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博物馆导游词

2020-03-03 11:30:2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志愿者博物院解说词

河南是中国第一文物大省:河南博物院馆藏文物140多万件;国保单位97处,省保666处,市县保2300多处;20世纪中国百项重大考古发现,河南占17项。河南,只有河南的文物,才能构成一个完整序列,见证华夏文明八千年绵亘不断的历史华章。

河南博物院的中心建筑的外形呈覆斗金字塔状,其建筑灵感来源于河南登封的观星台 外形,内部分为三层。我们现在所在的一楼大厅,可以看一下正中间的这个巨型雕塑, 它就是我们河南省的简 称“豫”的来历,大家都知道, “豫”字是由“予”和“象”呈左右结构组成, “予”就是人。 这里中间的这个人和两边的象,也正是“豫”字的象形写法,一人从中间推开二象,如开门 状,就好像是开启“华豫之门” ,迎接天下宾客的寓意。在这个巨型雕塑的后面,是以中岳嵩山为背景的,两侧还有开封的铁塔等河南历史遗迹的标志建筑。 大家再看脚下的这个特殊的图案, 说它特殊, 其实我们并不陌生, 它和我们经常见到的道家阴阳鱼的图案的非常相似, 这个就是道家阴阳鱼图案的前身——浑圆太极图,这个图案,浑圆一体,呈向四周辐射状,也暗示了的中原者 的天下的含义。

黄河流域是人类较早出 现的地区之一,河南境内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就有二十余处,出土的遗物及人类化石表明:距 今几十万年前,这里已经有人类活动,他们以洞穴为家、打制石器、采集、狩猎、懂得用火,创造原始的文化。在这里我们展出的有旧石器时代的一些工具,有用于削刮的削刮器,用于 砍伐砍砸器和用于雕刻的尖装器等, 还有一颗出土于南阳南召的类人猿牙齿。

距今已有八千年前的裴 李岗文化时期,中原大地已经产生了原始的锄耕农业。伴随着农业的出现,制陶、纺织等手 工业相继产生,先民的开拓奠定了中国农业文明的基础。 人类从打制石器也逐渐的向磨制石 器是转变,磨制石器更加锋利,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这也表明了人类有旧石器时代进入了新 石器时代。在这里我们展出了石斧、石镰和石铲,还有石磨盘和石磨棒。石斧、石镰和石铲的作用与我们今天的几乎是一样的,石磨盘长 68cm,石磨棒长 58cm,主要用于稻谷的脱壳, 1978 年出土于新郑裴李岗。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陶鼎,叫做乳钉纹红陶鼎,1977 年出土于新郑裴李岗,它表面的这种纹饰叫乳钉纹, 在以后很多的陶器和青铜器上都有应用。 鼎的作用类似于我们今天的锅, 这个鼎通高 22cm, 口径 23cm,是手工制作的, 首先搓泥成条, 盘制成胎,烧制而成。

接下来我们将要看到一件 “骨笛” , 这件文物 1978 年出土于漯河舞阳贾湖遗址。它是用仙鹤的尺骨制作而成,长 23.1cm,它的两端粗细不一,这样就导致了音调的难以调节,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在它的大孔旁边还有小孔,以调节音阶。它可以吹奏出六个音阶,甚至有可能是七个音阶。

这件展品叫做双连壶,是仰韶文化的代表,1972 年出土于河南郑州市大河村,通高 20cm,以泥质红陶作成两壶并联,连腹处有一圆孔相通,两壶体近似于橄榄型,通体施红衣,绘黑彩平行线条纹。是一种饮酒器皿,使用时两人共执此壶,同时饮用。这种饮酒习俗 在现在的少数民族中仍有沿用,它是友好、团结、联合及爱情的象征。

紧接着我们看到的都是仰韶文化时期的文物,多为彩陶,器物身上的花纹各不相同有鱼图腾、鸟图腾、植物崇拜、动物崇拜、生殖崇拜和天文崇拜。从这些图腾崇拜中我们不难 看出,仰韶彩陶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一定水平,其绘制出的图案,有许多带有神秘的宗教色彩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的宗教信仰与社会生活。

这是 1987 年河南省濮阳县县城西水坡 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蚌壳龙虎图案” 的仿制品,我们把它称为”中华第一龙” ,出土地濮阳也因此称为“龙乡” 。出土的时候,墓主人为一老年男性,头南足北,身长 1.84 米,在其左右 两侧,有用蚌壳精心摆塑的龙虎图案。左侧为龙图案,身长 1.78 米,高 0.67 米,昂首、弓 身、长尾,前爪扒、后爪蹬,状腾飞。右侧为虎图案,身长 1.39 米,高 0.63 米。虎头微低, 圜目圆睁,张口露齿,虎尾下摆,四肢交替,如行走状,形如下山猛虎。在其脚的下方,还有用蚌壳摆放的北斗七星的图案,这一组展品的摆放位置正好与我们常说的“左青龙,右白 虎”相吻合,这也正体现了古老的星象和方位意识。

此后我们看到一件很是不起眼的文物,可它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块儿铜渣,这块铜 渣出土于周口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城址,长 1.3 厘米,断面近正方形,铜绿色。证明在四千 三百年前人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冶铜技术,这是人类物质文化由石器向青铜转变的物证。

这两节陶制管道,这就是当时的排水管道,和今天的排水管的外形和相似, 每节长 35—45 厘米不等,直筒状,一端有榫可以套接。出土时成北高南低状,易于向外排 水。 如果说铜渣的出现划开了陶器时代与青铜时代,那么这两节排水管道的出现就意味着人 类将有穴居生活走向了城邦生活。 人们便告别洞穴生活,建立起最早的村落。从半地穴式房子到原始城邦,居住条件的改变不 仅意味着建筑水平的提高,也反映了人类社会婚姻及组织结构的发展。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中国历史上 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的宫殿模型,原址出土于洛阳偃师二里头,占地一万平方米,四 周有长廊相接,形似我们现代的四合院。在二里头的遗址当中,还出土了大量的灰陶,其中也有一部分青铜器,也体现了青铜工艺的逐渐成熟。

商朝历经公元前十六世纪到公元前十一世纪四 百余年,由于受到政治、战争和自然灾害的影响频繁迁都,多在河南境内,郑州也是当时的重要建都之地,现在还可以在商城遗址上看到当时的土城墙,也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在郑州 的二里岗出土了大量的灰陶器和青铜器,因为商朝饮酒成风,这些文物也多为酒器。

瓷器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物质象征, 早在商代就已经产生。中原地区出土的瓷器花纹繁缛,形制美观,用高岭土烧制的白陶,以及火候较高、质地坚硬施有青釉的瓷器,为我们找寻瓷器之渊源提供了线索。这件文物叫做原始瓷尊,1955 年出土于郑州商代墓葬中,它是用高岭土烧制,烧结温度高达摄氏一千度以上,表面施青色薄釉,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瓷器。 商周时期,河南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不仅有了瓷器的发端,青铜器 作为这一时期文明物质象征,在祭祀、战争、宴飨等重大国事活动中也得到了大量使用,不仅有威严凝重的庙堂祭器,而且还有纷繁多样的兵器和生产工具等。其冶铸技术、造型工艺 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下面我们看到的就是国之重器——鼎。相传夏铸九鼎,三代奉为传国之宝,作为国家政权象 征的青铜礼器在中原的最早出现, 证明中原地区率先跨入了青铜时代的大门。商代和西周时 期,随着礼乐制度的完善,代表这一制度的成套青铜礼器也走向鼎盛,它以瑰异庄严的形象 和繁多的品类,显示了商周贵族对上天和先祖的敬畏,对自身权势,财富的肯定和炫耀。这个方鼎——乳钉兽面纹方鼎出土于郑州商城遗址, 这种商代前期的大型王族重器, 提供了 置帝都于中原的史实依据。此鼎深腹四足,沉稳优雅,简洁有力的阴线,在器物的上腹与四足刻画出兽面纹,这是中国最早的大型青铜方鼎之一。

