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后感

2020-03-02 01:42:5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红楼梦远,蕊冷香残——《红楼梦》读后感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读罢红楼,心里酸酸的,不知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正清高秀丽的林黛玉,豁达明艳的薛宝钗,痴心多情的贾宝玉,望子成龙的贾政,慈祥和蔼的贾母,人情练达的凤姐,他们组成了一场瑰丽奇异的红楼梦……毋庸置疑,林黛玉是众人中最有才情者。她长得真正是倾国倾城、犹若天仙,比薛宝钗还要美上几分,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拂风,这也许是对她最好的形容。但为何世人都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做林黛玉呢?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他生于荣华,后来家道中落,历尽沧桑,于世态所味甚深,而又博学通识,终成此佳作。我觉得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以自己和亲戚家庭的衰败为创作素材的,因此带有一定的回忆性质。但他的《红楼梦》是小说,而不是自传,不能把《红楼梦》当成曹雪芹的自传。

《红楼梦》创作于十八世纪初的中国,当时正值中国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当时的中国正处于鼎盛时期,但鼎盛背后却氤氲着许多危机:贪污盛行,腐败成风。《红楼梦》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盛转衰的描写,大胆地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指出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它不单指出这一家族的必然奔溃和死亡,也暗示了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奔溃的必然规律。

“木石姻缘”与“金玉良缘”成为了作品中两个主编的思想,又可以说是两个竞争的对手,心驰神往的自由之身与必须追求的功名光环所作的斗争,在当时残酷的封建礼教下作品中无处不在做无声的较量,最终“金玉良缘”搏得胜利,深刻地告诉了我们,社会的残酷以及封建礼教思想的根深蒂固。

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是《红楼梦》的三大主角。 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悲剧爱情浓缩了这场较量的全部硝烟。林黛玉,这个善良,却个性孤傲清高的女子,是与世俗格格不入,与社会的人情世场格格不入,以及自身始终的自怜自卑自叹的情景是人物命运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她在《葬花吟》中吟唱:“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春光明媚有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面对落花,她能想到自己死后,或者说繁华落尽后,一系列的凄凉场景,无法释怀,又潸潸泪下,在封建礼教前,她的自卑激发了她的自尊。当宝玉挨打的时候,工于心计,精于世故的宝钗送来药丸,并劝阻其改邪归正,而黛玉却只一味哭作伤心,作为宝玉封建礼教叛逆者的支持人——她的哭不是一种软弱的体现,只是她以哭的方式来真诚声援宝玉,她从不劝阻宝玉做自己不喜欢的事。

贾宝玉他是一个封建社会的反抗者。他“不通事务”,“怕读文章”。这是他最主要的性格,也是他最可贵的性格。他对封建正统思想充满不满和反抗精神,对封建统治阶级奉为经典的儒家著作一概不通,对考取功名利禄不屑一顾。他平等待人,追求自由,尊重个性,主张每个人按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动。他说过:“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儿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儿便觉浊臭逼人。”这段话虽过于极端,但体现了他主张男女平等的思想。我虽然不完全赞同他的这句话,但我敬佩他的这种思想,因为这种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显得尤为可贵。也许贾宝玉他应该感到欣慰,因为在两百多年后的今天,他的这种愿望得到了实现。

林黛玉她多愁善感,才气不凡,敏感脆弱,情感专一,清高却不做作。她是封建时代的新女性,她同贾宝玉一样蔑视权贵,敢于追求自由。她对美有独特的见解,觉得花落以后埋在地里最干净。所以,才有了黛玉葬花这个为后来人所称道的情节。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林黛玉也有她自身的性格缺点。她自卑且带有点小心眼,她的性格特点注定了她要成为封建礼教下一个活生生的牺牲品。我同情林黛玉,因为她生不逢时,出生在一个对女性充满束缚的时代。但同时我也敬佩她,因为她在这个男尊女卑的环境中还是勇于追求自己所爱,至死不渝。

薛宝钗是封建社会中一位典型的标准淑女。她事故,圆滑,很会做人和处世。她是才女,却愿意掩饰自己的能力。她深藏心机,为了贾宝玉可以说是不择手段。她的追求与贾宝玉不甚相同,所以,她和贾宝玉并无过多共同语言。这也就注定贾宝玉不可能喜欢她,所以她的悲剧在所难免。

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他们三人同是封建制度下的牺牲品。贾宝玉和林黛玉两人真心相爱,但却因为没有门当户对而最终阴阳相隔,这真乃可悲可叹。而贾宝玉和薛宝钗虽然门当户对,但贾宝玉却对薛宝钗无情,虽然最终阴错阳差结为夫妻,但贾宝玉的性格注定了两人要以悲剧结尾。

在众多任务中,或许有人会遗忘一人物,贾雨村,就是封建政治制度,官场生活的一个影子,在《红楼梦》一开始的时候,他是一位书生寄住在甄士隐家。有满腹才华,却报国无门,后借黛玉父亲引荐给贾府大人才得以为官,可以说,他是附庸贾府后门得以为官的。在薛蟠一案里,贾雨村并没有秉公执法,因顾及贾家权势,执法不公,过河拆桥,转脸无情,违背了有恩必报的道德伦理,甄士隐曾经看得起落魄书生贾雨村,并财物相助其上京追求功名。

读《红楼梦》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心思,且在下回品读,应该更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其中。

一本红楼,一场梦,我更加庆幸我能生于这个自由,民主,平等的时代。因为在这个时代,我可以在不违反道德和法律的情况下,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完自己的一生

《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读后感.doc》
《红楼梦》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