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宫的佛

2020-03-02 12:55:5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雍正皇帝和北京雍和宫都带了个雍字,是巧合吗?不是!因为雍和宫本来不是庙,是四阿哥的雍亲王府。

雍正当上皇帝后,舍不得把这里给别人住,于是他把王府的一半改为行宫,另一半赐给喇嘛,作为黄教的上院。雍正皇帝死后,其子乾隆皇帝把雍正的灵寝停在雍和宫内永佑殿。既然停放了皇帝,这就不能是王府的规格了,于是乾隆把原来主要殿宇上绿色琉璃瓦全部换成黄色。乾隆九年(1744),重新规划,改建庙宇,扩建了现在天王殿以南部分,并从蒙古招来500名喇嘛长驻于此。从此成了咱们北京人心爱的雍和宫。

首先穿过牌坊构成的寺庙入口,东西北三个方向的牌坊都是乾隆御笔。

正面:

寰海尊亲, 为宇宙众生尊佛奉佛;.群生仁寿, 信佛者团结博爱、幸福长寿. 东坊:

慈隆宝叶, 教人向善与内涵丰富的佛经 四衢净辟, 四通八达的道路,皆是是洁净之地

西坊:

福衍金沙, 幸福充满佛地.十地圆通,这四个字可是有大学问的。“十地”指的不是方位,而是大乘菩萨修行的十个阶位。深谙佛学、精于文理的乾隆皇帝,将“十地”与“圆通”巧妙融合,号召修行圆满,号召信众不断提高行善的品位。意为修菩萨行的时个阶段互相贯通,而达到理想的境界。

十地深有佛学意蕴,指的是大乘菩萨修行的十个阶位。 一为欢喜地。

二为离垢地。

三为发光地。

四为焰胜地。

五为难胜地。

六为现前地。

七为远行地。

八为不动地。

九为善慧地。

十为法云地。

再往前行,经过一座牌楼,就可看到一大片绿地空场,东西两侧对称地建有钟、鼓楼、碑亭,由南向北依次前行,前面便是“天王殿”。

“天王殿”原为雍亲王府的大门,叫雍和门,后改建成庙宇后作为正门,因内供“四大天王”,故名天王殿。正中是一尊面南而坐的弥勒菩萨,四面是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持琵琶,“南方增长天王”持宝剑,“西方广目天王”手持的是龙,“北方多闻天王”右手持伞、左手持银鼠,其作用和意义合并起来为“风调雨顺”,这表示着佛门“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伟大情怀和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慈悲心愿。弥勒菩萨的佛龛背后,是护法韦驮,手持降魔杵面北而立。

再往里走,经过一个碑亭和须弥山模型就是正殿雍和宫殿。在雍亲王府时代这里是胤祯会见文武大臣的地方,雍正驾崩,行宫改庙后,此殿相当于“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雍和宫的主体建筑之一,殿内供奉有三世佛像,即中间的是现在佛释迦牟尼佛祖,左侧的为过去佛燃灯佛,右侧的是未来佛弥勒佛,合称纵三世佛。 释迦佛前的两个站像:左为迦叶,右为阿难。十八罗汉设于殿内东西两侧,各9尊共18尊塑像。他们是释迦的十八弟子,受佛祖嘱托永远活在世上,不入涅磐,弘扬佛法,普渡众生。

穿过正殿是永佑殿,为雍亲王胤祯的正寝殿,又称外书房,是雍正为皇子时的居室与书房,雍正死后曾在此停灵,并改名“神御殿”,成为清帝供祭祖先的影堂,后来易名为“永佑殿”。

殿内供有木雕大佛三尊,中间是无量寿佛(阿弥陀佛),左边为狮吼佛,右边为药师佛。

无量寿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成佛比释迦摩尼还要早十劫。

狮子吼佛是表示佛尊贵无比具有大威神力,能降服一切烦恼魔障,毒龙恶鬼.药师佛又是谁呢?很多修行人说:“药师佛就是专为众生消灾延寿的佛”,这话不假。更深一层的意思是:一切众生本有的、能够引领一切众生去病、疗伤、清污、除垢、祛障、宣显智慧、回归原本的清净、和谐、平衡、圆满的“家”的那个“真我”。