商朝后来建都于殷,也就是今天的安阳地区,在安阳地区发现了大面积的商王朝宫殿遗址, 同时在安阳的小屯村也发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 甲骨文,顾名思义,就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当时的人们无法理解自然现象的无穷变 化,就迷信于占卜,首先在龟甲或兽骨上钻孔,把要占卜的内容刻写在上面,然后放在火上烧,根据骨表面烧裂的裂纹走向以断定事情的吉凶,最后把推测的结果也记录下来,这就是 甲骨文中记录的内容的形式。 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最古老的成体系的文字,其中保存了商代政治、经济、军事和科学文化资料。甲骨文是较成熟的文字,基本反映了我国古文字的造字规则——“六书” , 即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和假借。还有大量的商代青铜器出土于安阳殷墟妇好墓,下面我们看到

的这几件青铜器就是出土这 里。妇好是商王朝第二十三代帝王武丁的妻子,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将军,并且参与国事,受到武丁得荣宠,在其死后,予以厚葬,其墓穴中出土的青铜文物就有 468 件之多,可 见她的地位之显赫。 这里还有一件和妇好有关的文物,它的造型非常的别致,名叫“妇好枭尊” ,妇好枭尊 是当时的盛酒器具, 此尊的外形取一只昂首 “” 目的鸮鸟, 双爪与下垂的尾翼形成三足支撑, 器身各种繁缛勾连的纹饰达八种之多, 鸮被商人视为神禽, 商代青铜器纹饰中多有此类形象出现。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件展品的名字叫“玉柄铁剑” ,在出土的已经断为两截。玉柄铁剑 1990 年出土于三门峡虢国墓中,长 20 厘米,径长 13 厘米,剑柄是玉质,剑刃是铁质,剑柄和剑刃的连接处是绿松石,从这件文物上可以考证,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有了冶铁技术,因为它的年代之早,所以它又被叫做“中华第一铁剑” 。在铁剑旁边的是和“中华第一铁剑” 一起出土的是“金腰带饰” , 它是纯金质地,含金纯度大百分之九十八,其自身价值及历史价值都是不可低估的。缀玉覆面出土于三门峡市虢国墓,是西周文物,它是用玉片串缀起来覆盖于死者的脸上,以企图达到防腐的目的,这就是我们后面将要看到的金缕玉衣的前身。

莲鹤方壶是春秋中期(约公元前 550 年)文物,1923 年出土与新郑市李家楼村,同样的有 两个。造型和花纹装饰及大小几乎完全一样。其中一个藏于故宫博物院,通高 125.7 厘米, 口径横长 31.8 厘米,纵长 26 厘米;另一个藏于河南博物院,通高 126.5 厘米,口径横长 31 厘米,容酒器。为扁方体,修颈斜肩,腹垂鼓,双耳,圆足,有盖,盖沿铸镂空莲瓣纹两层, 盖中心有一块与——吻合的钢板,上铸一只亭亭玉立的仙鹤,双翼展开,引颈欲鸣,盖边饰 窃曲纹,两兽尾部相连,连接处插——壶腹边饰蟠龙纹,龙角竖立,回首反顾,塌腰卷尾, 身雕鳞纹,壶腹四隅各有一神兽,兽脚弯曲,顶端分叉,肩生双翼。长尾上卷,圆足下两只做吐舌状的伏虎支撑壶体。器身上龙与鹤采用分铸法铸造。 莲鹤方壶之所以闻名天下,主要是因为它造型巧异精妙,铸造亦很工致。壶上物象众多,杂 而不乱。神龙怪虎。神态各具。最具特色的是壶盖上之莲鹤:莲花肥硕盛开,仙鹤站立花蕊,一大一小,一静一动,一花一鸟,搭配巧妙。青铜艺匠对鹤对鹤的雕塑尤为成功,它型神俱 佳,栩栩如生,似乎若有人猛喝一声,它就会振翅欲飞。

接下来我们将要认识一个古城遗址,它叫“郑韩故城” 。郑韩故城位于河南新郑市城关, 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都城,郑、韩两国先后在这里建都长达五百三十年之久。城内发现 多处贵族墓地及铸铜、铸铁和刻骨作坊遗址。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一组展品就是出土于此,这是一组鼎和簋的组合,一共是九鼎八簋, 大家知道, “九鼎八簋”这个规格只有天子才能使用,而在这里,经专家考证,出土该组鼎 簋的遗址是一个诸侯的墓葬,这是对天子的一种不敬,可见此时“礼崩国乱” ,是战国时期 天下大乱的一种表现。与此组文物同时出土的还有一对“龙耳双壶” ,也是分外显眼。这些 都是诸侯权势与地位的象征。 看了这些青铜器中的大物件,我们再看一下这件造型别致的生 活用具——跽坐人铜灯。跽坐人铜灯为战国时期文物,出土于三门峡虢国墓,是青铜质地,它的下部分是一个奴仆跪俑,看上去非常的温顺,把对主人的那种恭敬的表情显示了出来;中间是支撑部分,最上端是托盘,这三部分可以拆分开, 以便于清洗。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器物有了组合的形式, 在使用、挪动或清洗时都方便了许多。

青铜兵器在青铜文 化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商周时期,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锐利的兵器为疆域的开拓, , 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开辟了道路。这里首先为我们展出的是“国之利器” ,其兵器的种类有铜 戈、铜钺、铜剑和铜镟等。

商周时期,人们在青铜器铸造的过程中,在青铜中按照一定比例掺入了锡、铅、锌等金属, 总结出不同的合金比例铸造不同的器物,同时, 失蜡、模印、嵌错、刻划等工艺也相继出现, 使青铜器的工艺水平达到了顶峰。

下面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巨 型壁画 “四神云气图” ,1987 年出土于商丘永城芒砀山柿园汉墓,墓主人是梁 王长子刘曼,为西汉(公元前 206——公元 25 年)文物,长 550 厘米,宽 350 厘米,画中 有青龙、白虎、朱雀以及蛇形怪兽,其排列没有一定的规则,但是其错落有致,布局得当, 看上去气势磅礴,色形鲜艳,是我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壁画。

古人以为,玉能防腐,于是就把玉片用金丝穿连起来,做成“盔甲”状,穿在死去的人的身 上, 但愿能够起到防腐的作用, 此外还有用银丝或者铜丝穿连的, 我们统称之为 “金缕玉衣” , 只是用的材料不一样, 表明死者的身份和地位的高低不同。这件文物的原件出土于商丘永城 芒砀山柿院汉墓,出土的时候只有部分玉片散落在地,金丝已经被盗墓的人抽去,这件是仿 制品,用了 2008 块儿玉片,铜丝穿制而成,长 180 厘米。

这是洛阳太学门前的一方石碑的碑拓。太学是古代传授儒家经典的 国家最高学府,汉代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把儒家思想奉为正统。洛阳太学 始建于东汉光武五年(公元 29 年) ,后来几经修建,至顺帝永建六年(公元 131 年) ,有 240 房,1850 室,太学学生 3 万余人,洛阳太学历经东汉、曹魏、西晋,约 300 余年,规模之 大,学生之多,在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都是罕见的。这块石碑就是晋朝龙舆皇帝之太子三次到太学巡视而立,上面详细记录了当时太学的规模、学生人数,以及把儒学推崇至高的 意义。从这块碑上我们还发现两个现代的名词: “博士”和“助教” ,可见在中国古代就 有了这样的称呼,只是我们现代的人赋予它们新的意义,误以为是从西方传入的。这里还有 一个词语——“辟雍” ,这个词就是古人对太学的称呼,其意义和我们现代拔最高学府称为 “大学”相似。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人们的思想观念处在剧烈的转变过程中,传统儒学的德与礼, 道学的天人观, 以及初入国土之佛学的轮回转生等, 多元杂糅, 构成了一个自由竞放的世界, 思想在冲突中升华,文化在交融中发展。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品题材丰富,设计新颖,造型优美别致,许多珍品达到了实 用与观赏、写实与夸张、造型与装饰的和谐统一。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是我国书法艺术蓬勃发展的时期。袁安碑为东汉永元四年(公元 92 年)文物,明代万历年间出土于河南偃师县,残高 139 厘米,宽 73 厘米,厚 21 厘米。碑中有穿,文为小篆体,计十行三十九字,碑文中所记 司徒公其人其事,与《后汉书﹒袁安传》所载基本相同。

