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村镇新农村建设典型材料

2020-03-03 14:59:2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阎村镇新农村建设典型材料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要求,得民心,顺民意,这是推进农村城市化,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2006年,阎村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大力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积极探索和尝试以镇中心精品城区建设全面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活动,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以打造经济大镇为中心,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以工业园区为龙头,强化招商引资。通过加强与国有企业合作,采取降低土地出让金,垫付建设期水电费等形式,成功引进了燕京汽车、佳普彩印2个投资6亿元的大项目。对张庄、焦庄工业大院进行改建扩建,建成了两个高标准新农村产业园,两个村产业园实现税收近1000万元。利用关闭砖厂的闲置资产,建了开古庄、小十三里、前沿村、小紫草坞、大董村新农村产业园。五个村集体筹资650万元对旧砖厂进行场平、修路,并将水、电引入产业园。引进企业18家,协议资金3.5亿元,到位资金2.1亿元。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都市农业。投资4500万元建成13个设施农业项目,总面积达890亩,其中“福源蕙业”投资3000万元,建成8栋高标准半自动化日光节能温室,3栋集餐饮、娱乐、观光、采摘为一体的联栋温室。全镇设施农业形成了食用菌、香菇、圣女果、迷你黄瓜、金皮西葫芦等系列采摘项目。初步统计年产蔬菜530万公斤,食用菌30万公斤,花卉100万盆,年销售收入3800万

1元,同时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600人就业,带动农户400户,户均增收6000元。

(二)以城镇中心区建设为引领,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从阎村的情况看,“有镇无城”和镇中心区基础设施滞后成为全镇发展的制约。为此,必须对新农村建设进行统筹谋划,并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落实。基于以上分析,重点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镇中心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300万元,完成了总长度4.18公里,路面宽35米紫园路、紫园南路改扩建工程,并铺设天然气、供排水、有线电视等七大管网,道路两侧全部绿化、照明设施已投入使用。投资5500万元完成了天然气调压站、30公里地下主管网和住宅区、燕房园区、物流园区的终端接口建设。投资2800万元,建成镇中心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达到3000吨。二是抓镇中心住宅区开发。绿城百合公寓完成21万平方米建设任务,在建施工面积13万平方米,现房销售率达83%;星城北里、星城南里竣工28.8万平方米,现房销售率达到85%。加紧绿城东侧、南侧两地块共669亩土地“招、拍、挂”工作,其中333亩已成功交易。三是抓好分批启动“6226”工程。建设以二合庄、大十三里、小十三里和后十三里6个村为代表的“新农村精品中级群”工程初战告捷;大董村、炒米店高级村工程已全面启动。大董村3.2万平方米回迁楼工程正在施工,剩余的3.2万平方米10月初动工;炒米店村回迁楼规划占地面积53万平方米,一期建设面积可在年底施工。肖庄、元武屯2个搬迁村,强化了环境整治。以前沿村、后沿村、小紫草坞、张庄组成的“精品初级群”建设在短时间内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以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为重点,加大新农村建设的投资力度。除镇中心区建设外,去年8月份以来,镇属22个行政村用于新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资达11659万元。投资2200万元,兴建、改造道路36.8公里;投资510万元,完成10个村改水工程;投资3900万元,完成1个农业产业园建设工程;投资392万元,绿化19万平方米;投资164万元进行街道外立

面粉刷等环境整治;投资304万元,用于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投资300万元,完成2500套改厕工程;投资630万元建卫生站(室)21处;投资1500万元,建成镇、村公园和活动场所7处;投资120万元,推广清洁能源在农村的应用;投资480万元,进行“四位一体”农村信息化建设;投资619万元,改善中小学、幼儿园的办学条件;投资540万元,建设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中心,完善就业培训、引导、服务体系。

(四)以迎办奥运为契机,促进 “文明乡风”的形成。以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为蓝本,修建了长105米、高5米的紫园文化墙,以铜浮雕形式记录了炎帝、黄帝、孔子、屈原、秦始皇、张骞、司马迁、文天祥、郑成功、孙中山等25位历史人物故事。文化墙落成以来,每天吸引众多群众观看,人们在休闲健身、旅游观光中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举办了“万人健步走、健康伴我行”活动,掀起了全民健身热;成立9个体育协会分会,使全镇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有了组织保障。成立紫园艺术团,并开展一系列文化演出活动,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举办“明荣辱,树新风”演讲比赛,营造了“尊荣弃耻、见贤思齐”的氛围。组织有全镇党员参加的“争做文明阎村人”主题教育日。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全镇群众的文明程度发生了非常大的改观,呈现出了“四多四少”的局面,即主动学习文化知识和科技知识的人多了,无所事事的人少了;帮助集体出主意、想办法的人多了,找集体茬的人少了;邻里讲和睦的人多了,闹矛盾扯闲话的人少了;遵守村规民约的人多了,随意吐痰、乱倒垃圾的人少了。

(五)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提高领导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和组织保障。结合完善制度建设,制定实施了《农村党支部书记规范化管理规定》,对因能力差、责任心不强、班子内部不团结,对全镇造成不良影响的干部实施责任追究和诫勉,打开了干部的“出口”。制定实施了《规范村级干部工资及资金管理办法》,规范了村级干部工资及奖金的组成,明确规定村级干部工资、奖金的最高限额,并按照

村级干部的职位及所承担工作任务和完成质量,按比例领取工资及奖金,优化了村级一般干部分配方式,稳定了村级干部队伍。积极探索发挥农村党员特长和模范带头作用的新模式,在全镇党员队伍中建成“参政议政党小组”、“政策宣教党小组”、“帮贫致富党小组”、“普法民事调解党小组”、“红白理事党小组”五种类型党小组,完善了党员管理机制。

二、几点启示

(一)新农村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经济上要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使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二)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新农村建设既是一个历史任务,又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百花齐放”,必须稳定推进,分清先后。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抓好“生产发展”这个基础和关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首先要抓“生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这样才能解决有钱办实事的问题,为群众打造一个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四)新农村建设必须注意塑造新型农民。有了新农村,还要有新农民。对进入社区的农民有改变生活方式等问题,整体上有提高文明素质,促进农民在思想上转型等问题,为此要认真抓好以上工作。

(五)新农村建设必须健全有关制度。要有自下而上的申报审批制度;要有工程招标制度,单项施工预算在一定额度以上的工程,必须在全村公开进行招投标;要有监理制度,聘请专门监理公司对工程进行了全程监理。

阎村镇新农村建设办公室

2007年3月2日

下村镇新农村建设总结

学习型村镇建设典型材料

新农村建设典型材料

新农村建设典型材料

新农村建设典型材料

新农村建设典型材料

新农村建设典型材料

新农村建设典型发言

新农村建设典型材料

新农村建设典型材料

《阎村镇新农村建设典型材料.doc》
阎村镇新农村建设典型材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