度母像共有两幅,挂于东侧墙上的是白度母画像,而西侧墙上挂的则是绿度母补绣像,补绣工艺讲究,十分精美珍贵,据说这是清代乾隆皇帝的母亲与从人们一起补绣成功的,至今已有290多年历史。

再往后是法轮殿,这里是全寺最大的殿堂之一,此殿为雍和宫僧人举行佛事活动的场所。法轮殿平面呈“十”字形,东西墙上有彩绘,内容为佛祖释迦牟尼的降生记,也叫《释珈源流图》。描绘了释迦从母亲腋下出生后,就学、出家到成佛及度化众生的传奇故事。大藏经珍藏于东西壁画前的书架中,西侧储有“大藏经”108部,东侧存有“续藏经”207部,均是著名的佛学经典。大殿正中端坐藏传佛教黄教的领袖,宗喀巴大师。

宗喀巴大师:西藏佛学一共有四大教派,红教,白教,黄教和花教。其中以黄教(格鲁教)势力最大,大到什么程度,解放前黄教是西藏的执政党,*和*都是黄教的。而这个黄教的创始人,就是宗喀巴大师。他是个真实的历史人物:生于1357年,青海人。1419年,圆寂在青海塔尔寺,大致是中国明朝初期的人物。雍和宫供奉宗喀巴大师,表明雍和宫一定是黄教的。

塑像背后是百罗汉山,又是“三绝”文物之一,高3.4米,宽3.45米,全部由紫檀木雕成,雕工精绝,意境深远,500罗汉分别用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制成,每只罗汉高10厘米,形态生动逼真,广布山间洞穴之中,十分精巧别致,为雍和宫的“三绝”之二。殿内还有密宗修炼的坛城模型和为*大师和*喇嘛讲经预备的宝座,清代,作为藏传佛教的领袖,每当*大师或*喇嘛进京朝见皇帝时必来此处,并亲自为僧俗信徒传法,所以才留下专门的宝座。

穿过法轮殿就是万福阁,万福阁又名“万佛楼”,建于1750年,高25米。,于殿内墙中供有小佛像多达万尊,故有“万佛楼”和万福(佛)阁之称。楼内木雕巨佛也是“三绝”文物之一,用整根白檀木雕制而成,总高26米,其中地下8米,地上18米,直径8米,站于汉白玉石须弥座上,是一手持哈达,体态雄奇,顶天立地的弥勒佛巨像。

弥勒佛:生于南天竺婆罗门家,与释迦牟尼佛是同时代人。后来随释迦出家,成为佛弟子。世尊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未来将在娑婆世界降生修道,成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也叫未来佛)。 在一些汉传佛教的寺院里,常见到的大肚弥勒(或大肚比丘)以五代时期,宁波地区出现的“布袋和尚”为原型塑造,相传布袋和尚是弥勒佛化身。此在佛教作为表法教育,表示“量大福大”,提醒世人学习包容。

最后说说拜佛的正确姿势:

双手合十于胸前,然后由上到下分别在额头、嘴边和胸前各停留一下,表示自己的“身”、“语”、“意”与佛祖的相一致,拜下去后,双手翻过来,手心朝上,做莲花状散开,表示接受或祈求得到佛祖的甘露法雨。头要碰地,磕头一下站起身再拜,一共三次。拜佛要拜三次,敬佛法僧三宝,多拜大概就属于随心,这让我想起冈仁波齐里面那磕长头信徒,动不动十万个起,果真如此,雍和宫大概打开门就关不上了。

雍和宫的上香历来都说灵验,民间多有传闻。学了这些,已经比普通香客知道的多了,那就走吧,拜佛去!

雍和宫导游词

雍和宫拜拜的注意事项

雍和宫里的祈祷的读后感

雍和宫景区景观设计建设方案

本命佛

佛说

佛文化

佛语录

佛说

《雍和宫的佛.doc》
雍和宫的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