我们要了解一下两汉时期的庄园文化。 庄园经济是两汉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大特 征,庄园之中亭台楼阁林立,人们相互拜谒,畅饮美酒,载歌载舞,在生活享受的同时也创造了多彩的文化,这些内容我们可从出土的大量画像砖以及墓葬砖上看到。 在这个展厅里展出的大多都是随葬品, 也有一部分生活用品,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一座七层陶楼,这就是一件随葬品,古时候的人视死如生,以为人死了会升天,居住的离天越近,就越容易升天,所以就算是死了也要居住在高处。这座陶楼飞檐翘角,显示出了当时生活中的建筑风格,后面的这一展柜中,是一部分生 活用具,不过是给死去的人在阴间使用的,如陶灶、陶灯、陶井等。这里还有一件当时人们的娱乐的玩具,叫做“投壶” ,就是把这个细颈、鼓腹的瓶状物放置于远处,用羽箭向里面投,看谁投进去得多,已决定胜负,这件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用具。另外,还有“六博” , 这里展出的是“六博陶俑” ,两人按一定的规则对弈,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棋类。

中国古代农业至两汉、魏晋、南北朝 时期有了较大的发展,河南出土的陶仓、陶风车、陶米碓的大量与农业有关的文物,证明中原地区汉代农业从生产、加工到贮藏都已相当先进。 在这里我们展出了一部分汉代贮粮用的工具,都是一些出土的模型。汉代贮粮,根据不同的 品种修建相应的粮仓,有仓、廪(lin)、囷(qun)之分,圆形仓称囷,存放谷物的方形建 筑为仓,存放米类的方形建筑为廪,廪的顶部一般开有高窗,一共通风散热。这几件陶仓上标明的粮食作物有:粟、大麦、梁米、小豆等,证明两汉时期我国粮食作物的主要品类已经 齐全。 下

面我们要看到的将是当时独领风骚的冶铁技术 我国古代的的钢铁冶铸、加工技术,在汉代时已经成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在这里我们展出的有大泉五十石钱范、斧范和冶炼时用的铁钳,特别是这一组石钱范,和我们现在工厂利用的模具极其相似,这样的生产工具节 省了工作程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加快了批量生产的速度。

两汉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达到了全新的境界, 艺术家们一改三代艺术的神秘风格, 以人 文的精神观察世界,讴歌生活。文化艺术繁荣,舞乐和百戏蓬勃兴起,它是前代艺术的继承和创新,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成果,生动的表现了这一时期兼容并蓄的时代精神。河南各地 出土的艺术品以自由洒脱的风格显示了当时人们的艺术追求。 百戏是汉代对多种表演艺术的总称,它包括杂技、角抵、幻术、游戏等,大多源于民间,其特点是体现人的健美、技巧、活泼、勇敢,是汉代表演艺术的主体。

这是一块儿“伏羲女娲画像砖”,上面绘制的是伏羲和女娲,

为东汉(公元 25——220 年)文物,出土于河南南阳市,高 100 厘米,宽 33 厘米。伏羲和 女娲传说为人类始祖,相传伏羲发明了捕鱼、狩猎,始创八卦。女娲炼石补天,捏土成人。 汉代伏羲和女娲的形象是人面蛇身,连体交尾,手持日月。如此反映了汉代人对人类起源和文明奠基的观念。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佛教则是自西方传入我国,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佛教。佛 教自汉代传入中国, 中原地区是佛教在中国流传的重要区域, 佛教文化在这里与中国传统文化交融,发展成为华夏文化的重要支脉。 洛阳白马寺 是因为“白马托经而来”的传说而命名;少林寺则是因为寺院居于少室山的下面一片树林中而命名。这两处都是河南的佛教圣地,从此一斑, 就反映出了中原腹地佛教盛行之风。

下面我们看到的这块儿石碑名叫“刘根造像碑” ,是北魏正光五年(公元 524 年)文物, 清代光绪年间出土于河南洛阳,碑长 144 厘米,高 37.5 厘米,厚 14 厘米,此碑中部线刻释 迦说法图,左右分别刻造像题名和题记,题名中的侯刚、乞伏宝等人于《魏书》中有传。

最后这一展柜中为我们展出的是白瓷,这里展出的这件白釉瓷尊是 1973 年出土于安阳北齐范粹墓,胎白细而坚,釉薄而透明。已经初步具备了白瓷的特征。其中的三系白釉瓷罐和长 颈瓶在乳白色透明釉上施数道绿釉,这一道工艺开创唐三彩之先河。还有一件极其珍贵的文物,它的名字叫“黄釉舞乐扁壶” ,黄釉舞乐扁壶是北 齐武平六年制造,1971 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县范粹墓,高 20 厘米,宽 18.5 厘米,口径 5 厘米, 白色胎质, 通体施褐黄色釉, 形状如同蒙古族盛水用的皮囊, 壶身两面有相同的图案,名为“胡腾舞” ,似为同模印出,中间一人举手,抬头,耸肩,提胯,翩翩起舞,左边而人各持琵琶和铙钹,正在演奏,右边一人挥动手臂,好像在是指挥,另一人吹奏横笛,一共五 人,从其着装看,他们均为胡人,然而这是一件汉人用品,从此也可以看到当时汉文化和胡文化的结合。

隋唐时期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洛阳城的模型, 历史上有十三个朝代先后在东都洛阳建都, 故而又有 “十三朝古都”之称,东都洛阳城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 605 年) ,唐代依然沿用, 由外郭城、嘉仓城、元壁城、濯仪城、黄橙、宫城、东城和上阳宫组成,规模宏大,布局合 理,影响远及日本、朝鲜。洛阳城北靠黄河,南峙伊阙,东扼虎牢,西控函谷,位于丝绸之路和隋唐大运河的交汇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之一。有道是“民意是为天” ,下 面我们就看看洛阳城中的粮仓,这里洛阳城中“含嘉仓”模型,不过里面填充的谷子却是原件,该窖在被发现时,口径 16 米,深 12 米,底、壁均经修整,火烘,铺设有草、木板和席 等防潮材料,在修造,防潮和密封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至今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盛唐时代政治稳定,社会繁荣,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多彩,乐舞艺术博采众长,婀娜多姿,

人们修饰仪表,追求时尚。河南各地出土的隋唐陶俑,有的跽坐奏乐,有的翩翩起舞,有的勇武威猛,有的风姿绰约,神韵飘逸,充分展示了时代的风采,下面我们就欣赏一下 “绘彩坐部伎乐俑” ,坐部伎乐俑是隋唐时期两大乐舞类别之一,因为演 奏者坐于堂上,故而命名。此一组是出土安阳隋朝张盛墓,既说明了坐部伎在隋朝的流行,也表明了一时盛世的歌舞升平。隋唐时期,白瓷的胎,釉均为白色,其烧制过程比较困难,关键是要把粘土中铁的含量控制 在百分之一以下,我国的白瓷生产始于北齐,隋唐时期趋于成熟,为后世五彩缤纷的彩瓷生产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河南出土的大量的墓葬品和精美的白瓷说明河南是白瓷生产和流行的 重要区域。在这里我们展出了一件极具特殊意义的文物,那就是隋朝(公元 581—618 年)的白瓷围棋 盘,它边长 10 厘米,高 4 厘米,1959 年出土于河南安阳县张胜(也做“盛” )墓,除了它 本身的白瓷质地具有研究价值外, 我们还可以发现它是纵横均为十九路,有三百六十一个交 叉点的围棋盘,并且标出了天元和角星,除大小外,和现代围棋盘一模一样,这是目前发现 时代最早的围棋盘。

