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罪推定

2020-03-02 09:48:5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无罪推论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无罪类推,又可称为无罪推定(与有罪类推相对应),其基本含义是任何人,在未经依法确认有罪之前,应假定其无罪。

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司法专制的斗争中,提出了无罪推定原则。被认为最早比较完整地阐述了无罪推定思想的是意大利启蒙法学家贝卡里亚,他说:“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 1789年法国,首次把无罪推定明确地载入《人权宣言》这个宪法性文件,并使之成为适用于社会全体公民的普遍准则。其后,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也都在自己的宪法中明确肯定了无罪推定原则。

在我国,宪法并未明确提出无罪推定原则,而关于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是否有无罪推定原则,人们存在一些争议。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未经人民法院依法裁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有人认为这条该规定就是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无罪推定原则,另一些人认为这条规定和无罪推定原则仍存在一些差异,这条规定并不能视为无罪推定原则。笔者也认为此条规定并不完全等同于无罪推定原则。这一法条,在我国司法用书中称之为“未经人民法院依法裁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原则”,这一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无罪推定原则的精神。

这一原则明确规定了被告人是否有罪的认定只有人民法院有权利作出确定,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没有此权利。人民法院是我国唯一的审判机关,我国宪法对此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当然,人民法院的审判必须依法定程序,在保障被告人的辩护权的基础上,依法组织审判庭进行公正、公开的审理。

该原则有利于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贯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防止司法机关滥用职权。

在司法实践过程中,为了贯彻这一原则,我国刑事诉讼法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1、在人民法院确定被告人有罪的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之前,只能将被指控实施犯罪的人称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也就是区分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公诉案件在提起诉讼之前将被追诉人成为犯罪嫌疑人,提起诉讼后始称刑事被告人在我国司法时间中,有罪推定还具有相当的影响力,这样的规定虽然不能完全使人们从根本上摒弃有罪推论,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他人将被指控的犯罪人视为“有罪者”、“罪犯”。

2、控诉方承担举证责任。控诉方要承担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的责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义务证明自己有罪或无罪,但有权利说明自己无罪、罪轻。任何人不得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证明自己无罪就推定其有罪。我国刑事诉讼法也规定了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人民法院有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而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自行辩护也可以委托辩护。这样的规定给了犯罪嫌疑人、被告话语权,可以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减少冤案的发生。

3、疑案从无。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二条明确规定了在审判过程中,对于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罪名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在英美法系中称为“疑点利益归于被告原则”。

虽然,我国没有明确的无罪推定原则,但是我国的未经人民法院依法裁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原则批判的吸收了无罪推定的精神。这一原则的确立有利于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冤狱的发生,也有利于实现刑事司法公正及推动其他诉讼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加强我国的法制建设。

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目的,维护社会正常、安全的秩序便是我国刑诉法追求的重要价值。这一原则无疑进一步帮助我国刑事诉讼法实现其目的,正确地完成其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以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的任务。

当然,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有罪推定的观念还有相当的影响,因此,我国贯彻“未经人民法院依法裁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原则,还需进一步的更新观念、完善法律。

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无罪推定

无罪推定原则

论无罪推定原则在当代中国

刑事司法视野中的实事求是与无罪推定

刑事司法视野中的实事求是与无罪推定

浅谈无罪推定原则及其在中国的适用

证据推定

保定刑事辩护资深大律师 贯彻无罪推定原则的几点思考

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侦查程序中的适用及完善

无罪证明

《无罪推定.doc》
无罪推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