托人一监督者一代理人0关系中的合谋问题\"他分析了监督者 可以观察到关于代理类型信息的一个模型,在做出一系列特定假设之后,他引出 了/合谋阻止规则0,并同时提出了防止合谋的!较为简单但却具有直接指导意 义的条件,即支付给传递验证性信息的监督者的报酬,必须超过合谋可能带来的 净收益./\"这个结论看似简单,但是通过代理类型信息模型严密推导出的\" 叭拍le对合谋的研究可谓功不可没,他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阻止合谋的基 本规则,它使得披露规则的建设性方法得以扩展\"很多后继研究都是以此为基础 的,如Laffoni(1993)广泛运用该规则研究了俘获理论!拍卖中的偏袒和成本审计

中的合谋问题等等\"

Kafinan&Law~e(1993)对监督类型和监督成本等进行了系统研究,整个监

督系统可以分为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如果外部监督者相对于内部监督者而言, 更不易为经理(代理人)所俘获,那么尽管其信息相对于内部监督者较少,信息不 对称,但企业委托人使用外部监督者仍然是明智的0\"Kafinan&Lawarree进一 步研究证明,如果将监督职能在几个监督者之间进行适当分割是有益的,通过在 监督者之间进行分工与进一步协调,那么,合谋本身的成本会增加,阻止合谋的 约束成本将会减少,同时也为权力分割信息理论研究打下坚实基础\"Kafinan&

某内部审计工作总结

某审计个人工作总结

某内部审计制度

某银行审计工作总结

某审计项目工作总结

某内部审计工作计划

某审计个人年终总结

某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总结

某集团——内部审计办法

某同志离任审计工作方案

《审计和某.doc》
审计和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