武则天除罪金简:中国帝王登山封禅都是去封泰山,唯独唐代女皇武则天独树一帜,封嵩山而不封泰山。 武则天在位四十余年,曾多次到嵩山游览, 垂拱四年 (公元 688 年) 武则天改嵩山为 “神岳” , 封嵩山神为“天中王” 。公元 695 年,武则天在峻极峰筑造“登封坛” 。第二年,武则天为了证明其为“天授” “真龙 天子” ,同时为了表现大周国的繁荣昌盛,其打着为了实现高宗封禅嵩山的愿望的幌子,在 嵩山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嵩山封禅大典。此后武则天大赦天下,为了纪念这次封禅大典,特将当年的年号改为“万岁登封元年” ,将山下的嵩阳县改为“登封县” ,阳城县改为“告成县” , 以示“登”嵩山, “封”中岳,大功“告成”之意,沿用至今。 过了四年之后,年逾七旬的武则天再次来到登封,并且在石淙河大宴群臣,饮酒赋诗(就是 前面我们已经看过的情景),然而年逾古稀之年的武则天此时却又大病一场,梦见了自己以 前“政变”时的一些往事,以为是妖魅作祟,大臣们祭祀嵩山为她祈福,一月后,武则天大病痊愈,就命太监胡超把一枚金简投入山中。 金简长 36.3 厘米,宽 8.2 厘米,厚 0.1 厘米,重 247 克,上面用上钩楷书镌刻 63 个字: “上言大周国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 除武曌罪名。 太岁庚子七甲申七甲小使胡超稽首再拜谨奏。 ” 武则天在金简铭文中祷告上天神灵为自己除罪, 值得考证的是在这枚金简祷文中有一个字是 武则天自创的,即“曌”字,当时武则天一共自创 23 个字,其实是已有文字的别种写法。一千多年过去了, 1982 年 5 月 21 日此金简被登封县唐庄乡的农民屈西怀无意间在峻极峰 于 的石缝中捡到,上交给了国家,现在有河南博物院收藏,是我国关于武则天为数不多的文物 之一,可谓是镇馆之宝。

后面的这组展品为我们展示的是“唐朝发式” ,附带着我们还可以看到唐代妇女的身形,都 是以胖为美,用我们现在的话说,胖就是时尚,胖就是时髦。这样的发式直到现在,日本、韩国还仍有沿用。从此也可以看到当时中国的大唐社会对世界的影响。 以胖为美,着装华丽,发式复杂,别人看得见,自己怎么欣赏呢?用镜子啊,不过是“青铜 镜” 。铜镜是古人整容照面的生活用具,唐代铜镜含锡量高,洁白光亮,富丽堂皇,镜背纹饰丰富多样,是唐人尚美之物证,所以我们展出的都是铜镜的背面。

后面展出的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唐三彩了,唐三彩是隋唐时期物质文化的 美学风格追求喧闹与华丽的反映,这 些器物显示着隋唐时期陶瓷生产技术的辉煌成就,折射出隋唐盛世的荣华。唐三彩是唐代创烧的低温铅釉陶器,用高岭土或粘土作胎,上施釉彩,呈黑、白、绿、蓝、褐等色,制品以人物、马、骆驼等居多,一般器皿则常有贴花装饰,河南以洛阳出土的唐三彩最多,釉彩斑斓,风格雄浑。反映了唐文化的博大精深,蓬勃向上的时代风貌。在这里我 们可以

看到 1962 年洛阳南郊出土的唐代三彩骆驼和牵驼俑,俑高 82 厘米,驼高 84 厘米, 长 68 厘米。 因为洛阳出土唐三彩文物居多,所很多人误以为唐三彩的发源地洛阳应该占一部分,其实,在河南境内,巩义唐三彩烧制比洛阳的早的,窑址位于巩义市老城南五公里的贾鲁河两岸, 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两大生产唐三彩的地区之一。这里烧制的唐三彩,胎质细腻洁白,釉彩乳质感强,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

唐代是佛教文化的全盛时期,也是佛教艺术汉化的完成时期。河南是佛教传播的主要区域。 这里寺院遍布,佛塔林立,精美绝伦的石刻造像,成为中华民族珍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非常熟知的有洛阳的龙门石窟等处, 我们这里展出的是在郑州荥阳大海寺出土的一些佛 头,还有一尊六臂十一面观音像,传说这是观音的一个化身,共有六只胳臂和十一张面庞,此尊塑像出土时膝盖以下残缺了。 到这里第六个展厅就参观完了,下面我们继续到第七个展厅——北宋、金、元时期。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开封城的沙盘模型,东京开封素有 “七朝古都” 之称, 东京开封城有皇城、里城和外城组成,共有三层城墙,外城周长五十余例,城里行道纵横交错,布局整齐,店肆酒楼林立,衙署寺观遍布,人口超过百万。这一组沙盘的原址在今天开封城下面八米处,是今天考古工作人员根据考古发掘及史料记载复原的。 开封城和洛阳城的区别就在于“城”和“市”有没有分开,用我们现代的话说就是,洛阳城的居民区和市场是分开的,而开封城是没有的,适合在一起的, 后面的这个展柜中为我们展出的就是开封城郊区的一处繁荣景象, 在沙盘的右下角我们还可 以找到这个地方。这一组展品是依照宋朝画家张择端的 《清明上河图》 为蓝本, 设计制造的, 我们就了解一下张择端和《清明上河图》 : 张择端,字正道,号文友,生于北宋,卒于南宋。年轻时游学京师,擅长绘画,曾任翰林图画院侍诏,他的杰作《清明上河图》中所画的生活景物几乎无所不包,真实地描绘了北宋东 京开封城的繁华景象。在这幅长 525 厘米地,宽 25.5 厘米的画卷上,有各种人物 684 个,牲畜 96 头,房屋 122 座,舟船 25 艘,车轿 20 多辆。既有巨商富贾,也有街头小贩,既有 城楼虹桥,也有行舟路人,就连算卦先生也能看得到。专家们甚至还发现了店铺中的算盘。 算盘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讲算器究竟何时发明,目前我们还无法考证,但是《清明上河图》中出现的算盘却是在目前发现的古代图文资料中第一次出现的算盘。 《清明上河图》是我们 研究宋代经济、文化、建筑、科学等珍贵历史资料,这里展出的是复印件,原作现存国家博物馆。从实物模型上我们可以感受到汴河两岸, 虹桥 上下,那种繁荣的景象,如此繁华的京师之地,张择端一幅画卷涵盖其中,可见其画技之高 超,不禁令人叹为观止。 百姓们安居乐业,为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宋、元两代是我国戏曲艺术形 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演出形式不拘一格,内容多为寻常熟事,且在民间广为流传。在河南 发现许多戏曲文物,充分反映了当时中原地区戏曲艺术的繁荣。杂剧是宋代重要的戏曲演出形式,角色由末泥、引戏、副末、副净及装孤组成, 演出分艳段、正杂剧、杂扮三部分。从我们这里展出的雕像砖上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当时演出的角色。

宋代是我国陶瓷史上的鼎盛时期, 河南是这一时期我国的瓷业中心。 全国五大名窑中钧、汝、官三窑都在河南,除此之外,大量的民窑也烧制出品质各异的民用瓷器。河南瓷业呈现出百花竞放,争鲜斗艳的局面。宝丰清凉寺汝官窑址发现于 1927 年,窑址面积 20 多万平方米, 1987 年发掘出大量瓷器、瓷片,其中 20 余件瓷器制作讲究,工艺精湛,为宫廷所用,从而 揭开了汝官窑的神秘面纱。现在我们看到这件就是一件上好的汝瓷珍品,即是出土于此,它 的烧制过程中加入了玛瑙粉,看上去非常的细腻,这是全国仅有的 64 件汝瓷珍品之一。

下面我们看到的是我国五大名瓷中的另外一种, 那就是“钧瓷” 。钧瓷以产于钧州而得名,窑址在今天的禹州市,由于窑变技术的运用,出现了色彩缤纷,千变万化的多种色彩,我们看到的这尊瓷盘就极其珍贵,因为它出现了极为少见的玫瑰紫色的窑变色。民谚中说道“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 ,就充分说明了钧瓷的窑变色的函件极其珍贵性。

