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2020-03-01 18:46:4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本学期培养的良好学习习惯:不懂就问、勤于搜集资料。

2、搜集资料的途径有:看报刊、采访、上网、参观有关展览。

3、搜集资料常用的方法有:做摘抄笔记、拍照片、编辑剪报、制作资料卡片

1、我们爱你啊,中国

1.易错字音:屋脊(jǐ)

景德镇(zhèn)

强(qiánɡ)者 2.易错字:银装素裹

浓妆淡抹

谱写 3.易考点:

(1)全诗的结构:总分总,开头是歌颂祖国的幅员辽阔,总写对祖国的热爱 (2)全诗是从五个方面来赞美祖国的:山河壮丽、物产丰富、民族多样、历史

悠久、成就伟大

(3)关于桂林山水的诗句: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关于西湖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关于黄山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关于庐山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关于长江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关于黄河的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4)名茶名酒还有哪些

茶:碧螺春、铁观音、乌龙茶、黄山毛峰

酒:五粮液、汾酒、剑南春、古井贡酒

(5)第四小节四句分别是哪个民族:傣族、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

除了这些还有哪些民族:壮族、白族、满族、汉族 (6)赞美祖国的成语:地大物博、壮丽河山、山清水秀

锦绣中华、波澜壮阔、万里河山

2、郑成功

1.易错字音:郑(zhènɡ)成功

侵(qīn)略(luè)

瞭(liao)望

载(zài)歌载舞

乘(chénɡ)势

耙(bà) 2.易错字:负隅顽抗

街头巷尾

兽肉

融洽

风帆蔽空

3.易考点:

(1)郑成功的功绩:收复台湾,建设台湾

(2)民族英雄有哪些:林则徐、戚继光、左宗棠、邓世昌 (3)最后一自然段的作用:点明中心,总结全文 (4)词语的感情色彩

(5)解释:载歌载舞:且,又

负隅顽抗:负,依靠 隅,角落

喜出望外:盼望

惊恐万状:样子 (6)形容郑成功的成语:赤胆忠心 碧血丹心 精忠报国 足智多谋 骁勇善战 (7)背诵并默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1.易错字音:欺凌(línɡ)

薄(bò)薄的雾霭(ǎi)

即(jí)使

眼眶(kuànɡ)

弥(mí)留之际 2.易错字:即使

催人奋起

悲愤欲绝

勉励

弹琴

欧洲

3.课文内容: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课文讲了波兰音乐家肖邦身在异国他乡不忘亡 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表达了对祖国强烈的爱。 4.易考点:

(1)第二自然段填空 (2)课后第四题:

a、埃斯内尔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为的是让肖邦永远不要忘

记自己的祖国。

b、“弥留之际”指病重快要死的时候,肖邦对姐姐说的话,表达了他至死

不忘祖国强烈的爱国情感。

(3)人物品质:才华横溢

、以身许国的肖邦

(4)解释:悲愤欲绝 :气息中止

与世长辞 :告别

疾驰而去 :快速

弥留之际 :时候

异国他乡 :别的

(5)肖邦: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

作品有《革命练习曲》、《悲伤》。

中外爱国音乐家有: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冼星海、聂耳。

3、古诗两首 1.易错字音:妻子(zǐ)

涕(tì)泪 2.易错字:衣裳

家祭 3.课文内容及易考点: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

一首快诗”。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之后惊喜欲狂的 心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定生活的思想。“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 阳。”这一句准确地表达了诗人的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 (2)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被誉为“诗史”。

(3)全诗体现了一个“喜”字,从“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白

日放歌须纵酒”、“却看妻子愁何在”等词句可以体会到诗人因听到大唐军

队收复失地而欣喜。

(4)《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作

者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 (5)爱国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6)爱国诗篇: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 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杜甫《春望》

文天祥《过零汀洋》 (7)带点字:

△妻子:妻子和孩子。

△漫:随意胡乱。

△ 漫卷:随意地卷起来。指高兴得不能读书了。

△青春:明丽的春天

◇示:告诉

◇元:同 “原”,本来。

◇万事空:什么事情都没有了。

◇但:只。

◇王师:这里指南宋军队。

◇九州:指中原。

◇同:全国统一。

◇定:平定,收复。

◇:家祭:祭祀祖先。

◇:无:同“勿”,不要。

◇乃:你的。

◇翁:父亲。

(8)诗意:《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门关外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刚听到

这个消息,眼泪就洒满了我的衣裳。再看看夫人和孩子,他们的忧

愁不知哪里去了;我胡乱地把诗稿和书籍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在大晴天放声高歌,畅饮美酒,趁着这美好的春光,我也好回我的

故乡。我立刻就乘船从巴峡东下,穿越巫峡,一路顺流之下,一过

襄阳,便直奔洛阳。

《示儿》:我本来就知道人一死就什么都不知道了,我只是为不能看到祖国的统

一而感到悲伤。等到宋朝军队向北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在祭祀祖

宗的时候,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9)这两首诗的相同点:均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不同点:第一首是通过“喜”

来表达的,写作者听到失地收复的消息后极度喜悦和急还乡的心情;而《示

儿》是通过“悲”来表达的,写作者临终前的牵挂,他所念念不忘的是没

有看到祖国的统一。

练习1 易考点:

(1)语文与生活部分字词的读音与意思

(2)《爱我中华》这首诗是著名词作家乔羽为第4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所写

的会歌,这支歌真切地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爱我中华”的思想感情及对

伟大祖国的热爱和建设伟大祖国的豪情。

(3)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56个民族,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

