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余打工调查报告

2020-03-04 01:34:3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大学生课余打工调查报告

勤工俭学活动是一项经历时间长,内容比较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使学生走向社会,参加劳动。直接为各项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在服务中得到提高,得到锻炼,并在经济上得到一定的收益。勤工俭学活动,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体验,不仅锻炼人的毅力,磨炼人的意志,更能激发起大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尽快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下面是我搜集的关于大学生课余打工的数据和资料。

一、对大学生的调查

在勤工俭学从事的工种调查中,促销和家教分别占到了总数的67.5%和31.36%,从事过校园代理和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均占到了总数的10%,从事过其他的占22.5%。日常在校内,周末和节假日的商家临时促销岗位成为最普及的工作,经常在临促招聘预选的过程中竞争激烈,参聘人员和招收人员的比例悬殊非常之大。

家教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大学生可以充分的利用自己知识方面的优势进行勤工俭学,工作强度小报酬高成为了家教最大的优势。校园代理是一项非常繁琐复杂的工作,这就决定了要有较高的能力才能从事这方面的实践,所以所占比例不是很大。从事过校内勤工助学的比例不大,但不是同学们不愿去参与学校提供的岗位,反之学生的积极性非常之高,比例不大主要是学校提供的岗位有限,不能充分的满足学生的需求。

在对勤工俭学工作时限的调查中,短期工占到了92.5%的绝对大的比例,长期工仅占到了总数的

7.5%。这表明大学生只能把握很少的机会来进行勤工俭学,缺乏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在对勤工助学日薪报酬的调查中,我们发现20-40元每天这一区间所占到的比例超过了70%以上。这一区间上下之外的高工资和低工资都不构成工资报酬分类的主流。

对勤工助学目的的调查中,增加生活费,缓解家庭经济压力所占比例为60.6%,提升自身能力,为今后步入社会积累经验所占比例为77%,打发课余时间,使大学生活更充实所占比例为30.7%。积累经验成为进行勤工俭学的首要目标,另外增加生活费,缓解家庭经济压力也是重要目的之一。

在对是否有必要进行勤工俭学进行调查时,86.3%的大学生认为进行勤工俭学很有必要,13.7%的同学持无所谓的态度,没有同学认为进行勤工俭学没有必要。

二、对商户的调查

70%的商户没有过雇佣大学生兼职的经历,然而却又有77%的商户愿意雇佣大学生兼职,为大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岗位和机会。从这种强烈的反差中,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在大学生勤工助学和商户需要兼职大学生中缺少一种必要的沟通和起中介作用的学校组织和学生组织来引导商家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

商家对大学生的需求一般均为短期兼职,因为大学生主要还以课业为重,稳定性不高,所以在调查的商户中全部雇佣的是短期兼职。支付大学生的日薪报酬大部分在20元以下,这与大学生整体期望的工资又产生了不小的差距,如何来平衡这个中间值在哪,需要我们来进一步的研究和了解。

低投入高回报成为了商家雇用大学生的重要原因,占总比例的60%,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比较高和大学生责任心强同时便于管理分别占到了总比例的22%和30%。低投入高回报固然重要,然而怎样保证大学生勤工助学过程中的合法权益,这也需要一个稳定的组织来进行。从事工种中杂工占到了绝对多数的比例,大学生的知识优势和高素质服务优势没有被充分的挖掘和利用。

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勤工助学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在发展前进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毕竟,勤工助学是一条正在探索的路子,只能边走边瞧,出现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当然,如何引导勤工助学活动的健康发展是重中之重。目前,勤工助学范围偏窄,岗位较少,稳定性差。勤工助学活动局限于家教、直销、做点小生意,学 校提供的岗位如图书馆管理、卫生区清洁、助管教室等,从整体状况上存在范围窄、岗位少、稳定性差等特点。扩大勤工助学活动范围,尤其是得到企业界的帮助,有待急需解决。同时,勤工助学活动缺乏必要的组织管理。有些大学虽已成立了勤工助学指导委员会,但尚处于起步之初, 真正面向社会,在企业和学生之间担任中介角色组织学生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的寥若晨星。这样使学生与企业之 间联系不够,信息不畅,直接导致大学生找工作难,报酬高低不便协调。这是造成大学生不愿参加勤工助学的 一个比较突出的直接原因。

最后,我期望在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下,能够给我们学子勤工俭学带来福音。

大学生课余打工情况调研

大学生打工调查报告

大学生打工调查报告

大学生打工调查报告

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报告

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报告

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报告

大学生课余活动调查报告

大学生课余活动调查报告

大学生课余生活调查报告

《大学生课余打工调查报告.doc》
大学生课余打工调查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