宋代河南瓷业不仅以高雅的御用名瓷取胜,更有大量的民用瓷器,这些民用瓷器种类繁多,工艺多变,韵味质朴,实用大方。临汝窑在今天汝州市境内,以烧制民用瓷器为主。产品主 要为青花瓷,以青中闪绿色瓷器为佳,器物上常有印花,刻花等装饰。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瓷瓶就是当时的民间瓷窑烧制的,因为是民间瓷窑, 所以它的工艺技术 和官家御用瓷制品相比有些欠缺, 到有一点别致之处就在于它把我国的民间书法与瓷器有了 结合, 大家看, 在这个瓶子的一周写有四个字——风花雪月——这四个字并非出自名家之手, 而是民间的书法,如此的手法,把瓷器和书法,这两个不相干的事物相结合起来,展示给大家,故而此瓶名叫“风花雪月瓶” 。

在我们展厅的中间,还有两件非常珍贵的文物,它们就是出土于南阳邓州福胜寺塔下的“金 棺、银椁” 。首先我们看金棺,它的质地是百分之九十八的纯黄金,是一件佛家葬具,在出土的时候里面装有佛骨和佛牙,也就是佛家所谓的“舍利子” ,在金棺的两侧有线刻的佛祖涅的画像,在棺盖上,有“双凤戏牡丹”的线刻图,双凤戏牡丹本是民间俗家的吉祥画,这也是佛家俗化的体现。此后我们再看银椁,出土的时候,金棺放于银椁里面,因为在出土是 氧化的结果,银椁外面已经没有了银色,呈现灰色,在银椁的右侧还有死者的姓名及死时的日期等信息,在银椁前面的上侧还有一个小孔,是供死者灵魂出入的,这种现象在其他的 葬具上都很常见的。

我们到三楼首先参观玉器厅, 中华民族有浓厚的尚玉传统, 中国琢玉工艺历经八千年的发展, 绵延持续, 日久而弥新。在中国古代,玉是通天地,祀鬼神的社稷重器;权势与地位的物质表征;洁身自好,标榜美好情操的人格象征;追求不朽,保尸防腐的殓葬工具。中原一带出土的玉器多 属上古三代良工精琢之器,这是自然精华与人文灵蕴的完美结合。 在这里我们展出的有礼玉,佩饰玉,葬玉和玩赏玉,下面我们依次介绍,首先是礼玉,玉制礼器,是古代贵族在祭祀、媾聘、征伐、宴享等重大活动中的礼仪用品,在各个时代的文化 领域中有不可取代的作用。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一组就是古代用以礼拜“天地四方”的成套的 礼玉,在《周礼﹒春官﹒大宗伯》中有记载: “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 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此外还有玉 钺、玉斧和玉矛等,都各有用途,充分表现了当时玉器使用规则的严谨。 此后我们看到的是佩饰玉,玉,是石中美者也,古人以玉之灵性来比附人生美德,以佩戴玉饰来表示自我为高洁仁德之君子,并在人际交往中大量使用,这是我们“东方玉国”一种始终不渝的精神追求。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有在女性身上佩戴的玉饰品和男性使用的玉带钩, 都 是非常的精致、华丽。 随后我们再看葬玉,葬玉是古代专门为保存尸体而制造的殓葬玉器,又名“保存玉” ,其主 要形制有玉含(白)、玉塞、玉握、玉瞑(白)目、玉衣等。所谓“金玉在九窍,而死人为 之不朽” ,这种对玉的迷信,是我国古代先民的一种感情寄托。

最后我们看到的是玩赏玉,有玉碗、玉杯、玉如意等,且不说这些东西的别致与珍贵,单单 这一把玉如意就很有意思, “如意” 象征着富贵, 然而如意的前身却是不起眼的 “痒痒挠儿” , 我们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用“痒痒挠儿”挠痒时的舒服,就知道我们的先人为什么给它起名叫 “如意”了,也是因为制作它原料的特殊才赋予它“富贵”的意义。 八千年连绵不断的琢玉历史, 成就了无数的能工巧匠, 他们将自己非凡的艺术才能和琢玉技巧,托至于玉的天然美质,创造出一个玲珑剔透的大千世界!

看过了玉器,下面我们参观楚国青铜艺术馆,在这里展出的都是楚国的青铜器,都是非常具 有代表性和研究价值的。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一件酒器,名叫“云纹铜禁” , 1978 年出土于河南南阳淅川县,为楚国青铜器,用失蜡法制作而成,高 28.8cm,宽 67.6cm,长 103cm。它其实是一个放置酒坛或酒爵的案子,类似于我们今天家具中的茶几。这件文物通身云纹造型,内外两层,四个边 沿上伏有十二条龙形怪兽,形状怪异,却不失逼真。商朝因酒误国,后来国家君主为了节制酗酒之风,就把这种放置酒的案子称之为“禁” ,起到警示的作用;云纹 禁在出土的时候,已经粉碎,这是出土后,文物专家用两年多的时间还原出来的,是我院不可外出展览文物之一。 随后是“王子午列鼎” ,所谓“列鼎” ,就是一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鼎, 这一组是七个(此处我们只展出了两个)“午”是楚庄王的儿子,所以叫做王子午。 这个鼎与我们以往见过的方鼎或圆鼎有所不同的就是它有一个束腰,就是说它的要不是内凹 的(其他的圆鼎是外凸的) ,这与当时楚国的审美有一定的联系,楚庄王认为“瘦”是一种 美,特别是这种束腰的美,以至于王公大臣、后宫嫔妃都趋于“束腰减肥” ,有一句话说的 是“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就是说的这个意思。这个鼎要不内收,有一半圆形的铜箍 绕其一周,在鼎的口沿处还有六只龙形怪兽,它们昂首翘尾,腰部与鼎内收的腰部紧贴,看上去结构严谨端庄,蹄形足又多出几分稳重,是青铜器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这件展品名叫“鉴” ,就是古代的镜子,然而这件文物看起来和我们今天的镜子好像没有什么联系,如果我们在里面盛水,就成了最古老的镜子了,古时有句话叫“鉴中盛水,以照容 颜。 ”可见, “鉴”本身是一种盛水的容器,作为镜子,正是它的第一个作用,它作为镜子使用时可是比使用铜镜的时期又早了许多年。另外大家看,它的底部有四个“鼻孔” ,可以用来穿挂绳索,以固定里面的冰块或是其他的物品,起到冷冻,降温的作用,恐怕这就是最古 老的冰箱了。它的第三个作用是用作洗浴,就好像是我们今天的浴缸。

后面的这件名叫“龙耳方壶” ,通高 74 厘米,1978 年南阳晰川下寺楚墓出土,两耳为龙形,攀附两边,下面是两个神兽,呈走动状,颇具动感,其栩栩如生之意不宣自现。

最后我们看一下青铜器中的一个大家族——编钟,这一组编钟出土于南阳淅川县下寺楚墓,叫做“王孙诰”甬钟, “诰”是楚庄王的孙子,也就是王子“午”的儿子,因为是王孙诰所造,故而叫做“王孙诰”甬钟。这组编钟共计 26 枚,最大的一枚重 152.8 公斤,通高 120.4 厘米,最小的一枚仅有 2.8 公斤,通高 23.35 厘米,舞修 52.3 厘米,铣间 59.8 厘米。下面八 枚作和声,上面的十八枚坐高低声用,演奏的时候,有一人敲击和声部,两人从背面演奏高 中音部,每个钟都可以发出两个音,分别在钟的正面和侧面。大家再看,钟口是椭圆形的,与我们在寺庙里见到的钟不一样,寺庙里的都是正圆形,因为它们要做到“声传数里” ,而 编钟不需要,它只需要敲出一个音符,如果拖音很长,就影响了下一个的发音,这也是决定 编钟外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除了 “王孙诰” 甬钟还有 “华子受” 镈钟和 “华子受”钮钟。