如蒙古族(那达慕)、回族(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经节)、藏族(沐浴节)、

维吾尔族(内孜节、库尔班节)、苗族(龙船节)、彝族(火把节)、壮族(三

月三)、傣族(泼水节)、满族、朝鲜族(斗牛节)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5、负荆请罪

1.易错字音:上卿(qīnɡ)

廉颇(pō)

蔺(lìn)相如

荆(jīnɡ)条

筵(yán)席

侮(wǔ)辱

昏庸(yōnɡ)

2.易错字:荆条

唇枪舌剑

侮辱

昏庸

毫不惧怕

针锋相对

3、课文内容:

《负荆请罪》是历史小话剧,课文是根据历史故事“将相和”第三部分而改编的。剧本共分为两幕;第一幕侧重写的人物是蔺相如,第二部分侧重写的人物是廉颇。剧本开头先写明时间、地点和人物。剧本通过人物对话,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军廉颇向遭受其侮辱不与之计较的上卿蔺相如负荆请罚的故事,揭示了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而不计较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爽直磊落的可贵精神。 3.易考点

(1)方括号、括号分别交代了什么? (方括号交代舞台布景及人物活动情况)

(剧中的内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 (2)“负荆请罪”的意思;故事出自什么

(“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背着荆条去请罪,现表示愿意责罚,也表示 向人认错赔罪。故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传》)

4、与之相关的成语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5、蔺相如:深明大义

宽容大度

颇:光明磊落

知错就改

6、若有所悟:明白

6、最后的姿势

1.易错字音:短暂(zàn)

着(zhuó)想

坍(tān)塌

震撼(hàn)

诠(quán)释

2.易错字:塌陷

震撼

生死攸关

洗漱

凹陷

瞬间

3、课文内容:

《最后的姿势》是写的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的一个老师:谭千秋。他在生死攸关的一刻,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他用自己51岁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民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3.易考点:

(1)人物品质:镇定自若

爱生如子

恪尽职守

舍生忘死

舍己为人

以身殉职 (2)照样子写成语:

a、绘声绘色(ABAC)

独来独往、动手动脚、风言风语、冷言冷语、多才多艺

b、形容口才好的成语:滔滔不绝、出口成章、口若悬河、妙语连珠、能说会道 4.课后第三题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的最后姿势!”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这句话在文中起着点明题目,升华文章中心的作用。正是这一姿势,挽救了四个学生的生命,体现了谭老师在危难之际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以学生安危为重,恪尽职守、充满无私大爱的高尚品质。

7、船长

1.易错字用:薄(bó)雾

救生艇(tǐnɡ)

嘈(cáo)杂

秩(zhì)序

机械(xiè)

剖(pōu)开

呼号(háo)

2.易错字:船舱

大副

调遣

穿梭

阴森可怖

3、课文内容:

《船长》是一篇短篇小说。这篇小说讲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后即将沉没时,镇定自若地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坚守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3.易考点:

①课文作者是维克多·雨果,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的世界》、《笑面人》、《九三年》。 ②“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这句话的含义: 人们被哈尔威船长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人性美和先人后己、舍己救人的品德所感动,没有一个人再违反他的命令,全部听从他的指挥,有秩序地开展自救。这句话蕴含着对船长忠于职宇、舍己救人崇高品格的讴歌与赞美。 ③“面对死亡,他有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这句话是对哈尔威船长一生品德的赞颂,面对死亡的威胁,哈尔威船长作出了以身殉职的选择,他忠于职守、舍己救人,又一次表现他的高尚品格。

4、背诵25-30自然段并填空。

5、做人之道:忠于职守、舍己救人、诚实守信、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尊敬长辈、宽容大度

(1)赞美哈尔威船长的成语:忠于职守、恪尽职守、舍己为人、镇定自若

(3)形容很有秩序的成语:井井有条、秩序井然、井然有序、鱼贯而入、有条不紊 形容精神品质的成语:忠心耿耿、舍己为人、堂堂正正、深明大义、见义勇为

8、爱之链

1.易错字音:暖和(huo)

寒战(zhàn)

粗糙(cāo)

脸颊(jiá)

亲吻(wěn)

2.易错字:颠簸

袜子

荒无人烟

脚腕

餐馆

3、课文内容:

《爱之链》这篇课文是一首爱的赞歌,作者是美国作家杰尼·巴尼特罗依·李。课文叙写了乔依

帮助老妇人修车不计报酬,老妇人帮助女店主,女店主关爱丈夫乔依的故事,生动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爱的链条,赞扬了人间的友爱互助,告诉人们: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伸出援助的手。 3.易考点:

1、课文为何用“爱之链”作题目:课文中写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乔依帮助了别人,就是帮助了自己,只要你付出了关爱,也必定会得到别人的关爱。每个人的爱都在传递着延续,这就是一根爱的链条,这就是爱之链。

2、乔依:助人为乐、无私奉献

3、形容条件恶劣的成语;不毛之地、寸草不生、荒芜人烟、破败不堪, 含有“然”字的成语(着重强调第二个字为“然”的成语)

恍然大悟、庞然大物、浑然天成、安然无恙

4、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伸出援助的手。

练习2

易考点:

(1)区分“语文与生活”中的字词

(2)《我不期望回报》的作者,全诗的背诵默写及第二小节的仿写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二单元教学反思

苏教版四上第一二单元语文知识点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试卷

六年级下语文一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整理.doc》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