明清工艺品展厅主要为我们展出的是明清时期的工艺品, 大多是民间征集的, 有瓷器、织绣、漆器、金银器和珐琅器以及象牙雕刻的工艺品。象牙雕刻,众所周知是用象牙作原材料雕刻而成,非常的珍贵,这里展出的是两件做工非常精细的象牙雕作品,象牙雕萝卜和象牙雕白菜。这两件都属清代文物,其长度均为 27 厘米, 有意思的是在萝卜上还趴着一只蝈蝈,栩栩如生,足以乱真,连其腿上的绒毛都能看见,可 见做工之细,技艺之精,在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到已经失传的染色法——刻镂染色法,就是当 时在象牙上染色的一种方法,可惜已近失传了。在明朝时期的象牙作品大多是人物雕刻。

瓷器有青花瓷葫芦瓶、祥云红蝠盘等;织绣 多为宫廷用品;金银器大多为饰品,有金镯、金簪等;珐琅器是从西方传入我国的。漆器即为“漆雕” ,以金属(多选铜)作胎,外刷漆,

每层晾干,少则几十层,多则上百层,雕刻花鸟草虫与其上,其工艺相当复杂。

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

2007年年底,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甄选活动尘埃落定。 各方专家和学者经过科学论证,从河南博物院馆藏13万件藏品中的576件国家一级文物中,精心挑选出 9件最能代表河南历史文化的国宝,作为镇院之宝。

这九大镇院之宝是:贾湖骨笛、杜岭方鼎、妇好尊、玉柄铁剑、莲鹤方壶、云纹铜禁、四神云气图、武金简、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

如今,这九大镇院之宝静静地躺在河南博物院的中心展柜里,向人们诉说着那些尘封的历史„„

1、贾湖骨笛:

世界最早的可吹奏乐器

贾湖骨笛作为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是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之首,至今散发着迷人的光彩。那么,它究竟凭什么能够获此殊荣呢?

故事还得从1979年说起。那年秋天的一天,在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小学教师贾建国带领学生到堤外平整土地时,惊奇地发现了散落在地面的石斧、石铲和破碎的陶片等。贾建国猜想这些可能是新石器时期的遗物,于是将它们送交到县博物馆。贾建国当时不会想到,他的这一举动却引出了“中国二十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的贾湖遗址。在一座编号为M282的墓葬里,人们发现一具保存完好的尸骨及60多件随葬品。考古专家猜想,墓主人生前可能是巫师或部落酋长。而在墓主人左大腿一侧,就摆放着这支骨笛。

最终经测试显示:这支骨笛已经在地下沉睡了八九千年,这一结果令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经过测音,骨笛不仅已经具备音阶结构,而且还能够演奏传统的五声或七声调式的乐曲,是一种古代乐器。经动物学家鉴定,骨笛是用鹤类动物的尺骨制成。鸟类的尺骨薄壁中空,如果截去两端骨关节就是一个理想的发音管,很适宜做笛子。

资料证实,到目前为止,贾湖骨笛是世界上出土年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现在还能用以演奏的乐器实物,比古埃及出现的笛子要早两千年,被称为中国管乐器的鼻祖。这也是中国音乐考古中继湖北曾侯乙墓编钟、编磬之后,又一重大考古发现。

这支贾湖骨笛呈黄棕色,制作精美,全长23.1厘米,笛身上钻有七个圆形音孔,孔径0.35厘米,分布均匀,经测音可发出完备的六声音阶和不完备的七声音阶。在目前发现的30多支贾湖骨笛中,是保存完整的一支,堪称“中华第一笛”。

2、杜岭方鼎:

最完美的青铜重器

1974年9月的一天,天下着小雨,河南省郑州杜岭街和张寨南街的人们正在进行地下施工。挖着挖着,一个人抡起的镐头突然碰到了一块坚硬的东西,更令他吃惊的是,突然出现在他眼前的不是砖头瓦块,而是一种坚硬的金属器物。人们用铁锹清去金属器物周围的泥土,两只锈迹斑斑的“大铜鼎”很快就显露出原形。

这两件青铜方鼎几乎一模一样,大的通高100厘米,重达86.4公斤,被命名为“杜岭一号”;小的通高87厘米,重64.25公斤,被命名为“杜岭二号”。两个人都很难抱起它们,是两件少见的巨型青铜器。

为了支援当时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即现中国国家博物馆),“杜岭一号”鼎来到北京,进入了当时收藏保管条件最好的中国历史博物馆,“杜岭二号”鼎则被河南博物院收藏。

杜岭方鼎体形硕大,霸气冲天。经专家考定,鼎的准确年代应该是公元前1400年左右。因此,它是目前年代最早、体量最大、铸造最为完美的青铜重器。

杜岭方鼎造型浑厚庄重。鼎口沿外折,两侧沿面上有圆拱形立耳,微微外张,耳的外侧面呈凹槽形。它有八组饕餮纹和乳钉纹规则地分布在鼎四壁的中上部和四周,一派王者风范,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也表现出中国商代古人的聪明和智慧,是一件难得的国之瑰宝。

3、妇好鸮尊:

第一位女将军的“代言人”

妇好鸮尊不仅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而且本身也特别精美。

专家们认为,妇好鸮尊是迄今发现最早的鸟形酒尊,造型实用、纹饰精巧,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以猫头鹰为原形的?"尊,英姿飒爽、雄壮威武。细细观察它身上的纹饰,主纹高出器物表面,阴线的刻纹相辅,整件尊的纹饰主次分明,有着鲜明的层次变化,具有商代铜器的大气肃穆和独特的神韵。

不仅如此,妇好鸮尊能被推选为“九大镇院之宝”,还因为这件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有的专家甚至认为,青铜尊就是妇好的“代言人”,见证着中国这位传奇女性的一生。

妇好,生活在公元前12世纪前半叶,是商王武丁众多后妃中的一位,深得宠爱。身世传奇的妇好,在世时不仅仅是一位后妃,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将军。在商代,人们将迅猛敏捷的猫头鹰作为战争的图腾,鸮形象更在商代被人们称为“战神”。 一对鸮尊、成双成对,既有对女将军一生的概括和嘉奖,也包含着武丁王对爱妃的思念。

4、玉柄铁剑:

中华第一剑

1990年,三门峡市公安局查获了一起盗墓案,为了查明被盗墓葬的情况,追回被盗的文物,公安人员配合考古人员,对盗墓现场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可是,从现场勘查的结果来看,盗洞零乱,盗墓者似乎并没有找到墓葬的位置。

就在这时,意外出现了,在距离一个盗洞仅30厘米的地方,竟然有一个巨大的墓葬完好地被封存在地下。墓葬的出现令所有在场的人深感震惊。

从墓葬中清理出一套共八件编钟,还有数十件青铜铸造的兵器和礼器。从墓葬的形制和规格判断,应该是一座国君墓。在墓主人的棺椁内发现有一条金腰带,在椁室的东南角,还发现一把宝剑,它前端是玉柄,剑端部分已经锈蚀。这些贵重的陪葬器物,显然在暗示墓主人的高贵身份。

在随后的器物清理中,考古人员在礼乐器上的铭文中辨认出“虢季”的字样,终于揭开了这个惊天大墓的真正身份。

据史书记载,虢国地处中原,是周文王亲自分封的诸侯国。虢国以勇猛善战著称,曾多次参与周天子的重大政治、军事行动,上演过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这个名叫“虢季”的人,就是当年强盛一时的一位虢国国君。

这柄剑的剑柄由和田青玉制成,玉质细腻,温润光滑。经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史研究所鉴定发现,这柄剑竟然是一块炼渗碳钢。炼渗碳钢是由块炼铁经过长时间渗碳、反复锻打而成,所铸器物也因此更锐利坚韧。有专家学者还赋予这把剑“中华第一剑”的美名。

以往的考古研究认为,中国的人工冶铁技术,出现在公元前五世纪左右的春秋晚期和战国早期。而渗炼碳钢技术铸造的玉柄铁剑,被证实是公元前九到公元前八世纪的人工冶铁制品,这样就把中国人工冶铁的历史向前提了至少两个世纪。

5、莲鹤方壶:

命运曲折的灵动之作

1923年夏天,河南新郑市李家楼的乡绅李锐家的菜园干旱十分严重,原本绿油油的蔬菜日见枯萎。李锐决定打井浇灌,以解燃眉之急。挖了一天也没挖出水,锄头却碰上了坚硬的东西,一些青铜器隐隐约约现出了轮廓。

李锐挑选了几件保存完好的青铜器小心翼翼地包起来,打算将它们卖掉。当时,北洋陆军第十四师师长靳云鹗正在新郑寻访,听说了这一消息后,立刻前往李锐家,收缴并追回了部分被卖出的器物,交给当时的河南古物保管所收藏。

当时的专家学者对这批文物进行了鉴定和初步的研究,发现这些青铜器都是春秋时代的文物,十分珍贵,人们将这批青铜器称之为“新郑彝器”。河南博物馆建成后,包括莲鹤方壶在内的一批青铜器便在博物馆安家落户了。

抗战爆发后,这对莲鹤方壶连同其他文物又被转移到了重庆。1950年,河南省代表与国家文化部代表来到重庆,接收了国民党没来得及运走的河南博物馆文物。文化部的代表挑选了一批青铜器运往北京故宫博物院和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其中,莲鹤方壶中的一只被调往北京故宫博物院,而另外一只则被运回了老家——河南。

这对姐妹的辗转经历为它们蒙上了传奇色彩。据专家考证,这对方壶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郑国。莲鹤方壶造型气派宏伟,装饰典雅华美。壶身为扁方体,结构严密精巧,制作工艺繁缛,集中了圆雕、浅浮雕、细刻、焊接等多种技法。壶盖铸造成莲瓣形,肥硕的花瓣盛开着,双层莲瓣呈怒放式排列,花瓣上布满镂空的小孔。在莲瓣的中央有一个可以活动的小盖,上面有一只仙鹤在昂首振翅,似乎正在翘首望着远方,造型十分生动。所有的纹饰既生动又精美,充分体现了当时青铜铸造的高超工艺。

6、云纹铜禁:

摄人心魄的艺术杰作

1975年8月,河南省驻马店地区连降暴雨,中小水库几乎同时溃坝。事故发生后,河南省政府为了减少损失,在随后的两年里,对丹江口水库开始连续地泄洪、蓄洪、再泄洪。可没想到,一个埋葬千年的楚墓群却惊现于世。而就在这个楚墓群当中,一件国宝重器——云纹铜禁也破土而出,重见光明。

云纹铜禁主要用作尊、卣、壶类酒器的器座。铜禁在传世器和考古中都很少发现,而此件云纹铜禁可算得上是禁类青铜器中的精品。

这件云纹铜禁重90多公斤,呈长方形,类似于后世的茶几和案子,四周以透雕的多层云纹做装饰,好像天空飘浮的朵朵白云。禁身的上部还攀附着12条龙形怪兽,它们凹腰卷尾,探首吐舌,面向铜禁中心,形成群龙拱卫的场面,非常壮观。铜禁下部是12条虎形怪兽,张口吐舌地撑托着器身,像是不堪重负,气喘吁吁。

整个器物似是腾云驾雾般灵动活泼,造型设计得错落有致,铸造工艺精湛而奇巧,产生出神秘而鲜明的艺术效果,令人叹为观止。

这件霸气十足的云纹铜禁是楚国王族的随葬品,那么,它又是谁的随葬品呢?说起它的主人其实大有来头,他就是春秋时期曾“饮马黄河”,敢于“问鼎中原”的楚庄王的儿子——王子午。公元前552年,子庚去世之后,云纹铜禁作为随葬品,伴随他深埋于地下千年之久。

7、四神云气图

最早的墓葬壁画

1986年5月的一天,河南省永城市柿园村一个名叫赵德友的农民,在自家承包的采石塘放炮采石,偶然发现了一座古墓。很快,闻讯而来的河南省商丘文物队对古墓进行了发掘。

考古人员沿着狭窄的墓道进入墓室,微弱的灯光照到墓顶处,突然,大家眼前出现了鲜艳的红色,一只长须飘摆的龙头映入眼帘。

只见墓顶上有一幅生动传神的壁画。壁画从墓室顶部的西端起,向东延伸有3米多。壁画中间的显要位置是一条龙,约占整个顶壁面积的一半以上。巨龙张口吐舌,舌尖卷着一头怪兽,前两足一足踏云气,一足踏兽;后两足一足接朱雀尾,一足长花朵。整个龙体弯曲逶迤,巨大粗犷,在周围云气纹图案的衬托下宛若“飞龙在天”。

除了青龙,壁画上还画了白虎、朱雀、玄武等图案,这正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四个神兽形象。它们法力无边,青龙白虎掌四方,朱雀玄武顺阴阳,四神兽与灵芝、云纹等共同组成一个大气磅礴、灵动飞扬的画面。专家将其命名为《四神云气图》。

《四神云气图》气势恢宏,绘画手法细腻,线条飘逸,内容上更透射出王者的霸气和随意,说明这座墓室绝非一般,壁画的主人一定有显赫的地位和身份。

通过对墓中出土文物的研究,这座古墓原来是公元前二世纪西汉梁共王刘买的陵墓。而刘买的父亲梁王刘武则是汉景帝的弟弟。

在中国古人眼里,尤其在西汉人的眼里,人死后是可以升天的,寓意死是生的继续。所以,在《四神云气图》里,表现了墓主刘买死后乘龙升天、依然享乐的理想和愿望。

1991年,刘买汉墓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四神云气图》年代久远、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是中国现存时代最早、墓葬级别最高的墓葬壁画珍品。

8、武则天金简

一代女皇的忏悔

1982年5月21日,河南登封县天空晴朗,万里无云,王河村的村民屈西怀和几个伙伴到嵩山峻极峰玩耍。忽然,屈西怀在一个石头缝里看见了一个长方形的金属片,他很好奇,取出来仔细看了看,发现上面沾满了泥土,用手一擦,这个金属片就变得金光闪闪,刻在上面的文字也清晰地浮现出来。

屈西怀拒绝了各色人的劝说以及金钱的诱惑,将检到的金属片上交给国家。文物工作者立即着手对它进行了鉴定。它是由黄金制成,长36.2厘米,宽8厘米,重223.5克,厚0.1厘米,正面镌刻双钩楷书铭文3行63字。铭文写道:“大周国主武(音:照)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罪名。太岁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意思是说,大周国皇帝武信奉道教真神,在中岳嵩山向天地诸神递上这枚金简报到,请求诸位神仙除去武在人间的罪过。

看着上面的文字,专家感到万分惊讶,这上面自称武的人难道是中国历史上那位赫赫有名的女皇武则天吗?

经过众多专家的鉴定后,这个金属片的真实身份终于被揭开了,它的确就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武则天的金简。金简被发现后,人们不禁都有疑问:女皇武则天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金简?这个金简有什么用?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采用了不少残酷的手段。然而,在她的晚年,武则天终于为自己在通往权势的道路上所做的事情产生了负罪感,后来听道士胡超说,做一枚金简把自己的罪过刻在上面,投到嵩山,祈求天神原谅自己的罪过,便可除却在人世的罪孽。武则天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公元700年,77岁的武则天在嵩山顶峰做法事,向上天参拜赎罪,之后派胡超将金简抛在了嵩山的最高峰峻极峰上。

金光闪闪的长方形薄片记载着一代女皇不为人知的忏悔心声,也为后人研究武则天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历史实物证据。

9、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

全世界仅此一件

北宋徽宗年间的一个夜晚,河南省宝丰地区的一个御窑场刚刚停工不久,一个黑衣人影突然闪进了窑场,在一个角落里开始挖坑,随后将一个大包裹小心翼翼地放在坑里埋了起来。

黑衣人就是宝丰汝瓷御窑厂的一位老窑工,他所偷偷藏匿的,正是刚刚烧制出来的绝世汝瓷。其中有一件名叫天蓝釉刻花鹅颈瓶的瓷器,是件难得的稀世珍宝,是奉当时的皇帝宋徽宗之命特意烧制的。

那时金兵刚刚入侵,为了避免战火毁掉瓷器,也为了日后汝瓷重新点火烧制时,能有一些标准器物作为参考,窑工偷偷选取了几件代表性汝瓷连夜埋了起来。可他没想到,这些温润可人的汝瓷,一埋就是近千年,更埋藏了一个汝官窑的千古谜团„„

1986年春天,河南宝丰村两位村民正在自己的田地里犁地。突然,翻出的泥土中,出现了一个青白色的东西。两人赶紧扒开泥土,竟是两个青白色的瓷笔洗„„

随后,考古工作者在宝丰清凉寺村附近进行考古发掘。在发现大量汝窑瓷片的同时,也发现了传说中的那只周身散发着天蓝色神采的刻花鹅颈瓶。

这件天蓝釉刻花鹅颈瓶优雅大方,亭亭玉立,瓶身上还阴刻着折枝莲花的纹样。据考证,目前天蓝釉的汝瓷,仅在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收藏有四件,而天蓝釉汝瓷有刻花纹样的,全世界仅此一件。

天蓝釉刻花鹅颈瓶的发现揭开了汝官窑的千年谜团,其清新秀丽的风格,突出了北宋时期自然简约的审美取向。关于汝瓷,自古就有“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的说法,汝窑天蓝釉鹅颈瓶流传至今,它的成分测定,也为已经失传的汝窑工艺提供了极高的科学依据。

河南博物院镇院之宝——莲鹤方壶 莲鹤方壶,我国春秋时期青铜礼器,壶盖之鹤,既是莲上之鹤,又归纳了春秋时代青铜 礼器之总的风格 与趋向,被誉为“时代精神之象征” 。这对堪称青铜时代绝唱的莲鹤方壶 “姐妹” ,现两件件藏于河南博物院。 1: 并蒂莲花劳燕分飞 莲鹤方壶 1923 年在河南新郑李家楼春秋郑国国君大墓出土。此壶原为一对,其造型和 花纹装饰及大小几乎完全一样。现两件藏于河南博物院。它的发掘与保存经历了曲折的过程。1923 年,包括莲鹤方壶在内的一批钟鼎重器在经 历了两千年风雨后,惊现于河南新郑李家楼村一个普通的菜园。经过发掘, “郑公大墓”出 土了完整的青铜器近百件, 另外还有玉器、陶器等数百件文物,是中国当时空前的特大发现。 其中的近百件青铜器更为引人注目,史称“新郑彝器” 。专家们认为,这批文物是郑国王室 的祭祀重器,其主人可能是郑国国君子婴。1927 年,河南省成立了河南省博物馆筹委会, 这批历经周折辗转的青铜器文物成了河南省博物馆的首批“镇馆之宝” ,开启了河南文物事 业之路。有人这样说, “先有郑公大墓,后有河南博物馆” 。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保护国宝免遭劫掠、破坏, “新郑彝器”又几经辗转,费 尽周折得以保存。1949 年冬,国民党政府指示“速将河南存渝古物运存台湾,行政院分令 教育部、河南省政府遵照办理” 。仓促之中,莲鹤方壶等河南古物被打箱运抵重庆机场,马 上就要登机飞往台湾。在此千钧一发之际,中国人民解放军如神兵天降,救下了莲鹤方壶!至今, “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军事管制委员会”的打箱封条,还完好地保存在河南博物院里。即便如此,还有部分“新郑彝器”被运到了台湾。1950 年 8 月,河南省代表会同文化部代 表共赴重庆接收河南存渝古物。 文化部代表挑取一尊底部稍有残缺、高近126 厘米的莲鹤方 壶调到北京故宫博物院。自此,两尊莲鹤方壶分置两处。 2: 青铜时代的绝唱 专家认为,新郑郑公大墓青铜器,是春秋中期具有代表性的承前启后的器群,它承西周 凝重敦厚之绪, 启春秋战国清丽开放之先,它的出土使人们对中原文化的认识超越了传统金 石学和古代文献的束缚,为新生的中国现代考古走向实证、系统、区划研究提供了可信的田 野资料。 古人在宗庙祭祀、飨宴宾客、婚事丧事中都要用酒,壶是古代青铜酒具的一种。新郑出土的两尊莲鹤方壶造型和花纹装饰及大小几乎完全一样。藏于河南博物院的一个高 125.7 厘 米,口径横 31.8 厘米、纵 26 厘米。另一个高 124 厘米。莲鹤方壶是河南博物院 13 万多件文物中最具观赏价值的收藏品,被公认为这个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河南博物院专家告诉记者:莲鹤方壶之所以闻名天下,主要是因为它造型巧异精妙,铸造亦很工致。壶上物像众多,杂而不乱。神龙怪虎,神态各具。青铜艺匠对鹤的铸造尤为成 功,它形神俱佳,栩栩如生,似乎若有人猛喝一声,就会振翅惊飞。 专家介绍说,高大奇伟、纹饰新颖、结构复杂的莲鹤方壶,堪称春秋时代青铜工艺的佳作。它是用泥土作模型,经焙烧,翻制陶范,零件分别预铸,整体合铸而成的。莲鹤铸在一 块平板上,可以单独取下。二十莲花瓣预铸,再与盖的主体范拼合浅铸,双耳及杯、腹四角飞龙,颈前后蟠龙以及二龙足,都是预先铸成,再与器的主体合铸。这种技术始于商代,春 秋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莲鹤方壶是中国铸造工艺史上的杰出成就。 有人说,莲鹤方壶唱出了一曲青铜时代的绝唱,因此,在 2003 年邮票《东周青铜器》 中,莲鹤方壶赫然位列这一套七枚的“国家名片”的首位。 3: 鹤舞莲池,引领时代新风 莲鹤方壶遍饰于器身上下的各种附加装饰,不仅造成异常瑰丽的装饰效果, 而且反映了 青铜器艺术在春秋时期审美观念的变化。 郭沫若先生指出:莲鹤方壶的艺术风格已有别于殷 商、西周,在盖顶莲瓣中心立一张翅之鹤,全然超出了西周以上神秘凝重的氛围,显露出清 新的气息。郭沫若先生以极富文采的语言,称道: “此鹤突破上古时代之鸿蒙,正踌躇满志,睥视一切,践踏传统于其脚下,而欲作更高更远的飞翔。 ”可

以看出,他这里所描述的,既 是指莲上之鹤,又是归纳了春秋时代青铜礼器之总的风格与趋向。当此之时,旧的礼制迅速崩溃,新的观念正在形成。表现在青铜艺术上,也正在开创一代新风,所以郭沫若先生说莲鹤方壶“乃时代精神之象征” ,标志着中国艺术风格的一个新的开端。春秋战国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空前活跃,人们个性张扬,崇尚浪漫情怀。东周青铜器作 为这一时代风貌的“物化”反映,器形由厚重变得轻灵,造型由威严变得奇巧,手法由浓厚 的神秘色彩而趋向写实,装饰纹样也变得易于理解和更接近于生活。莲鹤方壶的出现,是春秋时期时代精神的象征。 反映了一种新的生活观念与艺术观念, 是活跃升腾的精神力量的形 象体现。 4: 朝晋暮楚,体现文化交融以莲鹤方壶为代表的“新郑彝器” ,还向我们展现了郑国青铜器的特征。读过《春秋》经传的人都知道,当时的郑国居于晋、楚两大国之间,朝晋暮楚,在夹缝中求生存,形势十 分艰难。春秋中期以后,中原之晋,南方之楚,在文化上也各自形成中心,这也明显影响在青铜器上。李家楼郑公大墓出土的青铜器,既有接近于以晋墓出土器物为代表的中原色调, 又有接近楚墓器物的楚文化因素。可以说,它是中原文化南传和楚文化北传的第一驿站。楚地浪漫的风格,使许多受这种风格影响的器物具有一种流动、飞扬的韵致,这种韵致 与中原商周青铜器的肃穆、威严不同,洋溢着一种运动的生命力。反映在艺术造型上,表现出一种舒扬升腾的美感。这件莲鹤方壶正是东周这一艺术风格转变时期的代表作品。

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词

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词

陕西历史博物馆英语导游词

陕西历史博物馆详细导游词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导游词

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词(原创)

陕西历史博物馆英文导游词(最新)

历史博物馆

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英文导游词The Shaanxi History Museum

《历史博物馆导游词.doc》
历史博物馆导游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